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施程序研究

胡 克 志 : 发 建 设 项 目水 土 保 持 监 测 的 实施 程 序 研 究 开
・ 5・ 6
设 项 目及 项 目区概况 、 土保 持监 测布局 、 测 内 水 监
项 目特点 , 别 筛 选 并 确定 具体 监 测 指 标 。同时 分 选 择合 适 的监 测方 法 , 照 监 测 时 段 与 频 次实 施 依
监 钡 报 告编 写等 五部分 , 图 1 示 。 0 如 所
及 验收评 估 提供 科 学 依 据 , 水 土保 持 监 测 工作 是
者 目前 亟待 研究 的课题 。笔者在 陕西 省开 发建设 项 目水 土保 持监 测 工 作 调 研 的基 础 上 , 其监 测 就
程 序 问题 进 行探 讨 , 以供参 考 。
作 为开 展 监测 工作 、 价 与控 制 监 测 工作 质 量 的 评
图 1 监 测 工 作 程 序 流 程
2 1 监 测 实 施 方 案 编 制 .
监测单 位在 接 受 建设 单 位 委 托 后 , 及 时 进 应
行现 场踏勘 , 收集 相关 资料 , 建立 水土 流 失影响 因
子本底 值 , 编写 水 土 保 持监 测 实 施 方 案 。实 施 方
监测。
容 和方 法 、 预期 成果及 其 形式 、 监测 工作 组织 与质 量 保证 体 系 、 附图等 内容 。 () 2 收集 的相 关 资料包 括 : 目主体 工程及 设 项
计 资 料 ; 目水 土 保 持 设 计 资 料 ; 目 区 自然 地 项 项
开 发建设 项 目水 土保 持 监 测 期 、 测 时 段 划 监
监测 实 施 方案 编 制 建设单位
1 开 发建 设 项 目水 土 保 持 监 测 工 作 基 本 原 则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是指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情况的监测和评价,以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监测内容。
1. 土地利用情况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情况的监测,以及土地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2. 水资源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水资源的水质、水量、水流动情况等的监测,以及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土壤侵蚀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土壤的侵蚀程度、侵蚀类型、侵蚀速度等情况的监测,以及土壤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评价。
4. 植被覆盖监测,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周边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植被状况等情况的监测,以及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二、评价标准。
1. 土地利用评价,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开发、滥用等情况,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2. 水资源评价,根据水资源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包括水质变化、水量变化等情况,提出保护建议。
3. 土壤侵蚀评价,根据土壤侵蚀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修复建议。
4. 植被覆盖评价,根据植被覆盖监测结果,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程度,提出保护和恢复建议。
三、监测与评价方法。
1.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情况的监测,实现对大范围、多时相的监测。
2. 采用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取水资源、土壤侵蚀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3. 采用模型模拟分析,利用水土保持模型对生产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四、监测与评价结果应用。
贵州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与方法初探

2 3 弃土 弃渣 动态 监测 .
弃 土弃 渣监 测是 对工 程建 设 造成 的弃 渣 量 、 土 弃 弃渣堆放情况( 面积、 堆渣高度、 坡度等) 进行监测。 2 4水 土流 失动 态监 测 . 水土流失动态监 测 内容包括不 同时段 内的水土
对不 同地表扰动方式的侵蚀强度监测, 采用地面
第2 0卷 第 4期
20 0 8年 1 2月
亚热 带水 土保持
S b r p c lS i a d W ae o s r ain u t ia ol n trC n e v t o o
Vo . O N 4 I2 o e . o 8 c2 o
贵州省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监测 内容与方法初探 水
观 测方法 。如 径 流小 区量 测 法 、 钎 观 测 小 区法 、 测 插 桩法、 植被样地 、 设置河道取样点等 , 同时记录降雨的 各相关要素。对 于收集到的土样 和水样采用室 内试
收稿 日期 :0 8— 2 0 4— 7
作者 简介 : 廖章志(94 , 贵州省镇宁县人 , 18 一) 男, 助工, 主要从事开发建设项 目 水土保监测技术工作。
・
88・
第4期
廖章志, 徐
丰, 付宇文, : 等 贵州省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与方法初探
3 2 地 面定 位观测 .
廖章志 徐 丰 付 宇文 方启彬 杜 迪 王 鹏
(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贵州 贵阳 500 ;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00 ) 50 2 50 3
摘 要 按 照水土保持 法规的要求, 开发建设项 目必须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而且今后水土保持的工作重点 逐步向监测转移。本文以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 , 初探贵州省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监测 内容 与方 法 , 结我 省 开发 建设 项 目水 土保持 监测 主要经验 , 总 并提 出存在 的 问题 。 关键词 开发 建设 项 目; 土保持监 测 ; 水 北盘 江光 照水 电站 工程 [ 中图分类号] 80 [ X3 文献标识码 ] [ c 文章编号]02 2 5 (080 08 0 10 - 61 20 )4- 08- 3 0 w 保证出力 10 2 w 多年平均发电 0 8 .M , 水土保持监测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 评估防治 容量为 1 4 M , 效果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 , 是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 量 2 .4亿 k h 水库调节性能为不完全多年调节, 75 w, 一 型 和现代化、 促进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的 属一 等大 ( ) 工程 。 保障, 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决策 的依据。根据 2 监 测 内容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水 土保持法 实施条例》 2 第 4条 、 施工期是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 反映 《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管理办法》 1 第 0条、 第 了工程 建设对 项 目区造 成 的水 土 流失及 其 防治状 况 , 1 6条等规 定 : 发建 设 项 目须 对 建 设 和生 产 过 程 中 包括 以下几个 方面 : 开 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 , 接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 2 1 水土流 失防治责 任范 围动 态监测 . 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我省先后开展了桐梓县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 围动态监测 主要是通过监 天门河水库工程、 遵义县水泊渡水库工程、 乌江 引子 测临时占地的面积及其动态变化的过程 , 确定施工期 其 渡水 电站工程、 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工程等 3 O余个项 不同时段 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 围面积, 内容包 括: 各阶段永 久性 占地变 化 情 况 、 阶段 临时 性 占地 各 目的在建期 水 土流失 动态监测 工作 , 我省 开发建 设 为 项 目水 土保持 监测 工 作 的全 面 开展 创 造 了 良好 的开 情况。开发建设项 目的水 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 端。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工程是贵州省第 4 个开展建 项 目建设 区和直接影 响 区。由于《 盘江光 照水 电站 北 只针对项 目 建设区 , 因此 只监测防治责任 设项 目 水土保持监测的项 目, 在对以往经验总结的基 实施方案》 础上, 通过 实施 项 目全 程 监 测 , 为 准确 地 反映 了工 范围内的项 目建设区部分 , 较 该部分可分为永久征 占地 程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效果 , 该工作为今后开展 和临时 占地 。永 久征 占地 面积 在 项 目建 设 前 已经 确 水土保持项 目监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水 土保 定, 施工阶段及项 目运行 阶段保持不变 , 临时 占地面 持监测工作为建设单位控制水土流失及水行政 主管 积则随着 工程进展 可能会有 一定 变化 。 . 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 是实践可持续发展 2 2 扰 动面积动 态监测 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开发建设过程 中对原有地表植被或地形地貌 1 典型 项 目概 况 发生改变的行为 , 均属于扰动地表行为。扰动面积就 北盘江光照水 电站位于贵州省关岭县和晴隆县 是监测不同时期 内各种扰动方式 的面积及其动态变 两坡 一 面” 即开挖 形 , 交界的北盘江 中游 , 距离贵 阳 12 i 6 k 。施工区生态环 化 的情况 。此类监 测的重点 为“ n 境 为典 型 的喀斯特地 貌 。工 程建设 期 7年 , 建成 后坝 成的高边坡、 填方形成的松散边坡 以及其 间的平台。 址 控 制 流 域 面 积 1 58m , 库 正 常 蓄 水 位 扰动面积动态监测就是观测不 同时段项 目建设区内 3 4k 水 75O 水库回水长 6k 总库容 3 .5亿 m , 4 .m, 9m, 24 装机 各扰动方式影响范围的面积及其动态变化情况。 ’ 基金项 目: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 目“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一以贵州省为例” C 20 0 S X 04—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编制内容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目录1总则 (2)2编制依据 (3)2.1法律法规 (3)2.2规范性文件 (3)2.3技术标准依据 (3)2.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4)2.5技术合同 (4)3建设项目概况 (5)3.1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5)3.2项目建设规模与工艺流程 (5)3.3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5)4 项目区水土保持状况 (6)4.1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概况 (6)4.2社会经济概况 (7)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7)5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原则 (9)5.1监测目标 (9)5.2监测原则 (10)6监测内容和方法 (11)6.1监测内容 (11)6.2监测方法 (14)7组织管理 (17)8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8)1总则1.0.1为贯彻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在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要求,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成果的科学性、系统性,特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
1.0.2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监测,可以作为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技术条款或附件,以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和进度。
1.0.3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报告书)应符合下列规定;(1)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的规定。
(2)充分体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规定。
(3)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批复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提出的水土保持监测要求,全面设计监测内容、方法和监测制度等。
(4)监测方法要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充分选用现代先进技术。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编制内容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二OO五年六月内容提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
为了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质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技术标准依据,技术文件与相关文件依据,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编制依据。
(2)项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局以及水土保持防治目标等概况。
(3)项目区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原则。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其指标、方法、监测样点布设和设施设备等。
(6)监测工作组织、监测数据与成果质量保证制度等组织管理。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8)有关内容的说明。
i 总贝y1.0.1为贯彻SL204 - 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SL277 - 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在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要求,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成果的科学性、系统性,特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
1.0.2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监测,可以作为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技术条款或附件,以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和进度。
1.0.3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报告书) 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的规定。
(2) 充分体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规^定。
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深圳市是中国典型的经济特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水土保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深圳市的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水土保持措施1.种植植被在项目建设区域和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植被种植。
选择具有较强抗风固沙、保水保肥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如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等。
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2.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域内的裸露地面进行整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
可以使用覆盖层、草坪、绿化带等方式,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的保肥保水能力。
3.河道治理对项目区域内的河道进行治理,加固河岸,修建堤坝等措施。
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减少河水冲刷土壤,保护土地资源。
4.集雨措施在项目建设区域进行雨水集雨措施的设计和建设。
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设施等方式,将雨水集中收集利用,减少水土流失。
5.建立监测系统在项目建设区域建立监测系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设备等手段,及时掌握水土保持状况,及时调整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6.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项目相关人员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
通过组织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项目相关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效果。
三、实施步骤1.制定水土保持工作计划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工作计划,对整个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2.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按照水土保持方案,逐步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监督施工进展,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3.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测。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国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
标签: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引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几乎每项项工作都离不开水土保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查处水土流失违法行为,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展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各方面的规划设计就更离不开水土保持监测的支持;因此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制定水土保持规范、标准等,都需要长期、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作为基本的保障。
1、监测分类随着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水土保持检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不断更新,不断丰富。
监测分类通常包括四类:(1)土壤侵蚀因子监测:它包括降水、风、地貌、地面组成、植被类型和覆盖率、人为干扰等。
水土流失因子是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这类指标密切相关。
掌握其动态变化,可以揭示土壤侵蚀的本质和规律,为预测和防治土壤侵蚀打下基础。
水土流失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直接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是主要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是由严重水土流失的先天性根源造成的。
人为因子包括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林地覆盖种类的不同造成的水土流失,大规模放牧引起的水土流失,矿产和交通的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包括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强度和损失。
土壤侵蚀指数和土壤侵蚀反应特性的类型、土壤侵蚀发生在历史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对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趋势,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决策、设计和水土保持。
(3)水土流失危害因子监测:包括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对工程区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土壤侵蚀的危害指數,土壤侵蚀是一种经济损失和社会灾难的生态风险的标志,不仅反映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危害特点,因此进行水土保持效果试验,对水土保持理论建设开发项目和改善土壤侵蚀控制技术提供实践指导。
浅谈矿山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浅谈矿山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文章通过对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东矿段一期开采工程建设及其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的分析,结合矿山工程的特点,对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
目前,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重要来源之一。
为准确掌握和实时监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科学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益,水利部相继颁布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应实施专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1][2]。
礦产类开发建设项目,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建设及生产,破坏了原地貌[3],大量的弃土弃渣堆积形成的矿渣堆积场和裸露、松散的废弃尾矿堆积体,极易被雨水冲刷,这就加剧了地面的水土流失,一旦发生坝体泄漏、坍塌,矿砂倾泻而下,将会造成江河淤塞、农田毁坏、交通阻断、污染环境的严重后果,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4]。
因此,为切实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管理至关重要[5]。
一、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东矿段一期开采工程位于四川省盐边县新九乡,为一特大型露天矿山,采场上界长约970m,宽约440m,采场开采地表最高标高为1895m,露天底标高为1655m,开采深度为240m。
工程区建设内容包括采矿场、排土场、选矿厂、尾矿库及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项目区所在盐边县属四川省西南边缘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特点。
温度垂直变化大,年、月气温变化小,小气候复杂多样。
矿区平均年降雨量约878.10mm,降雨量年变化大。
地貌属深切割剥蚀中山类型,山地占70%以上。
由于境内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并伴有多期岩浆活动,地形破碎,平地很少,山地坡度多在25°~4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