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施肥的方法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种植历史上,大豆种植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的高质高产在农业领域中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营养成分,因此想要提升大豆的产量,还是要从施肥做起。
本文将围绕大豆生长的实际特点,总结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关键词:大豆;可惜施肥;技术大豆施肥与其生长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大豆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一要注重施肥的程序,依照合理的程序逐环节地合理施肥;二是要把握住大豆生长的关键点,针对重点问题施展有效的施肥技巧。
大豆施肥的主要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的充足营养,又要发挥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因此在任何一个生长时期施加氮肥都不应该影响到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同时也要做到氮磷钾肥与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一、大豆的生长特性要想探究大豆的施肥技巧,首先要对其养分吸收与营养积累的特性展开研究。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1.大豆养分积累大豆全生育周期一般为90-130天,因品种、种植区域及播种时期而有所不同。
幼苗期到分枝期是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营养供给充足就会表现为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和茎杆粗壮。
开花期到鼓粒期既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又是主要养分吸收的高峰期。
在成熟期大豆干物质的分配中,子粒占33.4%,叶片与叶柄占31.8%,茎与荚壳占34.5%。
2.大豆养分吸收量大豆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平均算来,每100公斤大豆大约需要吸收氮8-10公斤,磷2-3公斤,钾3-6公斤。
此外还有钙、镁、硫以及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3.共生固氮的特性大豆与其根瘤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会在大豆根部形成根瘤,并接受光合作用的产物逐渐发育,同时吸收环境中的氮成分,这种共生固氮体系会为大豆的生长提供的主要氮源。
但是共生固氮作用并不能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的氮需求,因此仍然需要施加氮肥。
(二)大豆的需肥特点氮磷钾是大豆生长的主要需求元素。
氮肥是大豆正常生长并维持高产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大豆施肥技术

大豆施肥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张志周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在黑龙江省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产总量都占全国的1/3左右。
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做不好施肥工作即影响大豆质量及产量同时降低经济效益,下面将大豆施肥方法介绍如下:一、施肥技术1. 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方法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
如缺钼元素时,用0.1%钼酸深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喷施600~750kg/hm2。
钼肥的施用方法有2种:一是拌种。
用钼酸铵20~30g,先加少量温水,使之充分深解后,再加水1.0~2.5kg,制成1%~2%的深液,用喷雾器喷在50kg种子上,边喷雾边搅拌,待搅拌均匀、深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
二是喷洒。
在大豆开花期进行喷洒,一般50kg水加钼酸铵2~25g,制成溶液,喷施375~450kg/hm2。
锌、锰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农家肥时混合施用,锌肥一般用硫酸锌15~30kg/hm2,锰肥一般用硫酸锰2~4kg/hm2。
硼肥可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用硼砂4.5~7.5kg/hm2(但不要离种子太近,以防烧苗)。
硼肥与锌、锰肥也可在苗期、花荚期作喷施用,喷施浓度为0.1%~0.2%,一般喷施2次效果较好。
2.基肥的施用方法通过多年试验,大豆基肥的施用量为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75 kg/hm2、生物钾肥30 kg/hm2,其中钾肥也可施用磷酸钾150 kg/hm2。
将施肥总量的2/3破垄夹肥深施;将施肥总量的1/3施于种下5~6cm处。
这种分期分层施用化肥的方法有三大好处:(1)克服了因施肥量大而造成的种肥同位烧种烧苗的现象,提高保苗率50%以上。
(2)1/3量施于种下5~6cm处,既不烧种,又能保证前期幼苗对养分的需要;2/3量破垄夹肥深施能保证大豆后期不脱肥,又减少了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3)可以合理地增加化肥用量,延长供肥时间,能更好地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玉米茬种植大豆如何施肥,玉米茬种植大豆施肥技术.doc

玉米茬种植大豆如何施肥,玉米茬种植大豆施肥技术玉米茬种植大豆,特别是种两年玉米然后种植大豆,不但解决了大豆重迎茬造成的危害,而且能够明显增加大豆的产量,提高大豆的品质。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玉米茬种植大豆如何施肥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玉米茬种植大多数施肥技术。
玉米茬种植大豆如何施肥1、要科学施用有机肥。
有条件的农户要施用腐熟好的有机肥,起到均衡供给养分的作用。
施用数量为每亩1-2立方米。
2、要减少氮肥的用量,多施用钾肥。
地力不好或一般的地块,施用磷酸二胺150公斤加硫酸钾(氯化钾)75公斤,可以加25公斤大粒尿素。
如果是地力好的地块完全可以不用尿素,只施用磷酸二胺加硫酸钾(氯化钾)。
施用数量按上述施磷钾肥的数量或再减少10%也可以。
如果使用专用肥料,一定要用含氮量低,含磷钾高的肥料。
3、要使用的合格肥料。
按照上述方法施肥了,有的农户大豆没长起来,可能是磷肥含量不够;有的农户大豆还是徒长,可能是使用的钾肥含量不够造成的,也可能是氮肥的含量太多造成的。
4、要选好的肥料。
肥料含量足,特别是钾肥的选择,现在市场上的钾肥有的含量不够,以次充好,更有的就是纯假的肥料。
农户选择了正确的施肥方法,还要选择好的肥料来使用,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5、要在大豆生长期内选择好的叶面肥料施用。
注意一定要选择能够促进早熟,增加成熟度的叶面肥。
如果选择不好,只是激素类的叶面肥,还不如不用。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玉米茬种植大豆如何施肥,玉米茬种植大豆施肥技术的一些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火爆农资网拥有大量最新科学的农业技术,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网。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1前茬肥的合理利用大豆的种植中,要特别注意茬口,因为大豆的生长对茬口要求比其他作物要严格,不能重茬、迎茬,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比如玉米、小麦等,这样可以利用前茬作物的残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一部分营养,同时前茬作物根系、茎叶腐败后混入土壤也能提供一部分养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
另外,不同茬口也能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对于大豆的生长十分有利。
2施足有机底肥大豆的底肥十分重要,基本上以农家肥为主,公顷用量为1500〜2000公斤,农家肥基本上都是猪厩肥、土黄粪、草炭过圈肥等经腐熟沤而成,内含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营养全面,属于长效完全肥料,在改善土壤、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保水保墒方面是其他肥料无法比拟的,并且是最理想的有机肥质,在现代绿色农业中越来越重要。
在施用时要根据地块的肥力酌情控制用量,底肥施用时要结合翻耕进行,可以秋翻或是春耕时施用,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经过翻耕与土壤混合翻入10〜20 厘米的土层中,也可以采取破垄夹施的方式进行。
3准确施种肥3.1 种子拌肥大豆根系本身具有固氮的能力,但自身固氮的量远远满足不了大豆生长的需要,可以在生长阶段进行追施氮肥。
另外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拌肥也能提高大豆根系固氮的能力,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新型根瘤菌肥进行拌种,经过拌种的大豆,根系固氮能力明显增强,能有效提高根瘤数和根瘤重,据测经过瘤菌肥拌种后大豆能提高产量8%^ 10%同时根瘤菌肥成本低,长期施用还可活化土壤及培肥地力,在增产增收方面都有益处。
3.2 测土配方施肥东北地区的土质是以黑土地为主,但在土壤的性质以及营养元素的含量上都有所差别,在大豆种植时,对于肥量的施用以往只是凭感觉和经验,但这往往只是笼统和片面的,并不能准确提供大豆的营养所需,也会造成肥料的浪费或不足,达不到增产效果或是肥料过多,增加成本。
科学的方法是进行测土配方,对土壤进行采集样品,进行化验,然后得出土壤的营养成分情况,要据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来进行配方施用。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在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
应根据大豆营养特性为其合理施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一)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依其类型、品种以及所处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大豆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N∶P∶K为1∶(0.17~0.23)∶(0.39~0.41)。
由此可见,大豆需氮很多。
但其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kg/亩,为大豆需氮量的40%~60%。
此外,大豆根系吸收磷、钾的能力较强,一般并非特别缺磷、缺钾的土壤种植大豆都能满足其需要。
不过,欲达到高产、稳产则必须注意增施肥料。
(二)大豆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大豆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至鼓粒期、成熟期。
大豆一生分为三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始花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始花至终花),生殖生长阶段。
大豆在分枝期、开花期为吸收氮素的两个高峰期,鼓粒期后渐缓。
大豆对磷的吸收,只是到结荚至鼓粒期才大幅度增长。
大豆对钾的需要集中在前期,分枝期吸钾较多,随后递减。
(1)大豆的氮素营养大豆含氮量高,籽粒中含氮量一般为6.23%~6.59%,高者可达7.1%,茎秆含氮1.93%比禾本科作物茎秆高1.3~3倍。
大豆所需的氮素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土壤,二是取自肥料,三是根瘤固氮。
因此,大豆氮素营养较其他作物复杂。
大豆的共生固氮作用是在根瘤中类菌体内进行的。
根瘤固氮需要以下条件:①需要由大豆植株提供糖类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氨的受体。
②需要大豆植株的光合产物及能量。
每固定1g氮,需要氧化15~20g糖类,每产生1mol的氨需15mol的ATP。
③需要大豆植株提供充足的磷和钾素。
④需要大豆植株提供给根瘤中固氮酶所需的钼和铁等营养元素。
⑤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最适土温20~24∶,土壤pH5.7~7.1。
大豆与根瘤菌结成微妙的共生相互关系,它们的代谢过程也紧密相连。
大豆施肥管理技术

追肥施用
追肥施用是指在生长期间根据大豆生长需求,适时补充营养的一种施肥方式。
追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应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一般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如尿素、磷酸二 铵等。
追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条施、穴施和喷施三种,条施和穴施是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或与土壤混合后 进行沟施或穴施;喷施则是将肥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叶片表面。
种肥施用
种肥施用是指在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 中,为大豆种子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 其发芽和幼苗生长。
种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豆 生长需求来确定,一般以速效性肥料为主, 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种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条施和穴施 两种,条施是将肥料施在播种行的 两侧,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穴施 则是将肥料施在播种穴的底部或与 种子混合施用。
提高土壤肥力和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 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合理施肥还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减少化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02
大豆需肥规律
大豆生长阶段与养分需求
01
02
03
营养生长期
大豆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吸 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 促进根系和叶片的生长。
加强大豆施肥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总结词
加强技术推广,让更多农民受益。
详细描述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政府和农业 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施肥中遇到的问题。
THANKS
感谢看
施肥时期与次数
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和需肥 规律,合理安排施肥时期 和次数,确保养分供应。
大豆需肥特点及施肥要点

·111·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8期1 大豆需肥特点大豆的一生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其次是钙、镁、硫等。
同时也需要少量微量元素,如钼、硼、锰、铜等。
当大豆所需的必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导致大豆的异常和不良生长,导致大豆营养平衡失调赢钱生理病害二减产。
了解大豆的需肥特点,科学施肥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1.1 大豆对氮的吸收大豆是需氮较多的作物。
因为种子内蛋白质含量很高,而氮素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量不同,出苗到开花期吸氮量占大豆一生吸氮总量的20%:开花期到鼓粒期为54.6%;鼓粒期到成熟期为25%。
大豆与其他作物不同,根部着生根瘤,与根瘤菌共生,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共给大豆氮素营养。
所以有人认为,种大豆不必施氮肥。
但是试验证明,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一般情况下,只能满足大豆所需氮素20~50%。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高达70~80%。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只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不能满足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的,还必须施用氮肥,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1.2 大豆对磷的吸收、大豆也是需磷较多的作物出苗到开花期五氧化二磷占大豆一生吸磷总量的13.4%,这时期需磷虽少,但磷素营养十分重要:开花期到鼓粒期是吸磷的高峰期,为51.9%:鼓粒期到成熟期为34.7%。
大豆对磷的吸收比较平稳,在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也需要一定的磷素。
1.3 大豆对钾的吸收大豆从出苗期到开花期吸收的氧化钾占大豆一生吸钾总量的32.2%:开花期到鼓粒期为61.5%;鼓粒期到成熟期只为5.8%。
可见大豆从出苗到开花结荚期对钾的吸收占90%,所以钾肥应做基肥或种肥使用。
1.4 大豆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大豆除了大量营养元素外,还需要铁、铜、锰、硼和钼等多种微量元素。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决定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种大豆,最溶于缺锰;石灰性土壤上易缺铁;与此相反,大豆缺钼常发生在pH值低于6的酸性土壤上;泥炭土、腐殖质含量极高的低洼地易缺铜。
东北大豆施肥原则

东北大豆施肥原则
据专家调研结果,在东北春大豆生产中,部分地区肥料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合理,有机肥施用量较少,秸秆还田比例较低,导致肥效不高。
专家建议根据测土结果,适当减少磷肥施用比例,对于高产大豆,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并提倡氮肥后移。
在偏酸性土壤上,建议磷肥选择钙镁磷肥。
提倡分层施肥,施肥深度在种子下面3~4厘米占1/3,6~8厘米占2/3;难以做到分层施肥时,在北部高寒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采取浅施肥,其他地区采取深施肥,尤其磷肥要集中深施到种下10厘米。
补施硼肥和钼肥,在缺乏症状较轻地区,可采取微肥拌种的方式,最好和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提高接瘤效率。
加强施肥与栽培技术的配套。
大豆目标亩产量130~150公斤,高、低肥力田块氮磷钾纯养分总用量分别为每亩4~6公斤和6~8公斤。
目标亩产量150~175公斤,高、低肥力田块纯养分总用量分别为每亩7~9公斤和8~10公斤。
目标亩产量175~200公斤,氮磷钾施用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为1∶1.2∶0.4~0.6。
在低肥力土壤里可适当增加氮钾用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1∶0.4~0.6。
高、低肥力田块纯养分总用量为每亩9~12公斤和11~14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施肥的方法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籽粒及茎秆所含氮、磷、钾的百分数远大于各种粮食
作物。
籽粒、茎秆含氮(N)分别为5.3%、1.3%;含磷(P
2O
5
)分别为1.0%、0.3%;
含钾(K
2
O)分别为1.3%、0.5%。
大豆的需肥规律是从出苗到开花需要的养分占全生育期的20.45%,开花到鼓粒期占全生育期54.6%,鼓粒到成熟占25%。
大豆虽然有根瘤,有固氮的能力,但其所需磷钾元素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早期需要的氮素也必须从土壤中吸取,因早期尚未结瘤固氮。
为使大豆高产,我们应对大豆给予必要的肥料。
对大豆施肥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种植方式和土壤类型等情况而定。
一般来讲应该施用底肥和种肥。
每公顷有机肥15吨,结合整地施入地下。
化肥做种肥,每公顷施纯氮18—27千克,五氧化二磷46—69千克,氧化钾18—27千克。
种肥的施入应施于种下4—5厘米,或用机械分层施入,切忌种肥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