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之歌》
1 长江之歌

1 长江之歌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
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
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2月24日(105)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导人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长江之歌》。
2. 板书课题,教师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交流。
4.教师介绍有关长江的知识。
(设计意图: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师生的交流,获得与长江相关的信息。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来来欣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
(1)学习生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出示词语:荡涤尘埃奔去丰采尘埃气概哺育乳汁磅礴挽起灌溉依恋赞美指名逐词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思考从这三行词语中有无新的发现。
(3)出示“概”和“溉”字,让学生讲清他们的区别。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一、与文本对话,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读读这首诗,长江那悠久的历史,磅礴的气势,无穷的力量一定让你回味无穷。
教材呈现的知识点: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的内容:《长江之歌》属于本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江山如此多娇。
它想我们展示了一条生命的河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充满着无穷活力。
这首歌唱出了各族儿女对长江的深情,唱出了场合的历史和青春的活力。
培养学生能力点:使孩子感受它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培养学生情感点: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二、与编著对话,确定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与学生对话,确定教学难点:学生对歌词的深入挖掘和积淀是不够的,以此篇课文为基础,理解本首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并学习其他歌颂祖国、词句优美的歌词。
与学生对话,教学方法激趣导入,小组合作,自读自悟教学策略的选择: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听主题曲,揭示本课;教学中,通读全诗为主,质疑问难,小组合作,自读自悟,教师整体把握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难懂之处加以点播。
学生网上学习为辅,学唱这首歌曲,搜集其他关于长江的诗文以及其他歌颂祖国、词句优美的歌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大家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
1、长江之歌 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长江之歌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赞美、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大河。
它与黄河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句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深化主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表达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4、《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有关长江的古诗句: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6、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答: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她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所以说她“有母亲的情怀”。
C、描写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写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长江之歌》课文

《长江之歌》课文
导读: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长江之歌的主要内容

长江之歌的主要内容长江,中国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长江之歌,是一首歌颂长江的诗歌,歌颂了长江的壮丽景色、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长江之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雄浑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
首先,长江之歌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长江之歌以其雄浑的语言,描绘了长江的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形象。
歌中描述了长江两岸的峰峦叠嶂、江水悠悠、云雾缭绕的壮美景色,让人感受到了长江的雄浑壮丽和神秘神奇。
其次,长江之歌歌颂了长江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长江之歌以其深沉的情感,歌颂了长江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歌中描绘了长江上游的巫峡、长江中游的三峡、长江下游的鱼米之乡等地方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长江流域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最后,长江之歌表达了人们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长江之歌以其真挚的情感,歌颂了长江的伟大和美丽。
歌中歌颂了长江的永恒和不朽,表达了人们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总之,长江之歌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丰富文化价值的作品。
通过对长江的壮美景色、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歌颂,长江之歌展现了长江的雄浑壮丽和神秘神奇,表达了人们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长江之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长江之歌,永远歌颂着长江的壮美和伟大,永远歌颂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美丽。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长江之歌》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长江之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出长江的宏大气势。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对祖国长江的感恩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新课学习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论总结通过录音,我们知道了《长江之歌》歌词的豪放和歌声的雄浑,通过朗读,我们认识了长江的开阔和奔放,也学习了生字的写法和生词的意思。
1《长江之歌》活动单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活动方案】活动一:借助地图,了解长江。
1.看中国地图,了解长江。
2.组内交流:你对长江了解哪些?3.每组的2号代表交流。
活动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
)2.组内开火车读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春潮丰采灌溉荡涤臂膀依恋惊涛哺育尘埃情怀交流易错的生字及记住生字的方法。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3.每组选号开火车逐节读课文,用心发现朗读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活动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第一、第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内交流读诗后的收获。
3.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1.《习字册》第一部分描红练习。
(注意写字姿势,看清生字字形。
)2.将每组中错误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①()A哺( pǔ)育 B荡涤(dí) C尘埃(āi ) D乳(rǔ)汁②()A气概 B灌溉 C丰彩 D健美【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方案】活动一:朗读诗句,提出疑惑。
1.轻声读下列诗句,想想有什么疑问。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小组交流疑问。
3.全班展示。
活动二:体会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1.自由读第1、2小节并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结合“雪山”、“东海”的地理位置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结合“哺育”“健美”两个词语理解。
) 用朗读传达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
①交流上述思考题。
②互相交流如何读好,合作朗读。
3. 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背诵全诗,感悟真情。
1.有感情地练习背诵。
2.小组内互背,交流这首诗的学习收获。
3.全班抽号背诵,交流收获。
【检测反馈】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2.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创作背景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 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 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 小琴。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 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 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学习目标
•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 • 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长江 的发源和流向。 • 3、我能通过学习,说出“荡 涤、尘埃、灌溉、磅礴、气概、依 恋、回荡”的意思,找出重点句, 并背诵课文。
学路建议
同学们把前后两节诗歌补充完整,细细吟诵 ,看还有新的发现。
作业设计
• 1、写出近义词。灌溉—浇灌 气概—气魄 哺育 —养育 赞美—赞誉 回荡—回旋 依恋—留恋 • 2、写出反义词。甘甜—苦涩 纯洁—肮脏 • 3,词语搭配。 • 无穷的源泉(智慧、力量、财富) • 纯洁的清流(心灵、友谊、感情) • 4、我会多义词。 • 磅礴:1,(气势)盛大;2,(气势)充满。
预习提示
• 1、自学诗歌,学会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及出现的新词。 • 2、朗读诗歌,想想写了长 江哪几方面的内容。 • 3、搜集长江的资料,加深 对课文的感悟,写出自己的见 解。
长江简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 四川、上海等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 河流全长6340千米,是一条名符其实的 “长河”,为世界第三大河。
初读感知
• 我能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 乳汁 哺育 挽起 • 荡涤 尘埃 灌溉 • 奔去
bēn(奔跑) bèn(投奔)
bàng (磅称) páng (磅礴)
词义
• 荡涤:冲洗,清除。 尘埃:尘土。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磅礴: (气势)盛大。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 题上表现的态度、举止或气势(专指 正直、豪放的)。 依恋:留念、舍不 得离开。风采:美好的风度神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长江之歌》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
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
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教后随笔:
在完成练习册“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创作性习题时,开始都觉得很有难度。
于是我采用了逐步推进法,先想一句,想到了之后再为上一句配下一句。
这样把整个一节诗的内容分作两大块,“你从——,你向——”为一块,“你用——,你用
——”为一块。
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觉得容易了,思维就放开了。
并且组织他们好好地读了几遍练习册上提供的关于长江的资料,从中找到灵感,好的句子也就涌现了:如“你从雪山走来,青藏高原是你顶天立地的脊梁;你向东海奔去,潺潺流水是你永恒的歌唱”;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把每们同学说出的好的句子都按序写在黑板上,并在句子后面写上“作者某某某”,以此激发同学们发言的热情。
这一招果然奏效,人人都争着说,气氛很是活跃。
对于新接手的这个班来说,要使他们比较踊跃地发言是挺难的,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隔阂。
现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他们放开胆子说,我也可以看到他们真实的水平。
1《长江之歌》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