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回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宽容的魅力。
4、以护士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理解“宽容”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中心与体裁1、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词语正音(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2、初步体会中心,了解课文体裁(1)课文到底是写人还是写事呢?(2)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三、理解人物个性,体会宽容的魅力1、体会妻的恼怒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3-8节,把写护士的语句划出来,想想护士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2)交流句子(3)体会心情变化。
①理解“瞟”,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②联系妻子的话,展开想象,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③分组读3-8节(4)小结:因为妻子的恼怒使护士的心情由紧张到慌乱、害怕、痛苦,所以护士第一第二针都没有扎中。
2、体会“我”的宽容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9-18节,先划出写护士的句子,再想想护士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再想想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①理解病人说“你是新来的”这句话②体会“谢谢你!”的含义③理解“轻盈”④指导朗读3、体会宽容的魅力(1)妻子的这一句“还是你行!” 是在夸丈夫行,其实就是在说她自己不行。
她不行在哪?(2)串读全文,通过对比加深理解(3)小结:“我”和妻子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妻子的态度让护士两次都没扎中,而“我”的宽容让护士一针见血。
五年级语文下册s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s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语文下册》S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五年级语文下册》S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五年级语文下册》S课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课文主题,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课文内容,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2. 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词语解释和句子分析。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讨论和理解。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解答相关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四、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的答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拓展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课后阅读相关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写作,巩固所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 教师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和拓展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
讲述的是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一起看看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欢送查阅!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奉献。
二、写——整体感知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三、品——复原诗情(一)、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文档]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a28fe5d783e0912a2162a3f.png)
10*《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一、初识风光的美丽师:假如有可能,我真想去北京看望一位97岁的老人。
对,就是〔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看课件〕季羡林先生,我特别敬仰的一位学者、一位慈祥的老人。
早在1935年,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一住就是十年。
1980年,领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满头银发。
人家问他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出示〕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到底是怎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念念不忘?先生后来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节选内容——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请同学来分段读课文。
吕金杭。
生1:〔朗读第一自然段〕师:希文接着读。
生2:〔朗读第二自然段〕师:对不起,“jǐ liánɡ”(正音:“脊梁”)〔以讲台上的花做引导〕这就是花的——生:〔齐读〕脊梁生2:〔重新朗读第二自然段〕师:潇寒接着读。
生3:〔朗读第三自然段〕师:杭杰接着读。
生4:〔朗读第四自然段〕师:多么奇丽的风光,多么奇特的民族!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这样感慨——〔出示〕生:〔齐读〕“多么奇丽的风光!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二、感悟风光的奇丽师:在先生眼中,哥廷根的风光是——生:“奇丽”的。
师:〔板书:奇丽的风光〕“奇”是奇特,“丽”是美丽。
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看到了怎样奇特美丽的风光,让他一叹再叹?快速默读课文2、3两段,找到描写风光奇丽的句子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画相关语句〕师:文婕,你读的是哪些句子?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全册) 教案

S版五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神鸟……………………一实小曹丙娟
2*、格萨尔王的故事……一实小曹丙娟
3、冬不拉……………………刘杜陈爱慧
4、火把节……………………刘杜高燕
5*、刘三姐……………………刘杜高燕
第二单元
6、猫…………………………向阳范军伟
7、珍珠鸟……………………向阳范军伟
8*、海豚救人…………………谷里李玮
9、老人与海鸥………………谷里李玮
10*、草虫的村落…………龙廷徐西军
第三单元
11、黄道婆……………………龙廷徐西军
12、提灯女神…………………楼德李雪
13*、香玉剧社号………………楼德李雪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楼德杨建华
15*、花木兰…………………楼德杨建华
第四单元
16、范仲淹的故事…………青云石清珍
17、体育课……………………青云石清珍
18、虎口藏宝………………平阳韩丽娜
19*、顶碗少年………………平阳韩丽娜
20*、丢失的一天………………平阳刘洁
第五单元
21、古诗三首…………………平阳刘洁
22、左公柳……………………一实小房霞
23*、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实小房霞
24、隐姓埋名三十年…新汶实校林维勇
25*、海上英魂…………新汶实校林维勇
第六单元
26、少年闰土…………………平阳徐林
27、凡卡…………………………平阳徐林
28、孔明借箭………………谷里袁培栋
29*、战风车…………………谷里袁培栋
30*、童年乐趣………………刘杜陈爱慧。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1.自主积累假设干词语,能联络句子理解“儒雅”一词,结合语境理解“举手之劳”一词,并能体会“举手之劳”为人们带来方便与欢乐的事。
2.通过默读理解全文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络上下文,结合平时生活的经历积累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新闻引入,提醒课题1.出示一那么新闻。
2.小结引出课题,理解“举手之劳”的意思。
板书:轻点关门师:轻点关门是件小事,而且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能看出邻里之间浓浓的爱意。
板书:举手之劳师: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举手之劳之事来感受邻里之情。
3.出示课题:轻点关门(指导朗读好课题)二、理清文脉,概括主要内容1.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线索。
师:预习课文后,课文是以怎样的写作顺序记叙轻点关门这件事?(时间的推移)。
阅读课文,找出这几个时间点。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接下来的日子一年后2.概括主要内容师:根据这条时间线索考虑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由轻声准备;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导)3.指名交流(注意学生概括时用词的准确性)。
4.小结。
三、联络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一)学习1—3,理解容许轻点关门的缘由1.指名分角色读文,初步体会2.点评朗读,结合句子理解“儒雅”一词,感悟句子。
随机出示:李先生说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地活动。
”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正是孝敬长辈,知书达理的儒雅品行让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容许以后尽量小心。
出示: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容许以后尽量小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自我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第2课:《爬山虎的脚》第3课:《开国大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课文表达技巧,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1)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
(3)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课:《爬山虎的脚》(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练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3课:《开国大典》(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讲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估: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情况。
4. 写作练习评估: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1 神鸟 (1)2*格萨尔王的故事 (4)3、冬不拉 (7)4火把节 (10)5《刘三姐》 (12)《语文百花园一》 (13)6《猫》 (16)7《珍珠鸟》教学设计 (20)8*海豚救人 (23)9、老人与海鸥 (24)10*《草虫的村落》 (27)《语文百花园二》 (28)11《黄道婆》 (32)12《提灯女神》 (35)13香玉剧社号 (38)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 (39)15*《花木兰》教学设计 (42)16《范仲淹的故事》 (44)17《体育课》 (46)18《虎口藏宝》 (50)20《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54)语文百花园4 (56)21.古诗三首 (59)22 左公柳 (64)*23郑成功收复台湾 (69)24隐姓埋名三十年 (72)*25海上英魂 (77)语文百花园五 (80)26少年闰土 (83)27凡卡 (87)28、孔明借箭 (91)29※战风车 (95)30※童年乐趣 (97)语文百花园六 (98)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神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
)读词、读语句。
4、小结: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
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
”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多音字(略)狗神鸟猫乌鸦(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
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3、全班汇报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2)出示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要点:①两人有约定出示: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1)表达的情感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1)指名读第17自然段(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回读课文,概括回答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归纳板书:狗可汗捉神鸟讲猫乌鸦善良聪明忠于职守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3、总结: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
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
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
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1、完成造句2、积累词语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
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1 神鸟狗可汗捉神鸟讲猫乌鸦善良聪明忠于职守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教学反思:2*格萨尔王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会认“酥”等七个生字。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⑶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⑷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从唱词中了解亲情。
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感受格萨尔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
⑵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
介绍格萨尔王。
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学习要求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⑶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
三、学习反馈:(一)掌握生字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
(二)感受英雄形象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2、交流反馈:⑴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
⑵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
(三)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⑴学生朗读唱词,⑵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
(四)思想教育升华农历去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政府、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⑴学生回顾,讨论。
(提示国家领导亲临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各部门派出人力、人们伸出热乎乎的双手……)⑵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诣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热心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领导是关心、爱护人民的领导,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受我们爱戴和拥护。
三、课堂小结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位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四、作业1、收集本课词语。
2、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2*格萨尔王的故事(赞扬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教学反思:3、冬不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课文描述冬不拉杀死瞎熊的经过,体会王子的机智、勇敢、善良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体会琴声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大意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