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面积》知识点归纳-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面积》知识点归纳1、认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3、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4、面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2 = 100 厘米21米2 = 100分米21公顷 = 10000米21千米2 = 1000000米21千米2 = 100公顷甚么是面积 (认识面积)1、经过先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量一量1引导先生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先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先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感受身旁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摆一摆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1、引导先生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先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先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感受身旁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铺地面 (面积单位的换算)1、结合解决成绩的具体情境,领会面积单位换算和运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成绩。
3、初步培养先生的实践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三年级下第1课时认识面积

三年级下第1课时认识面积《三年级下第 1 课时认识面积》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大小”这个词。
比如,我们会说这个房间很大,那张桌子很小。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怎么去准确地描述和比较这些“大小”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面积。
什么是面积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身边的一些例子。
我们的课本,它有封面。
这个封面就有一定的大小。
我们的课桌面,也有它的大小。
还有教室的地面,操场的草坪,它们都有各自的大小。
而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如说,我们的课本封面,它所占据的平面部分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再看看课桌面,整个桌面所覆盖的那一块平面区域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那怎么去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如果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明显,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大哪个小。
比如说,一个大大的黑板和一张小小的卡片,我们很容易就知道黑板的面积比卡片的面积大。
但是,如果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不是很明显,用眼睛直接看不太容易判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比较。
比如有两张纸,不太容易看出谁的面积大,那我们就把它们重叠一部分,看看哪个多出的部分大,多出部分大的那张纸面积就大。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相同的图形去测量。
比如我们可以用小正方形去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把小正方形一个一个地摆在长方形上,看看能摆多少个。
摆的小正方形数量越多,就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越大。
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文具盒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个面积大?可以先用眼睛观察,如果不太确定,就想想能不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
那面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可大啦!比如,我们家里要铺地板,就得知道房间地面的面积,才能知道需要买多少地板。
妈妈要做一个桌布,也得知道桌面的面积,才能做出合适大小的桌布。
现在,我们再来想想,面积和周长是不是一回事呢?答案是:不是的!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1 认识面积 课件(共17张PPT)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用重叠法无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可
以用间接的方法选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来测量。 3. 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来测量比较准
5.1 认识面积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知识点1 面积的意义 观察黑板面和课桌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问题: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数学书封面的 大小就是数学 书封面的面积。
水杯侧面的大小 就是水杯侧面的 面积。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确,即测量图形的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练习题。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15个
16个
27 个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1.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 出它们的面积。(选自教材P58 T1)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2.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 图形的面积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选自教材P58 T3)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正方形能铺满 整个长方形而 没有空隙。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 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一、面积的定义与测量单位1. 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 面积的测量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5. 圆的面积= π × 半径²三、面积的加法与减法1. 同底等高的多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平行四边形,其面积等于各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2. 通过补全或分割,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从而计算其面积。
四、面积单位的换算1. 根据换算关系进行单位间的换算,例如: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2. 熟悉常见图形在不同单位下的面积大小,例如:1平方米的纸比1平方分米的纸大。
五、实际生活中的面积应用1. 计算房间、教室、操场等的面积,了解其大致的容量或标准。
2. 计算物品包装、广告牌等的面积,了解其尺寸和所需材料量。
六、面积的比较与排序1. 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计算得出。
2. 对多个图形的面积进行排序,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七、了解并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1. 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常用单位有米、厘米等。
2. 面积是指封闭图形所占的平面的大小,常用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3. 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计算地砖的数量时)可以关联起来。
八、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1.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计算某个区域的面积等。
2. 通过实际操作或想象,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几何问题,例如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比较不同形状的面积等。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认识面积》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使学生能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的概念2. 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面积单位的学习工具(如面积板、方格纸等)3. 实物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大小是如何描述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它们的大小可以用面积来描述。
二、探究面积的概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正方形的大小与它的边长有关。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正方形的大小?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大小可以用它的边长的平方来描述,这就是面积的概念。
5.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探究面积单位(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平方厘米就是描述这个正方形大小的单位。
4.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其他面积单位,如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四、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它的长和宽。
2. 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4. 教师出示其他图形,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面积认识》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课程内容:《认识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关键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教法和学法(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
面积知识点三年级下册

甲骨文的史料类型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时期使用的古老文字,它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甲骨文的史料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占卜政治占卜是甲骨文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涉及到政治事务的占卜,包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汇报和预测。
占卜的内容涉及商王的行动、祭祀、战争、自然灾害等,是商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是在甲骨文史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后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文化承认和祖先的庇佑。
甲骨文中有很多记录祖先名字、祭祀仪式、祝福语等内容的记录,是研究商代宗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材料。
3.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商代的主要生产活动,也是甲骨文史料中的重要内容。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农业管理的记录,包括农田灌溉、农具制造、耕种技术、收割仪式等,反映了商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4.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在甲骨文史料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商业的祭祀、管理和祝福,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和商业尊重。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商业贸易的记录,包括商品交换、借贷、物价等,反映了商代商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5.军事征伐军事征伐是商代的重要军事活动,也是甲骨文史料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军事征伐的记录,包括战争起因、战斗过程、战利品分配等,反映了商代军事的特点和实力。
6.天象气象天象气象是甲骨文史料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天象的观测和记录,可以获得更多的气象知识和对天气的预测。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天象气象的记录,包括日食、月食、星星运行、风、雨等,是研究商代气象学发展的珍贵史料。
7.疾病灾害疾病灾害是甲骨文史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疾病的祭祀、管理和祝福,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技术和预防措施。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疾病灾害的记录,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使用、祭祀求神等,反映了商代医疗水平和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8.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商代的重要社会活动,也是甲骨文史料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王富玲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一起来观察教室,(出示教室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那些物体呢?(有我们熟悉的课桌、椅子、讲台等等)这些物体上都有很多面,比如这是桌面,你还能找到那些物体的表面?(我们找到了黑板表面,们的表面,国旗的,电视的,地砖的表面)
二、内容研讨
1.你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面,比如说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表面等。
2.请你伸出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感受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吗?⑴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观察一下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看一眼就知道了黑板面比国旗面大,这种用眼睛观察的方法好做观察法,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
⑵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表面的大小就是()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⑶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字典侧面的大小就是字典侧面的面积
⑷摸摸你的笔筒的底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笔筒底面的大小就是笔筒底面的面积。
笔筒侧面的大小就是笔筒侧面的面积。
⑸摸摸苹果和篮球表面的面积和侧面,说说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
苹果表面的大小就是苹果表面的面积。
篮球表面的大小就是篮球表面的面积。
⑹哪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
方向和位置变了,面积不变。
4.独立思考: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先试试观察法:看不出哪个面积大。
那就用重叠法来试试看,一个长一点,一个短一点,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也就是测量法。
我们可以用正方形。
圆形,三角形,你打算用哪种图形来测量呢?
⑴我选圆作单位来量。
粉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0个圆,蓝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2个圆。
⑵我选三角形作单位来量。
粉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8个三角形,蓝色的长方形里摆了21个三角形。
⑶我选正方形作单位来量。
粉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0个正方形,蓝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2个正方形.
⑷问题: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用圆和三角形做单位测量时,总用些缝隙不能铺满,而且用三角形测量要不断地改变三角形的方向,比较麻烦。
用正方形测量时可以铺满测量的图形,而且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摆的时候不用向三角形那么麻烦,所以选正方形最合适。
⑸那我们就正方形来测量一下吧,粉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0个正方形,
蓝色的长方形里摆了12个正方形。
所以粉色的长方形比蓝色的长方形大。
三、练习与作业
1.书中62页的做一做,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割补法。
2.书中64页第一题,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3.总结:面积的认识,物体的表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可以用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用正方形做单位来测量最合适,一个图形里面含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4.作业: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