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机房防雷接地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房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机房的装修方案中,防雷和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还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从防雷和接地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防雷方面,机房装修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避雷针:机房建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雷电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避雷针安装在机房屋顶。

避雷针能够引导雷电电流直接进入地下,避免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2.引导雷电电流:机房装修中,应合理设计机房建筑的金属骨架和外墙导电层,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线,将雷电电流从机房屋顶引导到地下。

接地线应选用合适的截面积和导电材料,确保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3.电源线与防雷线交叉布置:在机房中,电源线和防雷线应尽量避免交叉布置,以减少雷电对电源线的影响。

如果不得不交叉布置,应保证电线和防雷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雷电电流通过电源线进入设备。

4.绝缘保护:机房中的设备和电缆应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层,防止雷电电流通过设备和电缆进入机房。

接地方面,机房装修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接地网设计:机房内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网系统,将机房内的金属结构、设备和电缆都接地,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入大地。

接地网的布置应合理,保证各个接地线之间的连接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2.接地线选材:机房接地线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导电材料,如铜材或铜包钢材。

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机房的规模和设备功率来确定,确保能够承受相应的电流。

3.接地点设置:机房内的接地点应合理设置,在机房各个角落、设备周围等位置设置接地点,确保接地电位均匀。

同时,接地点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接地线和其他线路交叉导致电流干扰。

4.接地电阻测量:机房装修完成后,应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进行接地电阻检测,及时修复和改进接地系统,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机房装修中的防雷与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可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雷电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弱电安防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

弱电安防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

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机房建立防雷及接地系统是保护电子系统通信、电源线路、信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牢靠运行必不行缺少的技术环节,是机房建设及运行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方案的制定,目的是供给出一套完整而易于操作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解决方案予以实施,从而到达使机房系统安全运行的效果。

机房防雷工程是系统工程,要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整体综合考虑,一般共有六项重要因素,即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接地效果和合理布线。

(1)、建筑外部防雷:直击雷防护,包括接闪功能、分流影响。

(2)、机房内部防雷:机房内部防雷主要有如下措施:屏蔽作用;均衡电位;合理布线;接地效果;(3)、本次防雷系统设计实行 3 级。

防雷设计方案为了防范雷电强电磁场对机房内部线路和设备的冲击,鉴于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场对空间和物体有不同的穿透特性,其中高频段电磁场的穿透性很强能够穿透很小的缝隙。

所以屏蔽层必需有很强的严密性。

本机房为非屏蔽机房,所以并未实行完全屏蔽处理,在机房装修方案中对机房提出防雷屏蔽装修的要求,尽量依据防雷技术设计的要求、协作装修方案设计和实施机房防雷措施。

机房防静电地板:机房的地板承受全钢防静电地板。

地板的钢架之间和金属地板之间有良好的导电导磁性能,并在多处与防静电地板框架下面分布的接地紫铜排通过 6m ㎡ BVR 线缆牢靠连接。

以保持防静电地板的接地性能起到电磁屏蔽和消退静电积聚的功能。

机房顶部天花处理:在铝扣板天花上部高出 5-10cm 左右的顶面设一圈等电位网,承受30×3紫铜排和绝缘子固定,经墙面与地面等电位网连接,以便利铝扣板天花吊顶和彩钢板墙体上部的多点联接导通和接地。

顶部等电位网应在所经过的钢筋立柱时与立柱内的大楼主钢筋焊接。

机房顶部承受铝扣板天花,金属铝扣板固定在钢制金属龙骨架上并保持牢靠的导电连接,除发挥有限的电磁屏蔽和消退静电积存作用外,还有美观、吸音、吸尘和防火的功能。

机房的防雷击措施

机房的防雷击措施

机房作为存放重要设备和数据的地方,需要采取适当的防雷击措施以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房防雷击措施:
1.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的基础。

确保机房内各种设备、金属结构和
防雷设备都能够有效接地,以便将雷电能迅速引入地下。

2.避雷针:在机房附近或顶部安装避雷针,可以吸收和分散雷电的冲击,减少雷电对机房
的影响。

3.避雷装置:在机房内安装专业的防雷设备,如避雷器、避雷垫等,用于吸收和分流雷电
能量,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4.防雷接地网:在机房周围建立防雷接地网,将周边区域的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机
房的影响。

5.雷电监测系统: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感知雷电活动,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保护。

6.绝缘保护:对于机房内的设备,采取适当的绝缘措施,如使用绝缘材料、绝缘涂层等,
减少雷电冲击的直接影响。

7.路径优化:在设计机房布局时,合理规划线缆、设备和通信路径,避免雷电通过这些路
径传导到关键设备上。

8.周期性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房的防雷设备和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
效防护能力。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防雷措施还应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实施。

建议在设计和安装防雷系统时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机电工程师,以确保防雷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弱电施工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弱电施工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弱电施工防雷接地注意事项1、弱电系统的接地,按用途分有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分为: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分为:工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

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设计决定的接地施工。

2、需要接地的弱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处,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金属盒子连接后不必跨接,但应遵守下述规定:a、管子间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面应光滑、无锈蚀、缺损,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全脂或导电性防腐脂。

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b、管子间采用带有紧定螺钉的套管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c、管子与盒子的连接不应采用塑料纳子,应采用导电的金属纳子。

d、弱电管子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和PE线相连。

(2)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要跨接时,应遵守下述规定:a、明敷配管不应采用熔焊跨接,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用接下来线卡子跨接。

b、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不应用线卡跨接,可采取熔焊跨接。

c、若管内穿有裸软PE铜线时,电管可不跨接。

此PE线必须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

(3)配管采用黑铁管时,若设计不要求跨接,则不必跨接。

若要求跨接时,黑铁管之间及黑铁管与接线盒之间可采用圆钢跨接,单面焊接,跨接长度不宜小于跨接圆钢直径的6倍;黑铁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铁管端部焊一只铜螺栓,用不小于4mm的铜导线与镀锌桥架相连。

(4)当强弱电都采用PVC管时,为避免干扰,弱电配管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相隔距离宜大于0.5m。

(5)当强弱电用线槽敷设时,强弱电线槽宜分开;当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时,强弱电之间应用金属隔板隔开。

上海迪好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公共安全技术及相关的软件及硬件的销售,系统安装,调试,网络设备等工程技术服务,是专业的监控生产厂家海康威视在上海授权代理商,是海康威视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及摄像机系列产品指定销售,安装,维护机构。

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防雷措施

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防雷措施

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防雷措施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住宅小区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离不开弱电机房的支持,而弱电机房的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防雷措施是保障弱电机房运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防雷措施的相关内容。

弱电机房防雷的重要性弱电机房作为智能化住宅小区的重要设施之一,主要负责电信、网络、监控等弱电系统的运行。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弱电机房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一旦遭遇雷击,将会造成严重的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弱电机房的防雷措施,对保障小区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弱电机房防雷措施1. 防雷接地系统弱电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防止雷击危害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防雷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引导入地,消除雷电对弱电机房设备的伤害。

防雷接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导体接地体: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铜材作为导体接地体,确保其导电性能良好。

•接地体埋深:接地体的埋深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要求埋深不少于2.5米,以确保接地体与地面的接触良好。

•接地网布置:合理布置接地网,使接地电阻降至最低,尽量减少雷电对设备的伤害。

•接地体间连接:接地体之间应采用良好的连接方式,确保接地体之间的导电性能。

2. 雷电保护器雷电保护器是一种能够抵御雷电冲击的装置,能够提供较强的雷电防护能力。

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的防雷系统中,雷电保护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雷电保护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低误报率:雷电保护器应具备低误报率,避免误判真实雷击信号。

•快速响应:雷电保护器需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响应雷击信号,以保护弱电机房设备的安全。

•可靠性:雷电保护器要经受住长期稳定运行的考验,具备高可靠性。

•自动恢复:雷电保护器应具备自动恢复功能,能够在雷电冲击后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 金属闪避装置金属闪避装置主要应用于智能住宅小区弱电机房的屋顶,用于提供额外的防雷保护。

金属闪避装置通过将雷电引入到导电金属上,再将其导向接地体,从而减少雷击对机房设备造成的伤害。

弱电工程师必读之弱电系统避雷措施及接地方法(一)

弱电工程师必读之弱电系统避雷措施及接地方法(一)

弱电工程师必读之弱电系统避雷措施及接地方法(一)1.雷电的产生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

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2)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3)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

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

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雷电的破坏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避雷针等装置可将"直击雷"产生的高电压、强电流迅速引入大地,消除雷击的影响,从而起到保护设施的作用。

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

虽然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物体可免遭直接雷击,但"感应雷"可在电力、通信、网络、卫星天线及有线电视等线缆上产生高压感应和电流"浪涌",并通过导线引入配电间、机房、办公室和住宅等,使电源、通讯及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及施工控制要点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及施工控制要点

防雷施工材料选择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材质应为热镀锌件,扁钢的 厚度不应小于4mm,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
避雷网格连续、闭合
避雷网格要求 焊接过程中不能有 断点,环网要求闭合
地网跨接
地网跨接
避雷引下线跨接
接地扁铁过渡
均压环、防侧向雷击设置
防雷接地工程中,有均压 环,高层建筑规定,30M以 上每隔6m设一圈
单面焊接
规范焊接
跨接钢筋选用型号错误
钢筋连接处漏 跨接
接地电阻测试
要求: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桥架、设备接地跨接
设备接地 桥架跨接
屋面金属设施的避雷跨接
钢 爬 梯
屋面水箱
风机风帽等设备
避雷带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电源防雷器(浪涌保护)的工作原理
• 当电网由于雷击出现

瞬时脉冲电压时,

• 防雷器在纳秒内导通,
将脉冲电压短路于地
泄放,后又恢复为高
阻状态,从而不影响
用户设备的供电。
SPD防雷器(浪涌保护)的安装
防雷施工中控制要点
材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 避雷网格要连续、闭合 均压环、防侧向雷击设置 焊接规范 接地电阻测试 桥架、设备接地跨接 屋面金属设施的避雷跨接
建筑物高度超过60m 时,60m及以上部分应 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 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 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 铁与防雷装置连接
规范焊接
6D
圆钢的丁字焊接,弯头与直线材料的重复长度为6D, D为圆钢直径,应焊两边
圆钢的丁字形焊接
搭接长度不够
圆钢的交叉焊接,如要同一平面,按图示方法焊接,均应焊两 边

土木工程知识点-弱电工程防雷接地技巧

土木工程知识点-弱电工程防雷接地技巧

本文为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土木工程知识点之一,大家下载下来好好学习吧!
土木工程知识点-弱电工程防雷接地技巧
(1)设立一套良好的建筑物避雷网,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增加建筑物外部引下金属导体,使雷电流有更多的分流途径,其产生的相应磁场便减少,也使因电感耦合到传输线的机会降低。

(2)外置设备(如天线、空调等)必须尽量置于建筑物避雷器网45度角内的保护区,关键设备应在60度角内的保护区,否则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接地措施。

(3)接地措施风本文接地问题。

(4)室内设备应尽量置于远建筑物避雷网的引下地金属体。

(5)布线及屏蔽考虑室内的布线包括及各类传输线之间应尽量减少回路,并且最好能用两端已接地的金属导管作为各类传输线的屏蔽,这样便把传输线感应到瞬间过电压的机会减只至最小。

(6)两座建筑物之间的数据信号线最好能采用光缆传输,或置于管道埋入底下,减少雷电流的破坏。

有人认为建立新形式的标准化始走向建筑和谐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术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观点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和联想到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生长.我认为着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要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最近项目在做弱电机房和消防控制室的防雷接地工程,薛哥整理了一些防雷接地知识分享给大家
正文:
一、概念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接地,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措施。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

实践要求要有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

而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

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

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

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

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体。

接地体做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二、设计原则
通信线路和通信机械接地,是为防雷、防强电、防电磁感应,防电腐蚀,防通信干扰,以及作为通信正常工作和保护人身安全而设。

通信机房的各种接地系统(包括联合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各种自然接地体等)有两种设置方式(即分设方式与合设方式),但每处只允许一种设置方式。

引入电源室的交流电源线,在室外应装置相应的低压避雷器及防护横向电压的设备。

接地体(包括防雷、交流零线的重复接地,保护接地、联合接地、电缆金属外护套,以及各种自然接地体等),地下引接线及地上裸导体的连接等,应采取以下减少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①接地体(包括地下的引接线)应采用镀锌钢材、铸钢材、铜材或石墨电极;
②减少联合接地系统的直流工作电流;
③保护接地系统应没有直流或交流电流;
④引入电缆应采用有绝缘外护套的电缆或将电缆金属外护套与室内接地系统加
绝缘措施;
⑤两种不同的金属线(或金属排)连接时,应尽量采用熔接,保证无假焊、虚焊,当采用紧固件连接时,其连接处应镀锡。

接地体的引线不允许采用钢管保护,应采取绝缘措施。

采用分设接地方式时应作到:
①各种地下接地体、地下裸引线之间的距离应>20m,接地装置埋设地点应设地线桩。

②在电源室内应分别装设保护接地排和联合接地排。

③接地系统的室外引接导线与房屋避雷泄流线的空间距离:当房屋高度在30m及以下时,一般应>2m。

联合接地系统应按机械室分类接入联合接地排,连接处所如下:
①各种直流电源母线需接地的一极;
②引入架,试验架,引入试验架,测量台、试验台的测试用地,以及测试仪表的接地;
③各机械室不接入交流电源的金属机架(电源室的直流配电屏机架不应接地);
④电报机械和自动中继器的工作接地;
⑤引入电缆的绝缘金属护套,配线电缆的金属屏蔽层;
⑥各通信机械室的保安避雷器(包括放电间隙,避雷器等);
⑦容易产生噪声干扰的盘架单独接地。

保护接地系统按设备分别接入保护接地排,连接处所如下:
①交流配电盘、整流器、其他交流电源设备以及接入交流电源的机架、机壳;
②交流电源线的金属外皮;
③交流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的中性线重复接地。

不准用交流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
代替保护接地。

采用合设接地系统时应作到下列要求:
①联合接地体、保护接地体、房屋防雷接地体、地下电缆金属外护套、混凝土电极以及金属水管等应接成一个接地系统,并采取熔焊和防腐蚀措施;
②所有通信线路均应采用地下电缆引入方式,并应装设避雷设备;
③不得利用室内通信设备的金属部分构成雷电流的泄流通路。

通信机房内设备至回流排的连接导线。

铜芯不应<35mm2(总配线架至接地排);铜芯不应<16mm2(要求接地电阻<10欧时通信设备用);铜芯不应<10mm2(要求接地电阻≥10Ω的通信设备用);铝芯不应<25mm2(工频交流设备用)。

三、通信机房防雷施工方法
雷电进入通信机房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直击雷直接击中金属导线,让高压雷电以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两边传播而引入室内;
第二种是来自感应雷的高电压脉冲,即由于雷雨云对大地放电;
第三种是雷雨云之间迅速放电形成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这种反击会沿着电力系统的零线,保护接地线和各种形式的接地线,以波的形式传入室内。

大楼通过建筑物主钢筋,上端与接闪器,下端与地网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均压带连接,对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实施均压等电位连接,具有特殊要求的各种不同地线进行等电位处理。

对通信网络系统在建筑物楼内的布线和接地方式要求: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

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
建筑物立柱或横梁,并与之保持较长的距离,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线槽的设计应尽可能位于距离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较远的位置。

根据雷电保护区的划分要求,建筑物大楼外部是直接雷击区域;建筑物内部及计算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

雷电过电压对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是沿线路引入。

保护区的界面由外部的防雷系统、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外壳等构成的屏蔽层形成。

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等金属构件,穿过各级雷电保护区时必须在每一穿过点做等电位连接。

进入建筑物大楼的电源线和通讯线应在LPZ0与LPZ1、LPZ1与LPZ2区交界处、以及终端设备的前端,根据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安装上电源类SPD,以及通讯网络类SPD(瞬态过电压保护器)。

SPD是用以防护电子设备因受雷电闪击及其他干扰造成传导电涌过电压危害的有效手段。

四、通信机房接地装置施工方法
通信机房接地电阻标准,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1Ω。

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分设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10Ω;
②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4Ω;
③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10Ω。

采用角钢50×50×5mm,长1.5m~2.5m;角钢与角钢的连接用扁钢,间隔≥4~5m,角钢≥40×4mm;引线采用50mm2多股铜芯绝缘线或按设计规定;引线与扁钢连接采用焊接,焊接点需进行防腐处理;接地体离通信机房的距离为15m~50m;接地体埋深1m;在腐蚀地带接地极需有防腐措施。

通信机房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
地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