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语文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的特别有趣!老师说要讲《初中语文课课堂实录》,我们都超级兴奋,大家在教室里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等着老师开讲呢!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满脸笑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一次特别的课堂实录。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哇,大家都特别激动,好像要去参加什么特别的活动一样。

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是《春晓》。

大家知道《春晓》吗?”我们纷纷摇头。

老师笑了笑,说:“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个古诗的故事。

”然后,她开始讲解《春晓》的内容。

她说:“《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里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我们听得非常认真,想象着春天的早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个同学小明举手问:“老师,春天的早晨真的那么美吗?”老师笑着回答:“当然啦,春天的早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花儿都开了,鸟儿在唱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接着,老师让我们一起背诵《春晓》,大家都很认真地读。

老师说:“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来表演一遍这首诗。

”哇,大家都兴奋得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我们小组决定把诗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

于是,我们有的扮成花儿,有的扮成小鸟,还有的扮成春风。

我们一边念诗,一边做动作,场面好搞笑啊!老师看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表演完后,老师请每个小组都分享一下他们的感受。

小红说:“我觉得春天真的很美,就像诗里写的一样。

通过表演,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春天的一部分。

”小亮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老师总结道:“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大家不仅仅记住《春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受诗中的美,体会自然的魅力。

”我们都认真地点头,觉得今天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很多道理。

下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大家都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像是经历了一场春天的冒险一样。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今天学到的东西,觉得语文课真的好有趣!希望下次还能有这么好玩的课呢!。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语文课上的小插曲》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课堂上遇到过一些让你忍俊不禁的小插曲呢?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初中语文作文课上的趣事。

那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大家都埋头苦思,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嘴角抽搐,仿佛是在和自己的想象力做斗争。

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就在这时,小明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换一个题目。

”他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全班同学都侧过头来听他说什么。

“为什么?”老师疑惑地问。

“因为我觉得我们班的动物太多了,每一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果写‘我最喜欢
的动物’,那不就是把所有的动物都写成一样了吗?”小明振振有词。

老师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笑着说:“小明说得对,我们确实
应该换个角度来写这篇作文。


于是,老师决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我们班的动物们。

同学们纷纷开始动笔,有的从外貌、有的从习性、还有的从性格等方面入手。

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的在小声嘀咕,有的在低声讨论,还有的在认真地修改着作文。

就这样,我们班的作文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虽然我们的作文还没有完成,但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灵感。

通过这个小插曲,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乐趣,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所以,下次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哦!。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是有趣得不得了!早上,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不光是因为天气晴朗,更因为今天老师说要讲一篇超级好玩的故事,听说还是关于猴子和人类的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老师眼睛里闪闪发光,仿佛故事里的美猴王就在她身旁舞动。

“哇,师傅和猴子!我最喜欢孙悟空了!”小明一边拍手一边叫道。

“笨蛋,你最喜欢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吧!”小红在旁边扬起小下巴,调皮地笑着。

老师笑着挥手:“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来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故事吧!”她开始轻声朗读,那声音就像春风拂面,让我们都安静下来,仿佛真的来到了西游的世界。

“这只猴子啊,特别特别聪明,谁都打不过他!”老师说得兴奋,仿佛她就是那只猴子。

“在天宫的时候,他甚至连玉帝都能欺负!”“哇,玉帝好可怜啊!”小刚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对呀,那个猴子真是太厉害了!”小华也插话说,“我觉得如果我有孙悟空那样的能力,肯定能飞上天去玩!”“你敢真的飞起来吗?”小丽嘲笑她,“飞起来就被摔得七荤八素了!”我们一阵哈哈大笑,整个教室像开了个花园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悟空能这么厉害呢?”老师换了个话题,认真地问道。

“因为他练了七十二变啊!”小明抢着回答。

“可是除了这个,他还得有聪明的脑袋!”小红又加了一句,“不然光靠变也没用啊!”“对!”老师点头赞同,“聪明的头脑和强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孙悟空成为西游的英雄。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孙悟空一样厉害?”小刚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变得很厉害!”老师鼓励道。

“而且,你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我想当宇航员,飞到太空去!”小红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我想当科学家,把地球变得更美好!”小明也兴奋地说。

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梦想,教室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可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指导课堂实录一、诱思谈话,发散思维师:岁月匆匆,十五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请你以“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少了一份”说话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盲从。

生: 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爱心,少了一分自私。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分偏激。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师:很不错,你们确实是长大了,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加,身材的增高,更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等等。

师:回顾长大的历程,谁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生:父母。

师:你是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呵护让你铭记于心。

生:还有老师。

师:恩师难忘,看来这位老师对你帮助极大,让你记忆犹新。

生:一本书。

师: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生:还有孤独。

(全班学生愕然。

)生: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孤独的生活陪伴着我。

不过我学会了独立。

(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师:是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风有雨,就是生活让我们更加懂事,更加坚强,更加独立。

师:下面请以“在中慢慢长大”句式说一句话。

生: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

生:在老师的教导中慢慢长大。

生:在朋友的关心中慢慢长大。

生:在好书的熏陶中慢慢长大。

生: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慢慢长大。

师:就这样慢慢长大,真好!把我们这种体验真实而又具体地再现,好不好?下面请回到我们今天的作文课。

板书:《就这样慢慢长大》二、小组讨论,做好审题关师: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给我们小组三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组长归纳内容,三分钟后展示。

)生:我们会想到:谁就这样慢慢长大?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还可以是植物吧。

师追问:如果写作文,你最想写谁?为什么?生:写我吧,因为能写出真情实感。

生:能不能把我和植物放到一块写?写植物长大,我也在长大。

《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

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

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
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
(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 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 次,第5 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

学习。

初中语文《记叙中的描写》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记叙中的描写》课堂实录

【教学实录】记叙文中的描写——写一件事(xxx)师:上课,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

师:先问一个问题,大家丢过东西吗?(学生思考,点头。

)师:有没有人从来没有丢过东西?(学生摇头)师:有时候,东西丢了能丢出一篇好作文,就看你会不会写。

现在你说说(指身边一位同学),哪个东西丢了你最心疼,并且印象很深。

生:磁铁。

我把它带到学校里,对着篮球架往上扔,结果它吸在上面了。

(生笑)师:你眼看着它却拿不到了,就是没办法。

师:还有没有谁丢了东西?女同学说说看。

生:我丢过手机。

(另一同学说,是的。

)师:哦,你也知道的。

师:(接着问)你丢了什么?生:小学的时候我丢了从商店新买的东西。

师:是什么东西?生:就是一个水晶球。

师:女孩子玩的,我小时候不玩。

(师生同笑)师:看来大家已经一一想起来丢的东西是什么了。

现在能不能把你丢掉的东西描述一下,让我们一读就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并且知道你自己很喜欢?请大家描写一下你丢的东西(师板书),有两个要求:一是写出事物的特征,二是表现你的感情。

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谁3分钟就能写出来。

(学生写作文)师:3分钟时间到,如果有一句话没有写完可以赶快写完整,其他的内容想到了还没有写的,可以先留一留,等一下听听其他同学写的以后再补充。

有的同学一句话都没有写,有的写了半句。

听听人家怎么写,就知道怎么写了。

师:有没有同学主动交流的?——啊,有些同学还在拼命写!(生笑)(师就近拿起一位同学的文章读:我丢了一个磁铁,它长二厘米,宽二厘米,厚二厘米,白色。

)师:(问同位)这篇文章如果10分你打几分?生:2分。

师:这个分数让人很心寒,但也很有道理。

师:(问写作的同学)服气吗?生:服气。

师:大家想想为什么只得2分。

生:黄老师要求描写,而他这个不是描写。

师:(又读一遍刚才学生写的内容)这个是不是描写?生:不是。

师:对,这叫什么?这叫作说明。

我为什么第一个评点他?因为一开始写,我就知道他错了。

我看到他拿个小尺子在那里一边量一边写。

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实录初二阶段又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分班后班级风气不是很好,平时学生上课,做作业都不是很投入,感觉学生阅读能力很薄弱,很多学生不能好的,细致的走进文本寻求答案。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感觉到春天到来的脚步了吗?我们的校园里是否已经弥漫着淡淡的春天的气息了呢?生(齐):是的,校园的花开了。

生(齐):树叶抽出了很多绿叶。

师:你们喜欢这个季节吗?有没有喜欢其他季节的?生1: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生2:我喜欢春天,春天生机勃勃。

生3:我喜欢冬天,冬天可以堆雪人。

师:我也喜欢冬天呢,那洁白的雪花啊,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下来,感觉世界都安静极了,雪停以后,可以堆雪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章《雪》。

看看鲁迅对雪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师: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不少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想请一位同学介绍鲁迅,谁愿意来?生: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生: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

我们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风筝》。

师:同学们的了解非常详细全面。

我相信,这堂课同学们肯定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作者的感情。

能有自己的收获。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情况,请大家看银幕:(投影显示下列生字生词,抽学生读生字词,解释词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明确:磬口(qìng)忙碌(lù)脂粉奁(Iián)灼灼(zhuó)嘻笑(xī)褪尽(tuì)朔方(shu)凛冽(lǐnliè)(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凛冽天宇精魂消释升腾弥漫明确: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

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融,溶化。

初三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三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三作文课课堂实录“上课!”随着语文老师一声清脆的口令,原本还在叽叽喳喳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节是初三的作文课,大家都知道,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我们来说,作文可是语文考试中的“大头”。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作文题目——,然后转过身来,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说道:“同学们,长大这个词啊,听起来挺抽象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挖掘挖掘这些瞬间。

”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老师,我不知道写啥呀!”坐在前排的小李愁眉苦脸地说道。

老师笑了笑,说:“别着急,咱们先一起来回忆回忆。

比如说,第一次自己独自上学,第一次帮父母做家务,或者是在面对困难时,自己勇敢地做出了决定……”“老师,我想到了!”一向积极的小王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有一次我和我妈吵架,我觉得她特别不理解我,后来我冷静下来,主动跟她道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嗯,不错不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老师点了点头,“那你能跟大家详细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吗?”小王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那天,我因为想要买一双新球鞋,我妈不同意,说我已经有很多双了,不能再买了。

我当时特别生气,觉得她根本就不懂我,那双球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我就冲着她大喊大叫,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饭也不吃。

”说到这里,小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后来,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冷静了很久,想到妈妈平时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跟她发脾气,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于是,我打开房门,走到妈妈面前,跟她道了歉。

妈妈当时的眼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特别欣慰地看着我,说我懂事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听完小王的讲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老师,我也想到了!”角落里的小赵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旅游,在爬山的时候,我看到爸爸走得特别累,我就主动帮他背包,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很好,小赵,那你能跟大家描述一下当时爸爸的表情和你的心情吗?”老师鼓励地看着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贾志敏第一课时一、听话,找中心句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

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

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老师念第二段话)(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

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

(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一一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

你读。

(学生读)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

(学生齐读)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

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

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

观察要——(板书:仔细)。

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

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一一(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

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

)师:颜色一一生:黄中带绿。

生:黄中透绿。

师:“透”用得好,这说明绿色是慢慢显现的,很淡。

形状一一生:圆溜溜的。

生:像一个小南瓜。

师:大小呢?生;有我的拳头那么大。

师:请你掂一掂,它大约有多重?生:(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

)师:(把橘子送到一个学生鼻子前)你闻闻。

生:清香。

(师又送到另一个学生面前)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对,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征,橘子上有叶子,像什么?生:像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

师:再想开去,它一定是一一生:它一定是刚摘下来,一定很新鲜,一定很好吃。

师(剥开橘皮,请了一名学生)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学生数了,共有12瓤。

)师:它看着像什么呢?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让两位学生摘下两瓤)你们尝一尝,什么味道?生1:甜滋滋的。

生2:甜中带点酸。

四、学生写段,教师评价师:我们以“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啊。

”开头写一段话。

(具体讲了写的格式要求。

学生练笔。

)(学生练笔后交流)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形象。

这么一想像,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

你看!你看!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

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 “有”可以去掉。

另外。

“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

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

)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

我摘下一瓤,放在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师:是感觉?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

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小朋友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瓤放进嘴里,咬上一口。

”写得细腻,文句通顺,好!(第二个学生交流,老师评讲,再下课。

)第二课时一、师生表演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橘子,大家边看边想,通力合作,最后,把这个橘子写得形象、生动了。

这一节课,你们先观看一个小品,也请大家边看边想,最后,把这个小品叙述清楚。

谁愿意当小演员?(学生纷纷举手,一名男生上台。

)师:(亲切对男生)我们合作,一起演爷孙俩,高兴吗?(学生高兴地表示同意)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品的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正在家里做作业,至U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小明饿坏了。

这时,爷爷来了,还捎来了一个大橘子。

这个橘子又大又新鲜。

小明好不开心,他剥开皮刚想吃,突然想起平时爷爷那么关心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孝心,把这个橘子留给爷爷。

但是,他又怕爷爷不肯吃。

怎么办呢打是,他故意说这个橘子是酸的。

爷爷听说这个橘子是酸的,便抢过橘子不让小明吃。

爷爷吃了橘子以后,发现橘子并不酸,还很甜,心里很纳闷。

这时,小明见爷爷真的吃了橘子,便高兴地叫道:“爷爷上当了!”(师生共演小品,表演很成功,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二、概括要点,进行练笔师:你们看了老师和这位同学演的小品,能不能用几句话概括说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完成以下板书:①晚上,爷爷回来了,还捎回一个大橘子。

②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吃起来一定很甜。

③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橘子是酸的。

④爷爷抢过橘子吃了,发现橘子很甜。

⑤我高兴地说:“爷爷上当了!”师:(请学生读好这几句话后)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

如果一位小朋友真的是这么写的,并把它当作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你们说,老师会满意吗?生:不满意,因为他写的内容不够清楚、具体。

师:对,这篇作文缺少具体的内容。

作文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表达清楚,不说空话,不说套话。

比如说,“晚上,爷爷捎回一个大橘子”,写“晚上”,不能出现“晚上”这个词,可以从天色、时间等多个角度去写。

“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桔子是酸的。

”想,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把橘子给爷爷吃,怎么估计到爷爷不会吃的?等等。

小明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要写出来。

“故意说橘子是酸的”,怎么做动作,怎么装出“故意”的样子?如何把这几个“怎么样” “为什么”写清楚,写明白,这篇作文就具体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句话进行扩写,每个人选择一句展开内容。

)三、当堂评点(学生写完后,请了5位学生上台交流。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如果读得好,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生1:屋外一片漆黑。

师:“屋外”改成“窗外”更好。

生1:窗外一片漆黑。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唉!都快7点了。

师:没有用“晚上”二字,而写的全是晚上。

生1:家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呢?师:把“家人”换成“爸爸、妈妈”。

生1: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我的肚子都快饿瘪了。

还好,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他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橘子。

师:表达清楚,语句流畅。

好!生2: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圆溜溜地,像个小南瓜。

师:你展开了想像,比喻十分恰当。

生2:它金灿灿、黄澄澄的。

我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重。

你瞧,你瞧……师:“你瞧,你瞧”表示惊讶,能引起读者注意。

生2:橘子上面还顶着一片绿叶呢?多像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

我想,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十分可口……师:推断严密,合乎情理,一连用了三个“一定”,构成排比句式,读起来顺口。

生3:我突然想到,爷爷平时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凡是不好吃的,他都抢着吃。

这么一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师:“一”可以去掉,更简练。

生3:这么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可爷爷一定不会吃的。

师:爷爷怎么“不会吃”呢,换成“不肯吃”就准确了。

生3:可爷爷一定不肯吃的。

这可怎么办呢?师:好一个设问!生3:我踱着步子,左思右想……师:我这么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思考问题才“踱着步子”呢,你这么个孩子怎么会像个老人了?改一改。

(教师作出歪脖子思考的样子)生3:我歪着脖子,左思右想。

突然,一拍脑门,有了!师:语句轻快,写得好啊!生3:我摘下一片放进嘴里,左手捂着脸,歪着脖子,叫起来:“爷爷坏,坏爷爷,这橘子真酸,不好吃!”师:这儿写“我”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烘托了“我”尊老、爱老的主题。

生4:正做饭的爷爷连忙跑过来,抢过我手中的橘子……师:“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里用上“抢”字却再恰当不过了,写出了爷爷对“我”的疼爱。

生4:取下一瓤就往嘴里塞,咬了几下,奇怪地问我:“孩子,这橘子不是很甜吗?”生5:我见爷爷上当了,就捂着嘴巴笑了,爷爷正疑惑不解时,我一蹦三尺高,边鼓掌边大声叫:“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师:“爷爷上当了”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小孩子高兴起来就是这样,写得活灵活现。

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搂着我,捏着我的小鼻子,说:“真是我的乖孙子!”师:这几位同学写得都很清楚,很具体,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学生鼓掌)四、起题目师:这篇作文很生动,咱们一起来给它起个题目吧!可以从文章中摘录一个词语或短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生:爷爷上当了。

师:好!如果用“我”作题目呢?生:我骗爷爷吃橘子。

师:“骗”要加引号。

生:我哄爷爷吃橘子。

生: 我笑了。

师: 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

生: 我让爷爷上当了。

师: 都不错。

语文老师平时出的多是这样的题目。

(板书:记一件------事)你们再起题目。

(学生说了很多,如:难忘的、高兴的、快乐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值得回忆的等。

)师:如果按地点来起题目呢?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师:按时间呢?生:发生在晚上的一件事。

师:按事情的大小呢?生:记一件小事。

师:同学们,这些都能作为这篇作文的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面条竟然比机器上轧出的还要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