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4六腑与奇恒之腑共66页
PPT 藏象学说

6、志:
肝在志为怒。 肝——怒
7、通于春气
a
29
五脏 — 肾
位置:
a
30
生理功能
1、主藏精
来源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a
31
精的功能:
① 化生成天癸,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生殖机能 ② 化生成髓,维持脑、脊髓、骨骼的生理功能 ③ 化生成诸气,维持正气的抗邪功能和康复功能 ④ 转化化生血液,补充血液的损耗。
6、通于长夏:
a
23
五脏 — 肝
位置:
a
24
生理功能
1、主疏泄: •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 促进消化吸收 • 调节精神情志 • 调理冲任二脉
a
122 5
生理功能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体内运行通道
水道 脉道 谷道 息道
肝 气 的 升 降 出 入
a
调 畅 全 身 气 机
2疏6泄
主藏血
(1)涵养肝气 (2)调节外周血量分配
a
32
女性
气肾 中 精
0 7 14 21 28 35 42 49年龄
男性
气肾 中 精
0 8 16 24 32 40 48 56 年龄
a
33
2、主水
生理功能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ㆍ逆调论》
a
主3水4
(1)肾阳的气化作用:
水液
肾阳气化 水液的代谢正常
水液的平衡
肾阳
(阳气之本)
肺脏阳气 心脏阳气 脾脏阳气
a
69
谢谢大家!
a
70
气化津液
呼气 汗液 尿液
肾阳 肾阴
促进加速水液气化 抑制减缓水液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六腑、奇恒之腑 (1)

[真题]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六腑、奇恒之腑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足太阳膀胱经在躯干部的循行部A.下部B.侧面C.上部D.前面E.后背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上肢外侧后缘的经脉A.手阳明大肠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少阴心经E.手厥阴心包经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血海是指A.阴维脉B.带脉C.督脉D.任脉E.冲脉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在奇经八脉中,称为"一源三歧"的经脉是A.督、冲、带脉B.冲、任、督C.冲、任、跷脉D.督、任、带脉E.冲、任、带脉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足少阳胆经行于A.下肢内侧后缘B.下肢外侧中线C.下肢内侧前缘D.下肢内侧中线E.下肢外侧前缘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十二正经的分布:(1)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
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下肢内侧经脉分布:内踩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2)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
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足三阳经为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第6题: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A.皮部B.奇经八脉C.经别D.经筋E.别络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足阳明胃经与它经相交是A.在足大趾交于足太阴脾经B.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C.在示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D.在足小趾交于足少阴肾经E.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足阴经交接于下列哪一项A.手指端B.腹部C.头面部D.足趾E.胸中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9题:称为"阳脉之海"的是A.阴维脉B.带脉C.任脉D.冲脉E.督脉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膀胱经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1题:从头走足的经脉是A.以上均非B.手三阴经C.手三阳经D.足三阳经E.足三阴经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2题:心的经络名称是A.手少阴B.足少阴C.手厥阴D.足太阴E.手太阴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3题:足少阴肾经在肢体上的循行是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内侧中线C.下肢外侧中线D.下肢内侧后缘E.下肢外侧前缘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4题: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太阴下交A.大肠经B.脾经C.肺经D.肾经E.小肠经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5题:既至目外眦。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姓名:层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之内,处于彼此不断的相互消长中,保持其动态的平衡。
() [单选题]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正确答案)D.阴阳的相互转化2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女子胞B.胆C.三焦(正确答案)D.脑E .骨3、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胆(正确答案)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4、;六腑的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单选题] *A 传化水液B.传导糟粕C.传化水谷(正确答案)D.泌别清浊E.排泄水液5 、气机是指() [单选题] *A.气的升降B.气的变化C.气的运动(正确答案)D.气血津液互化E、气的运动形式6、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骠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单选题] *A.元气B.营气C.卫气(正确答案)D.脏腑之气E、宗气7、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单选题] *A.心B.脾(正确答案)C.胃D.肝E 肾8、与肾相表里的腑是( [单选题] *A、胆B.胃C.小肠D.火肠E、膀胱(正确答案)9、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少阴经下交() [单选题] *A、.肺经B.肾经C.膀胱经D.小肠经(正确答案)E、脾经10、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 [单选题] * A.十二皮部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E、十二经筋(正确答案)11、燥邪最易伤:()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正确答案)E.肾12、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点的是() [单选题] *A.火邪B.风邪(正确答案)C.湿邪D.暑邪E.疫疠13、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同一疾病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基础】中医助理-中医基础理论-奇恒之腑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区别第一节脑一、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2.主司感觉运动3.主司精神活动脑为髓海,主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脑为精神活动的枢纽。
二、脑与五脏精气的关系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故将人的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
神又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由心、肝、肺、脾、肾五脏主司,即所谓“五神脏”。
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之精充盈,五脏之气畅达,才能化养五神并发挥其生理机能。
下列被称为“元神之府”的是A.脑B.髓C.骨D.脉E.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脑为元神之府。
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的奇恒之腑是A.脑B.髓C.骨D.脉E.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第二节女子胞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1.与天癸的关系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肾精肾气的盛衰,对女子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维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与经脉的关系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3.与脏腑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月经的来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儿,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运行。
五脏之中,女子胞又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A.通调水道B.排泄月经和孕育胎儿C.通行元气D.主管生命活动E.主管感觉运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肝、肾、冲脉、带脉C.心、肝、肾、冲脉、督脉D.冲脉、带脉、任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4)【最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不属于正治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虚则补之D.寒因寒用E.实则泻之【答案】D2、属于古代哲学气概念的是A.元气B.云气C.精气D.烦气E.浩然之气【答案】A C D E3、人体之精按其功能可分为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生殖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C E4、与痰饮.瘀血.结石致病相关的有A.导致疼痛B.继发性病因C.阻滞气机D.病理产物E.病程较长【答案】B C D5、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脑D.命门E.经络【答案】A6、中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即是A.形化B.物化C.质化D.气化E.运化【答案】D7、病性转化主要包括A.寒热转化B.虚实转化C.表里转化D.脏腑传变E.六经传变【答案】A B8、六淫致病,最易出现动摇症状的是A.风邪B.暑邪C.火邪D.燥邪E.湿邪【答案】A9、肺与肾的关系包括A.水液代谢B.精微输布C.呼吸运动D.津液排泄E.阴液互滋【答案】A C E10、调神养生的错误方法是A.四气调神B.清静养神C.用药宁神D.修性怡神E.气功练神【答案】C11、内燥多见的脏腑包括A.脾B.肺C.大肠D.肝【答案】B C E12、患者出现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等症状,其基本病机是A.亡阴B.亡阳C.气虚D.血虚E.伤津【答案】B13、内燥多见的脏腑包括A.脾B.肺C.大肠D.肝E.胃【答案】B C E14、对津液输布影响最为重要的是A.胃B.小肠D.大肠E.三焦【答案】E15、根据《内经》记载,上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A.如雾B.如露C.如沤D.如气E.如渎【答案】A16、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A.胀痛B.串痛C.灼痛D.刺痛E.重痛【答案】D17、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E.足太阳膀胱经【答案】D18、具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作用的是A.十二经别B.十二皮部C.奇经八脉D.十五别络E.络脉【答案】C19、以先天精气为基础,根源于肾的气是A.元气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A20、不属于情志内伤引起的病变是A.结石B.气滞C.痰饮D.瘀血E.疫疠【答案】E21、五官中的“目”属木,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的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答案】B22、既属致病因素,又属病理产物的是A.戾气B.暑邪C.燥邪D.痰饮E.七情【答案】D23、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A.多食酸B.多食辛C.多食甘D.多食咸E.多食苦【答案】E24、某男,40岁。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医学PPT课件

形体 筋 脉 肉
五华 爪 面 唇
肺 大肠 金 秋 悲 鼻 辛 白 皮毛 毛
肾 膀胱 水 冬 恐 耳 咸 黑
骨
发
.
20
七、五脏与食物
.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
12
四、五脏的功能
• 2、肝:“将军之官”。• 主藏血,主疏泄源自 • 肝脏如同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者(将
军),勇武能出谋划策。主管藏血,能使 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 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 利。
.
13
四、五脏的功能
• 3、脾:“仓廪之官”
•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健康长寿的理论与实践。
.
16
五、六腑的功能
• 六腑以泻为常态 • 六腑的“腑”,有“府舍”的意思,是空
腔的器官的意思。 • 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参与水
液代谢等。
.
17
五、六腑的功能
• 正是由于人体有六腑的“输泻”与五脏 的“贮藏”,这一进一出、一藏一泻, 共同协调较好地完成了物质在体内的贮 藏、转化、利用、输送、排泄等代谢的 全部过程。
• 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 形态上—实质性器官。 • 功能上—藏精、气、血、津液。
.
9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奇恒之腑2016.07

名子宫,乃孕子之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下卷》)。
பைடு நூலகம்
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女子胞主持 月经和孕育胎儿,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
1 .女子胞与脏腑: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之中,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 之府,已在六腑中述及。骨和脉将在五体中介绍。本节只叙述脑、髓、 女子胞三者。
一、脑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
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
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 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 卷 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 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
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
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 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
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
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 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 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 思维迟钝等症。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 分,计 20 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A.心 B.脾 C.肝 D.肾 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 a )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c )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d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 分,共 20 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 2 个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