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院系:法学院学号:2010310114姓名:李总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事物和艺术。
他是旅游业和发展的基础。
所谓产生吸引力,是对群体而言。
如果对多数人有引力,即使对少数人缺乏吸引力,也旅游资源。
一些只允许少数人专用或独享,不对大众开放的对象或场所,即使其有再大的吸引力,也不能算作旅游资源,如一些私人占用的园林,如一些私人占用的园林、古建筑和收藏品等。
对那些有吸引力但暂时不开放或因当前技术力量暂时还无法达到的地点(或对象),如月球、太空、深海海底等,可看做是“潜在的旅游资源”。
下面我们讲一下旅游构成要素:(一)旅游主体——旅游者(游客)只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的人。
其目的是为了度假、探亲、公务、会议、健康、娱乐、宗教、探险等。
它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主体。
(二)旅游客体——旅游对象(资源)他是旅游吸引因素,是被加工的原料,也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旅游媒介——旅游业他是联系旅游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加工、生产、组织、和销售者,包括路线、交通、旅馆、商店、旅行社、导游、翻译、管理公司和旅游研究机构等。
了解了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旅游资源的分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资源已从单纯的山、水等自然资源无所不包的范围。
当今旅游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是旅游经营者不得不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开拓新的旅游资源或开发、挖掘原有的旅游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提供了条件。
现代人们几乎很难指出哪些东西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或者说旅游资源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了。
从普遍受人亲睐的阳光、海水、沙滩(又称3S)到山地、峡谷、河流;从森林、草原、沙漠到热带、温带、寒带,从文化古迹、民俗民风、节日庆典到风味小吃、人造乐园、缩影公园,从古代建筑到仿古建筑、现代建筑,从宾馆到监狱,从古墓到纪念馆,从古观象台到宇航中心,甚至从观赏型动物到特殊的人体(如侏儒、巨人、残疾人等)等等。
南开24年秋季《旅游地理学》作业参考一

24秋学期《旅游地理学》作业参考
1.()是五大基本地貌类型中最富有多样性、组合性造型的自然经景观
资源。
选项A:沙漠
选项B:荒漠
选项C:河流
选项D:山地
参考答案:D
2.()是陆地水域康乐度假活动最重要的场所。
选项A:涌泉
选项B:湖泊
选项C:河流
选项D:瀑布
参考答案:B
3.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的共同点在于其()。
选项A:可利用性
选项B:可开发性
选项C:可操作性
选项D:可体验性
参考答案:A
4.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主要可达到()个方面的目的。
选项A:二
选项B:三
选项C:四
选项D:五
参考答案:C
5.水域风景中最能体现相对静态的形、影、声、光、色等审美特征的水体是
()
选项A:河流
选项B:瀑布
选项C:湖泊
选项D:涌泉
参考答案:C
6.下列()是我国古城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名城
选项A:安徽屯溪老街
选项B:山西平遥古城
选项C:丽江大研古城
选项D:西安北院门老街
参考答案:B
7.下列()为我国五岳之中的西岳名山
选项A:衡山
选项B:华山
选项C:香山
选项D:盘山
参考答案:B
8.下列()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文化名山的典型
选项A:浙江的雁荡山
选项B:福建的庐山
选项C:安徽的庐山
选项D:四川的黄山
参考答案:A
9.采用地理学二分法,将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比
较符合实际。
选项A:支柱。
中国旅游地理——第3章 旅游资源赏析相关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旅游资源赏析》相关习题一、名词解释1.审美:2.旅游审美主体:3.旅游审美客体:二、填空题1.在审美关系构成体系中,必须包括、、和。
其中,与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要素;即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即具有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
两者缺一不可,但两者的关系并非同等重要,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2.中华民族在自身特定的文化系统中,孕育了耐人寻味的儒家、道家与禅宗审美风范。
按照现今的理解,儒家主要倡导“”,道家崇尚“”,而禅宗则追求“”,这在宏观上便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三部曲”。
3.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涵盖范围极广,因而所涉及的美学问题也极为广泛,但其美感的一般形态主要包括、和三种。
4.按照我国传统美学的分析,形态美主要包括、、、、、、。
5.旅游资源的美感类型有美、美、美、美、美、美、美、美。
6.旅游景观观赏根据按观赏状态可分为观赏和观赏;根据观赏距离的远近可分为观赏和观赏;按观赏者和观赏对象的角度可分为观赏、观赏;按观赏点的高低可分为观景、观景、观景。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
()2.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3.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
()4.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
()5.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决定于它给人们的美感。
()6.旅游者都有积极主动获取美感的愿望,在旅游活动中,最易直接、生动、形象地接受教育,所以旅游过程又最易提高审美能力。
()7.自然美贵在自然,自然美贵在多姿多态;自然美还贵在有启发性、寓意性。
()8.艺术美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此,艺术美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形象性。
()9.杭州钱塘江的“钱塘观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到十八,云南大理“蝴蝶会”在农历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
()10.北京的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时间在每年的秋季,而与气候有关的哈尔滨冰雕却在冬季。
旅游资源的审美与赏析

旅游资源的审美与赏析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
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
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
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
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
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
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山色田园尽收眼底,具有清晰美的特征。
这种景象在雨过天晴时分也常见到。
黄山花岗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峻峭的山峰和浑圆和缓的山丘两种截然不同的山色风光,其界线非常清晰,这也是一种清晰美。
但黄山一年中有200多天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使黄山披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具有模糊美的特点。
这种模糊美具有内涵模糊、界限模糊和形态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临仙境、幻境的感觉。
黄山清晰美具有雄壮磅礴之势,模糊美具有虚幻之妙。
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交织,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风起云涌,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岛,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故黄山古有”黄海”之称,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
第十三章旅游资源审美

旅游资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3、特殊性特征 、 我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产丰富, 我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产丰富,不 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人文旅游资 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 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 4、愉悦性的特征 、 人文旅游资源景点一般更关注是人际心理互动, 人文旅游资源景点一般更关注是人际心理互动,突出 的是情感的传达,强调的是游客的参与, 的是情感的传达,强调的是游客的参与,丰富游客的审 美感受,促进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文化沟通, 美感受,促进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文化沟通,提高 他们的美感层次,通过特殊的人际心理互动,进入到心 他们的美感层次,通过特殊的人际心理互动, 理的交流和审美心理的感受,真正做到悦耳悦目、 理的交流和审美心理的感受,真正做到悦耳悦目、悦心 悦意、悦志悦神, 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审美境界, 悦意、悦志悦神,进入 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审美境界,获 得高级的愉悦和美感。 得高级的愉悦和美感。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3页
旅游资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三、旅游资源审美意义 旅游资源审美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实 践的活动过程, 践的活动过程,是旅游美学理论与旅游资源 相结合的产物。 相结合的产物。 1、有助于阐发审美文化内涵,提高旅游 、有助于阐发审美文化内涵, 美感度 2、有助于增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提 、有助于增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2页
旅游资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二、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美学的关系 旅游美学是美学分支,同饮食美学 同饮食美学、 旅游美学是美学分支 同饮食美学、服装美 雕塑美学等共同构成了实用美学的范畴。 学、雕塑美学等共同构成了实用美学的范畴。 旅游资源美学是旅游美学的一个分支, 旅游资源美学是旅游美学的一个分支,它针 对旅游运作系统的资源分系统进行研究。 对旅游运作系统的资源分系统进行研究。旅游 资源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资源审美活动及其规 律的的学科,旅游资源审美活动是指旅游者对 律的的学科, 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感知、体验、 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感知、体验、认同 和联想,从而得到感官上、 和联想,从而得到感官上、情绪上和心灵上愉 悦和满足和过程。 悦和满足和过程。
第五章第1.2.3节旅游资源的审美

第一节
• • • • • •
旅游资源的审美历程
审美意识的产生 自然山水崇拜时期 旅游资源审美意识觉醒时期 崇尚山水时期 旅游审美的昌盛时期 旅游审美的稳步发展时期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 自然旅游资源审美 (一)形象美 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总体形态和 空间形成的美。一般是由名山大川的地 貌、生物、水文、气候等要素在不同的 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总体特征。
方上式
山陵式 宝城宝顶式
3.园林布局美。
(二)结构美
古代建筑的结构美。 民居建筑的结构美。 园林艺术的结构美。
(三)装饰美
建筑装饰美 字画装饰美 雕塑装饰美 色彩装饰美
(四)民俗风情美 民俗风情的独特性 民俗风情的神秘性 民俗风情的真实性 民俗风情的体验性三节旅游资源审美的实践意义
旅游资源审美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 实践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 美或生活美之大成,熔文物、古迹、建 筑、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音乐、 舞蹈、戏剧、电影、园林、服饰、烹饪、 民俗风情于一炉,涉及阴柔、阳刚、壮 美、崇高、绮丽、秀美等一切审美形态, 有益于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层次的 审美欲求。
雄壮之美 泰山 黄果树瀑布
险峻之美 华山
秀丽之美
峨嵋山
奇特之美 黄山
幽深之美
这是一幅以“溪水”为主题,以山和树为依托的一处幽 雅宁静的山涧美景,位于龙井南面,距西湖10余公里。起源 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 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9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 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起源龙井的龙井村, 穿绕林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 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主要为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桂林山水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华山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张家界玻璃栈道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黄山奇松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2.色彩美
春翡 夏翠 秋金 冬银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秋天 北京香山红叶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北方冬季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3.动态美
水动 云动 风动
飞禽走兽等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庐山瀑布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天尺 。,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猴子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雄鹰展翅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小草风中舞动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人工美
古典园林美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民俗风情美 书画艺术美 雕塑艺术美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一.自然美
1.形象美(名山大川)
泰山—— 雄 大漠——旷 黄山—— 奇 华山—— 险 青城—— 幽
峨眉—— 秀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朱自清《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
夏天
荷花
秋天
北京香山红叶
北方冬季
3.动态美
水动 云动 风动
飞禽走兽等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庐山瀑布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猴子
雄鹰展翅
小草风中舞动
人工美
古典园林美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民俗风情美
书画艺术美
雕塑艺术美
镇江古镇
古典园林
香格里拉
苏州网狮园
故宫太和殿
泰山—— 雄
黄山—— 奇 华山—— 险
大漠——旷
青城—— 幽 峨眉—— 秀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桂林山水
华山
张家界玻璃栈道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黄山奇松
2.色彩美
春翡 夏翠
秋金 冬银
忆江南
重点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黄山云海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了解人工美的主要类型。
阅
读
1.自然美的审美特征包括哪些? 2.人工美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自然美
形象美
色彩美
动态美
人工美
古典园林美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民俗风情美
书画艺术美
雕塑艺术美
一.自然美
1.形象美(名山大川)
A.水文是基础
B.地貌是基础 C.植物是基础
D.动物是基础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花”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朦胧美 C.动态美
D.色彩美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 青天,这是什么景象所得的 (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4.下列属于旅游景观中人工美 的是( )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朱自清《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春天
A.故宫之规模
B.名人之轶事 C.民间之传说
D.华山之险峻
感谢老师们指导! 谢谢!
故 宫
古 遗 迹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泼水节
泰山石刻
故宫狮子
立体绘象美 色彩美 动态美
本节知识结构
人 工 美
古典园林美
古建筑美和古遗迹美
民俗风情美
书画、雕塑艺术美
1.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峨眉天 下秀、华山天下险。自然景观的美感 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自然景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