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一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三下第一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三下第一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三下第一组群文阅读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三年级下册第一组“大自然的美景”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燕子呢喃,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教材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本单元“大自然的美景”这一专题相关的文章有《梅雨潭》《庐山的云雾》《梨花盛开的季节》《故乡的那湾溪流》,从不同角度再度体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在教学本组教材中,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选出的四篇文章的处理上,引导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课内给学生搭设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形成课内课外的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

2.挑选出的写景类文章:《梅雨潭》《庐山的云雾》《梨花盛开的季节》《故乡的那湾溪流》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陶冶性情。

2.班级共同分享四篇课外的文章,交流阅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同步阅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知识树

3.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 老师知道咱们班上的孩子都喜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

(多媒体出示)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师生齐读、小组朗诵、抽生朗诵

2.孩子们,从这首诗歌中,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有何感受

(预设生1:桃花、江水、鸭子、萎蒿……

预设生2:大自然太美丽了!

预设生3:我也想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

3.是啊,大自然是一首诗,让人百读不厌,是一幅画,令人心旷神怡。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多媒体出示)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自然风光之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变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组大自然的风光图片,大家看看是什么课文的,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什么。

(多媒体出示《燕子》图片)

《燕子》──感受到大自然中小生命的活泼可爱。

(多媒体出示《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多媒体出示《荷花》图片)

《荷花》──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美丽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多媒体出示《珍珠泉》图片)

《珍珠泉》──通过描写珍珠泉的深和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教师在知识树上贴上相应内容)

(《燕子》──动物

《古诗两首》──柳树

《荷花》──鲜花

《珍珠泉》──泉水)

(主要是对课本课文的回顾,使用好知识树)

三、阅读概览

1.孩子们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说得很准确,我们选择了四篇相关主题的文章──

(课件出示四篇文章:《梅雨潭》《庐山云雾》《梨花盛开的季节》《故乡的那湾溪流》

老师还在课前给同学们发了阅读浏览表,请大家拿出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填写的《阅读浏览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并概括出每篇文章的主题词。

(师巡视,生讨论交流)

附:阅读浏览表

(此表为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时填写,相当于阅读提示)

(学生汇报主要内容并提炼主题词,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梅雨潭》──顾名思义,这梅雨潭因何得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飞瀑)

《庐山的云雾》──提到庐山,最有名的要数什么(云雾)

《梨花盛开的季节》──在春天这个季节里,作者的村子里什么花开得很美(梨花)

《故乡的那湾溪流》──故乡的美丽景色有很多,最令作者难忘的是什么?(溪流)

3.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从这棵知识树上,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中的云雾、飞瀑、溪流、鲜花等美景,这些美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让我们想去探索。

【设计理念:阅读概览是对选读的文章作初步的整体感知,老师应在学生阅读前好好利用“阅读浏览表”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后用“阅读浏览表”来掌握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本版块让学生汇报时老师宜多倾听,适当点拨即可。】

四、片断分享

1.大自然这本书令人百读不厌,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心情去读,一定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对不同的文章也有不同的体会,老师相信孩子们在课前阅读时一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孩子们再把我们挑选出来的文章里那留给你最深印象的片段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打动你。

(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老师适时点拨)

2.孩子们读得真精彩,从你们的读中,老师看见了一群会读、善读的好孩子,你们用丰富多彩的语调为老师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图,把老师也带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咱们再来分享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

五、精彩赏析

(一)《梅雨潭》

1.《梅雨潭》是著名作家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老师发现不少孩子们在阅读浏览表中对文章中的修辞方法专门提了出来,现在就请孩子们把你认为文章中用得最好的修辞分享给大家。

(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

(预设生1:比喻亭的造型用得好。梅雨亭原本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凉亭,但在作家笔下“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姿态奇特。一个“浮”字,把静态的梅雨亭写活了,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