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年小麦等农作物审定文件
山东省23 个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分析

山东省23个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分析袁园园 董 贝 张翼博 卢绪鹏 李 铭 曹铭鑫 张荣亭(山东省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处,济南250316)状况较差,各品质指标不协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相对较差,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7]。
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反映了小麦吸收的单位养分转化为子粒产量的能力[8],小麦在养分利用效率方面存在广泛的基因型差异,选育并推广营养高效型品种,可在保持高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化肥用 量[9]。
本课题前期试验[10]表明,山农24、泰农18、山农32和山农29是氮磷营养高效型小麦品种,它们在氮利用效率、磷利用效率和产量3个指标上均比对照品种济麦22高出10%以上。
但缺乏对山东省已育成小麦品种进行氮、磷和钾综合养分利用效率的系统评价,以及养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以山东省近年来育成的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连续2年对7个产量性状、5个品质性状及6个养分利用效率性状进行调查和测定,以明确品种之间的差异,探讨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小麦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2006-2016年10年摘要:为筛选适宜济南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的优良小麦品种,本研究以山东省近年来育成的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品种展示试验,测定了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共18个性状。
结果显示,除不育小穗数外,6个产量性状以及6个养分利用效率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单位面积产量和6个养分利用效率性状在年份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淀粉含量与不育小穗数、沉降指数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湿面筋含量与子粒氮含量之间,蛋白质含量和沉降指数与子粒氮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指数与子粒氮利用效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山农29、儒麦1号和菏麦20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对照济麦22高出10.34%、8.55%和5.82%;山农31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指数分别为15.80%、39.30%和65.15,优于其他品种;山农20、山农29、山农23、红地95、烟农173、齐麦2号和登海202的子粒氮、磷和钾利用效率均高于被测品种的平均水平。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成立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成立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
审定委员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3.09.08
•【字号】鲁农种字〔2023〕17号
•【施行日期】2023.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成立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的通知
鲁农种字〔2023〕17号各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我厅确定成立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委),承担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省品审委设小麦、玉米、稻、棉花、大豆等5个专业委员会,负责相应作物品种的初审等工作。
省品审委设常务委员会,由品审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组成,负责各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品种审核等工作,除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外,其他人员为职务出任。
各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
省品审委办公室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负责省品审委的日常工作。
现将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印发给你们,请对省品审委及其委员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各位委员要履职尽责,客观公正地做好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各项工作,为种业振兴和种业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第八届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8日。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3)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其他正文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业经2013年12月18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农业部2001年2月26日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同时废止。
部长:韩长赋2013年12月27日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以及各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1至2种农作物。
第二章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第五条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委员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每届任期5年。
品种审定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5名。
第六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七条品种审定委员会按作物种类设立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由11-23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八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第九条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可以直接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山东省农业厅文件鲁农种字〔2007〕2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各农业院校、省农科院及各专业所、各市农科院(所)、省品审会委员:《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业经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农作物品种,实现农作物品种区域化、科学化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使用。
第二章农作物范围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果树(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茶树、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桑树、烟草、中药材、草类、绿肥、食用菌等作物。
第四条农作物分为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除《种子法》和农业部确定的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之外,将花生、大白菜确定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
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主要农作物之外的作物。
第三章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条山东省农业厅设立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负责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省品审会委员由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使用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
第六条省品审会设常务委员会和小麦、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蔬菜、水果、食用菌及中草药等专业组。
第七条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省品审会的日常工作。
省品审办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
第八条省品审会的任务:(一)组织领导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二)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确定其适用范围,并进行审定品种的登记、编号;(三)指导品种合理布局和区划工作;(四)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适时提出品种退出、停止利用意见;(五)处理有关品种审定工作的其它事宜。
山东省第三十八批2008小麦品种审定介绍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文件鲁农审字〔2008〕3号关于发布山东省第三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的公告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有关育种单位、各市、县(区)农业局、种子站、各农业院校、省农科院及各专业所,各市农科院(所):山东省农业厅已经发布《关于山东省第三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依据品种试验结果,编写了山东省第三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现予公告。
二○○八年十月七日山东省第三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一、小麦(3个)1. 泰农18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6号育种者: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莱州137为母本,烟369-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3.7厘米,叶片上举,抗倒性较好,熟相一般;亩最大分蘖83.8万,亩有效穗32.9万,分蘖成穗率39.2%;穗型长方,穗粒数43.6粒,千粒重40.8克,容重795.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
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和叶锈病。
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30.4%、沉淀值33.1ml、吸水率59.7ml/100g、稳定时间6.2min,面粉白度77.3。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2.56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4%;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57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2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5~18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 良星66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7号育种者:山东省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烟台市种业发展历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烟台市种业发展历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林 倩1 李安东1 张 倩2(1山东省烟台市种子管理站,烟台264001;2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摘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对烟台市种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介绍了基层“三农”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关键词:烟台市;种业;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先进事迹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和现实鲜明地昭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1978年,中国从农业领域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经过40年经济高速发展,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生活水准。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十八大以来,农业部围绕建设现代种业、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目标,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法治建设“三管齐下”,在品种创新、企业发展、供种保障、依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务院国发〔2011〕8号文件指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2016年国家实施了新修订《种子法》,种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是有名的种业大市,全市主要作物年种植面积44.67多万hm2,用种量7000万kg,拥有制种基地1.33万hm2,生产种子1亿多kg。
多年来,烟台市围绕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促进了种业的长足发展。
1 烟台市种业发展历程1985年之前,农作物种子的引进、调剂、销售和推广工作全部由各级种子公司(站)统一经营管理,种子企业完全由政府控制、管理,行政和经营一体。
1986年开始,种业进入到由专营向市场化转型阶段,虽然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经营仍然是由国有种子公司(站)主渠道计划生产、计划供应,但常规种子的经营单位和个人逐步增加。
2001-2009年国家审定小麦品种

1、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1品种名称:渝麦7号(原名94-7)选育单位: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川雅84-2/91-125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早中熟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绵阳20号相当.分蘖力较强,叶片上举,株高80厘米左右,抗倒伏.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穗层整齐,每穗37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经鉴定,慢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68克/升,蛋白质含量12.2%,湿面筋含量23.4%,沉降值18.3毫升,吸水率59.5%,面团稳定时间1.1分钟.适宜在四川省,河南南部,陕西南部,贵州中西部,重庆及云南冬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的旱地和稻茬麦田种植.2、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2品种名称:绵农6号(原名9309-3)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品种来源:85-42/巴麦18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绵阳20号相当.分蘖力中等,苗期繁茂,株高85厘米左右,株高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穗层整齐,每穗41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经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品质分析,容重752克/升,蛋白质含量11.3%,湿面筋含量19.5%,沉降值18.2毫升,吸水率58.2%,面团稳定时间1.4分钟.适宜在四川省,河南南部,陕西南部,贵州西部,重庆及云南冬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的旱地和稻茬麦田种植.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3品种名称:扬麦12号(原名扬95-76)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扬麦158/3/TP114/扬麦5号//85-853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与对照扬麦158相当.分蘖力中等,株高92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红粒,穗纺锤型,每穗34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熟相较好, 抗倒性较差.经鉴定,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72克/升,蛋白质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4.4%, 沉降值25.6毫升,吸水率54%,面团稳定时间2.8分钟..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湖北和浙江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4、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4品种名称:淮麦16(原名淮核9412)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品种来源:冬春小麦轮回选择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晚2-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较壮,分蘖力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纺缍穗,每穗29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抗寒性好,耐渍性强,较抗干热风,耐旱性中等,不抗倒春寒,穗发芽较重.经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品质分析,容重810克/升,蛋白质含量14.1%,湿面筋含量30.3%,沉降值26毫升,吸水率61.6%,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适宜在江苏省,河南中部和安徽北部冬麦区中等水肥地中晚茬种植.5、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5品种名称:淮麦18(原名淮阴9628)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品种来源:烟1604/郑州891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豫麦21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高81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纺缍穗,每穗34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抗寒力较强,抗倒伏,较抗穗发芽,耐渍性好,耐旱性中等.经鉴定,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分析,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含量12.5%,湿面筋含量25.6%,沉降值24.2毫升,吸水率50.8%,面团稳定时间7.9分钟..适宜在河南中北部,江苏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早中茬种植.6、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6品种名称:豫麦58号(原名温麦8号)选育单位:河南省温县种子公司品种来源:394A/泗阳188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豫麦21号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纺缍穗,每穗33粒左右,千粒重41克左右.越冬性较好,耐渍性好,耐旱性中等,不抗倒春寒和穗发芽.经鉴定,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品质分析,容重802克/升,蛋白质含量13%,湿面筋含量28.7%,沉降值28.4毫升,吸水率51.5%,面团稳定时间4.6分钟.适宜在河南省中北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冬麦区中上水肥地早中茬种植.7、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7品种名称:闫麦8911选育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闫良区武屯农技站,陕西省西安市闫良区种子公司.品种来源:8222-6系选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偏晚熟品种,成熟期比照豫麦21号晚2天左右.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株高85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纺缍穗,穗层整齐,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30克左右.抗寒性好,抗青干,耐旱性中等,穗发芽轻,耐湿性差.经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品质分析,容重799克/升,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0.8%,沉降值35.1毫升,吸水率55.5%,面团稳定时间8.1分钟..适宜在陕西关中,河南中部和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中上等水肥地早茬种植.8、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8品种名称:高优503(原名小偃503)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品种来源:78506/84s504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分蘖力强,株高80~85厘米.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穗纺缍形,每穗33粒左右,千粒重35~38克.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好. 抗病鉴定,对抗条锈病条中27,29,30,31号生理小种免疫,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田间表现感染白粉病.品质分析,容重810克/升,蛋白质含量15.4%~16.5%,湿面筋含量34%~38.8%,沉降值46.4~53.2毫升,吸水率58.5%~60.2%,面团稳定时间11.6~14分钟.适宜在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和河南豫北冬麦区中上水肥地种植.9、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9品种名称:中育6号(原名95中44)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来源:烟1604/中育3号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熟期比对照鲁麦14号晚1天.分蘖力中等,株高77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抗倒伏能力一般.经鉴定,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品质分析,容重813克/升,蛋白质含量13.7%,湿面筋含量25.4%,沉降值24.1毫升,吸水率55.7%,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适宜于河南省北部,山东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和河北省南部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10、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10品种名称:邯4589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邯86-4032/85中47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早1-2天.幼苗半匍匐,株型较松散,分蘖力中等,株高75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穗纺缍型,每穗29粒左右,千粒重39克.抗旱性好,抗旱系数0.34(对照晋麦47号为0.26),抗倒伏.经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感白粉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黄矮病.品质分析,容重788克/升,蛋白质含量15%,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30.9毫升,吸水率61%,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冬麦区中上肥力条件下,作为节水型品种种植11、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11品种名称:龙麦26(原名龙94-4083)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品种来源:龙87-7129/克88F22060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比对照新克旱9号略早.分蘖力中等,株高80~90厘米.长芒,白壳,红粒,每穗28粒左右,千粒重34克左右.耐旱性强,耐湿性较好,熟相较好.经鉴定,叶锈病和秆锈病免疫,中抗根腐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品质分析,容重816克/升,蛋白质含量16.4%,湿面筋含量36.3%,沉降值64毫升,吸水率66%,面团稳定时间10.5分钟..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旱作麦区种植.12、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12品种名称:龙辐麦10号(原名龙辐91B569)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品种来源:克87-183的幼胚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和细胞筛选育成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与对照新克旱9号相当.分蘖力较强,株高95厘米左右.长芒,黄白壳,红粒,穗纺缍型,每穗29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耐旱性中等,耐湿性较好,较抗倒伏,熟相较好.经鉴定,叶锈病和秆锈病免疫,中抗根腐病,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1克/升,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5.9%,沉降值66.6毫升,吸水率67.6%,面团稳定时间5.4分钟. 适宜在黑龙江省中部,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春麦区种植.1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13品种名称:宁农2号(原名93鉴104)选育单位:宁夏农学院品种来源:G75/619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9天.幼苗直立,株高80~85厘米.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纺锤穗,每穗36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经鉴定,中感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秆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成熟落黄好.品质分析,容重734克/升,蛋白质含量13.6%,湿面筋含量23.8%,沉降值37.7毫升, 吸水率59.7%,面团稳定时间6.4分钟..适宜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春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1、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01作物种类:小麦品种名称:绵阳30号(原名绵阳96~12)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绵阳0812×83选13028)×{[8445-22×80(21)-8-1]×(81-5×7963-K3-3)}特征特性:弱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品种绵阳20号晚2天。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3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3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农办科[2013]12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13.02.20【实施日期】2013.02.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3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农办科[2013]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3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见附件),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高度重视,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用,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和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
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意识。
附件:201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2月20日附件201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长江流域(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山东省第四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主要农作物品种一、小麦(4个)1.鑫麦296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6号。
育种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935031为母本,鲁麦23号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叶色深绿,株型半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6.0厘米,亩最大分蘖103.5万,亩有效穗42.0万,分蘖成穗率40.6%;穗型长方,穗粒数38.8粒,千粒重40.2克,容重795.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越冬抗寒性中等。
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6%,湿面筋35.7%,沉淀值34.3ml,吸水率65.5ml/100g,稳定时间2.9min,面粉白度74.7。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7.25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52%;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99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1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
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山农24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7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银兴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从创建的Ta1(Ms2)小麦轮选群体中选择可育株,多代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偏冬性,幼苗半直立。
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穗层不齐,抗倒性中等,熟相好。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5.4厘米,亩最大分蘖103.4万,亩有效穗43.8万,分蘖成穗率42.4%;穗型纺锤,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1.3克,容重788.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
越冬抗寒性好。
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1%,湿面筋34.6%,沉淀值36.4ml,吸水率66.0ml/100g,稳定时间4.9min,面粉白度76.6。
产量表现:在2009~2011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81.0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80%;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41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7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
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和纹枯病,预防倒伏。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3.泰山28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8号。
育种者: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3262为母本,皖麦38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
叶色浓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中等。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与济麦22相当;株高73.3厘米,亩最大分蘖117.6万,亩有效穗42.7万,分蘖成穗率36.3%;穗型纺锤,穗粒数37.0粒,千粒重42.7克,容重811.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条锈病近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越冬抗寒性好。
2013年生产试验部分试点遇倒春寒危害顶部小穗不育。
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3%,湿面筋33.5%,沉淀值21.6 ml,吸水率64.7ml/100g,稳定时间1.5min,面粉白度73.4。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76.24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00%;2012~201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77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9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6~18万。
注意防治蚜虫,预防倒伏。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4.阳光10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49号。
育种者: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泰山21为母本,192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
株型半紧凑,抗倒性中等,熟相好。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比鲁麦21号早熟1天;株高70.8厘米,亩最大分蘖90.5万,亩有效穗37.8万,分蘖成穗率41.8%;穗型长方,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9.3克,容重782.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
越冬抗寒性中等,抗旱性较好。
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2.9%,沉淀值39.2ml,吸水率64.6ml/100g,稳定时间12.0min,面粉白度76.6。
产量表现: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466.86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4.77%;2012~2013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0.39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8.6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
注意防治蚜虫和叶锈病。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旱地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旱肥地种植利用。
附件2山东省第四十八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一、苹果(4个)1.首富3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0号。
育种者:莱州市小草沟园艺场。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3年从“首富2号”中选出。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
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88,平均单果重287.0克;果面光洁,着鲜红色,片红,着色指数92%以上,着色快,摘袋后6~7天全园着色67%以上,比红将军着色早2天,优质果率达95%,比红将军高25%以上;果肉乳黄色,肉质细密,脆爽多汁,甘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4%,硬度8.7公斤/厘米2;无采前落果现象,耐贮运。
果实发育期145天左右,在烟台地区9月中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300公斤左右;矮砧第4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第5年亩产32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嘎拉、元帅系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2.山农红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1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5年从小国光中选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2.9克;果面光滑,全面着鲜红色,上色比对照品种小国光早60天左右,成熟期果皮花青苷含量132.7Ug-1FW,比小国光高168.6%;果肉黄白色,质细脆,果汁中多,酸甜适口,有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4.5%,硬度8.0公斤/厘米2。
果实发育期180天左右,在烟台地区10月中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化自根砧或中间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富士为授粉品种,或选用专用授粉树;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小国光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3.沂源红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2号。
育种者: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0年从普通富士中选出。
特征特性:短枝型晚熟品种。
百叶鲜重109.7克,比对照品种宫崎短枝高32.3%;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87,平均单果重335.2克,比宫崎短枝高16.6%;果面光洁,着艳丽红色条纹,全红果率86%;果肉黄白色,细脆多汁,香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7%,硬度8.6公斤/厘米2,比宫崎短枝高8.4%;耐贮运。
果实发育期185天左右,在淄博地区10月中、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3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2.5~3.5米×3.5~4.5米,矮砧一般为1~2.5米×3~4.5米;采用自由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树形;选用金帅、嘎啦等作为授粉品种;肥水及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4.烟富8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3号。
育种者: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芽变选种,2002年从烟富3中选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
果实长圆形,高桩,果形指数0.91,平均单果重315.0克;果点稀小,果面光滑,全面着色,浓红艳丽;着色快,摘袋后开始上色和上满色时间比对照品种烟富3早5天,摘袋第8天着色95.5%以上,比烟富3高11.3个百分点,全红果率81%以上,不易褪色;果肉淡黄色,肉质致密,细脆多汁,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4%,硬度9.2公斤/厘米2,比烟富3高7.0%。
果实发育期185天左右,在烟台地区10月下旬成熟。
产量表现:乔砧第5年亩产2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乔砧一般为3~4米×4~5米,矮砧一般为1.5~2.5米×3.5~4.5米;采用纺锤形树形;选用嘎啦、元帅系、千秋等为授粉品种;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富士品种相同。
适宜范围:在全省苹果产区种植利用。
二、葡萄(3个)1.红翠审定编号:鲁农审2013054号。
育种者:齐鲁工业大学。
品种来源:杂交育种,组合为巨星×京秀。
2000年杂交,2006年选出。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
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690克;果粒整齐,圆柱形,着生中等紧密,平均粒重8.6克;果面鲜红色,果皮薄;果肉鲜红色,肉质脆硬,风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15.1%,可滴定酸0.48%,Vc含量8.78毫克/100克,硬度1.3公斤/厘米2;可在树上挂果至九月底十月初。
果实发育期50天左右,在济南地区7月20日左右成熟,比巨星早10天左右。
产量表现:建园第3年亩产136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植密度,篱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1.8~2.5米,扇形整枝;棚架栽培一般为0.8 ~2米×3~5米,单龙干整枝;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与一般中熟葡萄品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