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5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含答案)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青铜器文化,知道著名的青铜器通过学习了解甲骨文的由来,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整篇课文,对青铜器示意图的观赏,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了解我国的青铜文明。

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出现有怎样的意义学习过程:自学提纲一、青铜器1.含义: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而得名。

2.主要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品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青铜器主用用途有哪些?2)、青铜文明的高度发展时期是什么时候?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哪些?4)、甲骨文发现的时间、人物?5)、列举甲骨文的造字方法?6)、甲骨文的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说出与鼎字有关的成语?2、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

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

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1)此遗迹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商朝。

盘庚。

【文物中的历史】(2)图一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人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图案。

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精品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到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3.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学习】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_______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

(2)发展:_______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3)用途功能: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等发展到_______。

(4)高超的制作工艺: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采用“_______”,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5)典型代表:_______后期铸造的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1)含义:中国_______时期刻写在_______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3)影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

(4)造字方法——_______、指事、_______、形声等。

【合作探究】1、商周青铜铸造的特征有哪些?2.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3.甲骨文与汉字是什么关系?【当堂达标】1.小明暑假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时,在材料介绍上发现,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你能告诉小明此时青铜器的生产有什么特点吗()A.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B.生产规模小,工艺一般C.数量多,质量则一般D.生产规模大,数量少,精益求精2.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预习课 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预习课 学案

第1课时单元预习课【学习内容】教材:《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目标】1.默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借助注释、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3.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活动:自主预习,夯实基础二、预习要求:1.借助页下注释、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2.自主整理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三、活动过程活动一、检查预习,交流分享(一)文学常识,展示分享《纪念白求恩》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2.主要作品:《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写作背景: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国际主义战士。

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

他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时被细菌感染,在1939年11月12日逝世。

本文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植树的牧羊人》1.作者简介: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他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2.主要作品:《屋顶上的轻骑兵》《人世之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3.写作背景:本文原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

这篇短篇小说原是1953年作者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

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

作者想通过艾力泽·布菲种树的故事,让人们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走一步,再走一步》1.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七年级上册5——6课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5——6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一、情景导入:
主备:
审批:
审核:
班级:
组别:
姓名:教师评价:第 5 课烂的青铜文明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 。 (2)夏朝:青铜器 逐渐增多。 (3)商朝: 。 ①特点: 大, 多, 精美。 ②代表: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4)西周 ①特点: 更加丰富。 ②用途:大量用于 。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与 同期。 ②地区: 平原。 ③代表: 、 、 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 水平很高. 4、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相当发达. 5、农业 {1}作物: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 {2}技术:已知道 、 和 . {3}农具: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6、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 ,还有专门的 . 7、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1、被迫在 劳动,没有人身 。 2、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 3、被杀死当作 祭祀. 4、被杀死或活埋做 。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六、小结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七、训练案:
(一)选择填空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D.齐桓公 ) D.孙武
)
六、小结
(一)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活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精品,含答案)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精品,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第二部分为“甲骨文记事”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看图片“青铜器”结合教材回答一组:1 2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2.图片1、2青铜器的名称各是什么?其中图片1有何历史地位?3.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二、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1.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2.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骨文距今约3600 多年的历史。

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 年了, 目前出土数量在15 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 个, 已识2000 余字, 公认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看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可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形成发展①末期,出现青铜器。

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

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

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5课精品教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5课精品教学案 苏教版

附录:参考答案一、预习检测1、答:(1)自以为是、取笑他人、疏远别人、无人与其交往。

(2)略2、答: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

只有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才能和谐,大家才能舒畅,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3、答:人格和法律地位上。

4、答:通俗的说,就是做人的资格。

5、答: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市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我国没有特殊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二、探究交流1、视频感悟:●评一评:楚王高傲自负、贬低他人、不友好待人。

晏子机智果断、反唇相讥、不阿谀奉承、以礼待人。

●想一想:相互尊重、以礼相待。

2、阅读思考:●想一想:因为小贩不仅自己尊重自己,还能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做生意从不坑蒙拐骗他人,所以得到别人的同情、怜悯和尊重。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3、法制在线:答: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

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如果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时,也不许别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有人公然侮辱自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自己,那么自己就有权予以制止,甚至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

4、思考探究:有礼貌、有分寸,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等。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C2. D3.C4.B(二)明辨是非·体验生活◆1、大强的第一句话说得是对的。

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有的人只知道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却不去尊重他人,这不仅是十分错误的,而且最终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职位上的高低,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的,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据此说职工和领导之间就不平等。

②对领导要尊重,但尊重一个人又不能失去自己的自尊和人格。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附学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附学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一: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

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

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5课时学案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Section B (2a—2c)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家居用品的名称
2)引导学生复习方位介词并介绍自己的房间,形成方位感知。

3)了解名词的单复数。

4)学习如何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位置。

5)总结归纳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

【重点难点】
重点:1)谈论物品位置
2)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
3)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
难点: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活动。

【新知预习】
一:写出下列单词。

家具:1.桌子______2.床_______3.书柜_______4.沙发_______5.椅子______6.书桌_______
文具:1.磁带_______2.铅笔_______3.书_______4.文具盒______5.书包_______6.字典______. 介词:在……上________ 在……里________ 在…..下________
连词:和_______ 但是_______
二:写出下列短语。

在床下面________ 在书橱里面________ 在书包里________
在椅子下面________在地板上_______ 在墙上_________
在她的文具盒里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1:句型Where’s …? 及其回答。

如果询问某物或某人在那,可用Where’s/Where is 这一句型。

这一问句的结构与中文完全不同,Where一词的意思是“在那里”,为特殊疑问句型,回答时不能用Yes或No,应直接回答。

为避免重复,常用It或They 指代前面的名词。

如:
1)“Where is your book ?”“It’s here .”
2) “Where are the tables ?”“They’re in the classrom .”
探究2:be 动词的用法。

我(I)用am 你(You )用are ,is 用在他/她/它(he/she/it) 我们你们他们(We/You/They)都用are。

Eg: I’m OK . You are a good teacher . It isn’t a pencil . They are my parents . Exercise 用括号中适当的词填空:
1) She ______ (am, is , are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2)I ______ (am ,is , are )from Beijing .
3)Mary and Grace _______ (am , is , are )good friends .
4)Those_______(be) my CDs.
5)Where ______his books (be)? They’re on the bookcase.
6).My notebook and my pen ________(be) on the floor
【达标练习】
一、单选。

( ) 1.Can you ___ ___ girl in ____ hat .
A see,the ,a
B look at ,the , a
C see, a ,the
D see , a, the
( ) 2.——____ my baseball . ——It’s under the chair .
A.Where
B. Where’s C Where’re D Where are
( ) 3.——Are Jack and Mary your friends ? ——______ 。

A Yes ,they are .
B They are
C Yes, they’re
D They aren’t
( ) 4.Look!This is ____ clock .It’s _____ alarm clock .
A. an; a B an ;an C a ;an D a; a
( ) 5.——What can you see ____ the picture ?——I can see a boy .
——Where is the boy ? ——He is ____ the chair .
A .in ;in
B on;on
C in;on
D on;in
( ) 6. — _____ your bag? —At school.
A. What’s
B. What
C. Where’s
D. Where
二、冠词专练。

1.We can see _____ sun, ____moon, ____ship, ___train and a bridge in _____picture.
2. Look at_____car over there. It’s ____ English car.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They are alarm clocks .(变为单数)
____ _____ ______ _____ .
2.The math book is on the table .(划线提问)
____ the math book ?
3.The CDs are in the drawer .(否定句)
The CDs _____ in the drawer
4. I know . (否定句) I _______ know .
5.Where is my book ?(同义句)
_______ my book ?
四.看图完成句子
This is my room .It’s not tidy .My things ____everywhere . My shoses ____ under the bed .And my schoolbag ___ on the floor .My ruler is ____ the schoolbag .The chair is ____ the table ,and the baseball is ____ it .Do you like it ?
学后反思】
英语学习小贴士:
很多人在英语学习问题上始终找不到适合的方法,以至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仍然不得要领。

虽然说学习时没有捷径可以走的,但是却有实用的小窍门,可以帮助孩子更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小编整理了一些学好英语的小窍门,仅供参考:
一、学习的兴趣是关键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激发其动力的源泉,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孩子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往往是充满好奇的状态,但是他们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很难一直对英语学习上心。

因此学好英语的小窍门之一就是通过孩子最感兴趣的方式多种方式来让他们爱上英语,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比如看英文动画、听少儿英语歌曲、阅读英语绘本和做一些和英语相关的小游戏等,对于促进孩子的英语水平都有不错的效果。

二、坚持大量语音输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坚持大量的语音输入,才能更好地进行词汇的储备,通过增强语言感知来掌握这门外语。

语音的输入不是盲目的,一定要强调纯正性。

可以考虑带孩子试听趣趣ABC的欧美外教课程,所有外教均严格甄选自英美加三国,保证语言环境的原汁原味,孩子也能获得“沉浸式”的优质学习体验。

一对二同伴式学习,固定外教全英文授课,通过充分的语言浸泡,孩子能够习惯英语的存在,并且将说英语作为一种习惯,也容易接受语言的输出,进行语言的自然输出,在互动中实现语言的有效传递。

三、学会用英语思考
学好英语的小窍门还在于学会用英语思考,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习惯了用中文思维,然后翻译成英文进行输出,很容易导致语法错误,表达不通顺。

英语思维是学好英语必须具备的,前面提到的欧美外教对于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能力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用英语和孩子交流,这对于训练孩子的英语思维也很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