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基本原理概论
热成像原理介绍

热成像原理介绍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原理来实现热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依靠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显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在室温下会产生一定的热辐射,这种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
热成像相机通过感应和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被转换为热图像,在显示器上以不同的颜色表示物体的温度。
热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温度与其红外辐射有关。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热成像相机通过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具体来说,热成像相机利用红外探测器(通常是一种感光元件)来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会通过光学系统,如透镜或反射镜,聚焦在红外探测器上。
红外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值,表示物体的温度。
这些数值经过处理和转换后,可以转化为热图像,显示在相机的显示器上。
通常,温度越高的区域显示为亮点或暖色调(如红色),而温度较低的区域显示为暗点或冷色调(如蓝色)。
热成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热成像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中用于探测敌方人员和设备的热辐射,以实现夜视和监控。
在工业领域,热成像可用于检测设备的故障和热机械性能。
此外,热成像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建筑和环保等领域。
总的来说,热成像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原理来测量和显示物体温度分布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感应和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图像,以不同颜色表示物体的温度。
热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温度检测和观察方法。
红外热成像仪的介绍及工作原理

1.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红外成像是以设备的热状态分布为依据对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与否进行诊断,它具有不停运、不接触、远距离、快速、直观地对设备的热状态进行成像。
由于设备的热像图是设备运行状态下热状态及其温度分布的真实描写,而电力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热分布正常与否是判断设备状态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热像图的分析来诊断设备的状态及其隐患缺陷。
2.什么是红外热像图一般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3.红外热像仪的原理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红外热像仪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能够在不影响轧辊工作的同时测量其实时温度,并随时采取降温措施。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4.红外热成像的特点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我们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恶劣环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5.在线式红外热像仪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我们称为红外热像仪。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红外线热成像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原理基于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线热成像仪利用光学系统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探测器上,然后通过电子系统处理信号,最终在显示器上呈现物体的热图像。
一、红外辐射原理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这是由于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的振动和运动产生的。
温度越高,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的强度越高。
红外线热成像仪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来推断物体的温度。
二、工作原理红外线热成像仪由光学系统、探测器和电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1.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作用是将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探测器上。
它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组成,具有过滤和聚焦的功能。
通过过滤器,光学系统只允许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入,以减少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
2.探测器探测器是红外线热成像仪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测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通常由一系列的热电偶或热电阻组成,能够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探测器的性能决定了红外线热成像仪的灵敏度和精度。
3.电子系统电子系统负责处理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将其转换为可显示的图像。
电子系统通常包括放大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件。
放大器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放大,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和修正,最后在显示器上呈现目标物体的热图像。
三、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
在军事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夜视侦查和瞄准目标;在工业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设备故障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在医疗领域,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总之,红外线热成像仪是一种基于物体红外辐射特性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探测器和电子系统三部分。
由于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红外线热成像仪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红外热像仪成像原理ppt课件

值,这种系统可以作为无损检测仪器,但是有效距离比较短。
非测温型红外热像仪,只能观察到物体表面热辐射的差异,这种系统可 以作为观测工具,有效距离比较长。
带温度信息的热图像
不带温度信息的热图像
编辑版pppt
10
名词解释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的器件,是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编辑版pppt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3
非均匀性校正是指有效降低探测器的响应率不均匀性,提高热像仪成 像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经过非均匀性校正的热像仪成像画面均匀,鬼影 和坏点现象消失,成像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可大大提高热像仪的观察能力。
非均匀校正前
非均匀校正后
编辑版pppt
20
名词解释
补偿: 补偿也成为校正,是为了获得非均匀性校正所需的原始数据,从而得
热图像其实是目标表面温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布图像。
如图:热图像可以分辨出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差异。
编辑版pppt
6
红外热成像原理
2. 红外热成像系统
热成像系统就是通过一系列光学组件和光电处理等技术,接受红外热 辐射,然后转换成人眼可以见的热图像,显示在屏幕上的整体系统。
编辑版pppt
7
红外热成像原理
3. 红外热像仪组成
红外热像仪基本工作原理为:红外线透过特殊的光学镜头,被红外探 测器所吸收,探测器将强弱不等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和 视频处理,形成可供人眼观察的热图像显示到屏幕上。方框图如下:
热成像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热成像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热成像摄像机,又称红外热像仪,是一种能够捕捉和显示物体红外辐射的设备。
它通过感应和记录物体的红外辐射热量,将其转化为可见的图像,从而实现对热量分布的观测和分析。
热成像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十分复杂,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红外辐射与热成像1. 红外辐射红外辐射是指处于可见光的紫外辐射和微波辐射之间的电磁波辐射,其波长范围大约为0.75至1000微米。
与可见光相比,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能力更强,不受光线干扰,能够穿透烟尘、雾霾和一些非金属材料。
2. 热辐射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射热辐射,即红外辐射。
热辐射的强度和波长分布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表面温度。
二、1. 红外传感器热成像摄像机包含一个称为红外传感器的关键部件。
红外传感器由一系列微小的测温点组成,每个测温点都可以测量被观测物体上对应的区域的温度。
红外传感器的数量和管理密度决定了热成像摄像机的分辨率。
2. 红外辐射感应当热成像摄像机对准一物体时,被观测物体会发射红外辐射,部分红外辐射会进入热成像摄像机的镜头。
镜头具有红外透过性,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允许红外辐射通过。
3. 红外辐射转换进入镜头的红外辐射经过透镜等光学元件的聚焦和转换,会被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的测温点上。
红外传感器通过测量红外辐射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一步处理。
4. 红外图像生成热成像摄像机将红外传感器测得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大小和颜色编码生成一张红外图像。
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代表了一个测温点的温度,颜色的变化则用来显示不同温度区域的热分布。
5. 图像显示热成像摄像机将生成的红外图像通过内置的显示屏或输出接口进行显示。
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并分析得到的红外图像,了解物体的热量分布情况。
三、热成像摄像机的应用1. 电力行业热成像摄像机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温度异常。
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红外图像扫描,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热点,预防火灾和设备故障。
红外热成像仪的原理

红外热成像仪的原理1.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红外成像是以设备的热状态分布为依据对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与否进行诊断,它具有不停运、不接触、远距离、快速、直观地对设备的热状态进行成像。
由于设备的热像图是设备运行状态下热状态及其温度分布的真实描写,而电力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热分布正常与否是判断设备状态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热像图的分析来诊断设备的状态及其隐患缺陷。
2.什么是红外热像图一般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3.红外热像仪的原理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红外热像仪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能够在不影响轧辊工作的同时测量其实时温度,并随时采取降温措施。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4.红外热成像的特点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我们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恶劣环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5.在线式红外热像仪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我们称为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情况的仪器,它可以将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转变成图像显示在红外成像屏幕上,并可以对被测目标进行温度测量。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高科技、高智能的多功能仪器,具有非接触、分辨率高、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及时避免了机械设备发生重大事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吧!
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它不像可见光那样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光波的一切特性,而是具有不可见光所没有的波谱特性。
在红外线波段,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能量相当于可见光能量的10倍
以上,甚至比可见光还要强得多。
这是因为物体的原子和分子等内部有大量的电子在高速旋转着,这些电子在旋转过程中会辐射出大量的红外线,这些红外线被人眼接收后,人就能看到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了。
同时,人也能感觉到这种红外线带来的温度差异。
红外热像仪就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把这种差异转化成图像显示出来。
—— 1 —1 —。
远红外热感成像 原理

远红外热感成像原理
远红外热感成像技术,也称为热红外成像或红外热成像,其工作原理基于自然界中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都会不断向外发射红外辐射这一物理现象。
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波长各不相同,其中远红外波段主要涵盖了8-14微米的长波红外区域。
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红外辐射与温度关系:
- 物体温度越高,其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光峰值波长与其绝对温度呈反比关系。
2. 探测转换过程:
- 热像仪利用敏感元件(如焦平面阵列,FPA)来捕捉这些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形成数字信号,进而生成代表温度分布的图像。
3. 图像显示:
- 将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颜色等级,在显示器上以伪彩色热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肉眼可以直观地看到被测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差异,也就是所谓的“热像图”。
4. 应用优势:
-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式、全天候的温度测量
和监控,尤其在黑暗、烟雾等视线受限环境中仍能有效工作,因此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工业检测、医疗诊断、建筑节能、消防救援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热成像仪基本原理与发展前景概论
光电1201 王知权 120150111
前言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
原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和可见光一样的本质。
红外线的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次飞跃。
利用某种特殊的电子装置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像,并以不同颜色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技术称之为红外热成像技术,这种电子装置称为红外热像仪。
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实质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与可见光图像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分布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实标校正,伪色彩描绘等高线和直方进行数学运算、打印等。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红外技术是一门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转化、测量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
任何物体的红外辐射包括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段。
通常人们又把红外辐射称为红外光、红外线。
实际上其波段是指其波长约在0.75μm到1000μm 的电磁波。
通常人们将其划分为近、中、远红外三部分。
近红外指波长为
0.75-3.0μm;中红外指波长为3.0-20μm;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0-1000μm。
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三个重要的“窗口”区,即1-3μm、3-5μm 和8-13μm可让红外辐射通过。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技术的核心,它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来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这种相互最用所呈现出的电学效应。
红外探测器主要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敏感探测器两大类型。
其中,光子探测器按原理啊可分为光电导探测器、光伏探测器、光电磁探测器和量子阱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的材料有PbS,PbSe,InSb,HgCdTe(MCT),GaAs/InGaAs等,其中HgCdTe和InSb斗需要在低温下才能工作。
光子探测器按其工作温度又可分为制
冷型(低温)红外探测器和非制冷(室温)型红外探测器,制冷光子探测器常使用于优质热成像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非晶硅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非晶硅红外探测器结构
应用
热像仪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热成像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低成本适于民用的热像仪的问世,它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常用于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状态,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监控,既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又能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排除隐患。
同时,利用热像仪还可以进行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
热成像的优势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的温度都高于绝对零度,都会有红外辐射.这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其辐射能量正比于自身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辐射出的波长与其温度成反比。
红外成像技术就是根据探测到的物体的辐射能的大小。
经系统处理转变为目标物体的热图像,以灰度级或伪彩色显示出来,即得到被测目标的温度分布从而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
林区背景温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而森林可燃物产生的火焰的温度为600~1200摄氏度,两者温度相差较大。
在热图像中很容易将可燃物的燃烧情况从地形背景中分离出来。
根据热图像的温度分布,我们不仅可以判断火的性质还能探测出火的位置、火场面积、从而估计火势。
此外,红外热像仪在医疗、治安、消防、考古、交通、农业和地质等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
如建筑物漏热查寻、森林探火、火源寻找、海上救护、矿石断裂判别、导弹发动机检查、公安侦察以及各种材料及制品的无损检查等。
北京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坐落在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首都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是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拥有核心技术制造高端光电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红外成像系统市场的需求和前景
据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 TNO )的预测,未来 10 年红外成像系统研
发中,对硬件投入增长渐缓,系统软件的投入将大幅增加。
显然,在红外器件和应用市场上,靠改进器件固然可以提高红外系统性能,但是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并且受器件材料特性、工艺手段的限制。
而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红外系统性能,并且可以大范围扩展红外成像系统应用领域。
可以预见在未来 10~20 年内,红外成像系统中图像处理及应用所带来产值的比重会逐渐增长,并逐步占有较高的比重产值。
在发达国家的军用领域,红外热像仪已得到及其广泛的配置,例如海湾战争中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 1.7 具红外热像仪。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相对较少,其市场远景需求量相当巨大。
随着高性能多色红外焦平面以及智能灵巧型片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预计这一比例还将继续走高。
在民用领域,红外成像系统广泛应用于消防、电力、建筑、安防等领域。
中国红外热像仪在这些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2006 年,全球民用红外热像仪的销售额为 16.3 亿美元,同比增长17.35% ,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其快速增长要来源于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据美国高科技行业咨询公司Maxtech International 预测,未来 5 年,全球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15% ,到2012 年,全球民用红外热像仪的市场需求将达到
38.12 亿美元。
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红外热像仪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可以达到 20% , 2007 年为 4.80 亿元,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的需求量预计在 2008 年为 5.76 亿元, 2009 年为 6.91亿元, 2010 年为 8.26 亿元,2011 年为 9.95 亿元。
若考虑到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其实际的市场需求总量将可能超过这一预测。
目前,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的供应商不多,具有较强的独立研发实力(包括系统电路与图像处理算法并能实时实现等)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民用生产企业有若干家,需要继续发展企业的研发实力,提高品牌影响力。
结论
目前,中国红外成像系统及图像处理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其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着差距,这是挑战,也无疑是孕育创新研究成果的强大动力。
广阔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新概念探测器的研制,高性能图像处理功能与实时系统的设计、跨学科方向的交叉发展也将开拓崭新的应用领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把握中国红外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脉络,制定研究与发展策略,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