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课件

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 (2)科迪勒拉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 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因此,科迪 勒拉山系会不断抬升隆起。
3.认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 板块交界 地带,
例如, 环太平洋地带
、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
8、丁地(苏门答腊)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该地位于( B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9、我国四川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B ) A.山区面积广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漂移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
可能是巧合吧? 除非.....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右侧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学说?概述学说的内容。
他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 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 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以大陆命名的: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以大洋命名的: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认识板块
(2)分析六大板块的特征 ①亚欧大陆是亚欧板块的陆地部分么? 亚欧大陆由亚欧板块的陆地部分和美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的小部分陆地拼合而成。 ②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哪个板块?
海陆的变迁
沧 海 桑 田
从世 界地 图上 得到 的启
板 块 的 运 动
3.3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55张PPT)(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 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这 是为什么呢?
知识讲解
板块的运动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据教材P57 文字改编)2023年5月23
日,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
成功登顶!此次科考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科考队在时隔近
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鱼龙化石的发现,直接证明珠峰地区曾是
一片汪洋大海。导致珠峰地区由海洋变成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 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 轮廓线十分相似
南美洲东岸
非洲西岸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 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这 是为什么呢?
知识讲解
板块的运动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据教材P57 文字改编)2023年5月23
日,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
成功登顶!此次科考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科考队在时隔近
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鱼龙化石的发现,直接证明珠峰地区曾是
一片汪洋大海。导致珠峰地区由海洋变成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 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 轮廓线十分相似
南美洲东岸
非洲西岸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3.3《海陆的变迁》课件(29张PPT)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来自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 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有很长时间的争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 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牢固、稳定,海陆 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1910年的一天, 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 纳因病躺在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 幅世界地图上。他惊 讶的发现……
合肥今年第六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01日16时 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7度,东 经117.61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 米。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肥东县已发 生三次3级以上地震。2024年以来,肥东县 已发生六次3级以上地震。
这次地震合肥震感强烈,就连南京都有 震感。那么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中海是位于亚洲 、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海 域,东西长约4000千米 ,南北宽约1800千米, 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 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 的海之一,在距今至少 约5000万年以前,地中 海的雏形就已经形成。 可是如今地中海却在以 每年2厘米的速度不断缩 小,为什么地中海会不 断缩小呢?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碰撞 挤压使其面积不断缩小。
魏格纳探究科学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他善于发 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魏格纳, 把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3
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在大 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 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 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海平面的升降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 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有很长时间的争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 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牢固、稳定,海陆 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1910年的一天, 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 纳因病躺在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 幅世界地图上。他惊 讶的发现……
合肥今年第六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01日16时 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7度,东 经117.61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 米。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肥东县已发 生三次3级以上地震。2024年以来,肥东县 已发生六次3级以上地震。
这次地震合肥震感强烈,就连南京都有 震感。那么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中海是位于亚洲 、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海 域,东西长约4000千米 ,南北宽约1800千米, 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 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 的海之一,在距今至少 约5000万年以前,地中 海的雏形就已经形成。 可是如今地中海却在以 每年2厘米的速度不断缩 小,为什么地中海会不 断缩小呢?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碰撞 挤压使其面积不断缩小。
魏格纳探究科学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他善于发 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魏格纳, 把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3
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在大 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 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 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3 海陆的变迁 课件01

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 出了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 块大陆,它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 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 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 布状况。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①两个大洲之间有高度吻合的 海岸线形态。
在I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 石中含有与、海螺、海藻等海洋 生物的化石。
原因:地壳运动
原因:海平面的升降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 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 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 海平面。
原因:填海造陆
• 观察 大陆轮 廓,你发现了 什么?
大西洋西岸,特别是非洲西 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 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来 的部分和非洲大陆凹进去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②两个大洲之间具有相似的 地层结构。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③两个大洲之间具有相似 的古生物
•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 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 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 拼合而成。
•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 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张裂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裂谷 或海洋
•。
挤压碰撞 形成山脉
•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 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 的地带。
下节课再见!
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并能解释海陆变迁原因;
教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基本观点;
学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带分布;
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完整版)

迁
升降
的
原 因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迪拜的岛屿
地壳的变动
非 洲
南
大
美
西
洲
洋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 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 他的
喜马拉雅山脉
东非 大裂 谷
在生活中,鸡蛋煮裂,蛋清 会怎么样?
那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什么呢?
产生火山和地震
思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地中海-喜 马拉雅山地
震带
环太平 洋火山 地震带
小结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
板块与板稳块定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多 活跃
火山。、地震及高大山脉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成 语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
解
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
读
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
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
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
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指本实海节,陆沧变课海迁就桑。来田的学原习意海就是陆的变迁
海陆的马石里拉说曾雅明经山了上什是的么海岩问洋石题。中?发现海洋生物的
(印度洋板块)
3、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之间?(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
亚 欧板块
太
喜马拉雅山脉平
洲
非
洋
板
洲
板
板 块
3.3海陆的变迁+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证据一
大陆漂移的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证据二
找证据
地层就像记录地球历史的无声书,该图 展示的是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 层存在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 大陆曾是相连的整体。
证据二
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全球分六大板块 和若干小板块。 在板块交界处, 或碰撞挤压, 或张裂拉伸, 地壳比较活跃; 在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陆→海
板
形成(裂谷 )、(海洋 )
块
运 动
( 海洋 )缩小/消失; 形成高大( 山脉 )。
海→陆
点击“箭头”可以超链接到动画演示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裂谷
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想一想,我们是否能真实地 看到板块运动带来的力量呢?
火山喷发
地震
亚欧板块
美 洲Biblioteka 板非洲 板 块
印 度
太平洋板块 块
洋板 块
南
极洲
板
块
世界大上点洋的击洲几火“的山乎椭、澳圆全地”大部震超利位集链亚于中接大海分到陆洋布板位在的块于板是运哪块动哪的个交个分板界板析块块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 多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 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 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地震带来的灾害
东京大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练习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海岸发生6.0级地震的两大板块是( B )。
2.2海陆的变迁说课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海陆变迁
说课人:XXX
目录
1 教材分析与处理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1 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海陆的变迁》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 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第一节《大洲 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 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01
区域认识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 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 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 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
节课的重点。
地理实践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 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 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
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 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 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4
终极探究,追根溯源
活动内容:除了今天课堂上了解到的海陆变迁实例举证外,课外还能找到哪些海陆变迁、地形变化的例证?请整理 好有关资料后,在班上讨论交流。寻找原因
设计意图
实践巩
人地协调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 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 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 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
真理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 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 观点。
难点
04
学生自做题
第二节 海陆变迁
说课人:XXX
目录
1 教材分析与处理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1 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海陆的变迁》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 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第一节《大洲 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 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01
区域认识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 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 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 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
节课的重点。
地理实践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 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 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
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 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 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4
终极探究,追根溯源
活动内容:除了今天课堂上了解到的海陆变迁实例举证外,课外还能找到哪些海陆变迁、地形变化的例证?请整理 好有关资料后,在班上讨论交流。寻找原因
设计意图
实践巩
人地协调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 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 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 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
真理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 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 观点。
难点
04
学生自做题
第三章 第3节《海陆的变迁》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沧海桑田
Time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the world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Inspiration from the World Map
板块的运动
The movement of tectonic plates
Hale Waihona Puke 沧海桑田1. 实例了解海陆变迁
活动
海陆的变迁,这个令古人疑惑的问题,在今天看来 已经成为常识。居住在海边的同学甚至可以见到这种海 陆之变。
大胆猜想
搜集资料+实地考察
2.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
大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 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 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
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
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
读图观察 观察大西洋的变化
大 西 洋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3.解释地理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情境导入
1.能够举出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人地协调观) 2.能够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地理实践力)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通过阅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 山、地震带分布图”,分析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培 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综合思维) 4.通过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的了解,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和对生命的关爱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以致用 请你运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对图示地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距今超过2.5亿 年的中龙化石
动物分布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预源自非洲板块言家 东非大裂谷
印度洋板块
果里中学
三、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小体验
平铺手掌,将十指并拢,再把大拇指 握起,相互碰撞两手。你会有何体 验?板块之间的作用与之类似!
3 果里中学
火 山 地 震
果里中学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什么地方
结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荷兰填海造陆
人类活动 海平面升降 地壳变动
果里中学
结合课本P40-4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大陆漂移学说是由__国科学家 ___提出的。 2、大陆漂移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有何依据?
果里中学
果里中学
原 泛大陆 先 泛大洋
两 亿 年
以 泛大陆破
前
裂、漂移
两
三
百
万 年
七大洲
以 前
四大洋
简 述 大 陆 漂 移 假 说 的 内 容
果里中学
一、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
21、、地全球球岩比石较圈大是的由板什块么拼有合此几外而块,还成?有的?板 块 一些小板块。 构 造 学 说
3、哪个板块几乎全快部速阅是读海六洋大板?块示意图
果里中学
填图训练:
A
D B
E C
F
从图中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果里中学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这两种符号 代表什么运动方式?
果里中学
2、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 太平)洋板
块与( )亚板欧块、(
)印板度洋
块、( 美)洲板块等的交界地带。
果里中学
C F
B
E
A
D
1、请按照字母顺序说出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
2、板块张裂形成___,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____。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
果里中学
喜马拉雅山区
鱼龙化石
鹦鹉螺果化里中石学
海洋生物化石的形成示意 ---地壳的变动
海洋
陆地 果里中学
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 ——海平面上升或地壳的变动
陆地 海洋
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果里中学
人类活动
荷兰的国土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填海造陆
果里中学
连线题
喜马拉雅山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中国东部海底 森林遗迹
果里中学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脉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 果里中学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 急措施是正确的?
七嘴八舌话逃生
果里中学
情景模拟
假如地震发生时,你们正在上 课,该怎么办
果里中学
课堂小结
沧海桑田 ·························观察·思考
果里中学
地理事物 发展趋势
原因分析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红海
缩小,可能 消失
继续长高
扩大成为 新的大洋
位于非洲板块 与亚欧板块交 界处,两大板 块发生挤压
位于亚欧板块与 印度洋板块的交 界处,两大板块 发生碰撞挤压
位于非洲板 块与印度洋 板块的交界 处,两大板 块发生张裂
果里中学
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
果里中学
我只生活在 浅海地带······
寻找证据
古老地层相似
生物种类相似
大陆轮廓线相似
我跑得很快, 但是我不会飞, 更不会游泳······
撕开一张报纸, 你会发现······
果里中学
板块运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你能概括一下吗? 1、全球大致划分为_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__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板块与板 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有的 发生__,有的发生__,也是__ 、__集中的地带。
海
陆
大陆漂移 ·························假设·求证 板块运动 ·························探索·发现 火山地震 ·························解析·运用
果里中学
课堂练习:
1、现代研究表明,地壳的( 变动 )和海平面的( 升降),是造成海 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另外,( )也能人引类起活动海陆变化,如填海造 陆。
果里中学
果里中学
第二节 海陆变迁
果里中学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 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飘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 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 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 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 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果里中学
板块1
高山或高原
板块2
果里中学
果里中学
裂谷或海洋
果里中学
印度洋板块
小小预言家
1、地中海和红海的面积将如何 变化,原因是什么? 2、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步骤: 1、位于哪几大板块交界处? 2、这两大板块发生什么运动? 3、产生什么后果? 4、把1、2、3答案总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