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学案导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的主体 地位 , 要相信 学生 , 放手 的就放 该 手, 把活 动还给学 生 , 以他们 的主动活 动 为 主 , 养他 们 的 自主活动 能力 。要 注 培
意 的 是 , 学 生 开 展 活 动 的 各 方 面 能 力 中
访、 家长 会 、 长学 校 、 别请 家长 到校 家 个 等形 式 , 建立家校 活动教学 的联 动机制 ,
没计 应突 出实验操作 的指导 和实验结果
识、 竞争 意识 和勇 于进取 的精 神 , 提高课
堂学习效率 , 实现有效教学。
用 于检 查学 生对 这些 知识 的掌 握程 度 ,
检 测题可根据课 本 内容 编写或采用课 文
强 化 家校联 系 , 想 品德教 师应 通 过家 思
() 厂 家 、 家 、 地 承包 户 等建 3与 商 土
一
的分析 。根 据这 节课 的特 点 , 导学 案可
作如下整体 安排 :
【 文献编码 】 o:0 9 9js . 5 - d i . 6 /.s 0 0 13 in 4
、
学 案 的 编 写
学案 的设 计应 由教学需 要来决定 , 并 美 国未来学 家阿尔文 ・ 托夫 勒在《 第 不存 在一个普遍 适用 的固定模式 。教师 需 要针 对不 同 知识 基础 的学 生 、 同 的 不
3 课 内 活动 与课 外 活 动 的 关 系 .
腓 .学校 统 一 规 划 和 教 师 独 立 设 计 的 跳1
憔练
过 如下途径 和方法建立学 校和社会 的联
动机 制 :
学 校要对一 系列 的活 动制订周密 的 计 划 , 确处 理好课 内活动 与课外 活 动 正
活 动教学 大课堂 的构建涉及 方方 面
立足导学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立足导学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摘要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这是新标准要求下,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导学案的设计正是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化学教学一、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
但我国的传统教育并没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而过多强调了教师的地位。
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要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是处于一个引导的地位,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学习。
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导学案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当然,将时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宰,学习的主体,这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调控下,有目的的有原则的将时间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与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习知道怎样“动”怎样“活”。
二、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表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之间不会有压迫感,“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导学案教学就积极采用分组教学方法,在分组的过程中,注意能力强弱的学生的搭配,能够形成互补,突出“高、中、低”合理搭配。
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在平时在交往中情况,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实践论文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模式设计合理的导学案,并发挥其作用,减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新知进行预习、学习,并在课外和课堂进行讨论和质疑,培养其自学能力。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自学能力一、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1、导学案①所谓导学案及导学案与学案的对比。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的导学方案。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
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同时导学案中还应包含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关联知识点。
而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其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前置测评、自学指导、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
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
学生虽然看到学案中重难点却不知道如何去突破重难点。
②“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a、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b、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c、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d、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③“导学案”基本格式:【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学习过程】1预习导学;2课堂研讨;3延伸拓展。
课后巩固自我小结(教后记或学后记)2、导学案教学模式①学习目标。
设计时要从化学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化学总体教学要求、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切合学情。
巧借导学案 打造有效化学课堂

( 现 代的有效教学 ~)
传统课堂教学 的主
题是 什幺?过去 的
学习中的非智 力 素等等 。
规 范完 成学 案合 作探究和 当啦捡洲 ( 不会的先 现代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 , 更体现个 空蕾不写 Jf红 色笔做叟 疑难际 记, ,j = f 『 准备讨论 ; 体的主体价值。有效课堂是学生 自主的课堂 , 3/ 组实验 、 .、 j 时论探 究漯题 , 组长负 责 , 拿 讨
《 新课程 》
21 年1月2 日 00 0 8
巧 借寻 喾 桑 打造 南致 他喾 课 堂
⑧江苏省仪征市谢集初级中学 陈广松
要: 在新 课程背景 下, 需要教 师更新 来讲是一 门新学科 。对学生来讲 , 充满好 奇而 治 ; 钢铁锈蚀与防护 ; 塑料的利 与弊。 教 学理念 , 转变教 学方法 , 高课 堂教 学 的有 富于挑战: 提 对教师来讲, 充满斗志而肩负重任。 ( ) 色化学 的提出 , 3绿 将会使 更多 的 化学 效性。本文从 “ 导学案” 的角度 , 索提高 化学 导学案好似桥梁 , 探 将教 师 学生 巧妙 地联系起 工 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j 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 希望能促进化学课 堂教学 来 。导学案好否直接影响课 堂的效果 , 影响学 () 4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 化学 。其理念
B寻找新能源 . c治珲 环境污染 D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 .
、
有 效 课 堂
发展 的密切关系 . 从识化 的 慧 () 4 化学 给我 f带 来 了: : 业 发展 昕篙 ¨ L 【 使刷说 明 】 1 . 学 认囊 阅读 冬 的动力 ② 农业 高产所需 的 比吧 @人 类战 课堂教学 主要关 注教 岬的敦 , 忽视学 生 的学 : 2 9贝, ~ 画出重要知谈 , 现地 成学 繁 自主学习 胜疾病 所需 的药物 ④人 t生 态环境 的和 重视知 识的传递 , 忽视能 力的堵养 , 视学生 许 记熟 基础 知识 ;. 台漯耷 识纽 忽 2结 号 , 谐 共 处 ( )
剖析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以个人 或小 组为单 位 回顾 预 习情况 , 进 行组 内、 全班的展示和交流 。通过形式 多种 多样 的师生 、 生 生 的互 动学 习、 感受 交流 , 根据学习进程 , 不断生成新的学 习 目 标 。在本环节 中, 教 师必须注 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 组织 好学 习者“ 学” 的活 动。通过师 生交流 、 合作 小组成员问学门的互动 ,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 四、 穿插巩 固. 分屡要求 导学案 中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习题分 为 3 个 层次 : 第一 个层次是 “ 基础巩固” 、 “ 反馈练 习” , 难度不大 , 紧扣基 础知识 , 用 以检验 学生 的预 习效果 , 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 ; 第二个 层次是 “ 典例分析 ” 、 “ 达 标体验” , 是经过学生讨 论和教 师的点拨 后在课 堂上每个 学生都 要完成 的; 第三个层次是“ 衔接高考 ” , 是一部分 有能力 的学生可 以完成 的。最 后还配备了“ 随堂练习” 等, 是新授 课后学 生课 后要 完成的 , 其设 置也要 体现 出层次性 。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 , 对 自己组的学 习任务进行讲 解、 分析等 , 教师对各知识点巩 固练 习的设计 要注 意体现 对各层 学生 的 适应性和挑战性 。设置 由浅人 深 、 由易到难 的练 习题组 和题 目, 让不 同 层次的学生都能“ 各取所需 ” 地选择练 习, 既保证低层次学 生达到学 习 目 标的要求 , 体会到成 功 的愉快 , 又使 高层 次 的学生学 有 创见 , 有用 武之 地 。而穿插巩固 , 是指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 把 自己组没 能展现 的学 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五、 达标检测 。 总结提高 要求教师吃透教材 , 驾驭课 堂 , 对 学生通 过达标 检测 所反馈 的疑难 问题 , 教师要给予综合归类 , 选择具有普遍性 和关键 性 的问题 , 进 一步启 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 力求 自行解决 , 使学生 真正 体会到解 疑后的喜悦 , 从而增强求知的强烈愿望 。达标测 试题 的设计要 体现 层次性 、 选择性 , 题组的设计 可分为 : 基础诊断测验、 综合成就测 验、 能力拓展测 验和 中考 链接等多个版块 , 版块的设置可根据课 型、 课题 内容而定 。 在我们刚开始使用导学案 辅助 教学时 , 并未 引起学 生重视 , 经常 出 现还没上课 “ 导学案 ” 已经丢失 的现象 , 学 生的提 问也 经常是 就题论题 , 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这道题 怎么做或者道题 的答 案是什么 ? ” 经过 定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 导学案 ” 的好 处 , 惊喜的看到 了 学生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 系的变化。 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 了 自主学 习的快乐 , 尝 到了成功 的喜悦 ,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的实施增加 了同学问 的交流 , 融 洽 了同学问的关系。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 了传统 的师生关 系, 建 立了新 型的师生关系 , 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导学案 的教学模式提 高了学生 的科 学素养。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 , 同学们 养成 了“ 课前 主动学 习、 课 上积极参与合 作探究活动 、 课后反思问题 、 总 结知识规 律和学 习方法 ” 的好 习惯 , 知识 整合能力 、 质疑答 疑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 均有提 高。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导学案

、
导 学 案 教 学 法 的 定 义
导学案是教 师在不断地教学研究 、 教 学经验的积 累以及集体 地研讨 制 提 出 问题 、 落实问题、 解决问题。 定 出来 的一套教学方法。其主要 以新课 改为指导 , 以现 代素质教 育教学 的
2 . 提 出 问题
给出足够的时间 , 让学生进行技 巧训练 , 并 分 层 次 指 导 。 当 教 师 完 成 ~ 堂
化学课时教学后 , 要带领 学生回顾整节课 学 习到的 主要 内容、 知识点 , 并让
教 师在教学过程 中 , 要将教材 中 的知识 点引入 创设 的课 堂活动 中 , 通 学 生 主 动 发 言 来 讲 解 自 己 的 学 习 方 法 和 解 题 技 巧 。 不 断 巩 固 化 学 基 础 知 过不 同探 索性的问题 , 引导学 生 自主学 习。在处理 问题 的过程 汇 总, 培 养 识 , 提高对化学知识点应 用和解析 的技巧和能力。 学生 自主学 习的能力 , 同时提 出的问题 要有针 对性 , 问题 引 申的学科 信息
2 . 课 堂 学 习
新课改形势下 , 教育机构对教学 目标 、 教 学模式 、 教 学方法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这一改革促使很多教 师在课 堂教 学 中采 用全 新的 教学 方法来 提 高教学质量 , 实现新课改教学 目标 。导 学案教学法是 近几年 来应 用较 多的
( 1 ) 明确并落实知识点
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 丰 富课 堂教 学 内容 , 从 而提高 学生 的学 习能力 和 展课堂讨论活动 , 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 的能 力 。 通过 不 同层 次学 生之 间的知 学 习效率 。
浅谈对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体会与反思

浅谈对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体会与反思作者:孙文科来源:《学周刊·A》2013年第10期摘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是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在走,而学生的思考也仅仅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被动思维,就像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
那么,如何改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呢?我校经过对各地多种成功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终于催生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四步互动”课堂。
关键词:导学案综合素质体会与反思实施困惑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为了充分践行我校“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我校成立了教科室,并挤出经费,先后派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到江苏的洋思、山东的杜郎口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取经归来,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课改,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终于形成了以构建“四步互动” 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南州中学课改模式,于是“导学案”应运而生。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有了导学案的新课堂,学生更有热忱、更有信心、更加认真、更加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
下面我就以“制取氧气”一课为例谈谈新课改以来我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为学生认真听课导航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为指导学生主动预习、学习新课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我校的导学案上体现了本校“四步互动” 课堂的新课改成果,是对“四步互动”课堂上教与学的指导。
“四步互动”课程模式,分为“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精导”“边练边清,巩固提升”四个基本步骤。
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听课,任务更明确,条理更清晰。
我们在导学案上明确指出了本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解决的问题,还明确指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方法。
在初中化学中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反思

在初中化学中使用导学案教案的反思南昌八中胡祖发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案改革实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
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
一年多的实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案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案中教师角色和教案行为的转变.“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案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案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导学案可以达到的效果:⑴指导性:也即让学生明白我要学什么?我怎么学?(内容方法)⑵简洁性:他不是简单的课前或者课后作业,而只是知识的整理与方法的指导。
⑶时效性:应该在新课没有上之前完成,如果导学案失去时效性,就会变成了变相的课外作业,失去了导学的功效。
⑷层次性:一节新课,不同层次的学生初次感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层次性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⑸检测性: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我那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与同学交流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才能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才可以解放出来,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听起课来很辛苦,效果也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5-01-13T11:27:51.3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1月总第139期供稿作者:李磊
[导读] 重点是教材中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学会“学习”的切入点。
李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边河中学255400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备课还是教学设计的时候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学情,创新设计和运用好导学案,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可能是一种好办法。
一、何为导学案
传统的教案教学存在两大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注重教师和课本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因为这种教案只是教师上课时自己用的,学生对于教案的设计意图无从知晓,只能被动学习。
基于以上的原因,导学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
所谓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学科任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科特点设计而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着眼于学生的学,力求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也能“会学”。
所以导学案的制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导学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初中化学的学科性质,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我们老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学好的能力。
二是启发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应富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是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的自学,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出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步骤清晰、实用性强等特点。
四是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快乐。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有梯度化,要逐步深入。
五是创新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情,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所以要有创新的原则,千万不要千篇一律,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导学案的编写结构
导学案根据不同的课型会有不同的导学案设计结构,比如习题课的导学案会有学习目标和巩固练习构成,新授课的导学案会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等组成。
导学案无论如何设计,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导学案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能否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宗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学习目标的设计。
导学案中确立的学习目标不要太多,以体现重难点为主,最好不要出现泛泛而谈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什么活动达到什么目标之类的说法。
目标的设计不但要有知识的目标而且要有能力和情感的目标。
2.重难点设计。
重点是教材中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学会“学习”的切入点。
重难点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实施教材的难点。
3.拓展延伸设计。
这部分是导学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侧重运用,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达标检测的设计。
达标检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所有学生通过学习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基础性的作业内容。
但对于学习有较大潜力的学生,要设计有挑战性的题目,满足不同等级学生的要求,练习要有梯度。
四、导学案在化学中的实施
1.导学案应发挥课前“导航”的作用。
如今的翻转课堂,建议大家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导学案在这里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教师要把握导学案的发放时机,将老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带着这些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告诉学生哪些内容是要研究才会懂的问题等。
其次,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加以解决。
2.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案中标注的疑难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最后达成共识。
如果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做好记录,填好问题反馈单,教师及时做好总结,以便在精讲点拨中解决这类问题。
3.用学案做好课后反馈。
根据导学案设计的有梯度和层次性的达标训练,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了巩固、消化和吸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可结合学生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进行评价。
五、导学案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
学案导学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放任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
其次要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
学生的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统计好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讲解,做好精讲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