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型材料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做舞台上真正的主角作文

做舞台上真正的主角作文
舞台上的主角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那个老生常谈却又让人神往的话题——如何在舞台上成为真正的主角。
这个话题就像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每个人都想解开它,却又怕自己解不开。
想象一下,你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四周都是黑压压的人群,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你的身上。
那种感觉,是不是既紧张又兴奋?但你知道吗,成为舞台上的真正主角,并不是靠装腔作势或者耍小聪明,而是靠实力和魅力。
你得有真本事。
就像那句老话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舞台上表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背后都是无数次的练习和汗水。
你可能会觉得辛苦,但当你看到观众们因为你的精彩表演而鼓掌喝彩时,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了。
你得有独特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是舞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要害怕展现真实的自己,因为真诚是最打动人心的武器。
记住,你的个性就是你的名片,是别人记住你的关键。
你得有足够的自信。
自信的人最有魅力,就像舞台上的明星一样,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这样你才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候你要勇敢地面对它们,把它们当作成长的机会。
记住,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拿起勇气和热情,去追求那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吧!记住,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在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高三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师用)

高三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师用)第一篇:高三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师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材料类型: 1.2.3.4.具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并列相关类(言论观点、行为事件)人物叙事类(真人真事、传说故事)寓意象征类(寓言故事、具有寓意的人物场景)二、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1、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人物之间的对话【材料】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分析】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 分析得出论点: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2、并列相关类——(方法)求同存异辩证分析(做到两个“同时”)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材料】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 【分析】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差别:材料①“不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②“为别人而活”是强调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升华。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价值的升华。
3、人物叙事类——(方法)概括情节以果推因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
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
【材料】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
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
09年高考语文第三轮冲刺专题材料作文

200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模拟训练:材料作文一、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刘湛秋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选自《刘湛秋的诗》)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可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短短的几行诗,道出了对人生的感受与理解。
人生的路是长长的,生活的路是真实的。
这条路尽管有始有终但在这条路上应乐观地去生活,执着地去追求,努力地去探索,不断开创人生的新舞台,创造生活得新未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可以尽情表演,尽情游戏。
但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不论你在舞台上表演得多么精彩,获得过多少鲜花与掌声,终究是要“落幕”的。
这似乎让人难以接受。
“落幕”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对生活与人生的一种坦然与豁达。
“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在阳光与空气中,雨点又可以幻化成晶莹的露珠,迷蒙的雾气,绚烂的彩虹。
所以说,“落幕”正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这一切都源于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宽广的爱。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诗人在最后说:“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这对于浮躁的现代人而言,可谓是至理名言。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躬下身来,沉下心来,“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去生活吧!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篓螃蟹,为了生存,争相往外爬,可每当其中的一只即将爬出时,就会被同伴拉下,所以,尽管主人不盖蟹篓,最终也没有一只能够爬出。
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写作指导:立意:1、竞争之中要讲究规则。
2、竞争与合作。
3、自私之心要不得。
材料作文: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做自己生活的主角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
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一、审题立意主角指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及主要演员。
也指社会、生活中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材料的第一句话“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意思是每一个场合中都有一个起支撑作用的主要人物。
材料的第二句话“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是强调“当好主角”需要的条件,即怎样才能“当好主角”,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说明。
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舞台”和“主角”的含义。
“舞台”不仅是供表演的台子,还喻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可指某一场合、群体、组织、范围、时代等。
“主角”不仅指在“舞台”上表演的中心角色,如母亲是家庭中的主角,也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群体、组织,如中国在世界和平进程中渐渐担当主角。
二、讲评材料做自己生活的主角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平凡的人也要为自己的世界的存在而努力奋斗。
”斯言妙哉!宇宙偌大,再雄奇逶迤的山峦,放之乾坤不过泥丸,再潇洒风流的人物放之历史,不过是过客。
我们无法主宰整个世界,但我们自己的生命的舞台上,我们可以是主角。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颇深,那便是快递小哥雷海为。
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百姓,而他的不凡在于超越世俗的雅趣,在于不畏嘲笑的勇气,而更在于不懈奋斗的坚持!是他天赋异禀吗?是他家境殷实吗?皆不是。
是他对诗词的不懈追求,让他在自己的生活舞台上大放异彩!人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因为平凡是指生活轨迹的短小,但照样可以做自己生活舞台的主角。
而成为好的主角与否,取决于你是否不懈的奋斗。
王临川先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教育悲剧——方仲永。
方仲永本有写诗的才能,可惜父亲只知道带着他“环谒于邑人”,而非静下心来继续学习,结果便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诗歌型材料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诗歌型材料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金题回放】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 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 / 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 / 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 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读完此诗,你一定有很多联想,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诗歌和剧本除外)不限。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思路1诗歌型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
因诗歌的概括性和多义性,而呈现出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应对这类作文题,笔者的引导思路是“读”“联”“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诗歌性的材料作文题,并以此为例谈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首先是“读”,读懂诗,是写好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基础与关键。
如何读?一抓意象,二抓含蓄的词句。
因为诗歌的多义性,一是由它本身意象的复杂性造成的,二是诗人的含蓄表达造成的。
(还由诗人创作背景的复杂性造成的。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所用诗歌并不太难,多义性主要涉及前两方面,至于读者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等差异,也是造成诗歌多义的原因,下面会涉及)从这首诗来说,诗人选了这样一些意象:“演员”“观众”“雨点”“泥土”和“路”,这些意象在诗歌中传达些什么呢?“演员”“观众”传达的是任何事物总有它的结束。
“雨点”“泥土”传达的是新生活的开始。
“路”传达的是走真实的、实在的人生之路。
这首诗总体上来说,意思显豁,只有一句表达较为含蓄,这就是“雨点在无声的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值得深究。
从字面上讲,诗人想表达雨点的归宿并非只是掉进泥土,它可幻化成晶莹的露珠,迷蒙的雾气,绚烂的彩虹。
这一句的深意是,人生没有结束,可以有灿烂的开始。
所以有了诗末的“快乐”。
通过以上两方面,我们可实现对诗歌大意和中心的把握。
但还不够。
接着是“联”即联想。
联想不仅有助于对诗歌深意的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审题立意以至行文构思。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与分类专练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与分类专练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与分类专练【写作指津】长期以来,同学们对材料作文存在畏难情绪,总觉得材料纷繁复杂,难以把握。
殊不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也是有章法可循的。
如何熟悉各种材料类型,并归纳各种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1、让立意从此清明起来——审读材料后,角度明确,立意明晰,用一句明白晓畅的话提炼出观点,让立意如浮雕般清晰凸显出来,不再朦胧幽渺,模糊不清;2、让立意从此丰富起来——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并立意,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广度;3、让立意深刻起来——在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的基础上仔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披沙拣金,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旨,选取最切合材料的立意,以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意深远,避免人云亦云。
【学习线路图】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展示争鸣【学习过程】一、单则材料审题立意(一)1、有人根据玛雅人的历法推算出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末日,好莱坞电影《2012》的全球上映更让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真的将要来临。
尽管许多专家进行辟谣,说世界末日是一个谎言,请大家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但仍有许多人担心长时间的黑暗而排队抢购蜡烛;不少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花光积蓄,无心工作;有人忙着建造诺亚方舟以备逃生;还有人准备在最后的日子里陪在家人和朋友身边……也有人根本不相信世界末日,他们依然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太阳明天会照常升起。
有专家指出,世界末日情结的出现正暴露出当今人们相互缺失信任的尴尬现实。
要求选好角度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大观园】2、《华盛顿邮报》做了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卖艺。
在43分钟里,贝尔拉了6首名曲。
期间1097人经过,只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但是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
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且总是座无虚席。
要求选好角度作文。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复习之审题立意

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 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 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 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 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张杭州余杭区街道招聘公示的截图再度引发网友关注。
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
这两段材料 业生,他们是哲学、法律、传播学、软件工程、材料科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
争议的焦点 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 我们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
青年到基层
有网友评论说:名牌大学硕士博士到街道工作“屈 看法
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 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 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 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 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 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 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 益。
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 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 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型材料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金题回放】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 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 / 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 / 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 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读完此诗,你一定有很多联想,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诗歌和剧本除外)不限。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思路1诗歌型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
因诗歌的概括性和多义性,而呈现出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应对这类作文题,笔者的引导思路是“读”“联”“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诗歌性的材料作文题,并以此为例谈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首先是“读”,读懂诗,是写好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基础与关键。
如何读?一抓意象,二抓含蓄的词句。
因为诗歌的多义性,一是由它本身意象的复杂性造成的,二是诗人的含蓄表达造成的。
(还由诗人创作背景的复杂性造成的。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所用诗歌并不太难,多义性主要涉及前两方面,至于读者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等差异,也是造成诗歌多义的原因,下面会涉及)从这首诗来说,诗人选了这样一些意象:“演员”“观众”“雨点”“泥土”和“路”,这些意象在诗歌中传达些什么呢?“演员”“观众”传达的是任何事物总有它的结束。
“雨点”“泥土”传达的是新生活的开始。
“路”传达的是走真实的、实在的人生之路。
这首诗总体上来说,意思显豁,只有一句表达较为含蓄,这就是“雨点在无声的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值得深究。
从字面上讲,诗人想表达雨点的归宿并非只是掉进泥土,它可幻化成晶莹的露珠,迷蒙的雾气,绚烂的彩虹。
这一句的深意是,人生没有结束,可以有灿烂的开始。
所以有了诗末的“快乐”。
通过以上两方面,我们可实现对诗歌大意和中心的把握。
但还不够。
接着是“联”即联想。
联想不仅有助于对诗歌深意的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审题立意以至行文构思。
回到诗中来,我们会发现,诗人写的不是剧院,也不是描写自然界,而是概括生活,概括人生,是对人生的观照。
“演员”和“观众”不过是人的两种身份,要么尽情地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要么作生活的旁观者,这样的行为都有个尽头:前者有辉煌的荣耀,也会有黯淡的失落。
后者有艳羡的悒郁,更有奋起的激越。
人生落幕的时候就是辉煌的开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立足当下,把握现实人生,不断地向前,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地生活。
再就是“悟”。
有了前面的“读”与“联”,“悟”不是难事。
大致可从以下方面来“悟”:1、诗与人生2、诗与社会3、诗与心灵从这首诗对人生的观照方面,我们可以悟出:人生没有不败的花朵,没有不散的宴席。
人的一生,就是成长的人生,继续的人生。
要自己一步步地去走过,才知道生命的真正含义。
从这首诗对社会的描摹方面,我们可以悟出:人在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只要是踏实的工作,不断地完善,就是成功。
从这首诗对心灵的启迪方面,我们可以悟出:终点即是起点,新的起点。
生活的态度是认真,人生的姿态当是行走。
人生短暂,发展永恒今天永远都是起点,只有明天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明天才是我们前进的目标把握现时,把握今天。
最后,便是确立作文的立意。
这首诗,作文时,可确立如下立意:1、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就都是演员。
而任何表演,总有收场的时候,正如演员总有下台的时候一样,关键是演好自己的戏。
2、“落幕”并不意味着结束,也可能是新的开始。
3、世界和人生总是在永恒的变化和运动。
4、生活是一本“可爱的书”,一条真实的路。
5、乐观地去生活,执著地去追求,不断开拓人生新的舞台。
6、生活的态度是认真,人生的姿态当是行走。
7、生活不能缺少热情,更不能缺少激情。
思路2掌声,鲜花;荣耀,荣光;是人们所心向往之,所要追求的……这正如我们每个人在一生的奋斗、奋进中所要获得的成功一样。
但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是一枚果实,只谈论它如何甘甜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它不会在你的谈论中,笑意盈盈地奔到你的跟前;成功是一种证明,它证明这一个浅显而深刻的真理:在哪里泼洒过汗水,在哪里就会获得一个人生的金秋;成功更是一种奖励,它永远属于那些在身后留下了深深跋涉足迹的人……掌声,鲜花;荣耀,荣光也一样,他们也只能是对你过往的奋斗、拼搏的肯定与证明,决不能证明你今后的路已经一方风顺。
正如在《掌声响起来》这支歌里唱过的一样:“孤独站在这舞台 /听到掌声响起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在 /多少情怀已更改/ 我还拥有你的爱/ 好像初次的舞台/ 听到第一声喝采 /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感慨什么?感慨还不就是为了这掌声,这鲜花,这喝彩,这荣光的一刻来之不易吗?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等待,多少次的忍耐……你的心一定酸过,你的眼一定哭过,你的追去一定绝望过,但你都“挺”了过来。
但你一定不要因为掌声的热烈,鲜花的芳香,荣耀的令人醉心,荣光得让人艳羡,于是你就就认为自己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停滞了你前行的脚步!请记住“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你前面的路还长,“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我们的文章,如果真的从这个方面立意,我认为,是正确的。
另外,还没有其他的立意呢?应该说还有。
比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如果选择了这个立意,那么在文章中就可以去写:“曲终人散”后,平凡的,甚至很枯燥、坚窘的“路”还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认真的地走下去。
还有没有其他的立意呢?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艺术就是要在最小的面积里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感情、认识)(括号中的话为作者杜撰)。
”像这样一首使不同的年龄段的人都会有所感、有所悟,深刻而隽永的小诗,告诉我们的远非如此;只是因为其他的立意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写起来会很不“安全”的,所以撇开不谈。
参考题目:①掌声响起来(化用歌名)②荣光之后,路还在延续③执着地走前边的路④莫为掌声所动⑤曲终人散后……思路3导引:通览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诗的主旨是任何事物总有它的结束,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由此我们可以引出许多类似的联想:没有不败的花朵,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即将到来的终点呢?诗的最后两句作出了很好地解说,“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这是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基于此态度,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就都是演员。
而任何表演,总有收场的时候,正如演员总有下台的时候一样,演好自己的戏.②“落幕”并不意味着结束,也可能是新的开始。
③世界和人生总是在永恒的变化和运动。
④生活是一本“可爱的书”,一条真实的路。
⑤呼唤人们,乐观地去生活,执著地去追求,不断开拓人生新的舞台。
5 不要太在乎结果,而要把握过程。
(其他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1、审题要点现实总是短暂的,只有发展才是永恒的。
2、思考要点今天永远都是起点,只有明天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明天才是我们前进的目标。
3、思路分析对起点的认识。
忘掉今天的成功,忘掉昨天的悲伤,牢记昨天的经验和教训,好好把握住今天的时刻。
对明天的理解。
明天是我们前进的目标,没有了对明天的期待,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明天是弥补遗憾的“如果”,明天是实现“如果”的现在。
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分析。
缺乏对今天和昨天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取舍,就不可能轻装上阵。
沉溺在过去的伤感中,就不可能冷静、理智地把握住今天。
明天是我们的期望,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改变命运,发展自我的空间。
把握不住今天,就不会有灿烂明朗的明天。
【优秀范文】奔赴明日的征程生命如泉,每一掬都清凉爽可口;生命如歌,每一拍都意蕴深刻;生命如诗,每一行都热情奔放。
莫在昨日徘徊,沉醉不知归路,敬请迈开脚步,与大鹏一日同风起。
这个世界没有绝境,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只要你的双腿还未被禁锢。
看吧,经历了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了真经;众叛亲离的哥伦布毕竟发现了新大陆;痛病饿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谱写了《安魂曲》。
这个世界充满公正,不要惧怕脚下的荆棘,不要胆怯迎面的飞沙走石。
你瞧,陆游的爱情悲剧铸成了“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柔肠寸断;李煜的亡国之痛化作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哀深愁;若没有泰坦尼克号的冰海沉船,它又怎能攫取数以亿计人的心灵?傅雷说:“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
”而我要补充说:人生虽漫长,而不经过脚步的留痕,是不真实的。
莫去追求空中楼阁的缥缈,觥筹交错的瞬间,我们应像杨牧那样发出青春的呐喊:“我是鹰——云中有志,我是马——背上有鞍,我有骨——骨中有钙,我有汗——汗中有盐!”去继续我们赴约的征程。
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
它有一个美丽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女儿红。
是什么使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是挣脱自身束缚的胆量和日复一日的痛苦煎熬。
酒如此,人亦如此。
没有迈开脚步的力量不配那一撇一捺的顶天立地,没有坚实而滴血的印迹不配拥有充实而无价的人生。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将生命的汁液顺着这个缺口恣意涌出,从而向世人昭示了它的香甜;而有的人却畏葸不前,直至最后一滴汁液蒸发掉,也不曾向外面的世界探一次头。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
苏格拉底在谆谆告诫我们:孩子们,生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你那提起的脚为什么不快些迈起来呢?【点评】这是一篇以文采取胜的优秀作文。
其亮点有二:一是语言优美,二是材料丰富。
首先,作者以一组文采飞扬的排比句开篇,全文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多变,富有灵动的色彩,词语生动,诗意浓郁,与所给材料和谐统一。
其次,引用材料涉及傅雷、杨牧、苏格拉底,可谓信手拈来,底蕴深厚,充实而自然。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涉猎之广,否则,是不可能做到如此灵活而又顺畅的。
悼念童年,把握今天天下没有不散场的筵席,也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因为时间不会倒流,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正如我的童年,他已随逝去的时光成为了过去,他也将成为我永远美好的回忆。
悼念童年:人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无忧无虑,不必为学习而努力,不必为生计而奔波,只是玩耍,什么都不用考虑,这可能是人们最轻松的时光。
然而这轻松的时光已一去不返了。
是的,时间是无情的,无情的时间不会让你永远享受快乐、幸福而什么都不去做。
总有一天你必须为快乐、幸福而奋斗。
所以,无情地,童年被带走了。
童年现在已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我们回忆童年是因为希望得到快乐与慰藉,但我们不能总沉溺于回忆,这会让我们止步不前,被永不停息的时间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