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知识汇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知识点梳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民主法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2.公平正义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自觉维护正义3.诚信友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4.充满活力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5.安定有序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1.现实原因: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1)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2)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3)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4)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5)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6)腐败现象(7)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理论原因(1)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3)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5)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在行动)1.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007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问题)(2)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青藏铁路开通)(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大学生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问题)(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学会终身学习;教育减负;“两免一补”;严禁教育乱收费)(5)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020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第一课时 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人民内部诚信友爱,就是创造成果得到1贫困、积极推动农民工)一大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A.①②③④C.①③④【解析】是不能离开C。
【答案】 C2A.共同富裕B.男女平等C.社会公平D.民族团结【解析】读图,细心观察漫画,再联系课本,明确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
结合漫画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字,这是考查公平正义的知识点,得出A、B、D都错误。
符合题意的选项是C。
【答案】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党中央强调,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达州市共完成了民生工程117项和民生大事17件,全年实际投入民生工程98.64亿元,投入民生大事56亿元,均占计划下达指标的102%。
这些举措有利于( B )①实现同等富裕②促进公平正义③提升幸福指数④缩小收入差距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2.在某社区,活跃着一支由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治安巡逻队,在过去的7年里,他们抓过在逃犯,赶跑过小偷,处理过意外事故。
他们的行为( A )A.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B.杜绝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C.损害了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3.下列行为或言辞中,体现正义感的有( C )①拔刀相助、“哥们儿”义气②为人正直、爱憎分明③无私无畏、光明磊落④得过且过、趋炎附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九年级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 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 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 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 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 激发社会活力必须做到:(一)增强全社会 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二)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 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专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定兴县固城中学 高福强 2009.11.19
1。人与人的和谐 3。人与社会的和谐 5。区域之间的和谐
2。人与自然的和谐 4。城乡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性思考:
3.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 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 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理性思考:
4.依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政府解决民 生问题,总体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中考政治 第一篇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人人有行动、人人作贡献
考点解读
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P56)[2011.1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2011.13) (1)社会和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2)学校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3)家庭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自身和谐: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
重点 着力改善 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即要做
共 民生
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建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美 好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
和
人人有责
谐 促进和谐, 社 会 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的目标变成现实,需要 我们增强主人翁意识,既着眼长
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
【憧憬未来 给力幸福】 2.(2011.13,8分)观察右边漫画,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 A 、B处填上你的幸福期 盼。(4分) A:成绩优异;家庭和睦;生活富裕。 B: 社会公平;国家强盛;等等 。
(2)请简要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你上题中所写的两个幸 福期盼。(4分)
A:_家__庭__和__睦__;__互__敬__互__爱__;__平__等__交__流__;__相__互__尊__重__;__ _等__等__。____
B:_生__活__富__裕__;__大__力__发__展__生__产__力__;__诚__实__劳__动__等__。___
[此外,2011.16(2)涉及和6)(2009.11①②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建和谐社会, 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中考政治专题和谐社会

20XX年中考专题复习构建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教材中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相应的观点(或:党和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教材中的那些观点?)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公平正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
诚信友爱: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充满活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安定有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我国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3)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4)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⑹是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4.我们应该怎样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请你为当地构建和谐社会出谋献策)⑴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2)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4)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5)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⑹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初三政治共创和谐社会的知识点

初三政治共创和谐社会的知识点
初三政治共创和谐社会的知识点
1和谐社会的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青少年为创建和谐社会怎么做?
①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自身和谐
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里,促进家庭和谐
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促进学校和谐
④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促进社会和谐
3构建和谐校园(社区)的建议: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如文明班级的评选、三号学生评选、红歌赛等
②发挥壁报、板报、校园网络、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
③加大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图书室、语音室等
④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
⑤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社团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
4共建和谐校园的标语:
建设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
校园是我家,和谐靠大家!
手拉手,心连心,共建和谐校园!。
九年级政治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材料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
如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主张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主张人身心和谐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的和谐人格。
此外,还有主张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和谐共处的“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仁者无敌”等。
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
2005年7月25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经济社会树立了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个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06年10月11日在北京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
全会提出了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做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
九年级政治全册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1课时)课件 粤教版汇总

不 和 谐
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什么不良现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公平正义
总要求
安定有序 充满活力 诚信友善
知识拓展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 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 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善: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为 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1、下列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的是( ) ①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 罪行为 ②关爱残疾人 ③表彰维护 社会公正、见义勇为的勇士 ④令人 心旷神怡的优美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①努力学习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②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 的发展献计出力。 ③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 ④培养奉献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⑤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 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建设出一分力 ,添一分彩。
图十一
图十二
符合“充满活 力”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符合“诚信友善”
2.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 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 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 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知识汇编
如下: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53
2.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是什么?P54
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什么?P5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哪些?P54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关系到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5.发展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P5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内容有哪些?P54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54
1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2地位: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P5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就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3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54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社会主义荣辱观。
10.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作用如何?P54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些?P55
分为二个方面:一是教育和科学 ;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
事业。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55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13.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P55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或基本特征有哪些?P55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我们怎样构建和谐社会?P55
1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6.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参考《随堂优化训练》P64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