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合集下载

马克思课论文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马克思课论文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U fucking assholes!!
其所以说这次危机是好事,就是因为它揭穿了一些人 宣扬的“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的鬼话。 资本主义的目的只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来没有把 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 中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如凯恩斯等早就承 认资本主义本身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并不 能够解决充分就业和财富及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因 此,凯恩斯要采取一些办法来补救,当然他是在资本 主义允许的范围之内采取一些措施。企图靠“看不见 的手”创造人民的福利,达到共同富裕,完全是幻想, 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刺激经济、 提高生产力、配置资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东 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利用。但是,对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我们应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而决不可盲目崇拜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之美国
美国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大工业公司,由1955年的22家 发展到1992年的316家;拥有10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特大公司, 由1970年的2家发展到1992年的49家,分别增长了13.4倍和 23.5倍。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拥有的资本在整个工业资产 中所占比例,从1960年的23%增加到1990年的71.2%。30 %的公司占据了制造业全部增加值的80%。由于资产增加,利 润大幅度增长。美国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本的大公司所获净利 润在所有公司利润中所占比例,从1960年的38%上升到1990 年的73.2%。100家公司的利润,超过了37万家公司净利润 的总和。英国、德国和日本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大工业公司, 由1965年的1家,发展为1991年的191家;拥有100亿美元的 特大工业公司,由1970年的1家发展为1991年的56家,分别增 长了190倍和55倍。日本占0.9%的公司控制了86%的资本, 德国109家大公司控制了64.7%的资本,英国42家公司中的3 家最大公司控制了42.2%的资本。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答: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对该论述理解如下:(1)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有三次,即1957- 1958年、1973- -1975 年和1980 1982 年的经济危机,因为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

调节机制发生了- -些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一般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

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他人生产的商品,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

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马克思: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思考题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一、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美国1901年的5月,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

二,一次大战前的经济危机: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

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三,一九二九年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

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战后第一次危机,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八十年代债务危机,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1929年10月29日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等等一直到现在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课本P169页)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们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中山大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

中山大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

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

危机的加深和日益频繁,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愈来愈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历史地位,他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

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它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势。

在规定了垄断价格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的动因,就会在相当程度上消失,而且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

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寄生性或腐朽性的加深,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

从竞争变为垄断,使生产社会化有了巨大的发展,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

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矛盾空前激化。

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周期性现象,确实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以下是一些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来说明这一点:1.经济周期中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其中包括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的交替。

经济危机往往是在经济繁荣阶段过度投资、过度扩张和泡沫化之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危机频繁发生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

2.资本积累和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动力是追逐利润和资本积累,然而,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资本利润率逐渐下降。

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率,不断压低工资、削减成本,但这又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的放缓,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3.金融化和投机泡沫: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泛滥,往往导致过度的投机和金融泡沫。

这些投机行为和金融泡沫最终破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投机行为和金融泡沫的破灭而引发的。

4.货币供给和通胀压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货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

通胀带来价格上涨,削减了人民的购买力和实际收入,进而导致消费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5.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不平等的财富分配。

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大多数人面临贫困和剥夺。

这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不满情绪高涨,使得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总的来说,历史和现实中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率下降、金融化和投机泡沫、货币供给与通胀压力、社会不平等和矛盾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引发经济衰退和危机。

这些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是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

各章答题要点绪论1.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三句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自然科学前提、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主观努力。

在当代的适用性:课本第12-13页,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2.答:课本第14-17页中的四大点,黑体字及黑体字下的二行字。

3.答:第一,基本原理要坚持;第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第一章1.答:(1)物质的概念(P30);(2)四点理论意义(P31)。

2.答:课本第38-39页,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体现,三点。

3.答:(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任何时期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结合实际展开分析。

4.答:(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5分)(3)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分析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社会所凸现的矛盾。

(5分)(4)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分)5.答:(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P45第二段),方法论意义(P45最后一段)。

6.答:课本第48-49页。

(1)P48,两个总特征,两大规律的方法论意义;(2)P49第二段,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3)P49最后一段,五对范畴也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集中表现,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具有无 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劳动群众有支 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有支付能力 的需求赶不上生产的扩大,从而造成大 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与消费发生对抗 性矛盾。
编辑ppt
7
生产不受限制扩大的需求和趋势 的原因:
第一,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形成 生产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宏观经济管理的国家干 预政策虽然从总资本的利益出发,能克服单个 资本家的某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缓 解矛盾,但是私有制使得国家的宏观调节表现 的软弱无力,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编辑ppt
6
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 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暴力加速: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 原始积累基础,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利用暴力 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 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
编辑ppt
18
(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走向成熟 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机器大工业奠定资本主义统治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对社会生产力有
巨大推动作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的激化: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编辑ppt
19
(四)自由竞争阶段基本矛盾的激化 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编辑ppt
20
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实质 其经济实质垄断 垄断资本关系在初期起过积极作用P171
了解:
国家垄断资本的历史过渡性
编辑ppt
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共17页文档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共17页文档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 经济危机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经济危机历程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茶过剩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

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

英国黄金储备迅速下降,到1826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

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

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

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90年。

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的爆发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伴随着人类走进了20世纪。

1901年的5月,美国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1%,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

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年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300个,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

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像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1914年、1921年,资本主义国家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并最终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的一次危机,它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大批的工厂、银行倒闭。

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降低了28.6%;1932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的202家公司共亏损2.7亿美元。

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14万家,德国约6万家,法国5.7万家,英国达3.2万家。

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人数曾高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4000万—4500万人。

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及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以后,尽管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外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一度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在60年代和90年代也创造了经济连续106和114个月的记录。

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纸币流通取代了金本位制,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等原因,经济危机虽持续时间相对缩短,破坏力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消除,反而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爆发。

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明显地表明了危机的国际周期性。

除了同期性以外,最终的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明显加快,以美国为例,二战后从1945年到1970年的31年中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平均约6年爆发
一次。

最让我们能有切身体会的是1998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并严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我们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大崩溃和美国经济大衰退,更是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和世界经济的大衰退。

2008危机的身影还没有离我们远去,就在今年,经济发达的欧洲世界又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希腊等国家甚至频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

二、经济危机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也是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

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矿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矛盾。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矿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当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达到顶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
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一度出现“滞涨”打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国家垄断资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风行凯恩斯主义,采取种种“反危机”措施的恶果。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始终对经济的干预,抑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不断矿大与市场不断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像过去那样暂时的得到解决,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积累起来,使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即使由于国家的调节走出危机,严重的生产过剩并未解决。

尤其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造成固定资本的投资不振,钳制住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使生产不能不长期处于萧条停滞状态。

在凯恩斯主义财政金融政策的干预下,为了医治“滞”,国家日益增大财政开支,造成国家预算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巨大,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办法是印刷钞票和发行公债,其结果是大大增加活不供应量,通货膨胀由此产生。

为了刺激生产所采取的降低利率,扩大信贷等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为了医治“胀”国家又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如压低政府支出,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缩小信贷等,这又将使投资疲弱,市场萎缩,其结果是加重了经济停滞。

这样,一方面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的长期停滞。

另一方面在货币信用领域出现了经常的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两个过程相
互重迭,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的外在表现和直接诱发原因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长期的股票漏洞产生长期的股票泡沫经济,长期的次贷危机和长期的不良资产,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霸主已经动摇,美元是全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不复存在,美国政府印制的美元太多,造成长期的资本透支严重,全世界各国大量印制本国钞票,造成货币量过剩,更严重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以及重复建设、重复企业、重叠的钞票,重叠的次贷产生重叠的漏洞。

但是归根究底还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造成的。

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当前,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双轨制下,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
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

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政策引起的,以为只要调整好经济政策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我们认为政策能做的只能是减轻危机的损害,而永远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市场机制在不断变化,调节机制,政府干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尽管也在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改变,在未来的岁月中,经济危机依然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危机一定是也必然会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