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追梦计划语文卷答案
2014届同心圆梦押题卷(四川)语文押题03答案与解析

语文(四川)押题三答案与解析 第1页 绝密★启用前 同心圆梦教育中心2014届同心圆梦押题卷语文押题三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解析】A .shù/sù,pi ǎo/f ú,w ēi ,yán/yàn ;B .jié/jiē,chu àng/chu ān g ,b ū/b ǔ,zhào/zhāo ;C .g òng ,y ù,liè/lüè,zì/sì;D .y ùn ,b à/b ǎ,r ǒng/yōn g ,yú2.【答案】C 【解析】A .再所不辞—在所不辞;B .皇天厚土—皇天后土;D .凋章镂句—雕章镂句。
3.【答案】B 【解析】“因而”,连词,表结果。
“因为”,连词,表原因。
“由于”,连词,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
“尽管”,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
联系上下文可知,前一个分句表结果,后一个分句表原因,故“因而”“尽管”不可选填;“由于”引导的分句应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前,据此排除“由于”。
第一空应选填“因为”。
“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
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
用于句中,对象不当。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不合语境。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B .残缺成分,在“的帮扶”后添加“力度”。
C .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或删除“为中心”;D .搭配不当,将“特色”改为“项目”。
5.【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一些穷苦的族人还可以住在宗祠里面,看护宗祠的同时,得到宗族的庇佑”,B 项以偏概全,“所有成员”应为“一些穷苦的族人”。
201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及答案

201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及答案201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扫描版,解析汇报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本卷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使用(共27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参考答案(2014-06-14 14:46:23)转载▼标签:分类:精选试卷【解析】C项说法的错误在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图片版标准答案】B【解析版答案】C【解析】C项说法中“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于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图片版标准答案】B【解析版答案】C【解析】C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的说法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标准答案】D【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标准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标准答案】B【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图片版标准答案】(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解析版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图片版标准答案】(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解析版答案】(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学科网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4年高考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精品文档5页

2014年高考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2014年高考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1.C(A.“薄”bó,B.“为”wèi,D.“绻”quǎn) 2.D(A.知――支;B.结――节,愁――筹;. C奕――弈)3.B (A.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与“最感”矛盾。
B.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困的生活。
C.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D.不绝如缕: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
比喻情势危急。
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D(A.应为“海外华人聚集区”。
B.“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交叉。
C.“开放”应在“下一批”后。
)5.B(A.嫩手、白手后用逗号。
C.三个分号改逗号。
D.括号里的“杂志”后去掉句号。
)6.B(A.原文为,探讨的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
C.原文为“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研究。
D.强加因果,研究数学本身的局限性与“认识人类自己”无直接因果关系。
)7.B(偷换概念,原文强调数学论点只能依赖“逻辑的要求和实践的检验”。
)8.C(“这种文化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文无据。
)9.C(佐:补充。
)10.C(③救灾手段;⑤对张公评价。
)11.D12.(12分)(1)张公把囚犯迁到地势高的监狱,命令众多差役警戒,不恭顺的就得到规定的惩罚。
(重点字:徙、戒、恭、常)(2)中等家庭以下的百姓,看见城墙房屋完好,却不清楚材料出自什么地方,见工人们聚集解散,却不见官吏找到自己。
(重点字:中家、完、合散、及)(3)埋怨多了,官吏开始高傲自喜,百姓一同诽谤嘲笑他,官吏却不清楚。
当官却不清楚为政之道的,他加重困扰百姓多数都是像这样的。
(重点宇:病、相与、而、重)13.(8分)(1)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及景,写景生动活泼。
表现诗人对山林的亲切和归隐的怡然自得之情。
(4分)(2)“闭”字语意双关,表面上写诗人乘着晚照进山,关隘之门将闭,而实质表达诗人与世俗断绝交往之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含解析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2014·江苏卷]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用心”指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多指文学艺术中创造性的构思。
此处应该选“匠心”。
“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照应“宜少见轩敞”,此处应该选“别有洞天”。
“浑成”指天然生成,常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等自然,浑然一体,不见雕琢的痕迹;“饱满”指丰满,充足。
照应“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此处应该选“浑成”。
2.[2014·江苏卷]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首先排除D项,“蝉曳”是主谓结构,与“墙头”明显不对仗;其次排除B项,题干例句中“雨细”是主谓结构,与“无语”明显不对仗;C项“带雨来”没有A项“聚落花”与“垂纤草”对仗工整。
3.[2014·江苏卷]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福州一中面向福州七县、平潭综合试验区乡镇和农村地区(“追梦计划”)
招生考试试卷
阅读与表达
参考答案:
1、(5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与尔同销万古愁
2、B (3分)
3、C (3分)
4、D (3分)
5、B (3分)
6、C (3分)
7、B (3分)
8、B (4分)
9、然而云彩的形态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
(4分)
10、A(4分)
11、C(4分)
12、D(4分)
13、C(4分)
14、B(4分)
15、B(4分)
16、(4分)
①作者回忆的主要是坐着的母亲,“八仙椅子”起到串联母亲往事的作用;
②母亲坐在“八仙椅子”上,虽然“很不舒服”,但为了既观察灶头,又观察染坊店,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所以写“八仙椅子”是为了突出母亲面对艰难生活时坚强、能干、内外兼顾的形象特点;
③母亲去世,椅子还在,睹物思人,这把“八仙椅子”寄托着“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17、(6分)
①从内容上:
以“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来突出母亲严肃、威严、能干的特点,又以“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来突出其慈爱的一面,多次出现这两句话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不断引发、加深“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②从结构上:
这两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突出了母亲的形象特点。
18、作文(55分,其中书写5分)
参考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从位于天目山山脚的双清庄到山顶,路程大约有二十余里。
一般来说,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雅致的趣味,以至于山如果高的话,就缺少流水潺潺;岩石如果陡峭的话,就缺少茂盛的树木: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第一绝。
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
即使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得很好,这是第三绝。
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
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峭壁之下,云彩洁白纯净得就像棉花,奔腾汹涌得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是美丽的琉璃组成的大海,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
然而云彩的形态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远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
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超脱尘世的念头。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
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
这几天雨后转晴,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不平常,下山时都来互相祝贺。
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争着劝我多吃饭。
等到要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招待你们这么重要的客人,怎么办?”我说:“天目山我也有一点儿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接受这种当面的赞誉。
”于是大笑着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