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思考

合集下载

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会责任感,改变传统供应链管理思想,增强低碳环保观念,打造绿色品牌。

上下游企业团结协作,加大绿色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投入,实现绿色采购、绿色产品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配送[5]。

同时,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技能培训,企业高层管理者、基层员工、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树立绿色环保目标,将低碳环保贯穿日常运营与管理,创造企业绿色文化,加快绿色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升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技术研发,鼓励技术创新。

实现绿色供应链运营的有效途径就是绿色技术创新。

供应链中各个活动实现绿色转型都需有技术支持,因此,加强技术研发至关重要。

首先,要求企业不断深入研究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新领域,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绿色供应链运营系统,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其次,与具有绿色供应链实施技术的相关公司建立协作关系,引用其进行技术强化自身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力;最后,国家应该鼓励企业积极研究探索创新技术,提供相应政策扶持,提高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的积极性,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三)建设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

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以大数据作为支撑,构建强大的智能网络系统,推动传统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间高效的协同合作,有效统筹配置资源,优化整合订单服务,降低碳排放与企业运作成本,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集成供应链中所有企业活动,实现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线上采购、订单整合、配送路径优化、绿色包装回收跟踪、高效协同生产,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综上所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有效解决当前绿色供应链运营存在的困境,建立完善绿色法律制度、突破绿色环保技术瓶颈,才能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外,企业加快转变环境观念,培养绿色企业文化。

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实现绿色供应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蓬勃发展。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当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得也是极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也出现了“铁路走在前、公路追在后”的相对式发展局面,中国的综合运输体系面临四个严峻挑战:(1)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发展:铁路的完善程度相对较高,公路和航空及水路等运输方式的发展相对欠缺,交通运输模式的多样化和接续性的不完善导致了交通拥堵的加剧;(2)经济效益不显著:传统的经济技术动力推动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有所缓慢,且经济效益收益不显著;(3)技术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现行交通运输体系缺乏节能、环保、健康以及信息化等新技术应用,运输效率并不高;(4)管理与监管能力薄弱:现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低,影响了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规划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了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为总体框架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规划。

根据这份规划,到2025年,中国将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既智能、又快捷、安全可靠、低碳环保、公平繁荣的运输体系。

总体上,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有四大方面的改革:(1)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建设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2)进交通技术进步:重点开发改进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如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技术等;(3)强交通运输设施管理:建立专业化、分工化、公众参与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实现安全可靠、质量高效、服务优质的综合运输体系;(4)学推进交通发展规划:构建以国家规划为指导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体系,有效控制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三、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实施《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发展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改善各地区和全国交通运输条件,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具体而言,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将要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现代交通运输技术达到跨越式发展;(2)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全面低碳;(3)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提高交通运输质量服务水平;(4)加强交通运输设施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5)实现跨境交通运输全面智能化;(6)建设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文/奚卫菊新时期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满足经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形成立体化交通模式,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中分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业占据着关键地位,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货物运输与人员流动的流畅性、安全性。

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交通运输业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制约社会经济建设活动的进行。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活动顺利进行,一定程度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基本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与经济发展匹配。

通过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构建的必要性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并且也适合我国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经济能够得到稳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所以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升级以及转型的相关工作是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的转型,这就决定了在我国进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有着必要性。

由于市场化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来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运输系统。

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做到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且有效地通过相关税率以及价格方面来调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市场,提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升级工作,同样,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经济的优化工作又能够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与社会环境出现了诸多变化,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速提升与发展,其中各产业对于交通运输需求力度加大、人民的出行方式变化等等,也表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新时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思考

新时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思考

新时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思考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在促进交通运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经营管理下,加大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力度,并积极探索及研究一套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措施引言任何地区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辅助,交通运输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拉动经济效应明显的重要产业。

交通运输行业在新时代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在人口不断增多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会面临严重不足,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中对无障碍设施的考虑不足,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所以必须作为首要问题进行解决。

1交通运输业发展形势概述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需求有了很大提高。

航空、铁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力也在逐步增强,交通运输行业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机遇。

进入新阶段,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新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发现当前交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变管理理念、服务管理模式和管理组织模式,有效促进公路运输发展,增强交通运输综合竞争力。

2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2.1管理理念不超前在交通运输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难以达到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就现阶段的总体建设发展情况来看,各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管理理念、体制不平衡,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无法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还会给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有些交通建设项目,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观念不够,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就会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而施工废料和废水处理不当,对生态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交通运输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既有发展模式离绿色发展理念还有一定差距。

交通发展的心得感悟

交通发展的心得感悟

交通发展的心得感悟
交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仅是人员和物资流动的通道,更是连接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纽带。

回顾交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为了出行便利而不断努力的过程。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靠步行、骑马或划船等方式进行出行,交通极为不便,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和经济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出现了火车、汽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商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流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

此外,交通的便利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交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

因此,在追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可持续性。

例如,推广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交通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让交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绿色出行中来,为保护环境、缓解交通压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在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不仅是重要纽带,也是一项基本保障。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具有服务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行业。

任何地区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辅助,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也是评价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

交通运输行业在新时代会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在人口不断增多后,交通运输也会面临效率不足,会严重阻碍城市发展,所以必须作为首要问题进行解决。

为了保证当地能更加平稳地发展,就要找出交通运输中的受制因素与短板,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对应改革措施,推动整个行业快速摆脱困境,并充分释放交通运输功能,推动城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发展前景引言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例如,我国一些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建设,而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还需要加强。

此时,实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策略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各个区域的交通网络都处于不断扩大之中,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经济发展相互结合,主要是由于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根据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区域的经济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人们最常见也最长利用的交通运输形式就是道路桥梁运输,这类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可以推动人员和商品的流动,促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在新时期建设发展当中,很多区域都开始利用交通运输开展经济活动,尤其是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会借助自身的地域优势和自然环境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形成良好的经济建设格局。

人们在社会发展当中也开始大力应用现代化工业化装备和相关的技术方法改善经济面貌,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摘要:当今时代,国家对于内河航运方面的发展十分关注,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和战略部署。

2019年,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强调“做好航道网络化、港口现代化、船舶标准化、统筹江海陆发展等工作,使内河航运有机融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循环”。

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要求“坚持衔接协调、融合发展”“构建经济高效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

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对内河航运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浙江、广东、安徽等典型省份积极推动内河航运融合发展,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议引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数字经济新环境,我国内河发展主旋律已不再是简单地追求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质量、协同、共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培育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动能。

1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对照交通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新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对标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省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内河航运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①内河航运与沿线产业城市的联动融合不充分,对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综合效能需进一步发挥;②内河港口与航道在建设等级及时序等方面存在不协调,省干线航道沿线千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占比仅1/5,建设匹配性需进一步提升;③内河航运信息互联共享亟待加强,航运融合转型发展步伐仍需加快。

2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议2.1基于3D打印的内河航道护岸智慧建养系统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周期数字化集成,建造过程可分为虚拟建造及实物打印建造两部分。

虚拟建造即为计算机的建造过程设计,形成数字信息流。

新时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

新时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
其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经 济发展 的要求 , 是否能够对经济的发展
实现经 济社会 现代化 , 必须要先实现交 通运输现代化 。现代化
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建 设周期较 长 , 占用较 多的土地资源 , 单次
投 资较 大 ,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不可或缺 的设施 。该设
施建成 投入运营 以后 , 若需要 进行重建或 者改造 , 需要花费 则
专 题 研 究
用运输 网络 中产生作用最 大、 运输量 最大 的运输线 路 , 各种不
同的运输系统协调工作形 成综合运输 系统 , 这不仅是 区域 内经 济发展的需要 , 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
1 . 高起 点 进 行 干 线 设 施 建 设 4
土地资 源利用 、 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 、 社会经济发展等之 间形成
对现有的交通模式进行结构优化 。
3 结 语
于交通运输 的需求也在不 断增加 , 增大相关方 面的投资 , 尽快
达到现代化交通运输 的要求 , 以有效地改进 区域 内和区域之 可
交通 运输体 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 。 在新 时 期应当改变传统观念 , 整体上考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从
将工业化作 为发 展的重点 , 城市化的脚步将逐渐加 快 , 总体 经 济水平将逐步提高。那 时 ,我 国的交通运输量将是 目前 的2 倍
多, 若不能为运输体 系发 展提供条件 , 以及交通运输得 不到快
业 、 V、 人 I 城市较为密 集 , 经济发 展水平 以及发 展规模 都 比较
大 , 民人均年 收入要 高于其它地方 , 居 区域之 间以及区域 内部 货物 和人流量较大 , 这些 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通道 内的运 输总量 , 运输方式上也呈现 出多样性和集 中性。虽然不 同的运 输方 式之 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替代 , 但是较少的选择会 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发展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思考
摘要: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
要条件。

文章在对新时期交通运输现代化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十一五”时期中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
次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业
的途径。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oder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e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ransport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deep-roo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十二五”;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途径
key words: twelfth five-year;modernization
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 ways
中图分类号:u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2)11-0287-02
0 引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改革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阻碍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进程,制约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在新的时期探索新的途径来发展现代化交通运输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新时期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

在分析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交通运输现代化就是用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和新型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够在外部条件的约束下有效衔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运输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够在管理和技术上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客货运输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1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作为服务型和资源消耗型的行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应在最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类
客货运输需求,这就要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在其各个环节都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各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实现自身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安全便捷、绿色环保作为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安全便捷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一个基本特征。

因此,加强安全监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快速便捷就显得十分必要。

除此之外,绿色环保也是现代化交通运输区别于传统交通运输的又一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深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

1.3 组织有效、结构合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要求在运输组织上充分发挥各种交通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无
缝化、一体化,进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除此之外,合理的运输结构也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五种运输方式分工合理、不同运输方式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与线路建设相适应等。

2 “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中引发的矛盾与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明显加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增加的同时,结构问题凸显“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有所增加,但结构失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