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管理论重量表
管道理论重量表

管道理论重量表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ASME 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1 碳钢,合金钢管的壁厚 (ASME B36.10M)A2 碳钢,合金钢管的每米重量 (ASME B36.10M)A3 不锈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SME B36.19M)。
钢管公称直径、外径、壁厚与理论重量表

依据《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第2.4节管径中有关规定:1、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和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DN(mm);2、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外径Dx 壁厚;3、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d;4、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标注;当设计用DN标注管径时,应有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塑料管管径按产品标准的方法标注一般以外径表示,如UPUC管标注为de,HDPE管标注为De。
1. 总则1.0.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用DN10-DN2000的碳钢素钢、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的尺寸系列。
10.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一般钢制管道。
本标准不适用于仪表用管道。
1.0.3 本标准代替《钢管的公称直径、外径和壁厚》(BA3-4-1-92)。
2. 引用标准GB8163 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9948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6479 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513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2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14980 低压流体输送用大直径电焊钢管SY/T5037 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埋弧焊钢管SH3405 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GB3274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GB912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6654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GB3531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厚钢板技术条件GB5681 压力容器用热轧钢带GB711 优质碳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713 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GB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GB/T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4238 耐热钢板3.0.1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SH3045-96《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已颁布代替SHJ405-89并开始实施.。
管道理论重量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2 碳钢,合金钢管的每米重量 (ASME B36.10M)。
管道理论重量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
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
管道理论重量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 弯头内径,mm.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
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
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
管道理论重量表

经常应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
使用说明
1本表的管件重量根据ASME等相干规范应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盘算,盘算中恰当斟酌了工艺选料和制作情形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抵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留意统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合.
2 90°弯头重量盘算公式:W=9.685*10-6R(D2-d2)
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
R —弯头的曲率半径(构造尺寸),mm;
D —弯头外径,mm;
d —弯头内径,mm.
3盘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离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盘算.
3钢管重量盘算公式:W=0.02466T(D-T)
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
T —钢管壁厚,mm;
D —钢管外径,mm.
3盘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经常应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统一公称通径.不合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
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
W —表中统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
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
T —表中统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斟酌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应用时应留意套装时体积的盘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须要斟酌等身分.
附录A
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
管道理论重量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根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干规范应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盘算,盘算中恰当斟酌了工艺选料和制作情形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留意统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2 90°弯头重量盘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构造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盘算.45°.180°弯头的重量分离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盘算.3钢管重量盘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盘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统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统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统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斟酌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应用时应留意套装时体积的盘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须要斟酌等身分.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1 碳钢,合金钢管的壁厚 (ASME B36.10M)A2 碳钢,合金钢管的每米重量 (ASME B36.10M)A3 不锈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SME B36.19M)。
管道理论重量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
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