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与纯化》

合集下载

课题2 水的净化和纯化

课题2  水的净化和纯化

静止沉淀
吸附沉淀
过滤
蒸馏。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
①、沉淀: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 性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 ④、蒸馏: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 性杂质.并杀菌消毒。
三、硬水和软水: 1、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 合物的水叫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 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吸附悬浮物 浑水变澄清
(二)、过滤法
过滤是将沉淀物和液体分离的常用方法。
过滤
家庭用简易过滤装置
1、净水器中颗粒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可以起到分 层次过滤杂质的作用。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主要起过滤作用,活 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 3、纱布的作用:过滤、支撑、隔离。
实验室的过滤装置
想一想:
1、浑水过滤后,滤液可以 喝吗?
3.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 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 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D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吸附水中悬浮的 杂质
过滤
吸附
消毒
自来水
除去不溶性 杂质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色素、异味
杀细菌、病毒。 化学变化用 ClO2、Cl2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
加絮凝剂
沉淀
过滤(物理变化)
活性炭
吸附(物理变化)
消毒(化学变化)
配水泵
想一想:
• 1.通过以上的程序对水处理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纯 净的水吗?
不可以,因为过滤只能除去水中 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不能去除可 溶的杂质及微生物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2 水的净化和纯化(2)【新版】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2 水的净化和纯化(2)【新版】

4.1.2 水的净华和纯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
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2、在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
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
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四、教学过程。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2 水的净化和纯化(课件)【新版】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2 水的净化和纯化(课件)【新版】
小卵石 石英砂 活性炭 膨松棉
A.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可溶性杂质除去
知1-讲
解析:小卵石、石英砂主要起过滤作用,可除 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 味,即可以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该净水器能 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不能将所有可溶性杂质 除去。
(2)自然界的水往往含有一些杂质,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净 水。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常用的净水方法:①活性炭吸附, ②静置沉淀,③过滤,④蒸馏,⑤投药消毒。请选取合 适的序号完成下述填空。上述方法中,只能除去不溶性 杂质的是________;只能除去有机色素或异味的是 ________;能除去几乎所有杂质,并使硬水软化的是 ________;上述方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知3-练
10 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 ) 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 C.硬水是不纯的水,软水是纯净的水 D.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含较少 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水的净化 与纯化
净化原因 沉淀法
水的净化
净化方法 过滤法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纯化原因
胶凝 过滤 曝气
知识点 2 净化水的操作
【视频播放】自来水净水过程
知2-导
【投影展示】
知2-导
【视频播放】蒸馏
知2-导
问题
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知2-讲
【例3】 在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 b.__蒸__馏__烧__瓶__;c.__冷__凝__管__;d._锥__形__瓶___ (2)仪器c的作用是_冷__却__水__蒸__气__使__之__液__化___成__水__;冷水 __N___ 端流入,由___M__端流出; (3)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检__查__装__置__气__密__性___的操 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其中加入沸石的作 用是 __防__止__液__体__暴___沸___; (4)水在___b___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__c___中由气态变 为液态。

水的净化和纯化

水的净化和纯化

水的净化和纯化
1.静置沉淀
目的: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
效果:水较之前澄清,不溶性杂质沉降到了烧杯底。

2.吸附沉淀
加入明矾,利用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3.过滤
目的: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
效果:水中不溶性杂质被除去,水变得澄清。

方法:一贴、二低、三靠。

4.吸附
药品:活性炭目的: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如异味、色素等。

效果:其中异味被除去,但有炭粉残留。

经过二次过滤,除去炭粉,水变得无色澄清透明。

5.消毒
药品:漂白粉溶液或氯气或二氧化氯目的:除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效果:与之前一样澄清,但其中的细菌病毒等已被消灭。

6.蒸馏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依次分离。

目的:除去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效果:可溶性杂质除去,硬度降低,成为纯水。

硬水和软水
1.概念
2.区别方法:将适量的肥皂水加入澄清的水中,经搅拌(或振荡),如果能产生
稳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并有沉淀(残渣)生成的是硬水。

3.危害①硬水洗衣,浪费肥皂,衣服变硬②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③锅炉结垢,
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4.硬水软化方法
(1)家庭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中常用蒸馏的方法
(2)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得到软水。

初中化学_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初步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形成过滤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过滤的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对教学情景的思考,初步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初步学会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通过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掌握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从而形成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过滤的操作过程,体验化学实验的神奇,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参与探究,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通过净水方法的选择,感受生活处处皆化学,体会化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过滤实验的知识理论。

教学难点: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操作基本实验技能。

开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肩负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的重任,让我们的天空更蓝,让我们母亲河的水变的更清。

我们携手一起建立我们美好和谐的家园,共享我们的碧水蓝天。

四.板书设计4.2 水的净化天然水自来水沉淀吸附杀菌消毒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水的净化》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大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

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具体的净水过程。

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由于本课题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状态,因此本节课应紧密联系化学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探究水的净化。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常见的错误有:(1)将自来水与纯水混淆,认为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就是纯水。

(2)在过滤操作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水的净化与纯化-全国获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水的净化与纯化-全国获奖

D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例3: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该净水器能降低水的硬度
B 活性炭是纯净物
C 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
例 4 下列水的混合物一般可以采用哪种方法
净化
a 、水和二氧化锰
b 、水中有红墨水
c 、水和食盐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水资源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2、过滤
3、蒸馏
二、硬水及其软化
1、概念
2、软水和硬水的区别方法
3、硬水软化:生活中:煮沸工业上、实验室:蒸馏
反思:本节内容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手机、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让学生既深刻体会如何将身边的信息技术运用在学习中,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

不足之处,课前准备工作较多,花费一定的时间。

水的净化和纯化(姜素芳)

水的净化和纯化(姜素芳)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D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

• 4.明矾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明矾 外,还可用下列中的物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是( A ) • A.活性炭 B.高锰酸钾 • C.二氧化碳 D.澄清石灰水
5.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 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 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 为缺少的仪器是( )B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二、硬水及其软化
硬水和软水 硬水的软化
• • 三、巩固练习及归纳总结
谢谢!
观察活动
• 要求:
• 1 .按要求规范操作; • 2 .认真观察并做好相应记录 • 3 .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
认识沉淀法:
• 【活动一】 • 将混有少量泥土的自来水静置数分钟 • 现象: 下层有沉淀,上层相对澄清,有悬
浮物
• 问题分析:
不能除去悬浮物
• 【活动二】 • 操作:将活动一中的烧杯中加入明矾,搅 拌后并观察 • 现象:沉淀物沉降在烧杯底部,上层水较澄清 • 结论:向浑浊的水 • 中加入明矾,利用 • 明矾的吸附性,使 • 杂质沉降来达到净 • 水的目的。
过滤柱
(吸附性) (过滤)
爱科学、勤动手
自制净水装置展示
勤观察、多应用
爱科学、勤动脑
【提出问题】 通过过滤得到的水是纯水吗? 【假设】 过滤得到的水是纯水。 【材料支持】 蒸发可以将水以水蒸气的形式 除去。如右图所示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1.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 2.应用蒸馏法得到纯水
蒸馏法
出水 蒸馏水
水蒸气
沸 腾 冷凝管

水的净化和纯化

水的净化和纯化
水的净化 和纯化
一 水体污染的来源
工业废水 农业废水 生活污水
二 如何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 污染
课题1 水的净化和纯化
目标导学: 1 知道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 掌握明矾 活性碳 氯气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 3掌握过滤这一实验。(过滤所需的仪器 作用 操作要领) 4知道硬水软水的概念 区分 及转化。
蒸馏的操作方法
(阅读课本P105【实验4-4】)
作用: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留 出水 在容器内,降低水的硬度,去
除不可溶物质和微生物。
水蒸气
沸腾 冷凝管
蒸馏水
不纯净的水
进水
想想一一想想::蒸冷馏却瓶管中为的什水么应要该加怎几么粒进沸石出或?碎瓷 片?
答答::防冷止却加管热的时水,应出下现进液上体出暴,沸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却
不溶的杂质 可溶的杂质 ,颜色,气味。
微生物 ,病菌。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
(1)、静置沉淀
将烧杯中的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水中的一些不溶性固体 杂质沉降下来,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
(2)吸附沉淀(净水剂:明矾)
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 使杂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瓶的支管口,测定水蒸气温度。 2、冷凝管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自来水逆向进入冷凝管, 能与热的水蒸气充分接触,且保持温度差,提高冷凝的效率。 3、蒸馏瓶中加入沸石: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4、第二个图中装置中导管很长,它起什么作用?冷凝作用
小结: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作用
(3) 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 吸附
。 。 。
谢谢!
想一想:如何除 去水中的沉淀?
吸附悬浮物 浑水变澄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净化与纯化》
【教学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粤教版)第四单元课题2《饮用水》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身边的物质——水出发,探讨一直被关注的水的净化问题。

从生活实际出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讨的激情。

这部分内容将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与纯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其中自制净水器的原理,也是本课题中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本课题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生活用水的简单处理过程,判断健康水质的简单方法,了解过滤与蒸发的原理和作用,为后面第七章单元混合物的分离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水质和水污染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因为本课题跟生活联系紧密,所以课堂氛围会很活跃,可以结合这点优势,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解决问题中,对水的净化与纯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
2.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3.了解纯净水的组成以及水纯化的方法;
4.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天然水的净化方法与纯化方法;
2、天然水与纯水(蒸馏水)的鉴别
教学难点:自制净水器净水原理与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教学策略】
本课题首先从纯水与天然水的对比中,使学生认识到天然水浑浊的原因,并体会到天然水不能直接饮用。

紧接着以解决丹尼尔.笛福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翁鲁滨逊的饮水问题为主线,提出如何净化水,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自己所了解到的净水方法。

适时引导,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净水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以及过滤。

并激发学生就地取材,设计家庭自制净水器。

通过自制净水器净水实验的演示,以及自来水生产过程的介绍,是学生对水的净化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同时,通过天然水与纯净水的比较实验切入,介绍水的纯化。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水资源的利用与再利用有所体会。

【教学准备】
实验用品:天然水、蒸馏水、明矾、自制净水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板书设计】
§4.2.1水的净化与纯化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
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水的净化和纯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着“水的净化与纯化”这一主题展开,设计中整堂课以解决《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翁鲁滨逊饮水问题为主线,层层递进,落实课堂重点—水的净化与纯化。

课前收集整合了相关的材料和生活实例,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同时也向前辈杜老师与车老师等几位老师做了交流,并相应的做了改进。

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本人从优缺两方面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遗憾。

一.本节课亮点
1.本节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引入、过渡自然,课堂完整性较好;
2.课件设计精美,实验设计合理到位;
3.对学生思维培养,以及从实际事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将所学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训练,有较好的体现。

二.本节课缺点
1.课堂语言不够凝练简洁,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提升解决问题上,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不到位,造成教师讲述过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教学设计中,部分细节处理不到位,例如:在介绍家庭自制净水器与解决鲁滨逊如何利用岛上资源获得饮用水过程时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先解决鲁滨逊饮水问题,从中引出新问题:得到的水纯净吗?溶于水中的有颜色有异味的杂质能除去吗?进而引出家庭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更自然,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准备、上课的过程,以及课后与各位老教师的交流,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今后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今后教学中,备课应紧抠字眼,认真细致,在课堂上调整语言表述,体现学科语言科学性,趣味性;
2.课堂上加强学生练习、调板,及时发现学生做题出现的问题,当场纠正;
3.加强章节有效性总结、归纳,使零散的知识点有条理,有逻辑,便于记忆;
4.加强基础性知识、记忆性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5.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站在中考考试命题方向和考纲要求的角度,做好教学、复习、补差扶优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