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北大版思考题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4章+思考题)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4章+思考题)

4.1 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1)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 1~K 4和各级累积常数β1~β4;(2)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2+4的浓度为Cu(NH 3)2+3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3)若铜氨络合物溶液中c (NH 3)=1.0×10-2mol 〃L -1,c (Cu 2+)=1.0×10-4 mol 〃L -1(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

此时溶液中Cu(Ⅱ)的主要存在型体是什么? 答案: (1)K 不1 K 不2 K 不3 K 不47.8×10-3 1.4×10-3 3.3×10-3 7.4×10-5141K K =不 231K K =不 321K K =不 411K K =不 1.4×1043.0×1037.1×1021.3×10211K β= 212K K β=3213K K K β=43214K K K K β=1.4×1044.2×1073.0×10103.9×1012(2)()[]()[][]10NH NH Cu NH Cu 34233243==++K []1243L mol 107.710NH --⋅⨯==K(3)()()14123L mol 100.1Cu L mol 100.1NH ----⋅⨯=⋅⨯=c c()()[]4433332231302][NH ]NH [NH ]NH [1Cu Cu ]Cu [βββ βc x c ++++=⋅=+12810674424109.3100.1100.3100.1102.4100.1104.1100.11100.1⨯⨯⨯+⨯⨯⨯+⨯⨯⨯+⨯⨯⨯+⨯=-----1944L mol 104.1103.7100.1---⋅⨯=⨯⨯= ()[]()[]174413123L mol 109.1100.1103.7 NHCu NH Cu ---+⋅⨯=⨯⨯⨯=⋅=βx c()[]()[]16442232223L mol 108.5100.1103.7NH Cu NH Cu ---+⋅⨯=⨯⨯⨯=⋅=βxc()[]()[]15443333233L mol 101.4100.1103.7NH Cu NH Cu ---+⋅⨯=⨯⨯⨯=⋅=βxc()[]()[]15444434243L mol 103.5100.1103.7NH Cu NH Cu ---+⋅⨯=⨯⨯⨯=⋅=βxc溶液中以Cu(NH 3)+24,Cu(NH 3)+23为主4.2 乙酰丙酮(L )与Fe 3+络合物的lg β1~lg β3分别为11.4,22.1,26.7。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推荐下载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推荐下载
9.原则上测什么金属离子,用什么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标定 EDTA 最好,条件完全一致,
减小滴定误差。但测 Mg2 用 Zn2 标定时,虽然 lg K (ZnY) lg K (MgY) ,但在
pH10 左右,由于 Zn2 有许多副反应(Zn(OH) ,Zn(NH3 ) ),使 K (ZnY) 已降低很多,

0.1%
而 m(邻)=0.05×0.025×204=0.26g
Er

0.0002 0.26

0.1%
∴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 c(NaOH)=0.2mol·L-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2C2O4·2H2O 会失水,使标定的 NaOH 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2B4O7·10H2O、B、B2O3 和 NaBO2·4H2O 与 H+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 1∶2、
<0.1%,与测量的精确程度不符;若报 2 倍有效数字,则反映了测量精度。
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1. 物料平衡:[Cl-]=3{[Fe3+]+[Fe(OH)2+]+[Fe(OH)2+]}=3c(FeCl3)
电荷平衡:[H+]+3[Fe3+]+2[Fe(OH)2+]+[Fe(OH)2+]=[OH-]+[Cl-] 质子条件式:[H+]=[OH-]+[Fe(OH)2+]+2[Fe(OH)2+]
解离,使其酸、碱解离相同,即达到了等电点。
等电点时的质子条件为[H+]+[H2A+]=[OH-]+[A-]+c(HCl) 6.用 0.0200mol·L-1 EDTA 滴定 25.00mL 0.0200 mol·L-1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4-1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1)定义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而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2)使用范围不同。

电离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也不能解释有的物质(如NH3)虽不含OH-,但具有碱性的事实,而质子理论却能对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问题统一加以考虑。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HPO42-,NH3,PO43-,CO32-,OH-,C6H5O-。

3.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上述碱的共轭酸分别为: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 -,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2-答: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上述为共轭酸碱对的分别是:HOAc-OAc-,NH4+-NH3,HF-F-,(CH2)6N4H+-(CH2)6N4,H3PO4-H2PO4-,HCN-CN-,HCO3-- CO32-。

5.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答:4题中的各种共轭酸碱中,最强的酸是H3PO4,最强的碱是CO32-。

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3PO4、HF、HOAc、(CH2)6N4H+、HCN、NH4+、HCO3-。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走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狂码被腐蚀;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誌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明07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岀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 39.15% ,39.18%乙分析得39.19% 39.24% ,39.28%。

试匕交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岀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M = (39.12+39.15+39.18)^3 =39.15(%) 血=(39.19 + 39.24 + 39.28) 4-3 = 39.24(%)^=39.15 ・ 39.16 =-0.01(%) ^=39.24 - 39.16 = 0.08(%)=1x(^.-X)2 = = 0 ()30% s = EZHUZEZE = 0.035%1 V n-\ V n-\ - V n-\6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1. 下列各测量值含有的有效数字是几位?(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8-2.8)解:0.0030;26.023 ⨯ 1023;464.120;54.80 ⨯ 10-10;30.998;3(也可认为是四位)1000;不明确1.1⨯ 103;2pH=5.23。

22. 按有效数字计算下列结果:(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8-2.9,有修改)解:(1)213.64+4.4+0.3244;=213.6+4.4+0.3=218.3(2)10004182.1)1003206.16239.1400.20(0982.0⨯⨯⨯-⨯(注:3、100、1000为自然数)=0.0982×(20.00-7.780)/(1.4182×1000)=0.0982×12.22/(1.4182×1000)=0.0982×12.2/(1.42×1000)=8.44×10-4(3)pH=12.00 溶液的[H+]1.0×10-12mol/L3.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4.7克,分析结果报告为:甲:0.062% ,0.061% ;乙:0.06099% ,0.06201%;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7—思考题5,有修改)解:有效数字第9章1.定量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试回答它造成什么性质的误差,如何改进?(1) 过滤时错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份加大;(2) 过滤时沉淀发生穿滤;(3) 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4)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 天平砝码锈蚀;(6) 天平零点稍有偏移;(7) 双臂天平臂长不等;(8) 容量仪器未经校正;(9) 指示剂的变色点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10) 溶液溅失。

解:(1) 过失重做(2) 过失重做(3) 系统更换试剂(4) 随机培训(5) 系统更换砝码(6) 系统校准(7) 系统校准(8) 系统校准(9) 系统(10) 过失重做2.某人对某铁矿石标准样品中铁的含量分别进行了两次测定,数据如下:①57.21%,58.35%,59.18%。

《分析化学》思考题及答案.docx

《分析化学》思考题及答案.docx

第1章绪论【思考题】1、简述分析化学的任务?2、分析化学怎么分类?【参考答案】1、答:(1)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2)测量各组成的含量--- 定量分析(3)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形态、能态——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4)表征组成、含量、结构、形态、能态的动力学特征——动态分析2、答:(1)根据分析的目的和任务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2)根据分析对彖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3)根据分析时依据物质性质分类:化学分析、仪器分析;(4)根据分析所需试样: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5)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第2章常见离子的定性分析【思考题】1、为什么说要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首先应该创造有利于反应产物生成的反丿应条件?反应条件主要有哪些?2、什么叫选择性反应和专属反应?他们在实际应用屮有何重要意义?在鉴定离子时,怎样避免共存离子的干扰?3、什么叫空片试验和对照试验?它们在分析试验中有何重要意义?4、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每一组物质屮的两种化合物分开:(1)P bSO4和BaSCKt (2) Al(OH)3和Zn(OH)2(3) Bi (OH) 3和Cd (OH)2(4) PbS 和ZnS (5) CuS 和HgS (6) BaCrO4和SrCrCU5、试用6种溶剂,将下六种同体从混合溶液中逐一溶解,毎种溶剂只溶解一种物质,并说明溶解次序。

BaCO4, AgCl、KNO3、SnS2x CuS、PbSO46、在系统分析屮,鉴定NH/、Fe2\ FJ+时,为什么要取原试液直接鉴定?鉴定CO3•时为什么要在制备阴离了试液前进行?【参考答案】1、答:因为鉴定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否则,反应不能发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应条件主要有:溶液的酸度、反应离了的浓度、溶液的温度、催化剂和溶剂的影响。

2、答:一种试剂只与为数不多的试剂反应,这种反应称为选择性反应;如果一种试剂只与一种离子起反应,则该反应的选择性最高,称为该离子的专属反应。

分析化学后答案及思考题

分析化学后答案及思考题

第二章 习 题1.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 ,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则至少要称取试样多少克?解:设至少称取试样m 克,由称量所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2mg ,则%100102.03⨯⨯-m≤0.1% m ≥0.2g答:至少要称取试样0.2g 。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4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d 1=-0.01% d 2=+0.02% d 3=-0.02% d 4=+0.01%d)(401.002.002.001.01+++=∑==ndi ni % = 0.015% 14)01.0()02.0()02.0()01.0(1222212-+++-=∑==n di ni s %=0.018%CV=x S×100%=25.41018.0⨯100%=0.044%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解:x =343.2041.2039.20++%=20.41% s=13)02.0()02.0(22-+%=0.02% 查表知,置信度为95%,n=3时,t=4.303 ∴ μ=(302.0303.441.20⨯±)% =(20.41±0.05)% 4.水中Cl -含量,经6次测定,求得其平均值为35.2 mg .L -1,s=0.7 mg .L -1,计算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查表得,置信度为90%,n=6时,t=2.015 ∴ μ=ntsx ±=(35.2±67.0015.2⨯)mg/L=(35.2±0.6)mg/L 5.用Q 检验法,判断下列数据中,有无舍去?置信度选为90%。

一到七章答案分析化学思考题 8

一到七章答案分析化学思考题 8

一到七章答案分析化学思考题 8一到七章答案分析化学思考题-8-第一章定量分析导论思考题1.为了调查某河段沉积物中工业污染物的累积情况,某单位在不同河段采集了足够的原始平均样品,并将其均匀混合,然后采集一些样品并发送给分析部门。

分析员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经过处理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是这样吗?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镍币含有少量铜和银。

为了测定铜和银的含量,有人擦拭了镍币的表面,并用稀释的硝酸直接溶解了一些镍币,以制备测试溶液。

根据溶解前后称量的镍币质量差,测定样品质量。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和银的含量。

是这样吗?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3.如何溶解以下样品: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镍币和玻璃答:锡青铜:hno3;高钨钢:h3po4;纯铝:hcl;镍币:hno3;玻璃:hf。

4.熔炼以下样品应使用什么熔剂和坩埚:铬铁矿、金红石、锡石和陶瓷a:铬铁矿:Na2O2熔剂、铁、银和刚玉坩埚、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锡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和刚玉坩埚5、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

6.测定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选择何种方法分解样品?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g,ti的含量。

7.分解产物和有机样品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习题答案5.1 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

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3-4-66(Fe(CN)/Fe(CN))0.36V ϕθ=,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影响。

以下计算相同。

]答案:已知: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β1=104.2,β2=10 6.44-6212Fe(CN)(H)1[H ][H ]αββ++=++0.74.62.4101041021=⨯+⨯+=3-6Fe(CN)(H)1α=4-63-6334666463-Fe (CN)(H)346664-6Fe(CN)(H)[Fe(CN)](Fe(CN)/Fe(CN))0.059lg [Fe(CN)](Fe(CN))(Fe(CN)/Fe(CN))0.059lg 0.059lg (Fe(CN))c c ϕϕαϕα-θ---θ--=+=++4-63-6Fe(CN)(H)3-4-66Fe(CN)(H)7.0(Fe(CN)/Fe(CN))0.059lg 0.360.059lg100.77(V)αϕϕαθθ'=+=+=5.2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答案:+sp +-(Ag /Ag)0.059lg[Ag ](AgCl) (Ag /Ag)0.059lg [Cl ]K ϕϕϕθθ+θ=+=++sp 9.50(Ag /Ag)0.059lg (AgCl)0.800.059lg100.24(V)K ϕϕ'θθ-=+=+=在1mol ·L -1 HCl 中,3+2+(Fe /Fe )=0.70ϕ'θ3 mol ·L -1HCl 中,(Ti(IV)/Ti(III))=0.10ϕ'θ5.3 计算在pH3.0、c (EDTA)=0.01 mol ⋅L -1时Fe 3+/Fe 2+电对的条件电位。

答案:查得:III lg (Fe Y)25.1K =,IIlg (Fe Y)14.3K =,pH3.0时,10.8Y(H)10α= 2.010.812.8Y(H)[Y](Y)/10/1010c α--===2+II 12.814.3 1.5Fe(Y)1[Y](Fe Y)11010K α-+=+=+= 3+III 12.825.112.3Fe (Y)1[Y](Fe Y)11010K α-+=+=+=2+3+3+3+2+2+3+Fe(Y)3+2+2+Fe (Y)[Fe ](Fe /Fe )0.059lg [Fe ](Fe ) (Fe /Fe )0.059lg 0.059lg (Fe )c c ϕϕαϕαθθ=+=++2+3+Fe(Y)3+2+Fe (Y)1.512.3(Fe /Fe )0.059lg 10 0.770.059lg 0.13(V)10αϕϕα'θθ=+=+=5.4 将等体积的0.40 mol ⋅L -1 的Fe 2+溶液和0.10 mol ⋅L -1Ce 4+溶液相混合,若溶液中H 2SO 4浓度为0.5 mol ⋅L -1,问反应达平衡后,Ce 4+的浓度是多少?答案:4+2+3+3+Ce +Fe =Ce +Fe(-1240.5mol L H SO 中,3+2+4+3+(Fe /Fe )0.68,(Ce /Ce ) 1.45ϕϕ''θθ==) 3+3+4+2+(Ce )(Fe ) 1.450.68lg lg 13.05(Ce )(Fe )0.059c c K c c -'=== 混合后:3+3+-10.10(Fe )(Ce )0.050mol L 2c c ===⋅ 2+10.400.10(Fe )0.15mol L 2c --==⋅ 代入K '中:33+13.05424(Ce )(Fe )0.0500.05010(Ce )(Fe )(Ce )0.15c c c c c ++++⨯==⨯解得: 4+15-1(Ce ) 1.510mol L c -=⨯⋅5.5 在1 mol ⋅L -1 HCl 溶液中,用Fe 3+滴定Sn 2+,计算下列滴定百分数时的电位:9,50,91,99,99.9,100.0,100.1,101,110,200%,并绘制滴定曲线。

答案:3+2+2+4+2Fe +Sn =2Fe +Sn1mol ·L -1HCl 中 ,3+2+(Fe /Fe )0.70V ϕ'θ=,4+2+(Sn /Sn )0.14V ϕ'θ=sp 前,体系电位用Sn 4+/Sn 2+电对计算 4+4+2+2+0.059(Sn )(Sn /Sn )lg 2(Sn )c c ϕϕ'θ=+ 滴定9%,0.05990.14lg 0.11(V)291ϕ=+= 同样可算得滴定50,91,99,99.9%的电位分别是0.14,0.17,0.20,0.23Vsp 时, 11221210.7020.140.33V 12n n n n ϕϕϕ''θθ+⨯+⨯===++ sp 后,体系电位由Fe 3+/Fe 2+电对计算3+3+2+2+(Fe )(Fe /Fe )0.059lg (Fe )c c ϕϕ'θ=+ 滴定100.1%,0.10.700.059lg 0.52V 100ϕ=+= 同样算得滴定101,110,200%的电位分别为:0.58,0.64,0.70V5.6 用一定体积(毫升)的KMnO 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 2O 4·H 2C 2O 4·2H 2O ;如用0.2000 mol ⋅L -1NaOH 中和同样质量的KHC 2O 4·H 2C 2O 4·2H 2O, 所需NaOH 的体积恰为KMnO 4的一半。

试计算KMnO 4溶液的浓度。

答案: 根据题意,有242242442422424242242242242(KHC O H C O 2H O)1KMnO (KMnO )(1)15KHC O H C O 2H O 4(KMnO )(KHC O H C O 2H O)0.2000(2)12KHC O H C O 2H O 3m c V M V m M ⎧⎛⎫= ⎪⎪⎛⎫⎝⎭⎪ ⎪⎪⎝⎭⎨⎪⨯=⎪⎛⎫ ⎪⎪⎝⎭⎩(1)/(2),得:410(KMnO )40.20003c = -1440.2000(KMnO )0.02667mol L 310c ⨯==⨯ 5.7 为测定试样中的K +, 可将其沉淀为K 2NaCo(NO 2)6, 溶解后用KMnO 4滴定(NO 2-→NO 3-, Co 3-→Co 2-), 计算K +与MnO 4-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n (K) : n (KMnO 4)。

答案:++2+--226322K NaCo(NO )4K +2Na +2Co +NO +11NO −−→ +-2424K 11NO 11KMnO 5⨯相当于相当于 4(K ):(KMnO )1:1.1n n +∴=5.8 称取软锰矿0.3216克,分析纯的Na 2C 2O 4 0.3685克,共置于同一烧杯中,加入H 2SO 4,并加热; 待反应完全后,用0.02400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剩余的Na 2C 2O 4,消耗KMnO 4溶液11.26 mL 。

计算软锰矿中MnO 2的质量分数。

答案:KMnO 42-+2+2-2242224ΔMnO +C O ()+4H Mn +2CO +2H O+C O ()−−→过剩 224442224232(Na C O )15(KMnO )(KMnO )MnO (Na C O )2(MnO )100%20.368586.9450.0240011.2610134.02 100%0.321656.08%sm c V M M w m -⎛⎫-⋅ ⎪⎝⎭=⨯⨯⎛⎫-⨯⨯⨯⨯ ⎪⎝⎭=⨯=5.9 称取含有苯酚的试样0.5000克。

溶解后加入0.1000 mol ⋅L -1 KBrO 3溶液(其中含有过量KBr )25.00mL ,并加HCl 酸化,放置。

待反应完全后,加入KI 。

滴定析出的I 2消耗了0.1003 mol ⋅L -1Na 2S 2O 3溶液29.91 mL 。

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答案:--+322BrO +5Br +6H =3Br +3H OOH +3Br 2 = OHBrBr Br +3HBr--222--2-223462I +Br =I +2Br I +2S O =2I +S O化学计量关系:OH ∧3Br 2∧3I 2∧6S 2O 32-3322322331[6(KBrO )(KBrO )(Na S O )(Na S O )]6()100%94.11(60.100025.000.100329.91)6 100%0.500010 37.64%sc V c V M w m ⎛⎫- ⎪⎝⎭=⨯⨯⨯-⨯⨯=⨯⨯=苯酚苯酚5.10 称取含有KI 的试样0.5000克,溶于水后先用Cl 2水氧化I-为IO -3,煮沸除去过量Cl 2;再加入过量KI 试剂, 滴定I 2时消耗了0.02082 mol ⋅L -1Na 2S 2O 321.3 0mL 。

计算试样中KI 的质量分数。

答案:---+223--+322I +3Cl +3H O IO +6Cl +6H IO +5I +6H 3H O+3I →→223223331(Na S O )(Na S O )KI 6(KI)100%100.0208221.30166.0 100% 2.454%0.5000106s c V M w m ⎛⎫⋅⋅ ⎪⎝⎭=⨯⨯⨯⨯=⨯=⨯⨯5.11 今有一PbO-PbO 2混合物。

现称取试样1.234克,加入20.00 mL0.2500 mol ⋅L -1L 草酸溶液将PbO 2还原为Pb 2+; 然后用氨中和,这时Pb 2+以PbC 2O 4形式沉淀; 过滤,滤液酸化后用KMnO 4滴定,消耗0.0400 mol ⋅L -1KMnO 4溶液10.00Ml; 沉淀溶解于酸中,滴定时消耗0.0400 mol ⋅L -1KMnO 4溶液30.00 mL 。

计算试样中PbO 和PbO 2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