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和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癌症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致死性的疾病,对全球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癌症的调查研究,探讨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与对策。
一、癌症的发病原因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使个体对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
例如,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
2.环境因素: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物、化学物质以及放射线等都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潜在因素。
例如,吸烟可导致肺癌。
3.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蔬菜水果摄入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4.生活方式:长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关。
二、癌症的治疗方法癌症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癌症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早期癌症中有较好的疗效。
2.化疗:化学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3.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4.免疫疗法: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
5.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癌症细胞上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精确的治疗。
三、癌症对社会的影响癌症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负担:癌症治疗费用昂贵,对家庭经济状况造成了巨大压力。
2.心理健康:癌症诊断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3.社会支持:建立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提供医疗援助、康复和社交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4.预防与筛查:宣传癌症的防控知识,增加公众对癌症的认知,鼓励定期体检和癌症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结论癌症作为一种致命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了解癌症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是重要的,以便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提供更好的支持与照顾。
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报告

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报告摘要: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提供相关的研究证据。
一、引言肺癌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引起的肺组织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虽然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病风险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风险1. 基因突变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EGFR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较高,与肿瘤的预后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此外,TP53、KRAS、ALK等基因的突变也与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2. 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在人群中存在的多种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与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例如,GSTM1和GSTT1基因的缺失型与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此外,CYP1A1、XRCC1等基因的多态性也与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3. 遗传变异除了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外,遗传变异也与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例如,某些人群中存在的特定基因组变异与肺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收集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对其中的实验设计、样本量、研究人群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遗传因素与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都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四、讨论与展望本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病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与肺癌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病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肺癌的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肺癌;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遗传变异。
肺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肺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肺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肺癌的发病原因,则会大大的降低肺癌的发病率,远离肺癌的发病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肺癌的病因1、长期大量抽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抽烟习惯,并且每天抽烟量非常大,烟龄也很长。
研究认为,这些人群发生肺癌的几率比不抽烟的人群高很多。
其次,如平时生活在抽烟人士身边,长处于长期吸入二手烟的状态下,同样也会导致肺部健康受到影响,增大肺癌的发生率。
2、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区有数据统计发现,在城市生活的人群比在农村生活的人群发生肺癌的几率高,可能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比较多有关。
3、职业和环境接触肺癌同样属于职业癌,大约有10%的肺癌患者存在环境和职业接触史。
目前已经得到证明会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职业环境包括了铝制品的副产品、砷、芥子气、石棉、铬化合物、聚乙烯、焦炭炉、含镍的杂质、除此之外,如果平时经常接触福尔马林、铍、镉、硅等物质或者接触工业废气,同样也会导致肺部受到刺激,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4、电离辐射人的肺部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如果长期受到电离辐射,同样会增大肺癌的发生率。
电离辐射引起的肺癌以鳞癌为主。
5、有肺部慢性感染病史有极少数患者与既往有肺部慢性感染史有关系,如患有支气管扩张症或者肺结核的患者,肺部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支气管上皮可能发生癌变。
6、家族遗传因素肺癌同样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并且遗传代谢或者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等,同样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果受到外部不良不刺激,比如受到电离辐射或者长期大量抽烟等,发病率比普通人更高。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警惕肺癌1、颜面浮肿、颈部粗肿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临床表现,系各种病因引起完全,或不完全的上腔静脉阻塞,致使上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上肢、颈部、颜面部水肿,以及上半身表浅静脉曲张。
纵隔的肿瘤、炎症,血管本身的血栓均可成其病因,其中以支气管肺癌最为常见。
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肺癌的诊疗能力,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肺癌的预防和治疗 策略。
公共卫生政策建议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控烟法律法规,限制烟草 广告和销售,保护公众免受二手烟的 危害。
加强监测与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
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占肺癌的80%-85%。
小细胞肺癌
恶性程度较高,占肺癌的15%-20%。
肺癌的病因
01
02
03
吸烟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 素,约80%的肺癌与吸烟 有关。
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等 有害物质会增加患肺癌的 风险。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易感性也是肺癌 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诊断
痰液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实验 室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方式获取肺部 病变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是确诊 肺癌的金标准。
04
肺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戒烟
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 ,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病率
。
减少职业暴露
如肺肉瘤、肺母细胞瘤等,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肺癌相似,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
鉴别诊断的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
影像学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特别是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肺癌高危 因素。
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 断肺癌的重要手段,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 变、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表现。
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和家族遗传分析

论文题目: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和家族遗传分析1. 引言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均居前列。
虽然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但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和家族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系统探讨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家族遗传分析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2. 肺癌的遗传易感性2.1 遗传易感基因的发现●EGFR基因:EGFR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常见,特别是亚洲人群。
EGFR突变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反应良好。
●KRAS基因:KRAS突变在吸烟相关的NSCLC中较为常见,预示着较差的预后和对TKI治疗的耐药性。
●ALK基因重排:ALK基因重排在NSCLC患者中约占5%,ALK抑制剂对这类患者有显著疗效。
●TP53基因:TP53突变在多种癌症中普遍存在,突变形式多样,预示着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差。
2.2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分析大规模人群的基因型与表型数据,识别出多个与肺癌易感性相关的基因位点:●5p15.33位点:包含TERT和CLPTM1L基因,与多种癌症的易感性相关。
●6p21位点:HLA基因簇所在区域,提示免疫反应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15q25位点:包含CHRNA5-CHRNA3-CHRNB4基因簇,与尼古丁依赖和肺癌风险相关。
3. 家族遗传分析3.1 家族性肺癌的特点●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多名成员患有肺癌,且发病年龄较早。
●非吸烟相关:一些家族性肺癌病例发生在非吸烟者或轻度吸烟者中,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3.2 家族性肺癌的遗传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些家族性肺癌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有50%的概率将基因传递给子女。
●多基因遗传:家族性肺癌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这些基因的累积效应增加了患病风险。
3.3 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家族史采集:详细记录家族中每位成员的疾病史,识别高风险个体。
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流行病学肺癌已经从罕见疾病转变为全球性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肺癌的病因随着世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而变得更加复杂。
当前,肺癌的控制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在肺癌的三级预防和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最近的流行病研究发现,吸烟、,气暴露,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相对有害的职业暴露,遗传易感性,辐射暴露和饮食不均衡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从病因学角度预防肺癌。
应制定有效和实用的公共卫生政策,例如限制吸烟的法律,控制空气污染和对青少年进行禁烟教育,以减少肺癌的发病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女性中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和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仅次于乳腺癌)。
2012年诊断出约180万例肺癌新病例,占全球癌症总发病率的12.9%。
2012年,全球肺癌死亡率为159万人死亡,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9.4%。
吸烟是已知的肺癌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肺癌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吸烟的趋势。
在美国,大约20年前,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公共场所吸烟限制立法,并不断提高居民对其吸烟危害的认识。
许多州已经超过了与烟草有关的流行的高峰。
因此,这些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下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男性,尤其是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长更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组织学癌症类型。
这种趋势可能与烟草使用历史模式的改变或现代过滤嘴香烟的烟雾有关。
肺癌死亡率模式中的性别差异也反映了过去50年中吸烟与否的男女差异。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发现,在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肺癌的发病率而且死亡率都在迅速增加。
发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一,在女性中排名第二。
然而,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年报,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排名第一。
肺癌的家族遗传与遗传咨询

肺癌的家族遗传与遗传咨询一、肺癌的家族遗传现象肺癌是一种高发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家族遗传因素在一部分肺癌患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族遗传肺癌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多位血缘关系亲密的成员患有肺癌的情况。
这种情况表明了肺癌的遗传风险可能与某些遗传变异有关。
二、肺癌的遗传变异1. 基因突变肺癌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有研究表明,肺癌与一些关键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例如EGFR、KRAS和ALK等。
2. 遗传易感性遗传易感性是指某些人的基因组存在一些特定的变异,使得他们相对易患肺癌。
这些遗传易感性变异可能是通过影响个体的DNA修复机制、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来促进肺癌发生。
三、肺癌的遗传咨询家族遗传肺癌在某些家庭中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遗传咨询在这些家庭中显得尤为重要。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了解个体的遗传风险,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1. 应进行遗传咨询的人群遗传咨询适用于那些在家族中有两个或以上近亲患有肺癌的人群。
此外,对于已经患有肺癌的家庭成员,也应该主动接受遗传咨询,了解其子女的遗传风险。
2. 遗传咨询的内容遗传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家族病史调查、遗传风险评估以及遗传咨询师的建议等。
家族病史调查是为了了解家族中是否有肺癌患者,以及他们的具体情况。
遗传风险评估是通过分析遗传变异情况,判断个体的遗传风险。
遗传咨询师会根据评估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例如进一步的筛查、预防措施等。
3. 遗传咨询的意义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肺癌的家庭成员,遗传咨询还可以为其子女提供更早的干预机会,以降低遗传风险。
四、预防肺癌的措施除了遗传咨询外,预防肺癌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肺癌的方法:1. 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吸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同时,也应远离二手烟,避免被 passively exposed to tobacco smoke.2. 注意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肺癌也很重要。
《肺癌易感性与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烟焦油的相关研究》范文

《肺癌易感性与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烟焦油的相关研究》篇一一、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CYP1A1和GSTM1基因的多态性被广泛研究。
同时,烟焦油作为吸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肺癌易感性与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烟焦油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CYP1A1是一种参与药物代谢和生物转化的酶,而GSTM1是一种与细胞解毒功能相关的酶。
这两种酶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表达水平和活性,从而影响个体对有害物质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研究表明,CYP1A1和GSTM1基因的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三、烟焦油与肺癌的关系烟焦油是吸烟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混合物,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苯并芘等。
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长期吸入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对肺部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肺癌。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基因数据和吸烟史等相关信息。
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检测CYP1A1和GSTM1基因的多态性,同时检测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烟焦油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五、研究结果1.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发现,CYP1A1和GSTM1基因的特定变异类型在肺癌患者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这表明这两种基因的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
2. 烟焦油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长期吸烟者的肺部烟焦油含量显著高于不吸烟者,且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gregation;early—onset lung cancer;linkage study;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smoking
Authors’ address:
Cancer Center,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Lung Cancer Institute,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Guangzhou 5 10080,China
万方数据
钟文昭,等.吸烟和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203
BRCAl x.L孚L腺癌成冈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 类基冈可用来识别高危险患者,筛查早期疾病。 1.5高频低外显率基因
流行病学数据提示仅约l%的人群生于严重 肺癌家族聚集的家庭.10%。15%出现一级亲属患 肺癌。因此研究经费主要投入到了散发性肺癌高频 低外显率的基因筛查。编码致癌物代谢相关酶、 DNA修复和炎症、细胞周期相关通路的基因曾一 度是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焦点,但纵览这一领域的 文献。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 的相互矛盾和弱相关性【”]。
在群体遗传学.收集多代多人受累的肺癌家系 进行基于家系结构的多步骤连锁分析(1inkage study)策略识别相关的染色体位点。筛查候选基 因.用带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 phism.SNPs)标记的基凶组扫描.精确定位和疾病 易感性相关的变异基因成为了主要的思路。即使存 在这些罕见的家系,但由于大多数患者仍在高龄发 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家系内的其他成员可能是已 在其他医院死亡的肺癌患者,也可能是健康的潜在 肺癌人群。因此给齐全的标本库和准确的临床资料 采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Tokuhata等1963年报告了第一个探索肺癌家 族聚集现象的研究[23.其后陆续累积了超过30份 数据…,探索了肺癌先证者亲属的患病风险与众多 因素的关系.这些研究经家庭吸烟模式校正及汇总 的结果提示:如果一级亲属有肺癌患者,肺癌患病 风险大约增高2倍.这种倾向在女性非吸烟者更显 著[s,s3:另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早发型肺癌(一般 指发病年龄小于50岁)和多成员受累是家族中有 高风险遗传因子的风向标。此外,人种、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史和病理类型也插足其中.美国底特律的数 据显示50岁前发病的黑人肺癌一级亲属患病风险 显著高于相应的白人肺癌[7],瑞典家族癌症数据库 显示在早发肺癌中,先证腺癌的家属比其他类型肺
人类很多复杂的遗传特征,包括癌症。可在双 生子研究这面照妖镜下现出原形。假设处于同一环 境下.异卵双生表型的不一致主要归功于遗传差 异;而如果暴露于不同的外界因子之中。同卵双生 表型的差异主要归因于环境及合子形成后胚胎发 育和表观遗传差异。Lichtenstein等搜罗了44 788对 双生子11个部位癌肿的资料【引,发现当双生子中一 人患癌时.其中遗传贡献的份额仅在前列腺癌 (42%)、大肠癌(35%)和乳腺癌(27%)中有统计学 意义.作者推断:环境因素在散发性癌症成因中占 优势。众所周知,吸烟与肺癌关系尤为密切(10倍风 险)。这个研究中,遗传和环境在肺癌中的较量以遗 传告败,遗传因子占26%,共同的环境因子占12%, 差异环境因子占62%。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吸烟习 惯的一致性高于异卵双生,换句话说.遗传也部分 决定了生活轨迹的一致性。 1.2家族聚集和早发型肺癌
2009年8月 第9卷第4期
·述 评·
循证医学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ug.2009 V01.9 No.4
吸烟和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钟文昭.吴一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肺肿瘤;遗传易感性;家族聚集;早发型肺癌;连 锁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吸烟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后。全基因组关联分 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被寄予 厚望.研究者期望这一技术能一针见血地找到致病 基因。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陆续公布了视网膜黄 斑、乳腺癌、冠心病、肥胖症、精神分裂症、风湿性关 节炎等几十种疾病GWAS的结果。确定了一系列 复杂疾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基因、易感区域和SNPs 变异。我国亦对GWAS进行了优先安排,并获得了 银屑病全基因组分析的结果。
xu等riO:收集了1 561名肺癌先证者12 817位 一级亲属的资料行复合分离分析,提示需德尔衰减模 型和共显性模型均能容纳肺癌的病因解释.而当把发 病年龄分布纳入模型时.则发现多基冈和环境冈子的 交互作用模喇更符合总体人群的肺癌发病分布。 1.4低频高外显率基因
由于受更相似的环境因素左右,双生子和家族 聚集研究都只是遗传易感性的间接证据。研究者从 来没停止过对直接证据——基凶的搜索。 1.4.1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1 肺癌遗传易感性的证据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漫长的多步骤过程,每一步
[作者简介]钟文昭(1975一),男,广州人,主治医师,医学 博士,研究方向为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都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根据基因改变发生在 不同细胞,可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肿瘤。由于基因 和环境的复杂关系.遗传性肺癌和散发性肺癌的边 界很模糊。 1.1双生子研究
单基因遗传的肺癌发生率很低,肺癌遗传易感 性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几种罕见孟德尔遗传性肿 瘤综合征的疾病.在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着色 性干皮病和Bloom’s综合征等家族中。肺癌的发病 率都显著增高。如Li.Fraumeni综合征多发癌家 系中,实验证明P53抑癌基因生殖细胞(种系, germline)突变是其主要遗传基础,在肿瘤细胞中往 往出现P53位点的另一等位基因的突变或丢失。¨:。 1.4.2种系EGFR基因突变家系和二次打击学说
1951年。英国所有男医生都收到了来自Doll的 邀请,共计40 710人加入了一项为期5年的吸烟和 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的队列研究,1957年。英国 医学研究委员会宣布:世纪初肺癌激增的始作俑者 是吸烟,从而使“吸烟有害健康”写上了烟盒…;1963 年.Tokuhata等首次展示了遗传与肺癌休戚与共的 关系,肺癌患者一级亲属增高2.5倍的肺癌发病率 和吸烟无关[zl。从此,吸烟、基因与肺癌的三角关系 一直扑朔迷离。而近来一系列革命性的研究正在形 成一句话“肺癌在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某些基因 变异的累积导致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变异可能源 于双亲传递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基因自发突变所 致.可能是隐藏在遗传中某种行为的映射,也可能是 暴露在外界致突变因素的结果。在这个层面,肺癌确 实是一种基因病。更重要的是,它将带给我们对肺癌 新的诊断、分类方法以及最终新的预防和治疗方式。
Kundson早在70年代提出了二次打击学说: 一些细胞的恶性转化需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突变。第 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由父母遗传而来;第二 次突变则发生在体细胞。该学说对一些遗传性肿 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早年发病,双侧,多发,家族 聚集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家族性多发腺瘤样息 肉(5q21染色体APC抑癌基因)也有这种倾向。也 许是肠壁上密密麻麻的息肉和二次打击理论启发 了Bell.促使他幸运地捕获了一个双侧多发肺泡细 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相关腺癌 家系,编织了肺癌二次打击学说,引。该家系中三代5 人得BAC相关肺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相似。1人近
美国肺癌遗传流行病学联盟(Genetic Epidemi. ology of Lung Cancer Consortium,GELCC)利用http: //www.eh.ue.edu/gelcc/招募的一批家族肺癌于 2004年首次定位了和肺癌家系关联的区域——染 色体6q23—25 113]。Bailey—Wilson等针对392个已知 的遗传变异普遍位点作为标记,对52个高聚集家 系的上呼吸道肿瘤患者与健康成员的等位基因进 行比较,发现易感基凶与6号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 连锁的有力证据,相关性随着家族癌症成员的增加 而递增。研究人员还比较了吸烟对这种预期的家族 肺癌易感基因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之间的影响.对于 非携带者而青。他们吸烟越多,患肺癌的风险就越 高;另一方面,对遗传易感性携带者不管吸娴多寡, 他们患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在6号染色体定位的 基础上,时隔三年,GELCC应用遗传信息剖析的微 卫星标记精确定位和带高密度标记的SNPs关联研 究.发现RGSl7变体是家族性肺癌的候选敏感基 因[14]。当RGSl7被敲减后,裸鼠肿瘤增生受抑。正如
期发现肺部多发结节。先证者(50岁发病)有4兄 妹.4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均检测H{经种系传递的 T790M.其中两BAC相关腺癌兄弟的4份肿瘤标 本中含不同克隆比例的T790M.L858R,T790M-exon 19 delection或者T790M.G719A。巧合的是,70年代 就培养出来的一株NCI—H1975 BAC腺癌细胞,最近 重新检测证实含杂合性T790M—L858R双突变。对于 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突变。传统认为微小克隆 T790M是在TKI歼灭L858R后才凸显出来:在这个 家系中.推测体细胞的L858R打开了种系T790M突 变这扇半掩的门后才加速了肿瘤的启动。其后。Ikeda 和Pao也先后发现了经种系传递的EGFR V843I和 T790M多中心起源肺腺癌家系。这些家系的肿瘤组 织中,也同时含有另一种常见的EGFR活化突变类型。 1.4.3连锁分析和6号染色体易感区
[文章编号】1671—5144(2009)04—0201-05 Smoking and the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Lung Cancer{}
ZHONG Wen-zllao,WU Yi—long
Key words:lung neoplasms;genetic predisposition;famil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