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散文的语言

合集下载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一、赏析文章段落语言之美,一般我们可从以下10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1.结构层次(总分、分总、总分总)2.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4.描写角度(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

)5.描写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6.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反复、排比等)7.语言句式(长句、短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8.抒情方式(直接、间接)9.词语运用等(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拟声词等)10.表现手法(铺垫、渲染、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烘托、对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二、关于写作顺序时间顺序(要找出时间点)空间顺序可结合方位和观察角度进行思考1.方位:由上到下、从高到低、由远到近、从左到右、由前到后......2.观察角度:仰视、俯视、平视事情发展顺序(要理清事情的发展过程)三、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指导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夸张: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特点或……情感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文章表现力对偶:句式工整、增强表现力、增加节奏感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或……情感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意思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四、感官角度思考指导感官一般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用是: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地描写事物的特点。

例段指导:“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赏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绝妙的比喻和拟人句,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抚摸”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把“春风”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触感。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导读:教学目标: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

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3)第9段:楠木——白杨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

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品味的角度: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

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教师补充:(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鉴赏散文语言的角度及术语.ppt

鉴赏散文语言的角度及术语.ppt

用词的精当 ---以《荷塘月色》第六段为例作简析
• 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自然淡雅, 不事雕琢,但并非随意敷衍。文章的 第六段,在叠音词和动词的使用上就 显示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用词之妙:总体概括,选取一二落笔.
首先是叠音词的使用精当。“远远 近近,高高低低”修饰荷塘四周的树,描 摹出了荷塘四面的树的风姿绰约, 又重重 叠叠;“重重”将荷塘围住,写出了树丛 的环绕的形态,又有层次感;“阴阴”的 树色,写出了树丛的繁盛葱茏,月光下的 依稀朦胧;“隐隐约约”修饰远山,写出 了远山的朦胧素淡。这样写不但形象而且 富有音乐感,有利于表达对荷塘的喜爱。
2.呈现朴素之美。
本文语言不是浮艳华美的套语,而是自然生发, 准确地传达感悟体验,无雕琢之痕,无矫揉
之态,洗尽铅华,让人感受到自然朴素之美。如 “……”,自然地章采用多变的句式,整散结合,语势奔放。 所采用的整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 “……”。这些整句,不单很好地表现了“风”勇 敢
语言风格举隅
1.豪放 2.清新 3.质朴 4.潇洒 5.舒缓 6.活泼
激越----阴柔 明快----沉郁 通俗----华丽 旷达----严谨 平和----急骤 幽默----细腻
婉约 含蓄 典雅 工整 猛烈 隽永
语言特点术语
语言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 语言简洁洗练、简练利落,语言浅显、明白如话、 不加修饰,言简意丰。 语言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 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 简笔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 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鉴赏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抓住“文眼”:散文的“文眼”因文而异,可能是文章中的某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甚至是某一景一物。

通过抓住“文眼”,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 把握线索: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

散文的线索可能包括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等,这些线索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品味语言: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

在鉴赏时,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运用,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4. 体会意境: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文章所营造的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5. 感受思想情感:散文往往是作者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鉴赏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6. 领悟哲理:优秀的散文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领悟这些哲理,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智慧。

7. 了解背景:了解文章的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8. 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文章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章的美感。

9. 注重表达技巧:鉴赏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0. 反复阅读:对于一些深奥的散文,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入理解。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到一些细节,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散文鉴赏,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哲理和深层意蕴,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方法一:抓关键词法
该句中的(关键词)一词,(效果)地写出了(写作对象及其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方法二:抓修辞法
1、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

2、夸张,突出强调,增强联想,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3、对偶,整齐匀称,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4、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感染力强。

5、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

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效果)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方法三:表达方式分析法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发)了(事物、景物、人物、观点、情感),表达了((结合主旨分析)
方法四:表现手法分析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
本句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效果)地写出了
(写作对象的特征),表达了的思想或情感。

方法五:句式分析法
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效果。

设问句:提醒读者注意,强发其思考。

反问句:语气强烈,强调突出某种意思或情感。

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这是(句式)句,(效果)地表达了的思想或情感。

方法六:分析语言特色法
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

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多样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答题:
1. 简洁自然:散文的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避免繁复累赘。

它接近口语,表达自然流畅,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轻松。

2. 形象生动:散文语言注重形象性,通过具体、直观的描述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3. 抒情性强:散文往往包含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语言充满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富有节奏和韵律: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句子的长短搭配、停顿和重复等手法,形成音乐般的效果。

5. 精炼有力:散文的语言经过精心雕琢,每个词都选得恰到好处,既准确又有力,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6. 含蓄蕴藉:散文的语言往往不直露其意,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

7. 个性化特征:每位散文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种个性化
的特征使得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8. 文化内涵丰富:散文的语言常常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厚度和教育意义。

在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时,可以从上述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构建意境、传达情感、表现主题等。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写景散文的线索前面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3、牢记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互渗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写景散文中意境的创设,通常有两种主要途径——“以景传神”和“以神驭景”,通过“景”的分析,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以景传神的意境需要循景察情。

写景散文意境创设方法之一是以景传神,就是“通过对具体景物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景,入其里,察其情,达到鉴赏的目的,获得审美的愉悦。

以神驭景的意境需要追问背景。

散文创设意境方法之二——“以神驭景”,就是“通过对象的底蕴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

在这种方法下的意境,通常呈现出夸张变形的特点,充满象征意味。

阅读这种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原因,象征的背景,这种鉴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有意识的探求。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写景散文中的形象往往是作者自己所亲闻、亲见、亲历的,是作者饱蘸着酣畅淋漓的情感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必然受到作品所饱含着的强烈情绪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出丰富的想象。

5、品味散文的语言。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

一、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特点和语言魅力。

2. 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语言魅力3. 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 欣赏和分析散文的方法5. 实践写作散文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和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和语言魅力。

2. 讲解: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和修辞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4. 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实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散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散文作品:提供一些经典散文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2. 散文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些关于散文写作的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散文作品和写作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魅力。

2. 第二课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散文作品。

3. 第三课时:进行散文写作练习,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散文写作比赛或文学社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散文创作和欣赏。

3. 开展散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散文作品,提升文学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就散文的语言做一些点评 就散文的语言做一些点评 语言 选择语言鉴赏的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 选择语言鉴赏的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 结合散文中具体的词语或语句,加以评析。 结合散文中具体的词语或语句,加以评析。 根据散文语言的特点进行小结。 根据散文语言的特点进行小结。
结束语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 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 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 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 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 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 价值。 因此,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 价值。”因此,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 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散文。 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散文。
பைடு நூலகம்
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1、明确品味的角度。 、明确品味的角度。 2、 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品味。 、 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品味。
阅读材料《榕树,生命进行曲》 思考: 阅读材料《榕树,生命进行曲》,思考:
这篇散文的抒情对象是什么? 这篇散文的抒情对象是什么?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材料《榕树,生命进行曲》 完成练习: 阅读材料《榕树,生命进行曲》,完成练习: 1、结合具体语境,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的含义 结合具体语境, 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的翔舞。 A 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的翔舞。 把巍峨的韧性, B 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 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 3、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精辟的散文。请你摘录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精辟的散文。 一处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一处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 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 那树》
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比喻鲜活,生动 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比喻鲜活, 形象的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密, 形象的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密,表现了这棵树生 命的壮美。寄寓了作者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命的壮美。 之情。 之情。
我的耳边,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到的雨 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声,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岳飞他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 岳飞他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 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夜读岳飞》 夜读岳飞》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夜读岳飞时深深投入、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夜读岳飞时深深投入、心醉神迷的 状态, 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于岳飞和诸葛亮两个心忧天下的高贵 灵魂的深情赞美,对于两位伟人崇高精神人格的深刻理解, 灵魂的深情赞美,对于两位伟人崇高精神人格的深刻理解, 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情真挚深厚, 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情真挚深厚,动人 心魄。 心魄。
这段文字突出特点是运用了精彩巧妙的比喻, 这段文字突出特点是运用了精彩巧妙的比喻, 以提琴、弹拨、倍司轰响、铜管齐鸣为喻, 以提琴、弹拨、倍司轰响、铜管齐鸣为喻,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鼎湖山的泉声有的柔曼、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鼎湖山的泉声有的柔曼、 有的清脆、有的厚重、有的雄浑,写出了鼎 有的清脆、有的厚重、有的雄浑, 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湖山多层次的泉声,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 水的喜爱和由衷的赞美。文笔细腻, 水的喜爱和由衷的赞美。文笔细腻,语言富 有诗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有诗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优美 通过对语句中鲜活生动,富有诗意的关键词语 通过对语句中鲜活生动, 的把握以及修辞的运用来鉴赏语句的优美; 的把握以及修辞的运用来鉴赏语句的优美; 通过对准确精当的词语和富有哲理的语句去分 析语言的精辟。 析语言的精辟。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 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 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 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 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 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 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 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 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 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 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 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和死亡。 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和死亡。 这是散文《 中写声的名段, 这是散文《鼎湖山听泉 》中写声的名段,请就这段散文 的语言作点评。 的语言作点评。
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理解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 理解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认真阅读上下文,紧紧联系语境, 认真阅读上下文,紧紧联系语境,明确表 层含义,挖掘深层含义。 层含义,挖掘深层含义。 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明确作用:铺垫、 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明确作用:铺垫、 烘托、对比、照应、线索、过渡、 烘托、对比、照应、线索、过渡、点题
散文的整体把握
• 1、把握散文的抒情对象 、 • 2、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阐述的哲理。 、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阐述的哲理。 • 3、抓住线索理清行文的思路。 、抓住线索理清行文的思路。
品味散文的语言
品味散文语言的几种题型
感受文章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领悟其中的哲理 情感, 哲理。 1、感受文章语句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其中的哲理。 2、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并说说理由。 并说说理由。 3、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优美 的语句 4、理解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语言做一些点评 5、就散文的语言做一些点评。 就散文的语言做一些点评。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 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 2、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 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 刻的哲理蕴涵。 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朴素流畅、清新自然、 散文语言朴素流畅、清新自然、 富有诗意。 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 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 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动人的抒情韵味 深邃的哲理意蕴 优美精当的词语 巧妙精彩的修辞 情感真挚深厚, 情感真挚深厚,动人心魄 富有哲理、 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用词准确生动、 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诗意 排比、反问、设问、拟人、 排比、反问、设问、拟人、 比喻、对偶、夸张、 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 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 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到的雨声,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到的雨声, 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 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 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 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夜读岳飞》 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夜读岳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