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关系

合集下载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图3-2-1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 B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
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在不同的电子层上,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 远,能量越高。 3.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3-2-1
2.关于原子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 答案 B 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A项错误;原子是由带正 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C项错误;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银、铜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项错误。
例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 kg,则A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
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据此可求得Ar(A)=
mkg nkg 1
=12m 。
n
12
答案 12m
n
题型一 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1 (2016山东威海中考)图3-2-2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中的8种决定关系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中的8种决定关系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中的8种决定关系
01
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02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03
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04
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05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4为金属,
>或=4为非金属,
=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06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4为失电子,
>或=4为得电子,
=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07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
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
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08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
得电子后为阴离子,
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结构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常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的结构——原子弹的基石考点1 原子的构成1.成原子的粒子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3 元素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二、元素——宇宙大爆炸考点4 元素符号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二个氢原子,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考点5 物质组成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⒈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整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而原子结构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了解原子结构的知识对于理解化学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下面将对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

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原子核结构和电子排布, 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原子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2. 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含有质子和中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可以忽略。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原子直径的10,000倍。

3. 电子: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基本粒子,以负电荷平均分布在原子核外围的轨道上。

电子数目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中的电子数量与质子数量相等,使得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4. 能级和轨道:电子在原子周围运动时,只能占据特定能量的轨道,这些轨道被称为能级。

能级越靠近原子核,其能量越低。

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最多容纳18个电子。

5. 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原子序数是指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简写,通常使用英文字母或字母的组合来表示。

例如,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符号是O。

6.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表格。

相似化学属性的元素通常在同一垂直列上。

周期表提供了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对于学习和了解元素和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7.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由于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因此它们的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数量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同位素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来区分,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氢-2和氢-3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原子与分子是化学的基本概念,其结构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原子与分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原子的概念与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它是化学元素的最小单位。

根据Dalton原子理论,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周围的电子组成。

1.1 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电荷中性的中子组成。

质子的质量约为1.673 × 10^-27千克,电荷为正电荷,每个质子的电荷为1.6 × 10^-19库仑;中子的质量约为1.675 × 10^-27千克,电荷为中性。

1.2 电子电子是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绕原子核外轨道运动。

电子质量较小,约为9.1 × 10^-31千克,电荷为负电荷,每个电子的电荷为1.6 × 10^-19库仑。

1.3 元素的特性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的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基本分类单位。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共有118种,每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

二、分子的概念与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最小化学单位。

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分子中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的原子。

2.1 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纯物质。

每种化合物都具有独特的化学式和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2.2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团体,负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团体。

2.3 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由通过共用电子对连接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共用电子对是一对原子共同占据的电子对,可以通过共价键连接两个原子。

三、原子数目的确定与元素符号3.1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化学元素的一或两个字母的缩写形式。

它们是根据元素英文或拉丁名的第一个字母来确定的,并且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原子结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解释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初中化学中与原子结构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与原子在学习原子结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

二、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质量约为1个单位质量;中子不带电荷,质量约为1个单位质量;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极轻,约为1/1836个单位质量。

三、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的中心,占据极小的空间;电子云则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四、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元素的标志,一般用Z表示;原子量是一个元素原子的质量,用A表示。

例如,氢的原子序数是1,原子量是1。

五、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有差异。

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氢-2和氢-3。

六、电子排布原则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按一定的规则排布。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 能级顺序原则:按照能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填充电子,能级越低越接近原子核。

2. 安培定则: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一对电子,且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3. 充满轨道原则:当低能级轨道已经填满时,才能开始填充更高能级的轨道。

七、电子层和壳层电子层是指所有具有相同主能级的轨道的集合,记作n层;壳层是指电子层中所有子能级的集合。

第一层只有一个s子能级,第二层有一个s子能级和三个p子能级,以此类推。

八、离子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

失去电子的离子带正电,称为阳离子;获得电子的离子带负电,称为阴离子。

离子的形成使得原子变成了带电的粒子,改变了其化学性质。

九、原子结构的实验探究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了原子结构。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图文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图文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图文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中,原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

本文将从原子的基本构成,电子排布及其能级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等方面详细介绍化学原子结构的知识点。

一、原子的基本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无电荷的中子以及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内,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

质子是带有正电荷的基本粒子,其电荷数目与电子相等,质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质量单位(am),常用符号为p+。

中子是无电荷的基本粒子,其质量与质子相似,中子的质量也约为1个质子质量单位,常用符号为n。

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其电荷数目与质子相等,但质量约为质子和中子的1/1836,常用符号为e-。

二、电子排布及其能级结构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体现在电子的层、壳和轨道的概念上。

1. 层和壳层是指离原子核越远的区域,以K、L、M、N等字母表示。

其中K层离原子核最近,L层次之,以此类推。

壳是指由电子占据的层,每个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具体来说,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N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

2. 轨道轨道是指电子在原子中运动的区域,每个层包含多个轨道。

根据轨道的形状和能级不同,可分为s轨道、p轨道、d轨道和f轨道。

s轨道为最简单的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

p轨道则能容纳6个电子,分为px、py和pz三个方向。

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有5个不同的空间方向。

f轨道能容纳14个电子,有7个不同的空间方向。

3. 能级结构在原子中,每个层都有不同的能级。

能级越高,所含电子的能量越大。

每个能级分为多个轨道,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充进入轨道。

兼顾电子的能量最低和电子排布的稳定性原则,电子填充原则有次序为:1s、2s、2p、3s、3p、4s、3d、4p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乐冲刺做的更少,考的更好
初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