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2)班张力(44)邹前敏(48)罗家飞(54)邹育宁(25)光的折射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
(填改变或不改变)
2、 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叉鱼时,不是
把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位置,而是对着稍低
(“高”、“低”)于它所他看到的鱼的位 置叉去。
3、水中的鲨鱼看到空中的大
雁比实际位置是 高 了一些。
(填“升高”或“降低”)
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了 折射,下图中正确的是( D )
几个概念: 两种介质的界面、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Βιβλιοθήκη 线、入射角、折射角等。 法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入射角 i 反射角 r
界面
入射点O
空气 水
折射角r´
折射光线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规律 3、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
实验结论: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通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P
的像点P’
Q
Q/
空气
BA
P/

P
人在水上看到
物体的像,比实际 2、池水变浅
物体位置偏上,感
觉水比较浅。
3、钢笔错位
4、海市蜃楼: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 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1、光的折射规律内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1)折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 、法线 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 (3)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不改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4光的折射》说课稿
4.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2.内容:板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
-临界角与全反射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生活实例和应用
3.风格: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使用符号和图示辅助说明。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同时作为视觉辅助,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光学概念。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光学基础。然而,在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时,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折射定律的理解:折射定律涉及角度和介质的变化,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2.全反射的概念:全反射涉及临界角和光密介质,学生可能对这部分知识感到困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掌握透镜的基本知识和成像原理,为后续学习光学仪器和光学现象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折射定律,理解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3)了解临界角和全反射的概念,掌握全反射的条件;
(4)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知识,了解其成像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教学用具】塑料桶、手电筒、铁架台、刻度盘、细铁丝、石块、细线、水、“小鱼”模型.┃教学过程设计┃2.课前提问: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借助光的反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导入新课活动“刺鱼”活动(学生)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图1(学生)各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用细铁丝作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把“鱼”刺出水面为成功,只准刺两次,看哪个小组能够成功.制造悬念,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取折射的直观表象和“偏折”的感性经验.教师问失败的同学,是否对准了“鱼”,学生点头.学生问:为什么刺不到“鱼”?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出课题.进行新课一、光的折射概念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手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图2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模仿光的反射规律,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二、光的折射规律推导小组实验1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举手发言.)通过简单实验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同学之间交流、评比.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让学生理解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情况.补充特殊情况,让学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图3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中(2)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学生画在白纸上,展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实验.)小组实验2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绘出如图3(3)中所示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三、光路可逆模仿光的反射现象.四、课堂练习(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图4五、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解释“刺鱼”失败原因.a.让个别学生往更深的位置刺“鱼”.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动画,得出“鱼”的位置变浅了的结论.体验光的折射的错觉.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4节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二、光的折射规律条件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结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条件b:光垂直射入水中.结论:传播方向不改变.三、光路可逆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刺鱼”失败.2.水池变浅.3.硬币再现.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共47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共47张PPT)

到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
则P点在S的 下 方,Q点在S的 上 方。
水面到a处时,光 b
在水面发生折射。
水面到b处时,光 a
在水中直线传播, 射灯
照亮S点。
S
视深度小于 实际深度。
1200
D、大于1200,小于1500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虚线表示 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
璃砖后,观察范围将 变大
观察点 不变,进入 观察点的边 缘光线不变
如图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一束光照在
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现往池
内注水,水面升到a位置时,站在池边
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上升
看 岸 上 的 树 , 树 变
海 市 蜃 楼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形成 的虚像。
折光 射的
蜃海 这现是象什?楼么 市
怎样形成的?
返回
• 折射现象口诀 •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
鱼变浅。 • 原因光会变折射,认真分析
不受骗。
1、有一光线斜射入水中,下图
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B )。
气时发生 折射 而成的像,太阳的实 际位置在图中 乙 位置(选填甲或乙)
看到的太
阳在折射
光线的反 向长线上
地球
甲 地平线

一光线由空气斜射手水中,入射角为 300 ,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
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的大小一定 ( D )
A、小于300
300
B、大于300,小于600 空气 C、大于600,小于1200水

课堂练习 1、当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 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只有当光 垂直 射入介质表面时, 光的传播方向才不变,这时入射角等于 0º ,折射 角等于 0º 。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4光的折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4光的折射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光的折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4章第4节,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折射现象:介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相等;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等规律。

3. 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 教学重点: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水、玻璃棒、激光笔等)。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通过水杯观察手指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雨后的彩虹、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5. 动手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折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作业题目。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现象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折射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光的折射.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光的折射.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4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及折射规律.2.当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从光速角度去记:当光从光速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还会发生反射.(济宁中考)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提示】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答案】 D知识点1 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______.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填“可逆”或“不可逆”).知识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4.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筷子在水中的“______”现象,海市蜃楼.5.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______才能叉到鱼.1.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A.0°B.30°C.45°D.60°3.“五一”黄金周,小明来到青山环抱、绿树簇拥的碧流河水库.站在拦河坝上,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鸟B.鱼C.白云D.青山4.(贺州中考)一束光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5.(泸州中考)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6.(黔西南中考)下列光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B.镜中的人像C.海市蜃楼D.手影7.(绥化中考)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8.(咸宁中考)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9.(玉林中考)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是属于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10.2013年12月4日上午8点25分左右,南京的天空中出现“两个太阳”的奇观.光学专家表示,眼下南京雾霾天,空气中漂浮物沾上水汽后,会形成多棱镜,太阳照射,使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太阳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所以产生“2个太阳”.11.(盐城中考)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_____造成的.第12题图1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入水面,则反射角是______度,折射光线在图中的______(填“A”或“B”)区域.第13题图14.(铜仁中考)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动手动脑15.图甲所示,从游泳池里出来的小明感觉比下水前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向下看,感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_____.请你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明在岸上B点观察池底A点的光路图.参考答案第4节光的折射课前预习1.折射 2.同一平面内法线小于大于 3.可逆 4.浅折断 5.下方当堂训练1.C 2.A 3.B 4.解:如图所示:5.37°43°课后作业6.C 7.C 8.D 9.45°折射10.折射虚11.直线传播左不变12.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13.60 A14.答案:如图所示:15.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浅如图所示——————————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唐玲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4.光的折射》教案2

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4.光的折射》教案2

《4.光的折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二)难点
光的折射在实际问题上的研究,如折射使池水“变浅”等
三、教学资源
(一)教学场所:
多媒体物理实验室
(二)器材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
学生:盛水的水槽、激光笔、蚊香、空烧杯、纸杯、彩色粉笔、硬币
四、教学过程。

光的折射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课件初二物理人教版

光的折射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课件初二物理人教版

或“实”),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 .
3、指出下列现象中包含的光学知识: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 、池水变浅
C 、立竿见影 ;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4、画出下列各图的折射光线:
再见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__会__发__生__偏__折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信息快递
N A
AO 入射光线
OB NN′ ∠i ∠γ
折射光线 法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i 空气
O γ 水(玻璃)
B N′ 演示实验
回顾探究反射规律的方法: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定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N
θ1 O
θ2 N'
空气 玻璃
B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 玻璃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 空气中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空气
⑤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 水 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人在水上看到 物体的像,比实际 物体位置偏上,感 觉水比较浅。
池水变浅
四、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课堂小结: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小于 )
入射角.
2.如果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则入射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图4.4-4)。
缺点:(同光路可逆一样,只是用文字表述出现象,没有更加实际的图片,难以让学生理解。)
改进:(加以图片,画出光路图加以解释。)
优点:(同本节开始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类别
版本
人教版
章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标题
光的折射
引入
课本
想法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呢?这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
(优点: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缺点:不利于初中生的理解,会加大学习难度。)
1:复习上一节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2:放映图片
3:提问(怎么才能叉到鱼?)
(优点:能帮助学生们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实验
优点:能提高学生的观察与独立思考在实验器材上加注角度。)
光路可逆
如果让光路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或其他介质射如空气中,可以看到,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也就是说,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缺点:(只有文字表述,没有具体的支撑。)
改正:(在实验中让学生看到这以真实现象,帮助学生们理解与记忆这里理论。)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用光的折射现象可以解释本节开始提出的问题。池底某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逆着折射光看去,就会感觉这点的位置升高了(图4.4-3),即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利用同样的道理,还可以解释筷子在水中“折断”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