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整体读懂古诗》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整体读懂古诗》课件

宏观读诗——知人论世 微观解辞——揣情摩意 反观破疑——借题解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 学,唐宋诗词在各自的时 代里光彩耀眼;一个诗人 有一个诗人的诗风,豪放 婉约、质朴华美,各呈擅 场。读诗,首先要从宏观 上把握诗歌创作的大时代 背景,了解诗人的人生际 遇、生活环境、诗作风格 ,从而准确判定诗歌的情 感基调
古代诗歌阅读
年 卷别 份
全国
20 甲卷 22 全国
乙卷 课标全
20 国甲 21 课标全
国乙 课标全
20 国Ⅰ 20 课标全
国Ⅱ
作者及作品
涉及考点 体裁
形象 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
欧阳修 《 画眉鸟》与文同《画眉禽》 宋诗 √
王 勃《白下驿饯唐少府》
唐诗

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宋词 √


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 ②交代写作对象(鹭鸶)。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主旨等。
《咏素蝶诗》——
方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法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一 《鹊桥仙·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 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考点分析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侧重考查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①对诗歌形象的考查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来 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2.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ppt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ppt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 2、有些题目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 3、有些题目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 4、有些题目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 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 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 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 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 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 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

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

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

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字句,就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古诗中的一两个字或诗眼句往往能揭示古诗的情感,这样的字句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又快又准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看“变”点1.省略成分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会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

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成分技巧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例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李弥逊《春日即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诗句①的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

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把诗的下句里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黄昏。

诗句②的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

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②省略谓语。

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2.语序倒装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3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月亮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菊花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解析

2017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解析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 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
4、宾语在主谓之间。如杜甫《月夜》中
的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诗人悬想美丽温柔的妻子正引颈望月, 思念自己。形象感人,意境凄美,可谓语 丽情悲。若按通常语序表达,则为“香雾 湿云鬟,清辉寒玉臂”。如此一来, “湿”“寒”二字,就显得平弱不堪了, 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 形象,则难以凸现;另外,节奏和韵律亦 多有不谐。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填充内容
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 完整的句子。
整合句意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带:环绕 茅茨:茅草屋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30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有些题目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 3、有些题目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 4、有些题目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 人所弹劾,被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隐居不仕, 作此诗。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总结方法
•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 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7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练习1: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 重要信息。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鹃 鹧鸪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旅伤感 、指代书信
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 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 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全国Ⅰ)
2.《残春旅舍》(2015年全国Ⅱ)
3.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2015年浙江)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印象。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请找找下列两首诗的“情感关键词”。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 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 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 阑:酒尽. ①表现了(1诗)这人首因诗仕表途现失了意作而者对什前么途样忧的虑心和情无?请可结奈合何诗的简心 情要;分②析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 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 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