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习题 附答案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B)。
A.“拉比”B.“古儒”C.“书吏”D.“教父〃2•通常,苏美尔和(A)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巴比伦B.印度C.埃及D.中国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
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A)。
A.读写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D)。
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C).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A)。
A.《吠陀》经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A)。
A.佛教教育B.婆罗门教育C.职官学校D.宫廷学校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C);“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D);希伯来的教师称为(A)。
A.拉比B.校父C.专家D.古儒第3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
(教育学统考2008年)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3•“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A)。
A.摔跤B.游泳C.射箭D.骑马斯巴达的公民子女7~18岁,进入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
教育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神话、传说。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教育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外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对于了解世界各国教育的演变和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外国教育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这个领域。
一、选择题1. 第一所现代大学是在以下哪个国家建立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答案:a. 英国2. 以下哪个人物被视为现代教育之父?a. 杜威b. 孔子c. 梅克斯d. 弗洛伯答案:b. 孔子3. 文艺复兴运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下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美国教育史中的“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答案: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决议,“布朗诉教育局”案件。
该案件的背景是,在此之前,美国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被分隔在不同的学校,并受到不平等待遇。
最高法院裁决,这种种族隔离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判决将种族隔离的做法视为非法。
这一决定也为美国的种族平等和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德国的学院制度以及其对欧洲教育的影响。
答案:德国学院制度是欧洲教育史上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实践。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学院制度。
学院制度打破了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关系,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研究。
这种制度对欧洲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就外国教育史中的“普遍教育运动”进行论述。
答案:普遍教育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此之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大多数普通人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普遍教育运动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和发展。
在普遍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普及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答案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答案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外国教育史对于我们理解教育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外国教育史的课后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问题回顾1. 请简要描述古希腊的教育体系。
2.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3. 文艺复兴对欧洲教育体系的影响是什么?4. 英国的公学教育起源于哪个时期?5. 德国的大学教育在19世纪有何重要变革?二、问题解答1. 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体育、音乐和文学三个方面。
体育教育注重培养身体素质和军事训练,音乐教育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才能,而文学教育则注重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主要以私人教育为主,贵族子弟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和法律等知识。
此外,罗马还设立了一些公共学校,供一般市民子弟接受基础教育。
罗马教育注重实用性,强调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3. 文艺复兴对欧洲教育体系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人的全面素质提升。
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转向人文教育,学校和大学开始兴起,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4. 英国的公学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是为修道士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注重宗教教育和拉丁语的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道院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称为公学。
公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绅士风度,对英国的社会阶层和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德国的大学教育在19世纪经历了重要变革。
在这个时期,德国的大学开始注重研究和学术自由,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
德国的大学教育强调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总结通过对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外国教育史考研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外国教育史考研练习题及答案(大全)外国教育史考研练习题及答案(大全)练习一(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_____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___的需要。
(二)改错题1、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初期。
(三)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____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_____。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____。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__等。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四)解释概念题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五)简答题1、古代埃及“宫廷学校”的产生。
(六)论述题1、试说明学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一)填空题1.奴隶 2.巩固政权(二)改错题1.将“原始”改为“奴隶”(三)选择题1.A 2.D 3.D 4.A(四)解释概念题1.(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五)简答题1、古代埃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法老为了使奴隶主子弟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以继承国家的管理事业,便在宫廷中设立学校,邀集文人学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学成以后充任官吏。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之父是谁?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让-雅克·卢梭D.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终身教育B. 教育民主化C. 教育的等级化D. 教育的个性化答案:C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答案:苏格拉底2. 英国教育家________创立了实验教育学。
答案:赫伯特·斯宾塞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特点主要包括: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教育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描述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
答案: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它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现代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最后,它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案例: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答案:该案例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新;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希腊教育中,被誉为“西方教育之父”的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伊索克拉底答案:A2. 英国教育史上,被誉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是:A. 托马斯·阿诺德B. 约翰·纽曼C. 亨利·纽曼D. 托马斯·莫尔答案:A3. 美国教育史上,被誉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是:A. 霍勒斯·曼B. 约翰·杜威C. 托马斯·杰斐逊D. 诺亚·韦伯斯特答案:A4.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的教育思想是: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自然主义D. 实用主义答案:C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结构主义C. 人文主义D. 教育心理学答案:B6.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结构主义C. 人文主义D. 实用主义答案:D7.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的措施是:A. 废除私塾B. 建立公立学校C. 引进西方教育体系D. 推广汉字教育答案:C8.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主张的教育思想是:A. 自由教育B. 民主教育C. 精英教育D. 人文主义教育答案:A9.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结构主义C. 人文主义D. 科学教育答案:D10. 20世纪初,法国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教育方法是:A. 行为主义B. 蒙台梭利教育法C. 人文主义D. 科学教育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教育思想。
答案:苏格拉底2. 英国教育家_______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约翰·杜威3. 德国教育家_______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赫尔巴特4. 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的《爱弥儿》一书主张自然教育。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整理版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
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
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大将军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C)。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教育之外,还有(A)。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校父”★古代希腊的教育1.“三艺”为(B)所创设。
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C)和角力。
A.游泳 B.射箭 C.标枪 D.击剑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家庭 B.企业 C.国家 D.家庭和国家共同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5.“知识助产术”是(C)提出来的。
A.智者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C)。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7.柏拉图在公元前 387 年建立(A)。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B)。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9.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D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古罗马的教育1.《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 B.斯图谟 C.昆体良 D.西塞罗2.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B)。
A.联系实际 B.脱离实际 C.丰富多彩 D.适应经济发展3.古代西方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 D.《政治学》4.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A.无阶级性 B.无组织 C.等级性 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
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
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 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二、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和基本特征。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注重练习书写、词令;重视数学和计算。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机械教学为主,不重解释和说明;学生主要靠模仿进行学习,机械训练和背诵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儿童所不理解的,教学上又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因而,体罚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二、佛教的教育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C.保家卫国的战士)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B.民主性)4.智者实际是指(D.职业教师)5.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着名的(C.七艺中的“前三艺”)6.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 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7.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D.苏格拉底)8.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B.治国人才)9.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 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归纳 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讥讽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定义10.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 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11.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C.《理想国》)1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13.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D.哲学王)14.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A.柏拉图)1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C.反对强迫教育)16.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B.柏拉图的“回忆说”)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C.亚里士多德)18.下面哪一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19.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A.亚里士多德)20.“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提出来的(B.苏格拉底)21.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A.亚里士多德)2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B.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二、简答1.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但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3.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请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评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灵魂论(2)教育的作用(3)白板说(4)教育对象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C.家庭教育)为主。
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C.古罗马)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4.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为最高目标。
(D.私立教育演说家)5.古罗马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是在哪个时期(D.帝国时期)6.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B.官吏和顺民)7.堂区学校的性质是(B.基督教教会学校)8.以下几个人物,哪一个不是古罗马的教育家(C.狄德罗)A.昆体良 B.西塞罗 D.奥古斯丁9.西塞罗的代表作是(A.《论雄辩家》)10.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D.修辞学校)A.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
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B.初等学校 C.卢达斯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招收7-12岁的儿童。
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等,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
D.修辞学校培养雄辩家(“演说家”)。
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11.西塞罗认为合格的雄辩家应当符合很多条件,以下哪一点不包含在这些条件内B.雄辩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C.雄辩家应当具备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 D.雄辩家要有优雅的举止风度12.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的教育主张。
(B.“人道”)13.《雄辩术原理》是谁的着作(C.昆体良)14.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D.昆体良)15.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其代表作是。
(A.奥古斯丁《忏悔录》)16.以下几位思想家,相比之下,其思想与其他三位差别最大的是(C.奥古斯丁)A.亚里士多德 B.洛克 D.培根四者思想上是有同有异的,但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洛克、培根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包含唯物主义的因素,并且他们教育思想比较偏重世俗性和实用性,而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唯心主义色彩浓厚,认为信仰比知识、理性更重要,与其他几位差异最大二、简答1.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
(1)王政时期的教育由于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国家的各方面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以农业经济为主。
另外,加上征战需要,国家暂时无暇顾家教育的建设,因而这一时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军事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农民和军人,为国家的生存服务。
(2)共和时期的教育共和时期是古罗马教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战争结束了,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罗马的对外交流增加,学校教育也从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一是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
招收 7~12 岁的儿童。
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等,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
教学条件简陋,贵族一般不去,自己雇家庭教师。
二是文法学校。
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
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此外还学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三是修辞学校。
比文法学校更高一级,接收文法学校毕业的贵族子弟,培养雄辩家(“演说家”)。
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
因此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形式是私立学校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演说家。
(3)帝国时期的教育罗马帝国建立后,虽政体和经济的变化,教育也发生相应变化。
首先,国家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再次,决定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教师由国家任免,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
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国立教育,内容基本与共和时期相同,但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官吏和顺民。
2.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
(1)有关培养雄辩家的教育观(2)教学观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使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
首先,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个别学生进行教学,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此外,昆体良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以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3)教师观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①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即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教学生做人②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4)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学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⑤教师要注意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