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獾的礼物》绘本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设计意图: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也会带来强烈的内心震动。

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

禁忌往往被赋予神秘的光环,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与害怕感。

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创造故事氛围,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鼹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过程中理解獾死后带给人们许多精神礼物,值得大家去怀念它。

活动目标:1. 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 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活动过程: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獾的礼物」内容摘要: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

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

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

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

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

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二、讨论与分享: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伤心、很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很快乐呢?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三、角色扮演: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森林中的动物——獾。

2.学习用动物的眼光看世界,通过连接元素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獾的礼物》绘本、小獾模型。

2.教学工具:幻灯片、碗、勺子、小白板、白板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介绍今天的主题——《獾的礼物》,向幼儿们展示小獾模型,并带领幼儿们认识獾。

2. 讲故事环节老师通过讲故事向幼儿们介绍小獾——他为了追逐新奇的事物而四处旅行,最终他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友谊。

3. 集体讨论环节老师向幼儿们提问:“小獾在旅途中遇到了哪些动物?他们分别送给小獾了些什么礼物?”引导幼儿们回忆故事情节,鼓励幼儿们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

4. 连接环节老师在小白板上画出一张草原的图画,并在图画上放置数个元素,比如树、花、芒草、小鸟等。

老师鼓励幼儿们模仿小獾,通过连线的形式连接这些元素,说一说它们彼此间有什么关系。

5. 制作环节老师向幼儿们展示礼物盒,并准备了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老师询问幼儿们:“大家心中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然后鼓励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礼物盒,并把心中的最珍贵的礼物放进去。

6. 复盘环节老师让幼儿们分享制作礼物盒的心得,同时引导幼儿们回忆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收获,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快乐、收获和成长。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参与情况,以及幼儿们制作的礼物盒的完成情况,对幼儿进行教学评估。

师生互动1.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觉得最珍贵的礼物,并与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2.教学过程中通过听取幼儿的回答来引导幼儿们认识獾、回忆故事情节和思考连线问题,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总结本次教学以《獾的礼物》为主题,通过讲故事、集体讨论、连接、制作等环节,提高了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帮助幼儿们认识和了解森林中的动物——獾。

大班语言《獾的礼物》案例(精选4篇)

大班语言《獾的礼物》案例(精选4篇)

大班语言《獾的礼物》案例(精选4篇)大班语言《獾的礼物》案例篇1背景:《獾的礼物》这一文学作品是个有关生与死的故事。

通过獾的朋友对獾的回忆。

引出一段美好的、对獾的怀念。

同时,也能让幼儿对“礼物”一词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活动一开始,幼儿受故事内容的感染,沉浸在哀伤的氛围中。

实录:……老师深沉地问:“獾死了,动物们怎么样?”一名幼儿难过地说:“兔妈妈伤心地抹眼泪。

”师重复了一遍这名幼儿的话。

另一幼儿补充说:“兔妈妈搂着小兔子哭。

”师再次重复幼儿的回答。

又有人有新的发现:“特别是鼹鼠很孤独。

”老师忽然问:“死是怎么回事?”幼儿举手说:“它觉得死会没人玩。

”老师说:“因为照顾过他们,死了獾所以特别伤心、难过。

……老师环视着小朋友说:“看到了什么?”幼儿说:“看见青蛙在玩。

”师追问:“和谁?在干什么?”一幼立即说:“我知道了,在溜冰。

”老师急忙接着说:“你说得真不错,可能在溜冰。

”幼儿疑惑地说:“我有点搞不懂。

”老师好奇地问:“搞不懂什么?”幼儿接着说:“它是那么年轻,怎么就戴着老花镜。

”听录音。

师注视着小朋友问:“獾怎么说?”幼说:“青蛙说不敢,獾说‘我扶着你,你要保持平衡。

”老师大声说;“说得真好,平衡。

”分析: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边看ppt边和老师进行着一系列的对话式互动。

在与幼儿的对话中,教师很关注幼儿的反应,抓住了多个互动的时机。

1、幼儿产生疑问时,教师发起互动。

例:幼儿对故事中的内容产生疑惑,他问老师时,老师对于幼儿简短的问题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追问他,不懂的到底是什么,挖掘出幼儿想了解的知识,了解幼儿想知道什么。

教师很珍惜幼儿发起的互动,教师很在乎幼儿的反应。

2、幼儿的话语中出现亮点时,教师通过互动帮助幼儿提升。

在獾教青蛙溜冰这个片段中,幼儿学说獾的话,幼儿说到了“平衡”两字,教师立即抓住这个亮点,及时提升和巩固,以加深每位幼儿对这两个字的印象,起到了一个提升经验的作用。

所以,幼儿话语中亮点的出现是进行互动免得好时机。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并能够举手回答问题。

2. 能够口语流利地朗读故事,模仿语音语调、语音语调和语言语速。

3. 通过故事吸取知识,提高思维观察能力。

4.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幼儿通过故事理解言语表达;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正确地朗读故事。

2. 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够通过故事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入故事(1) 教师带一只猪,让幼儿们看到猪身上的毛,问幼儿们还有什么动物身上有这种毛,为什么会有这种毛。

(2) 引入故事《獾的礼物》: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獾的礼物》。

2. 第二步:学习词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词汇:獾、小鸟、毛茸茸、惊讶等。

3. 第三步:口唱绕口令用唱歌的方式唱一下绕口令,进行唇舌训练,为后面的朗读做准备:獾嘴巴大,吃东西快,将树干给咬开。

小鸟飞来,啄獾的头儿上面绕,獾吓得想要逃。

4. 第四步:朗读故事(1) 教师朗读故事,让幼儿们边听边想象。

(2) 请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

5. 第五步:学习句子(1) 教师请幼儿一句一句模仿,然后再自己朗读:獾在林子里看到了一个最漂亮的小鸟,小鸟毛茸茸的,獾非常喜欢小鸟。

(2) 找出句子当中的关键词汇并逐一解释。

6. 第六步:理解故事(1) 问提问:獾为什么喜欢小鸟?小鸟最后送给獾的是什么礼物?(2) 让孩子自己想象并描述獾和小鸟见面的场景。

7. 全课讨论,分享感想四、教学后记:通过《獾的礼物》这个故事,让幼儿们了解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注重幼儿的语言训练的同时,既注重阅读的习惯的形成,又注重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獾的礼物》。

2.能够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述和表达。

3.能够描述自己的生日和礼物。

4.能够在阅读和讨论中培养对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二、教学重点1.故事的理解。

2.语言素材的运用。

三、课前准备1.图书《獾的礼物》。

2.大班学生的生日时间表和生日蜡烛。

3.合适的表现故事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教师播放一段动画或音乐,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猫、狗、兔子等宠物,并提问他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宠物,理由是什么?2. 教学内容1.教师向学生讲述《獾的礼物》故事,同时在讲述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跟读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多多讨论故事中的细节,如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感受、故事的重点等。

3.教师还可以利用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4.学生完成故事听写:教师读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故事的听写,并检查学生听写的情况。

5.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日时间表和生日蜡烛,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自己的生日和礼物。

3.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通过讨论的方式重新讲述故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

2.学生编写自己的生日贺卡,并在班级内分享。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对这堂上课的全面评价,可总结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故事并且对于语言素材的掌握甚至达到了推陈出新的状态。

2.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将故事中的文化背景与语言素材相结合,使学生在与斗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3.教师通过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技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为将来的语言学习铺好基础。

六、教学反馈这堂课程内容新颖、有趣,学生们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于语言素材的掌握都有显著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当中,我会继续发扬为学生创造宜居而充满趣味的课堂的精神,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獾的礼物》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獾的礼物》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獾的礼物》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大班绘本故事《獾的礼物》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体会抽象礼物的意义和价值。

2、感受“獾死亡”的悲伤心情,体验并表达故事中传递的“爱”。

活动准备:PPT,故事书一本活动重难点:感受“獾死亡”的悲伤心情,体验并表达故事中传递的“爱”。

活动过程:一、出示ppt(封面)认识獾。

1、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动物朋友,出示ppt1,你们认识他吗?它的名字叫獾。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獾(欣赏封面)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总是乐于帮助大家。

什么是依靠和信赖?教师解释在生活中你最依靠和信赖谁?2、师:獾已经很老了,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出示Ppt2和3,从哪里看出来獾很老了,幼儿自由观察并讲述。

师用故事里的语言讲述:有一天,当獾看着鼹鼠和青蛙比赛冲下山坡时,他觉得自己特别的老、特别的累。

他多想和他们一起跑啊,可是他知道他的腿跑不动了。

他久久地看着鼹鼠和青蛙,分享着朋友们的快乐。

32、画面二——体验悲伤的心情有一天,獾的朋友们都焦急地聚集到了他的门外。

他们担心,是因为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出来说早安。

狐狸从獾的家里走出来告诉了大家一个悲伤的消息,獾死了师:死了意味着什么?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如果你是獾的朋友、獾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看看獾朋友们的心情怎样?(观察画面,体验大家悲伤的心情)3、画面三——由朋友对獾的思念,引出獾的礼物(1)由动物过冬的方式,引出朋友们对獾的思念(讲述:外面开始下雪了,冬天到了)师: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讲述)师:今年的这个寒冬,悲伤的动物们又会怎样度过呢? (观察画面)师小结:外面开始下雪了。

冬天来了,很快,厚厚的积雪就把动物们的家埋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会在温暖而舒适的家中度过寒冬。

雪盖住了乡村,却掩盖不住朋友们的悲伤。

4、通过欣赏、分析故事中的词句,帮助幼儿理解獾的礼物春天快到了,动物们又聚集在一起了饿,他们的话题都是讲述着獾,回忆着獾送给自己的礼物。

《獾的礼物》绘本教案

《獾的礼物》绘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獾的礼物》绘本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材来源:《獾的礼物》绘本教学目标:1. 了解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感知生命的意义,学会关爱和分享。

3. 培养幼儿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认识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感受绘本中的情感,培养关爱和分享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獾的礼物》绘本2. 图片卡片(獾、兔子、小鸟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2. 创作区(画纸、画笔、彩泥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獾的礼物》绘本,吸引幼儿注意力。

2.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吗?”3. 教师简要介绍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内容:1.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獾与朋友们的互动。

2. 教师结合图片卡片,详细介绍獾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3. 引导幼儿讨论:“獾为什么要把礼物送给朋友们?”、“你认为礼物是什么?”(三)创作环节:1. 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礼物。

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关爱和分享行为。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3. 课后活动: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绘本共读1. 教师带领幼儿共读《獾的礼物》绘本,引导幼儿关注獾的行为和心情。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

大班绘本獾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绘本《獾的礼物》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要复述。

2.能够通过听、讲、看等方式,了解獾和兔子在故事中的情感和行为,并初步理解“分享”的概念。

3.能够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感受“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绘本《獾的礼物》、音响设备、玩具礼物等。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第一步:导入(15min)1.班级集体观看绘本《獾的礼物》。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獾和兔子的印象,以及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第二步:阅读(20min)1.请教师大声朗读绘本,并边读边做出相应的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请学生跟读,并按要求进行表演,尽量展示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第三步:分组讨论(15min)1.按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8人,随机抽取一个角色(獾或兔子),讨论他(她)的感受和行为,并用头脑风暴方式列出分享的相关词汇。

2.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如“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特殊的东西或礼物,不过我们并不一定非常需要它们,因为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就是我们最好的礼物。

”第四步:小组展示(15min)1.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和分享。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简短的提问和点评。

第五步:总结(10min)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经历的分享的过程,分享感受和表达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反思,如“今天我们学到了分享的意义,你觉得我们在分享中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东西?”等。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帮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培养其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添加一些课堂阅读时间;或者针对学生的社交能力,添加一些小组活动,真正让学生在分享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绘本阅读:獾的礼物
一、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与讨论,拓展孩子的阅读经验,并让孩子有机会体会抽象礼物的意义与价值。

2、透过阅读温馨感人的小故事,认识图画书总蕴涵的深刻生命议题,让孩子从中学习面对“死”的态度,接受生、老、病、死乃至人生必经过程,让孩子从中学习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

3、引导幼儿能敏锐地表达并感受“爱”,增进思考与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黑布人手一块、《獾的礼物》幻灯制作、《花开花落——生老病死》幻灯制作、背景音乐、电脑、KT板、爱心、字卡、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 第一部分:情感投入与体验。

1、幼儿用黑布蒙住眼睛穿越走廊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封面和封底,串联起来想象故事内容。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看看书的封面和封底上有什么?(獾、鼹鼠、兔子等)
请小朋友把封面和封底串联起来,说说你的感受?(引出礼物)从封面上来看,猜猜獾的(礼物)是朋友送他的?还是他送朋友的呢?
3、教师导读,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师:大家对谁送的礼物都有不同意见,到底这本图画书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 第二部分:情感认同与分享。

1、围绕“死”和“爱”两根主线分析故事,借助幻灯片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A师:故事里的獾为何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

) B师:獾怎样面对死亡的来临?(不怕死,很沉着)他觉得死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离来了他的身体。

)
C师:獾做了一个从没有的美梦,獾梦见了什么?(梦见他在奔跑,是在一个没有尽头的长隧道里,根本不需要拐杖,他把拐杖丢在地上,越跑越快,最后他觉得自己
的脚腾空了,他的身体在空中旋转,滚来滚去,撞来撞去,去丝毫没有受到损伤。

獾觉得自由了,他不再需要他的身体了!)
D师:獾常常说,不久的将来,他会走向长隧道的另一头,你觉得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刚才我们用黑布蒙住眼睛一路穿过来时,你有什么感受?(紧张恐惧、有些担心
会不会撞上东西、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很想快点到出口、觉得眼前隐隐约约有点光)獾的隧道像山洞,我们的隧道比较安全,獾真的死了,而我们是活的! E师:獾死了,你认为森林里的动物们会记得它吗?为什么?(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总是乐于帮助大家。

在动物们的心里他是独一无二的,大家都爱他!虽然他死了,可他活在他们的心里。

)
F师:獾送给动物们什么礼物?(教鼹鼠剪纸、教青蛙滑冰、教狐狸系领带、教兔子做姜饼。

)这些礼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是大而贵的东西,全是獾曾帮助朋友做过的许多事情。

)
G师:你喜欢故事里的獾吗?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善良、充满智慧、独立勇敢、心灵手巧、讲信用的人)
2、再次看幻灯集体阅读,适当停顿提问,通过分析图画的细节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情节,体验绘本中蕴涵的生命意义!现在跟我们一起再来看这个故事,仔细的看图画哦!
A师:《獾的礼物》,这是书名。

封面画的右边,这个坐在山坡上、个子很大、戴着眼镜的就是獾,为什么有那么多动物排队来找他?排的队伍很远很远,后面都看不清了。

原来呀,獾懂得许多许多事情,大家有什么事情都爱来找他帮忙,有了高兴的事也愿意和獾一起分享,这是个很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獾爷爷。

B师:环衬页,是什么颜色?(嫩嫩的草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C师:扉页中间小小的图上,獾拄着拐杖,在风中走着。

D师:獾不怕死,不过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朋友们,他常常告诉大家什么?(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长隧道的另外一头,希望大家别难过。

)图上獾看见青蛙和鼹鼠快乐的样子,他怎么想?(他觉得很幸福!可以放心的离开这个世界了!) E师:獾回到家写了封,然后坐在火炉旁摇晃着,熟睡过去了。

信上写了什么?画中的颜色是怎样?(被火炉衬的暖暖的)可见獾死之前心里觉得怎样? F师:獾梦见了什么?画中的隧道像什么?
G师:为什么那么多朋友等在獾的门外?(因为今天獾没出来说早安)狐狸带来什么坏消息?他怎么知道的?
H师:獾死了哭的最伤心的是谁?(鼹鼠)这时候图画中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下雪了?)雪代表什么?(下雪了,冬天来了,冬天代表着寒冷,这让大家的心里更难受了。

下雪了,把村子埋了,大家只能都躲在自己家里,这样就更孤独、更思念獾了。

)
I师:这幅图上表示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春天表示什么?(希望和温暖,大家开始聚到一起回忆,这时候大家慢慢的从悲伤中走出来了。

) J师:獾帮助了哪些动物?
K师:介绍画家苏珊。

华莱用了钢笔式的线条画,用了灰灰的冷色、是水彩,让画面变的更悲伤了!
3、用KT板展示獾传递的“爱的礼物”。

当獾每帮助一个朋友,就从大的爱心上取下一颗小的心传递给朋友,让幼儿通过实物感知抽象的“爱的传递”这一概念。

4、幼儿自主阅读。

(三) 第三部分:情感净化与领悟。

1、探讨生命,观看幻灯,通过“花开花落”让幼儿理解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师:大自然中花开花落是一个自然现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都不怕死。

但也有意外,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
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都要学獾要有一颗“爱心”,要做一个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善良人,还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马上我们要毕业了,我们要互相帮助,用最好的方式记住大家——爱心的传递!
2、情感迁移想象:如果你死了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正视死亡)适当欣赏小朋友的画。

师:回去把我们想象的画下来吧!
活动反思:
我们大班的孩子在前期刚进行了的恐龙系列的绘本阅读,孩子们非常投入,非常喜欢绘本阅读,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而且对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情感及作品反应的内涵理解的较透彻!在这基础上我们又选择了较高难度的绘本内容《爷爷没有穿西装》和《獾的礼物》两个作品,主要让孩子坦然接受并初步理解“死亡”这个概念。

让孩子明白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现象,并能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珍惜生命。

从选材来说很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并具有一定挑战性!
我读了一星期《獾的礼物》,每一次都让我有不同的体会,感动的让我无法形容这个作品的精彩!围绕新课程我制订了三个目标,我决定抓住“爱”与“死”两根主线让幼儿理解故事,这个活动我主要分成3个部分进行:1、理解作品内容。

2、感知獾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