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8生产理论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山西财经大学,赵红梅).

五、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点
–1、边际分析法
–问题:假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名工人的边际 产量为4个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 而这名工人的工资为 30 元。那么是否需要增加此 工人呢?如果再增加第二名工人的边际产量下降 为 3 个单位 ,那么是否需要增加该工人?如果再 增加第三名工人,其边际产量下降为2个单位,是 否还要增加该工人呢? –我们决策的依据是什么?那就是看是否会增加或 减少利润(利润最大化)。(要比较可变要素的 边际收益产量和可变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
2014-2-15 GLJJX1 ZHAOHONGMEI 16
•
C
Q
B 第 一 阶 段 A F
O
2014-2-15
TP
第二 阶段
第三阶段
E
AP
L1
L2
GLJJX1
L3
MP
L
17
ZHAOHONGMEI
生产三阶段理论的意义
• 在企业里,单一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 要素数量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比例,不 变要素数量相对过多(第一阶段)和相 对过少(第三阶段)都会导致经济效益 的下降。 •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以投入资源的合理配 置为思考主线随机制宜,适时调整工作 重点。
2014-2-15
1
GLJJX1
ZHAOHONGMEI
7
第二节、单变量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 (一)形式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三)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 (四)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 • (五) 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点
2014-2-15 GLJJX1 ZHAOHONGMEI 8
管理经济学-第四讲-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资料讲解

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是有无固定投入要素,而非 具体时间的长短。
一定时期内固定要素变动的难易跟企业 所属行业的性质紧密相关,因而短期或 长期的时间跨度一般取决于企业所属的 行业。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1、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 是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 的斜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 到最大值。
2、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 产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 产量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 产量为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 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 边际产量在L1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 量曲线上的拐点B。在拐点,总产量函数 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改变为按递减的速 度增加。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 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 假定X1, X2, … X 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
一般情况下,固定要素的数量越多,单 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也越多, 因而其生产率会更高,表现为边际产量 更大。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Labor Average product
a
0
-
b
1
4.00
c
2
5.00
d
3
4.33
e
管理经济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MBA学位课程,管理经济学课程代码:总计48学时;学分:二、授课教师何维达教授,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通信地址:电话:,3816153E-mail:接待来访时间:星期二下午2:30-5:00地点:办公大楼912房间三、课程简介管理经济学被定义为运用有关经济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企业能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下,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它的研究对象就是解决企业的管理决策最优化问题。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尤其以微观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
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但是,管理经济学与这些学科又有不同之处。
管理经济学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分析所面临的微观、宏观环境为企业的最优决策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可见它是围绕企业的决策问题而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所以,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决策科学,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并运用这些分析工具,对各种决策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数量分析。
本课程分为13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理论分析;二是生产理论分析;三是需求预测;四是成本分析;五是市场结构;六是定价理论与实践;七是长期投资分析。
本课程学时共计48学时,其中案例分析和讨论12学时。
四、教学目的《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我们要求学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学会用经济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进行决策时,能够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1.教材:作者(美)H·克雷格·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著:《管理经济学》,吴德庆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参考书目:(1)陈章武编著:《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管理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2024版)

第一节 企业生产
一.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与产品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
一般形式: Q = f(X1,X2,X3,……Xn)。在 应用中必须通过假设加以简化,如单一可变要素, 二元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估计与需求函数估计一样,也要用计 量经济学方法。
之,如果MPl /Pl<MPk/ Pk,则要增加在资本方面花费。 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多个要素的最佳组合决策。
要素最佳组合与利润最大化
要素最佳组合条件也可由利润函数对L和K分别求 偏导数并等于零求解来证明。
利润函数π=TR-TC=PQ-TC最大的必要条件为: (1) π/ L=P Q/ L- TC/ L=0, 即 P=Pl/MPl (2) π/ K=P Q/ K- TC/ K=0, 即 P=Pk/MPk 可见, P= Pl / MPl = Pk / MPk。说明要素最佳组
三.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技术不变条件 下投入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
术图示进:步生引产起函生数产曲函线数移本动身。的改变。Q
内涵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 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技术进步往往与固定生产要素、 生产规模、培训和教育、新产品 开发等活动有关,需要一定的的
载体。
Q=f(L) Q=f(L)
3.等产量曲线图:
对应于一个生产函数 及其推导得出的等产 K 量曲线方程式,每给 定一个产量水平Qi, 就可以画出一条等产 量曲线,全部等产量 曲线共同组成等产量 曲线图。(Qi称为转 移参数)
K = φ(L)
Q4 Q3 Q1 Q2 L
4.等产量曲线图的特点:
(1)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 (2)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产量越高; (3)向右向下倾斜,斜率为负,表明两种要素
管理经济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作者:王超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08期摘要: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理论;案例分析一、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一)需求理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
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二)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三)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四)市场理论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二、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一)均衡分析方法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
企业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方向:制定价格、确定产量、确定要素组合(二)边际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上,边际是指每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
边际分析方法在管理经济学中有较多的应用。
它主要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对总利润产生的影响。
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说明。
公式:边际值=△f(x)/△X其中,X代表投入,f(x)代表产出,表现为X的函数;△表示变量。
假设基数X处在变化中,那么,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这个单位所引起的产出的增量是变化的。
边际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内容提要]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关键词]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需求理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
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一、需求理论提及需求理论就不得不提到马斯洛五个需求理论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这就是:1、生理需要。
这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要吃,要穿,要有性伴侣,要通过生育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等等。
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2、安全需要。
为了自身不受到损害而对安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和要求。
3、与人交流的需要。
人不可能只独处,必须要与他人交往,要交流情感、要交换物质,这就产生了交流的需求。
为满足这一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交流的手段和交流的方法与形式。
4、受人尊重的需要。
和前三种相比,这已经属于较高层次了。
这就是人的自尊心、人格尊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了。
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作为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就是:1、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欲望。
需求曲线是一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会减少,这就是需求定理。
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1%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比率,即需求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
生活必须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公共财政支付的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为0的商品,均质化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
(完整word版)管理经济学

一单选题1. 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预测出决策将来可能得出几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在这种条件下作出的决策叫做()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稳定条件下的决策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风险条件下的决策标准答案:风险条件下的决策2. 某纯粹垄断企业生产某一产量时,ATC=4元、P=5元、MC=2元MR=3元,由此可知此时该企业:正遭受损失,但可通过提高产量减少损失正遭受损失,但可通过降低产量减少损失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增加经济利润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降低产量增加经济利润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增加经济利润标准答案:获取了经济利润,但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增加经济利润3. 一条供给曲线Q=e+dp,如果d等于0,那么供给: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并非完全无弹性单一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完全无弹性标准答案:完全无弹性4. 可用于企业决策的基础是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最大利润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经济利润标准答案:经济利润5. 当某种商品处于()时,不管价格上升还是下降,其销售收入均保持不变。
弹性需求单元弹性需求非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单元弹性需求标准答案:单元弹性需求6.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2.5,则价格下降10%时,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需求量将减少大约2.5%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需求量将减少大约25%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标准答案:需求量将增加大约25%7. 若某企业发现在MR=MC所确定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TC=1000元、TVC=800元、总收益为90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应该停业应该生产,因为其损失低于TFC应该生产,因为其能获得经济利润清算资产并退出该行业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应该生产,因为其损失低于TFC标准答案:应该生产,因为其损失低于TFC8. 垄断性竞争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但在长期内遭受损失在短期内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但在长期内获得正常利润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一直会遭受损失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一直会获得经济利润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在短期内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但在长期内获得正常利润标准答案:在短期内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但在长期内获得正常利润9. 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Z的投入两、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任何条件下都下降以上都不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标准答案:在技术条件B和C投入量不变时下降10. 假定在短期内某企业生产100单位的产品,其ATC为200元,AVC为150元,则该企业的TFC为:5000元0.5元500元50元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5000元标准答案:5000元11. 企业投资量水平最优化的条件是()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标准答案: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12. 某非价格歧视性的纯粹垄断企业发现他可以按50元的价格卖出其第五单位产品,由此可知:第五单位的成本也是50元第五单位的边际收益也是50元第五单位的边际收益低于50元第五单位的边际收益高于50元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第五单位的边际收益低于50元标准答案:第五单位的边际收益低于50元13. 在实际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条件下“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品成本广告费用消费者爱好垄断因素的存在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垄断因素的存在标准答案:垄断因素的存在14. 当最初的变化的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标准答案: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15. 企业增加单位产量反会使总利润减少的条件是() MR>MCMR=MC边际利润为正值边际利润为负值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边际利润为负值标准答案:边际利润为负值16.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则该函数表示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无法确定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规模收益不变标准答案:规模收益不变17. 企业定价中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不包括()替代产品互补产品系列产品成套产品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替代产品标准答案:替代产品18.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有关。
一、生产理论中的基础知识 (一)生产 生产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

从会计的计算方法看,后一项被作为正常利润。从经济 学分析来看,应该是成本,因为它是生产要素之一—企 业家才能的报酬。 4、会计成本: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二)成本、利润和收益的关系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 隐性成本 成本(经济成本)+利润=收益 成本(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收益-会计成本=会计利润 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 管理经济学关心的是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企业经 营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正常利润的 最大化。如果正常利润为正,但经济利润为负,也不值 得经营下去。
(三)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 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E、N)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 Q=f(L、K) 长期生产函数: Q=f(L、K) 短期生产函数: Q=f(L) (四)短期和长期 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涉及到不同长度的调 节产品供给量的时间周期。 1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 时间周期,期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 的。
内在经济 内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 外在不经济 一个企业规模 产量增加 扩大 产量减少
原因: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 备、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 高管理效率、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 合加工、在生产要素购买、产 品销售方面更加有利。
原因:工厂规模扩大到了一定 程度,会因管理复杂,效率下 降;因增加生产要素供给和产 品销售困难,使生产要素价格 与销售费用增加;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规模收益递增 : Q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小于产出扩大规模。 b.规模收益不变---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等于产出扩大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只能在某一等产量线上选择
切点就是投入的最优组合点
MPL
PL
=
MPK
PK
K*
最佳资 本数量
虽然在等产量线上, 但成本不是最小
Q
成本虽然更小,但
C1
C2
C3
达不到要求的产量
L
最佳工人数量 L*
25
a.首先解决生产10 个的问题
K
• 引入一条等产量线
谢薇:管理经济学
L
26
b.再考虑最低成本的问题:
K
q1 < q2 <q3
等同产一量 条线 等是 产一 量簇线光上滑的曲各线个。点代表O的产量相同q1 。q2 q3
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
等产量线数量无限。
同一等产量图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等产量线斜率为负并凸向原点。其斜率的绝对值
递减,等于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谢薇:管理经济学
工人数量L 10
2、考察等产量线上的点:C----B
资本 K
Q=240
8
D
C
6
B
4
3
B 点(6,4):劳动L=6 , 资金K=4 C点(4,6): 劳动L=4 , 资金K=6
在C--B之间减少了两个单位的劳动, 增加了两个单位的资金,产量不变。
A
34
6 谢8薇:管理经济学
工人数量L 11
3、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的定义:
K1 K2
O
M P
L1 L2
谢薇:管理经济学
9
1、考察等产量线上的点: D----C
资本 K
Q=240
8
D
C
6
4
3
d 点(3,8):劳动L=3 , 资金K=8 C点(4,6): 劳动L=4 , 资金K=6 在D--C之间 增加了一个单位的劳动, 减少了两个单位的资金,产量不变。
B A
34
6 谢8薇:管理经济学
本越大 。
谢薇:管理经济学
18
3、等成本线的变化(了解)
以例说明: 假如w=2,r=3,最初的预算C0=40 ,则等成本
线为 K=40/3 - 2L/3
谢薇:管理经济学
19
A.增加或减少预算:
• 等成本线平行移动
谢薇:管理经济学
20
B.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旋转
• 假定资金的价格r发生变化,从2变为 3, 则等成本线围绕不变的要素----劳动 旋 转。
MRTS L k = MPL / MPK
谢薇:管理经济学
13
5、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
• 在一定的程度上生产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 但不能无限替代。
• 例如:土地面积和化肥的替代关系
劳动和资金的替代关系
• 将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不断下降的现象,称作边际技术替代率递 减法则。
谢薇:管理经济学
• 假定劳动的价格w发生变化,从5变为 3, 则等成本线围绕不变的要素----资金 旋 转。
谢薇:管理经济学
21
三、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
• 最优的投入组合包括两方面的问题:
– 产量一定,成本最低——技术有效 – 成本一定,产量最大——经济有效
• 实际意义:
微观企业:短期经营、长期规划
谢薇:管理经济学
22
目的:确定资本和劳动的最优投 入量
• 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 成 本---------等成本线 将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进行
讨论。
谢薇:管理经济学
23
以例子说明这两方面的问题。
• 例:企业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10 个单位的产品。
谢薇:管理经济学
24
第一种情况:产量一定,成本最低
引入一簇等成本线。回忆其性质?
L
谢薇:管理经济学
27
c. 考虑
• 移动等成本线,其与等产量线的交点有 三种情况:
– 没有交点 – 有两个交点 – 只有一个交点
谢薇:管理经济学
28
结合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
K(资金) 3
4
பைடு நூலகம்
6
8 16
L(劳动) 8
6
4
3 1.5
Q(产量)
谢薇:管理经济学
3
说明:
• 一定的产量可以由不同的(K,L)组合 来实现。
• 将上述所有的(k,L)组合连成线-----等产 量线
谢薇:管理经济学
4
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 定义:在相同产量下,投 入要素所有各种可能组合 的轨迹。
资本 K
Q=240
8
6 4 3
曲线上所有的点,都代表 相同的产量;曲线上任意 一点的坐标代表一种投入 组合
34
6 谢8薇:管理经济学
工人数量L 5
等产量线簇
资本 K
产量增加需要更多的投入要素
400 500 600
注意
沿曲线的变动 曲线的移动
K2
产量上升
K1
产量下降
L1
L2
谢薇:管理经济学
工人数量L
6
2、等产量线的 特点
第二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谢薇:管理经济学
1
• 前面讨论的短期决策:一种投入要素可 变------如:资本一定,劳动投入可变
• 下面要讨论的长期决策:多种投入要素 可变,如:资本和劳动均可变
• 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k,L)
谢薇:管理经济学
2
一、等产量线的性质和类型
现假定,有一生产函数为Q=10kL,请计算以下 给定的K,L值对应的产量Q的值:
• 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维持同样的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可以替代另 一种投入的数量,称为这种投入要素对另一 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 一个劳动相当于多少资金?
MRTS L k=△K/△L
谢薇:管理经济学
12
4、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RTS LK
K L
dK MRTSLK dL
7
3、等产量线的分类:
•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等产量线是一 条直线。
•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线是一 直角线。
•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等产量线 是向原点凸出的曲线。
谢薇:管理经济学
8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K=TC/ Pk -LPL/ Pk =TC/ Pk - PL/ Pk * L 由此可以确定等成本线的形状
谢薇:管理经济学
17
2、等成本线的性质
• 代表总成本相等时的不同的(K,L) 组合。总成本-----预算
• 要素价格不变时,总成本(预算)变动 时是一簇平行线。
• 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所代表的总成
14
二、等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谢薇:管理经济学
15
1、等成本线
• 等产量线:生产一定的产量,可以使用 不同的(K,L)组合。
• 等成本线:对应一定的总成本,可以使 用不同的(K,L)组合。
谢薇:管理经济学
16
两个可变投入的等成本线
•K、L为两个可变投入资金K的价格为Pk 、
劳动 L的价格为PL
•给定总成本TC:TC=K Pk +LPL •则K、L的关系可以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