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新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新课教学课件

【趁热打铁】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 1) ( 2) ( 3) ( 4) 数学书长26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 字典厚6米。 (厘米)
( √ ) ( 米 )
(厘米) ( √ )
( 5)
( 6)
大树高8米。
教室长10厘米。 ( 米 )
【趁热打铁】
(二)量一量
约(
)米

)米(
)厘米
4厘米多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4厘米多。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用尺子量一量这张 注意把尺子的刻度 0对准纸条的 纸条的长度。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趁热打铁】
(一)用身体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庹(tuǒ)
拃(zhǎ)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 2 )拃。 (3)黑板长约( 5 )庹。 (2)课桌长约( 5 )拃。 (4)教室长约( 20 )步。
【趁热打铁】
(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 2 )到( 3 )也是1厘米, 从( 6 )到( 7 )还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1)厘米, 手掌宽约( 6)厘米,
(一)画一画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趁热打铁】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厘米)
长1( 厘米)长28Fra bibliotek 米 )一拃长约( 10 )厘米。
------------强化训练-------------(三)量一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1.统一长度单位-人教版(共14张PPT)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1.统一长度单位-人教版(共14张PPT)

统一长度单位
难点名称: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导入
这块大石头大约有2 个庹两(臂tuǒ伸)直长的。长度。
zhǎ 这块布大约有7拃长。
步长
这根竹竿大约有5个脚长。
二、知识讲解
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如果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 单位测量课桌的长,你打算怎么测?
二、知识讲解
估一估,突破难点:估量物体的能力。 大约( )个 长 大约( )个 长
大约( )个 长 大约( )个 长
三、课堂练习 1、估一估,量一量。
大约( )个 长
大约( )个 长
三、课堂练习
突破难点:用物体做标准进行测量不方 便,从而引出尺子。
2、请你选用同一个物体量一量生活中以 下物体的长度。
二、知识讲解
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测量不同长度。
请同桌两人,一人选用胶棒测 量数学书的短边,一人选用荧 光笔测量数学书的长边。
汇报:
我用胶棒测量数学书的短边,大约用了 根2 。 我用荧光笔测量数学书的长边,大约用了 根2。
二、知识讲解
对比、知识讲解
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如果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 单位测量课桌的长,你打算怎么测?
汇报:
我用庹(tuǒ)测量课桌的长约 庹1 。 我用拃(zhǎ)测量课桌的长约 7拃、8。 我用脚长测量课桌的长约 5个、脚6长 。 我用步长测量课桌的长约 步2 长 。
小组合作要求: 每组四人,每人选择一种长度单位做测量标准进
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知识讲解
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复习ppt(37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复习ppt(37张)

吝啬鬼总喜欢把一条面包分成好多段吃,他把一条面包分成 5 段用了 20 秒,那么如果他要把一条面包分成 4 段要用多少秒?
王老师想自己做一套木凳.他先把一根木头锯成 4 段用了
12 分钟,如果要把另一根木头锯成 8 段,需要几分钟?(假设王老师每锯断一次所花的时间相同)
(一)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 )
测量下面物品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
房间的长
书本的长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排除法
推算法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 米高。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类比法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 50 米、 30 米,每隔 10 米种一棵树,长方形的每个角上都必须种,那么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线段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一)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


不是
(二)下面图形各有几条线段?
4条
5条
0条
3条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线段。
1.数线段
( )条
( )条
3
6
下面哪些是线段,在( )里画 “√”。


( )
( )
( )
( )
80米>8米>88厘米>80厘米>8厘米
下列物品长约20厘米的是( )。A. B. C.
C
6.填空。
100
17米
1米
80厘米
35厘米
55厘米
7.在圆圈里填上“>”“<”或“=”。






8.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集-第一二单元 长度单位和100以内加减法-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集-第一二单元 长度单位和100以内加减法-人教版
例5.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探究新知
1米=100厘米
100厘米= 1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探究新知
长度单位很简单,米和厘米最常见。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易错举例
96厘米 <> 1米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 较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不同。
找新家: 74
55
52 + 3 =
63
43 + 20 =
72 + 6 =
78
23 + 4 =
33 + 3 =
54 + 20 =
27 36
三、巩固练习
我们班有 20 个女生。
有 23 个男生。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0 + 23 = 43 (个) 答: 一共有 43 个学生。
三、巩固练习
20 + 3 23
情境导入
例1. 一共摘了多少个?
第一组 28个
第二组 34个
第三组 22个
探究新知
例1. 一共摘了多少个?
第一组 28个
第二组 34个
第三组 22个
如何计算呢?
28+34+22=
探究新知
28+34+22= 84
先算出28与34的和,再用得到的和加上22,求出总数。
28 + 31 4
62
62 +2 2
35+2= 37(人)
先算5+2=7, 再算30+7=37。
十个 35 +2 37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件
30-10+30=50(厘米)
答:现在蜗牛向上爬了50厘米。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厘米
cm
认识 厘米
1、古代人们描述物体的长度
2、认识尺子
刻度线 数字 长度单位
1庹(tuǒ) 1拃(zhǎ)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厘米
认识 厘米
3、认识1厘米
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 “cm”表示。
×
5厘米

在用尺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还可以这样量:
5 厘米
6-1=5(厘米)
(教材P4 上面的做一做)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
优翼
2、巩固运用
1.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括号内画“√”。

优翼
优翼
2.量一量。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1 )厘米, 手掌宽约( 6 )厘米, 一拃长约( )厘米。 10
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 的长度是1厘米。
4、测量物体长度
一放正, 二对“0” 三读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 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2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 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刻度线
01 23 45 6 78 数字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 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 ,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

(小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ppt优秀课件

(小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ppt优秀课件
听老师说完题意,就动动脑筋啊,做 一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 量!
小朋友,你觉得刚才的量法麻不麻烦,你觉 得用尺子方不方便?
记住:1米=100厘米
你懂了吗?
小朋友你们听说过线段吗?线段是有范围控制的,是直直的,在它两端都有点 点控制,你看看下面那些事线段,是的打√,不是就打×,谁来试一试?
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二年级的 第一课,好吗?
小朋友你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吗?
小朋友认认真真看一下这幅图,图片里 小精灵说;‘为什么同一边量出来的结果会 不一样呢?’你知道吗?
其实呀!我们所选的量的物品不同,也就 是 测量标准不同。标准不同那量出来的结果 也不同!
我们试着用正方体量一量吧!
1、( )A.pen B.pencil C.bag 2、( )A.crayon B.mouth C.eye 3、( )A.arm B.ant C.apple 4、( )A.black B.brown C.blue 5、( )A.yes B.yellow C.your 6、( )A.touch B.take C.tall 7、( )A.mum B.morning C.nose 8、( )A.Hello! B.Look at me! C.How are you? 9、( )A.Good morning B.Thanks. C.Great. 10、( )A.B b B. C c C.D d
4、( )A.I see brown. B.I’m fine,Thank you. C.OK.
Hale Waihona Puke 5、( )A. Me too! B.Bye.
C. My name is Zoom.
四、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构成一段 完整的 对话。 (5分 )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14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14张PPT)人教版
1单元 长度单位
4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今天咱们学习 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米还是13米?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 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
1 厘米这
解方程:①12÷x=0.3 ②0.7x+6×5=100 ③4x+x =10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每面国旗隐含的共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这节课我们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了购物问题,打车问题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知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3、通过刚才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收集数据后,引导小结: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小结:三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的。
生2:(1)先算出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么长

13厘米也就是大约 有1拃这么长,所 以应该是13米。
13厘米
这是直尺上13厘米长度, 所以不可能旗杆高13厘米, 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我会用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7做一做)
宽60(厘米) 长1(厘米) 长28( 米 )
归纳总结:
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数据和 单位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借助参照物以及自 己身体上的一些“尺子”作标准来判断生活中 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 厘米、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多等。

第一单元1.1长度单位(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9张PPT)

第一单元1.1长度单位(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9张PPT)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谢谢观赏
把尺子的刻度2和纸条的左端对齐。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7,纸条的 长度就是7-2=5(厘米)
课堂练习
8 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
一放正 二对“0” 三读数
课堂练习 量一量
4 纸条长(
)厘米。
5 纸条长(
)厘米。
课堂练习 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3 估计:( )厘米 3 测量:( )厘米
方法一: 物体的左端对着刻度0,右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测量时, 物体的左端要对准刻度0,而不是对准尺子的左端。如图所示:
因为纸条的右端对着5,所以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方法二: 以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为起点,对准物体的左端,再找到物体的右端 所对的终点刻度,终点和起点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
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人同样是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感悟: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样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单位。
刻度0 刻度线
刻度4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认识1厘米
视察情境图,大拇指与食指指尖的距离就是1厘米,即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 的长度是1厘米。 通过视察可以发现,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刻度3到刻度4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尺子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4 估计:( )厘米 4 测量:( )厘米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谁说的对


课堂练习 一把破损的刻度尺只能看到3个刻度(如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哪 些长度? (单位: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