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导弹目标跟踪技术的应用研究
寻的制导导弹攻坚战斗部随进率研究

( c olo r sa eEn ie r g S h o fAeop c gn ei ,Be igI si t fT c n lg ,B in 0 8 ,C ia n i n n t ue o e h oo y ej g1 0 j t i 0 1 hn )
s r1 t1 t1 tr
。
粪 星妻羹 嚣
寻 的 制 导 导 弹 对 固 定 的 工 事 目标 具 有 强 大 的 打
收 稿 日 期 :2 1—0 01 5—0 9
辆 、 炮
某 型 寻 的 制 导 导 弹 末 段 弹 道 采 用 比例 导 引 制 导
作者 简 介 :李 淼 ( 9 9 ) 女 , 士 研 究 生 。E ma : i io l@ s a c a; 17 一 , 博 - i l a pa i o l l m n 祁 载 康 ( 9 6 ) 男 , 授 ,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E ma :qk i e u c 13 一 , 教 博 — i z @b t d . n l .
的作 用 。
其攻 坚战斗部 ( 图 1 采用 3级 串联后 形 成 随 见 ) 进方案 : 前级 战斗 部破坏 导 引头 , 在爆 炸部位 形成 并 薄弱环 节 ; 主战斗 部击穿 钢筋 混凝土 目标 , 并形 成通
道; 随进 战 斗 部 ( 下 简 称 随 进 子 弹 ) 过 主 战 斗 部 以 通
形 成 的通 道进 入 目标 内部爆 炸 , 而 有 效 杀 伤 目标 进
图 l 某 型 号 攻 坚 战 斗 部 示 意 图
Fi 1 S he a i i g a o r e d o o e mi s l g. c m tc d a r m f wa h a f s m s ie
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型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型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作者:刘杰杨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4期[摘要]首先对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把 BP 神经网络优化设计方法和导弹建模控制技术引入到空空导弹领域,进行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高了导弹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改善了导弹的飞行品质,提升了导弹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神经网络;空空导弹;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P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14-021 概述空空导弹是现代化武器库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其主要的任务是准确的攻击空中目标[1]。
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是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导系统的主要负责的是根据测得的弹目位置信息形成导引指令;控制系统是根据制导系统的导引指令控制并稳定导弹飞行,因此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制导规律和控制规律的深入研究,能够准确确定导弹的机动性和精度并弥补导弹硬件上的缺陷,能使制导控制系统甚至整个导弹系统的性能更好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作用,起到更好的效果[2]。
制导控制系统一般是多回路系统,最外层的是观测跟踪装置、指令形成装置、执行装置及弹体构成的制导回路部分,其次是由自动驾驶仪与弹体构成的闭合回路,即姿态稳定回路部分。
除弹体以外的部分叫做自动驾驶仪。
导弹自动驾驶仪是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3]。
另外,在稳定的导弹控制系统中,自动驾驶仪控制弹体,也就是说驾驶仪是控制器,导弹弹体是被控对象。
2.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并行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一般由许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有一个单一的输出,它可以连接到很多其它的神经元,其输入有多个连接通路,每个连接通路对应一个连接权系数.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的一种模拟和近似.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模拟,一是从结构和实现机理方面进行模拟;二是从功能上加以模拟.在1943年,心理学家W.S.McCu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Pitts首先提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1949年出现一种调整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规则,通常称为Hebb学习规则1958年出现“感知机”.1969年M.Minsky和S.Papert发表了名为“感知机”的专著,提出简单线性感知机的功能是有限的,使整个70年代的神经网络的研究处于低潮.随着80年代Hopfield网和BP算法的提出,人们又看到神经网络的前景和希望,并掀起神经网络研究的热潮,随之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如目标识别、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智能决策等.其中,神经网络控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特有的学习能力、潜在的分布并行计算特点以及对多传感信息的处理能力,使它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并应用到许多领域.3 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的组成结构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由惯性器件、控制计算装置和舵机部分组成。
精密测量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扬科学精神,助力国家发展

高精度地图测绘还能帮助军队进行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提高作战效率和准确性。
精密测量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贡献
精密测量技术是工业制造领域 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产 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 用。
通过精密测量技术,可以对工 业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等 参数进行精确测量,确保产品 符合设计要求。
创新精神激发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 性思维。
通过介绍国内外精密测量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结合课程实验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PART 05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索
REPORTING
XX DESIGN
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科学精神的普及和弘扬有 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 程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展。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途径
课堂教学渗透
实验教学强化
在精密测量等课程中融入科学精神教育,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科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 思维,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讲解精密测量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 知识。
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操作 中,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验问 题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操作训练
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精密测量技能 ,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训练提升
校园文化熏陶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基于SIMULINK的某型反坦克导弹攻顶弹道方案设计研究

Ab s t r a c t :Ba l l i s t i c s s c h e me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i n r e s e a r c h i n g a n t i — t a n k mi s s i l e .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i g n e d b a l l i s t i c s s c h e me o f a k i n d o f a n t i — t a n k mi s s i l e p r e l i mi n a r i l y a n d p r o p o s e d a k i n d o f b a l l i s t i c s s c h e me t h a t c a n a c h i e v e t o a t t a c k t o p a r mo r b a s e d o n t h e S I MUL I NK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 mo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e s h o w he t c h a n g e d p a r a me t e r s i n f u n c t i o n s o f mo t i o n i n f l u e n c e he t a t t a c k i n g t o p a l T a o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l t o f s i mu l a t i o n .
摘要 : 在反坦克导弹的研制 中, 弹道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基 于 S I MU L I NK仿真平 台, 在导 弹外弹道运动 方程 的基础 上, 对某型反 坦克 导弹攻顶 弹道方案进行 了初步设 计, 提 出了一种能够 实现有 效攻顶打 击的弹道方案 , 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 了各运 动
某型导弹发射装置随动测试故障分析解决方案

某型导弹发射装置随动测试故障分析解决方案作者:王冰王孝勃来源:《物联网技术》2013年第12期摘要:就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中1553B总线通信异常导致的随动测试故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随动测试故障形成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这种故障的纠正解决方案及其有效性验证结果。
关键词:MIL-STD-1553B总线;BU-61580总线接口芯片;RT终端;闩锁效应;总线耦合器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2-0031-030 引言MIL-STD-1553B总线(以下简称1553B总线)是美国定义的一种军用串行总线标准,全称为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它规定了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及其接口电子设备的技术要求,同时规定了多路传输数据总线的工作原理和总线上的信息流及要采用的电气和功能格式。
1553B总线的地位日益突出,已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海上武器、地面武器等领域。
近期基于1553B总线通信的某型飞机导弹发射装置(在测试系统中作为RT远程终端)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发现随动测试方位角及俯仰角均为0°的故障,正常应该为±20°。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了故障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处理方案,避免故障重复发生。
1 系统介绍导弹发射装置在性能测试时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中,专用测试设备用来模拟飞机上武器外挂管理系统和导弹,通过1 553 B总线和导弹发射装置进行通信,模拟导弹接收导弹发射装置传递的信号。
导弹发射装置中安装了一个信号控制盒和电子部件,信号控制盒专门负责和飞机用1 553 B总线进行通信,将总线信号变为模拟信号输入给电子部件,经电子部件对信号变换后输出给导弹,在传递的信号中包含将飞机雷达目标位置信号传递给导弹导引头,以便导弹发射后跟踪摧毁目标。
2 故障原因分析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本故障的原因为1 553 B总线通信异常。
装备保障实现信息化的措施探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重要性
1 2 3
提高装备保障效能
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对装备保障活动的 全面优化和提升,提高装备保障的效能和效益 。
促进军事变革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能够推动军事组织形态、作战方式和作战理论 的变革。
增强部队战斗力
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使装备保障与作战行动 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 生存能力。
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装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装备保障的精 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提升装备保障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服务质量
推广信息化应用
推广各类装备保障信息化应用,如信息化管理平台、智能化决策 支持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质量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满足 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技术研发不足
我国在装备保障信息化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 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满 足实际需求。
政策支持不够
我国政府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 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措施。
体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机制。
系统应用成效和评估
应用成效 提高保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缩短了保障时间,提高了保障效率。 降低保障成本:优化了保障资源配置,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系统应用成效和评估
• 增强作战能力:提高了装备保障水平,为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系统应用成效和评估
系统运行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重 大故障和异常情况。
某型导弹技术准备阶段战备完好率确定方法

某型导弹技术准备阶段战备完好率确定方法
聂心东;李万宝;曾钎
【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
【年(卷),期】2024()7
【摘要】为了确定某型导弹技术准备阶段战备完好率,通过对战备完好性参数的特点和某型导弹技术准备阶段战备完好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某型导弹技术准备阶段战备完好性参数。
采用相似装备类比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对导弹技术准备完好率参数进行了论证。
通过具体的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可以通过与相似型号导弹的比较分析得到新型导弹相应指标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总页数】3页(P117-119)
【作者】聂心东;李万宝;曾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515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761.4
【相关文献】
1.基于战备完好率的军用飞机维修费用需求确定方法
2.任务准备阶段机群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
3.任务准备阶段复杂武器系统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
4.军制学:任务准备阶段复杂武器系统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型导弹雷达网检测仿真模型研究

式 检 测 中
心
—
该传感 器 判决 H 真 ,一0 1 融 合 中心对 各部传 感 为 ,。 器 的判 决 U ( U , , 进行 融合 , 形 成 融合 系 = “ , … U ) 并
统 的最终 判决 U ,。 , 。 。U 一0 1
图 1 分 布 式检 测 融合 系 统
维普资讯
・7 4・
弹 箭 与 制 导 学 报
20 0 2正
某型导弹雷达网检测 仿真模型研 究 *
韩俊 杰 , 怀锁 , 党 韦道 知
( 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 空 陕西 三 原 7 30 ) 18 0 [ 要 ] 研 究 了某 导 弹 雷 达 在 布 网 方 式 下 对 目标 的检 测 特 性 , 论 了该 导 弹 雷 达 网 的 布 站 方 式 和 摘 讨 检 测 原 理 , 出 了该 导 弹 雷 达 网 分 布 式 检 测 融 合 系统 的 最 优 检 测 问 题 , 给 出 了融 合 系 统 全 局 最 给 并
优 化 的 必要 条件 和求 解 系 统全 局最 优解 的 数 值 迭 代 算 法 。
[ 键词]雷达网 ; 关 目标 检 测 ; 布 式 检 测 融 合 ; 局 最 优 化 ; e ma —e ro 分 全 N y nP as n准 则 [ 图分 类 号 ] P 3 19 中 T 9 . [ 献标 识 码 ]A 文
权 布站的特 点 是以点 防御 为主 , 内各 雷达 沿某 一 方 向层 次分 布 , 网 重点 防御该 方 向 。实 战 中具 体 采用 何 种 布站方 式取 决于 火力分 配 , 保卫 区域类 型 , 防空 目的、 象和所 处 的外部 自然环 境 等 因素 。 对
3 雷达 网分 布 式 检 测 的 数 学 模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
械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o 1 . 2 5 NO .5 0c t .2 O1 3
J o u r n a l o f Or d n a n c e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某 型导 弹 目标 跟 踪 技术 的应 用研 究
时 还要考 虑算 法 的实时性 l 1 j . 某 型 导 弹采 用 电视 测 角激 光 指令 制 导 的方 式 ,
其 电视 测角 功能容 易受 到导 弹发动 机尾焰 及 战场炮 火 等 主动光 源和 自然 光 的干扰 , 特别 是 在 强 光 背景 下 常常无 法有 效识 别 弹 标 , 直接 影 响 了导 弹命 中 目
Re s e a r c h o f Tr a c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Ap pl i e d i n
a Ce r t a i n Ty p e Ant i — Ta nk M i s s i l e
CHENG Li — f u, SH EN Si — bo, LI U Ya ng。 D O N G Yu e
程 礼 富 ,沈 斯 波 ,刘 洋 ,董焓
( 6 3 9 8 1 部 队 ,湖 北 武 汉 4 3 0 3 1 1 )
摘 要 :在 某 型 导 弹 制导 过 程 中 , 制 导 系 统 对 导 弹 弹标 信 号 的 自动 识 别 与 跟 踪 是 影 响 射 击 精 度 的 关 键 . 论 述 了 视 频 图 像 中运 动 目标识 别 与跟 踪 技 术 的概 念 以及 主 要 方 法 分 类 , 在详 细分 析 某 型号 导 弹 目标 跟 踪 技 术 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一
置, 并根 据不 同 的特征值 , 将 图像序 列 中不 同 帧 内同
运动 目标关联 起 来 , 得 到 各个 运 动 目标 完整 的运
标 的精确 度. 在 目前 战场 环境 日益复 杂 的情 况下 , 应
该 重视 提高该 型导 弹 武 器 系统 的抗 干 扰能 力 . 本 文 将 从分 析 目前该 型导 弹运用 的 目标 跟踪 方法 以及 目 标 跟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域 的发展 出发 , 讨 论该 型导 弹 目标 跟踪 算
动 轨迹 , 即在 连续 的视 频 序 列 中建 立 运 动 目标 的对
应 关系 .
( U ni t 6 39 81。 W uh a n 4 3 0 3 1 1,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g ui d a n c e p r o c e s s e s o f a c e r t a i n t y pe of mi s s i l e, t he r e c o g ni t i o n a n d t r a c ki n g o f t he mi s s i l e ma r k s i g na l i s o ne o f t h e ke y s t ha t a f f e c t t he pr e c i s i o n. I n t hi s a r t i c l e , t he c o nc e p t a n d ma i n me t ho d o f t a r g e t r e c o gn i t i o n a n d t r a c ki n g i s s umma r i z e d .On t he b a s i s o f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a c e r t a i n t y pe o f mi s s i l e t a r ge t t r a c ki ng t e c hno l o gy, s u gg e s t i on s a r e pr e s e n t e d t o i mpr o v e t a r ge t r e c o gn i t i o n a nd t r a c k i ng pe r f or ma n c e . Ke y wo r ds : t a r ge t t r a c ki ng; g ui da n c e ; i ma ge p r e p r oc e s s i n g
改进 该 型 号导 弹 目标 识 别 性 能 的几 个 要 点 .
关 键 词 : 目标 跟 踪 ;制 导 ;图 像 预 处 理 中 图 分类 号 :TN 9 1 1 . 7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2 9 5 6( 2 0 1 3 )0 5 — 0 0 4 0 — 0 4
在 计算 机 视 觉领 域 , 目标识 别 和 跟踪 的 中心 问
题是 : 当 目标 相对 摄像机 运动 时 , 在 视频序 列 中找 出 每帧 图像 中表 示 目标 区域 或 目标 特 征 图像 的 图像 结 构 的连 续对应 性 , 目的是 对 通 过摄 像 头 获 得 的 图像
序 列进 行分析 , 计 算 出 目标 在 每 帧 图像 上 的 二维 位
目标 识别 和跟 踪技术 的研 究与应 用是 计算 机视 觉 的一个 重要 分 支 , 广 泛应 用 于 科 学技 术 、 军事 、 医 药 卫生 等重要 领域 . 实 现 目标 跟 踪 的关 键 在 于完 整 地 分割 目标 、 合理地 提取 特征 和准 确地识 别 目标 , 同
1 目标 识 别 与 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