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1、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395 mmHg 。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
2、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0 ,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薄3、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够太高,目的是避免汽蚀现象发生。
4、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越强。
5、在传热实验中用饱与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饱与水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6、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大(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接近于值大(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大(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大(大、小)。
7、Z=(V/K Y a.Ω).(y1-Y2)/△Y m,式中:△Y m称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吸收质/kmol惰气;(Y1—Y2)/△Y m称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气相主体摩尔浓度与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差。
9、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与非循环型两大类。
10、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是指y A/x A,其值愈大,萃取效果越好。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在化工学习的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通过期末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的示例,希翼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匡助。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化学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C. 化学反应只能在液体中进行D. 化学反应不会释放能量答案: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解析: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原有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并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使物质发生转化。
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反应的迹象?A. 温度变化B. 颜色变化C. 气体的生成D. 物质的凝固答案:D. 物质的凝固解析:化学反应的迹象包括温度变化、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等,物质的凝固属于物态变化,不是化学反应的迹象。
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____ + ____答案:2H2O解析:这是水的合成反应方程式,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份子。
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____关系。
答案:正比解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平衡是什么?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是正反应速率相等,系统中再也不有净反应产生。
2.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份子的平均动能,使得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物份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化工原理(答案在最后一页)1.()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A)板式塔的传质意图(B)板式塔的设计过程(C)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D)板式塔的设计意图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A)温度、焓值、湿度(B)流速、压强、湿度(C)流速、温度、湿度(D)温度、湿度、压强3.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又可以用填料塔(D)填料塔可以避免液泛4.列文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A)自然循环(B)强制循环(C)单程型5.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A)生蒸汽(B)二次蒸汽(C)额外蒸汽6.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质量流量(B)体积流量(C)流速(D)静压能7.孔板流量计是()(A)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B)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C)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D)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8.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A)齿轮泵(B)旋涡泵(C)离心泵(D)往复泵9.水在规格为φ38×2.5mm的圆管中以0.1m/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A)层流(B)湍流(C)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D)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10.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热能11.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A)高,低(B)低,高(C)高,高(D)低,低12.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固定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型管换热器(D)填料函式换热器13.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D)对流传热14.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B)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C)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D)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15.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A)3 (B)2 (C)1 (D)4.016.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17.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A)增厚(B)减薄(C)不变18.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之值(A)大者(B)小者(C)两者19.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20.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A)操作温度高、压强高(B)操作温度高、压强低(C)操作温度低、压强低(D)操作温度低、压强高21.从()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键的难易(A)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大小(B)支链多少(C)碳原子数(D)分子结构22.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A)容易降低(B)容易增大(C)困难降低(D)困难降低23.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降低容易(B)降低困难(C)增强容易(D)增强困难24.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难难于(D)难容易25.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键烷基较烃环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键断裂环烷脱氨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A)容易末端(B)容易中央(C)难于中央(D)难干中央26.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容易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五碳环较六碳环裂解()(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因难难于(D)困难容易27.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28.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结焦(C)芳环裂化(D)侧链裂化反应29.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30.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3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A)流速不同(B)流通截面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32.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烯烃的裂解33.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烯烃环化和缩合(D)烯烃的裂解34.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A)逆流(B)并流(C)错流(D)折流35.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也增大(A)流量(B)扬程(C)轴功率(D)效率36.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37.U型管压差计指示液的密度()被测流体的密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越大越好38.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一滤浆(滤渣为不可压缩,且忽略介质阻力),若过滤时间相同,要使其得到的滤液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有()(A)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B)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C)将滤浆温度到高一倍(D)将过滤压差增加两倍39.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的反应(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0.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乙烯、()的等低级烯烙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1.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42. ()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43.烷烃的K值最____,芳烃最_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44.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A)小不变(B)小高(C)大高(D)大低45.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__温度,乙烯、丙烯收率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不变(D)降低提高46.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_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47.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_次反应,简短停留时间有利于_次反应()(A)二一(B)二二(C)——(D)一二48.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次反应对_次反应的相对反应速率()(A)二—(B)二二(C)——(D)一二49.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则乙烯收率_,焦的生成_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50.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A)温度一停留时间(B)温度一烃分压(C)停留时间一烃分压(D)原料组成51.结焦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而成()(A)较低芳烃缩合(B)较高芳烃缩合(C)较高乙炔脱氢稠合(D)较低乙炔脱氢稠合52.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一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的比例(A)甲烷/乙烷(B)乙烯/丙烯(C)丙烯/丁烯(D)乙烯/甲烷53.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作为稀释剂(A)水蒸气(B)空气(C)甲烷(D)氮气54.生碳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A)较低芳烃(B)较高芳烃(C)较高乙炔(D)较低乙炔55.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三个阶段(A)链缩合(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6.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传递、链终止三个个阶段(A)链引发(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7.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58.()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59.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_,芳烃最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60.烃原料的BMCI值越,乙烯收率_()(A)低高(B)高不变(C)高高(D)低低1 - 5:DCBAB 6-10:ACCCD11-15:AADBC 16-20:CBBCD21-25:AAAAB 26-30:BACAA31-35:CDCAC 36-40:BAADD41-45:BCDCA 46-50:DCDBA51-55:ABACB 56-60:AABAA。
化工原理A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化工原理A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以分为哪几种?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所有以上2.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A. 蒸馏B. 过滤C. 萃取D. 混合3. 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是:A. 提高反应速率B. 改变反应平衡C. 降低反应温度D. 增加产物产量4. 以下哪种泵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液体?A. 离心泵B. 齿轮泵C. 往复泵D. 磁力泵5. 以下哪种换热器类型不适合处理高粘度流体?A. 壳管式换热器B. 板式换热器C. 螺旋板换热器D. 管壳式换热器6.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能量转换设备不包括:A. 压缩机B. 膨胀机C. 泵D. 反应器7. 在化工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产量B. 保证产品质量C. 降低能耗D. 保证反应安全8.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流动状态最可能是层流?A. 流速较高B. 管道直径较大C. 流体粘度较高D. 雷诺数较低9. 化工设备中,压力容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强度B. 温度变化C. 压力波动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压缩性对流动特性影响较大?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以上都不是答案:1. D2. D3. A4. D5. B6. D7. D8. D9. D10.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蒸馏过程的基本原理。
2. 描述萃取过程中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
3. 解释什么是雷诺数,并说明其在流体力学中的意义。
4. 阐述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的主要区别。
5. 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6. 描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几种能量转换设备及其功能。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给定一个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为2 m/s,管道直径为0.1 m,求雷诺数。
2. 假设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条件下膨胀,初始体积为0.5 m³,最终体积为1 m³,求气体膨胀过程中所做的功(假设气体常数R=8.314 J/(mol·K))。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期末考试(A)卷 课程:«化工原理»(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 1.(1) 如图所示,若敞口罐液面恒定,罐上方压强为Pa ,忽略流动阻力损失,出水管管径为d ,则出水管的出口速度u 与 有关。
(A ) H (B ) H、d (C ) d (D ) Pa (E ) H、d、Pa 水H(2)径、管长及流动阻力损失分别为V 1,u1,d 1,l1,hf1及V 2,u2,d2,l2,hf2。
若d1=2d2,l1=2l2,则:①hf1/hf2=( )(A ) 2 (B )4 (C )1/2; (D )1/4 (E )1 ②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滞流流动时,V 1/V 2=( )(A ) 2 (B )4 (C )8 (D )1/2 (E )1(3)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C )恒流速、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 2.⑴已知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 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能的增加为( )(A )∆P (B )∆P/ρ (C (D )∆P/2g( )(A )泵壳和叶轮 (B )叶轮 泵壳 (D )叶轮和导轮 3.(1)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恒速过滤时,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___(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 (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 (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2)恒压过滤时,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___ (A)增大至原来的2倍(B)增大至原来的4倍(C)增大至原来的√2倍(D)增大至原来的1.5倍 4.比较下列对流给热系数的大小空气流速为6m/s 的α1,空气流速为25m/s 的α2,水流速为1.2m/s 的α3,水流速为2.5m/s 的α4,蒸汽膜状冷凝的α5,自大到小的顺序为: > > > >二、 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1.①1atm=__________kN/m 2 。
化工原理期末考卷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物料衡算B. 能量衡算C. 设备设计D. 化学反应机理2. 下列流体流动类型中,属于层流的是:A. 粘性流体在粗糙管道中的流动B. 粘性流体在光滑管道中的流动C. 湍流流动D. 高速流动A. 卡门涡街B. 漩涡C. 流线弯曲D. 逆压梯度4.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气体的除尘?A. 湿式除尘器B. 袋式除尘器C. 静电除尘器D. 文丘里除尘器5. 下列哪种传热方式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对流传热B. 辐射传热C. 导热D. 蒸发传热A. 塔板数B. 回流比C. 进料流量D. 进料温度7.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液体的混合?A. 搅拌釜B. 轮胎式混合机C. 立式混合机D. 高速混合机A. 离心泵B. 转子泵C. 隔膜泵D. 柱塞泵9.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A. 滤饼过滤器B. 碟式分离机C. 转筒式过滤器D. 振动筛A. 过滤面积B. 滤饼厚度C. 滤液粘度D. 滤饼含水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物料衡算、能量衡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流体的流动类型分为层流、________和________。
3. 伯努利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大小会影响________和________。
6. 搅拌设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来输送液体。
8. 过滤操作中,影响过滤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压缩机按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化工设备的设计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答案

徐州工程院学院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 .滞流内层越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 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B 流体湍动程度越低C 流动阻力越小D 流动阻力越大2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
A . Re 数 B. Nu 数 C . Pr 数 D . Gr 数3 .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 和大管截面B 连接一 U 形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段时,压差计读数R 值反映的是AA A 、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 A 、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 A 、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 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4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A 。
A.最大流量下对应值B.操作点对应值C.计算值D.最高效率点对应值5 .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的密度无关的条件是DA Z 2-Z 1=0B £h f = 0C u ;2 — "2」2 = 0D p 2-p 产 06 .含尘气体,初始温度为30℃,须在进入反应器前除去尘粒并升温到120℃,在流程布置 上宜 A ____________________A.先除尘后升温B.先升温后除尘C.谁先谁后无所谓7 .穿过2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已知各层温差为△ t 1=100℃, △ t 2=25℃,则第一、二层的热阻R 「R 2的关系为 D 。
A.无法确定B. R 1 = 0.25R 2C. R 1 = R 2D. R 1 = 4R 28 .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那种在工程上最有效BA 提高蒸汽流速B 提高空气流速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热。
9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A. Y -Y*B. Y*- YC. Y -YiD. Yi - Y10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 - ---------- 学年第 -------------- 学期 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闭卷 _____ 命题人 ---------------------- 年 ----- 月 ----- 日 使用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 学号 ------------------ 课程名称 _________ 化工原理 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 __________ 100 ________________ 分钟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一月一日 教学院长(签字)年—月—日 姓名 ------------------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AA.增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化工原理》试卷(二)答案第1页共5页徐州工程学院试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B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12.用某精馏塔分离两组分溶液,规定产品组成的x D、x W,当进料组成为x F1时,相应回流比为R』进料组成为x F2时,相应回流比为R2,若x F1 < x F2,进料热状况不变,则CA. R1<R2B. R1=R2C. R1 >R2D.无法判断13.空气温度为td,湿度为Hd,相对湿度为9d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①1,则BA. H1>HdB. 9d>91C. H1<HdD. 9d<9114.利用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BA.提高干燥介质温度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D.提高空气的流速15.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C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是个平均值;B.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二、填空题(15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 《化工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物理加工过程,按其操作原理可归纳成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压力C. 反应物浓度D. 催化剂存在与否E. 反应物物理状态F. 光照条件G. 溶液酸碱性2) 化学平衡常数(Kc)的物理意义是什么?A.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B. 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C. 反应物物质量与产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D. 反应物浓度与产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3) 下列煤的种类中,不属于气化煤的是?A. 焦炭B. 烟煤C. 烟煤焦D. 肥煤4) 下列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 石墨B. 金刚石C. 烟煤D. 无定形碳5) 能量准则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温度B. 压力C. 浓度D. 角度E. 光照条件F. 磁场2. 简答题1) 简要说明酶的作用原理。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速反应速率。
它们通过与底物反应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并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加。
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酶与底物的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并在体内特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底物的构象和电子状态,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对底物的选择性高,而且具有高效催化和底物特异性等优点。
2)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中参与物质浓度的变化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A. 温度:温度升高会使反应物分子具有更大的能量,增加碰撞频率和有效碰撞的几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 反应物浓度:浓度增加会增加碰撞频率,导致更多的反应发生,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C. 反应物物理状态:固体反应物通常具有较低的反应速率,而气体和液体反应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
D. 催化剂存在与否:催化剂可以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E. 光照条件:某些反应只能在光照下进行,光的能量可以促使反应分子形成高能态,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计算题1)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 = k[A]^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24/ Rep_.2. 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流体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3.水在内径为φ105mmX2.5mm 的只管内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005mPa*s ,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 ,则Re=99502,流动类型为湍流。
4.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5.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采用 因次 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成若干 无因次数群, 再通过实验确定各特征数 数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 关联式 。
6. 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直接换热_, 间壁换热和蓄热换热.7.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汽侧流体的温度,总 传热系数 K 接近空气侧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8.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1) 若 pe 〉p 或 C 〉Ce 则属于解吸过程(2) 若 p 〉pe 或 Ce 〉C 则属于吸收过程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关系_,_物料衡算,_传质速率._.10.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自由水分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非结合水分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平衡水分。
11. ,当20℃的水(ρ=998.2kg/m3,μ=1.005厘泊)在内径为100mm 的光滑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1.0m/s 时,其雷诺准数Re 为9.93×105;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为0.0178.12.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13.计算管道流体局部阻力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计算公式为2;2e f l u h d gλ=,2;2f u h g ξ=。
14.过滤是一种分离悬浮在 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微粒 的操作。
15. 进行换热的两流体,若α1》α2时,要提高K 值,应设法提高α2; 当α1≈α2时,要提高K 值,应使_α1_α2_同时提高___。
16.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0.80.40.023Re Pr dλα=.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 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 2·K ).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 时,此时传热系数α=3.81(kw/(m 2· K ) .17.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提高K 值. 而要提高K 值则应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给热系数较小一侧的给热系数.1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19.双膜理论认为,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气膜和液膜 之中。
20.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大于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小于湿球温度。
21.圆筒壁总传热系数K与间壁两侧对流传热系数α1.α2以及间壁导热系数λ的关系为_1/K1=1/a1+d1/2λ*lnd2/d1+d1/a2d2___.当间壁管规格为φ108×4mm,导热系数为45(w. m-2.K-1)时,管内外两侧给热系数分别为8000 (w.m-2.K-1)和1200(w.m-2K-1)时,总传热系数K11=946(w.m-2.K-1).22.对于间壁式换热器:m1Cp1 (T1-T2 ) =m2Cp2 (t2-t1)=K.A.△tm 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_稳定传热、_无热变化、_无相变化。
选择题1.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2.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ρ)的值( B )。
指A. 偏大B. 偏小C. 越大越好3. 若将20℃硫酸用φ48×3.5mm的无缝钢管输送,则硫酸达到湍流的最低流速为( D )。
已知20℃时,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3粘度为25.4cP。
A. 0.135m/sB. 1.5m/sC. 0.15m/sD. 1.35m/s4.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Q线是在( C )情况下测定的。
A. 效率一定;B. 功率一定;C. 转速一定;D. 管路(l+∑l)一定。
6.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能完全分离出来的( A )粒径。
A. 最小;B. 最大;C. 平均;7.介质阻力系数ζ=24/Re的适用范围是( BD )。
pA. 圆柱形微粒;B. 球形微粒;C. 方形微粒;D. 层流区;E. 过渡区;F. 湍流区8.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在( A )沸腾下操作。
A. 泡核B. 稳定的膜状C. 不稳定的膜状9.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116w/(m2·K)α=11600 w/(m2·K),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A )。
A. 设法增大α;B. 设法增大α;C. 同时增大α和α10. 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所示,试比较第一层的热阻 R与第二、三层热阻R、R的大小( C )。
A. R>(R+R)B. R<(R+R)C. R=(R+R)D. 无法比较11.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A )或( C )。
A. 升温;B. 加压;C. 减压;D. 降温;12.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A )的流速。
A. 气相;B. 液相;C. 气液两相;13.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C )。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14.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C )。
A. 湿球温度;B. 绝热饱和温度;C. 露点15.空气的饱和湿度H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B. 总压及湿球温度;C. 总压及露点;D. 湿球温度及焓。
16.圆管的摩擦系数λ=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B)A.过渡流B.层流C.湍流17.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B) ;气体的粘度(A)A.增大 B。
减小 C.不变18.当固体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是层流区域时,以(C )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A. 颗粒密度;B. 空气粘度;C. 颗粒直径19.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A. 流体内;B. 器壁内;C.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D. 流体湍流区域内.20.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将(C),亨利系数E将(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21.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_____D_______;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22..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B ).A. H,φ都升高;B. H不变φ降低;C. H,φ都降低24..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B ).A. 干球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计算题一、某车间准备用一台离心泵将储槽内的热水送到敞口的高位槽内,已知管子规格为Φ60×3.5mm 钢管,管内流速为2m/s ,吸入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9.6J/kg 压出管路的压头损失为4mH 2O (均包括全部的局部阻力损失在内),其余参数见附图示。
试求该泵提供的有效功率。
解:设定储槽液面为1-1,且为基准面,高位槽液面为2-2,列柏式:122211221222f p u p u z H z H g g g gρρ-+++=+++∑ 4分 122 19.64 1.999+4=5.999mH O 9.807f f f H H H -=+=∑压吸+=4分 ∴ ()100101325102 5.9997609809.807H -⨯+=-+⨯ H=12.612 mH 2O 2233.14150.05320.00441m /s 44v q d u π==⨯⨯= 4分 9809.80712.6120.00441534.55W e v P gHq ρ==⨯⨯⨯= 4分三、某厂准备选用规格为φ25×2.5mm ,长3m 的管子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来将25℃的液体加热到40℃。
已知液体的流量为36m /h ,相对密度为1.1,平均比热为2.9kJ/(kg ·K ),加热剂用410K 的饱和水蒸汽(走管外)其冷凝潜热为2155kJ/kg ,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此换热器的散热损失为21000w ,传热系数K =660 w/(m 2·K ),试求:(1)加热剂的消耗量为多少kg/.h ?(2)此换热器应用多少条管子组成?解:()()222136 1.11000 2.94025478.5kw 3600m p Q q c t t =-=⨯⨯⨯⨯-= 2分 Q 热=Q 2+Q 损=478.5+21= 499.5kw 2分11m Q q r Q ==热 11499.50.2317kg/s=834.12kg/h 2155m Q q r === 2分 137→13725←40△t 1=137-25=112℃; △t 2=137-40=97℃Δt 1 /Δt 2 <2△ t m =(112+97)/2=104.5℃ 2分200478.5 6.938m 104.50.66m Q A t K ===∆⨯ 4分 00 6.93829.43.14150.0253A n d L π===⨯⨯ 取30条四、 接触法硫酸生产中用氧化后的高温SO 3混合气预热原料气(SO 2及空气混合物),已知: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90m 2 ,原料气入口温度t 1=300℃,出口温度 t 2=430℃。
SO 3混合气入口温度T 1=560℃,两种流体的流量均为10000kg/h ,热损失为原料气所获得热量的6%,设两种气体的比热均可取为1.05kJ/(kg ·K),且两流体可近似作为逆流处理,求:(1) SO 3混合气的出口温度T 2;(2) 传热系数K 〔W/(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