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终稿-我国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研究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产托管业务是指由专业的机构为委托人管理和监督资产,以保障委托人的利益。
在金融市场中,资产托管业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风险,还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我国资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层出不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资产管理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乱象、风险隐患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
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新规对资产托管机构的资格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加强了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从而提高了行业整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新规明确了资产托管机构的责任,要求其严格履行托管职责,保障委托人的权益。
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2 目的意义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管新规的实施能够规范资产托管业务的运作,并严格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托管机构的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资管新规的出台可以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推动资产托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风控能力。
资管新规的要求也可以帮助资产托管机构更好地理解监管政策和要求,提高行业的整体专业水平。
2. 正文2.1 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与作用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通过专业的资产托管机构,将委托人的资产(如证券、基金、财产等)进行保管、结算、清算、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服务的过程。
资产托管业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 保护资产安全:资产托管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能够对委托人的资产进行安全保管,有效保护资产不受挪用、损坏或盗窃等风险。
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研究

3 . 按 托 管 资产 归 属地分 类 可 分 为境 内资 产 与跨境 资 产 , 境 内
产” 。 该 办法 的问世 首 次 确定 了托 管银 行 在证 券投 资 基 金运 作 中 的 资 产包 括 证券 投 资基 金 、 保 险 资产 、 社 保 基金 、 企业 年 金基 金 、 券 商
度 基础 与载 体 。
出, 资产 托管 市场 的影 响力不 断提 升 。 ( 一) 资产 托管 市场 规模
近年 来 , 各家银 行加 快 了托管业 务 的发展速 度 。 截至 2 0 1 1 年末 , 国 内共 有 1 8 家 商 业银 行 获 得 了托 管业 务 资 格 。 根 据 中国 银 行 业协
资 产托 管业 务起 步较 晚 , 始 于1 9 9 8 年封 闭式证 券投 资基 金 。 1 9 9 7 年,
形 非金 融 资产 , 如 具 有储 藏价 值 的珍 贵 物 品 、 土地 、 地 下资 源 、 专利 国 务 院颁 布 了《 证券 投 资基 金 管 理暂 行办 法 》 , 酋 次 明确提 出“ 经批 权 、 版 权等 。 准设 立 的托 管基 金 , 应 当委托 商 业银 行作 为基 金托 管 人托管 基 金资
滑R 目 萍 国 家 开 发 银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摘 要: 近年来, 银行业受金融脱媒、 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利空影晌, 亟需改变原有的业务和利润增长模式, 实现战略
转型 。 资产托 管业务 因具有不 占用经济资本、 资金沉淀 稳定 以及业务 协同效应 显著等优势 , 成 为银行业战略转型 的 必然 之选 本文结合 国内资产托 管业务实践 , 从市场 、 服务 、 系统 、 营 运、 风 险控制等方面 对国内现有资产托管 业务
2023年银行资产托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银行资产托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银行资产托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银行资产托管是指银行以受托人身份,为委托人管理和保管其资产的业务,包括资金托管和非资金托管两大类别。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资产托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当前,银行资产托管行业存在以下发展趋势和机遇:1. 金融市场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为托管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 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资产管理机构寻求专业的资产托管服务。
3. 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对资产托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
4. 投资者对资产安全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
5. 科技创新的推动,为资产托管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银行资产托管行业的总规模约为30万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20%左右。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银行资产托管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1. 资产管理需求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 金融科技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也将受益于科技创新,提高效率和便捷性。
3. 金融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银行资产托管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监管的要求下,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服务水平,规范行业发展。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中国银行资产托管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大型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较大。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和竞争加剧,市场份额的重分布和细分化将逐渐加剧。
1. 大型银行优势明显。
大型银行拥有较为完备的资金托管和风险控制体系,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 资产管理公司崛起。
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迅速,作为专业机构,其资产托管业务也在逐渐发展壮大。
2024年银行资产托管市场分析现状

银行资产托管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银行资产托管是指银行以委托人名义持有和管理其资产的行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增多,银行资产托管市场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和结构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银行资产托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x亿元,占全国金融市场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
市场主要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前者占据了市场份额的60%以上。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投资者需求日益多样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资产托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资产托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银行资产托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3.2 技术驱动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兴起,技术驱动的创新成为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一大趋势。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银行资产托管机构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
3.3 增强监管力度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监管的支持和引导。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行资产托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这种监管力度的增强对于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4. 存在的问题4.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竞争中,一些银行资产托管机构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市场的不规范和风险的增加。
4.2 风险管控问题银行资产托管涉及到大量的金融资产,风险管控成为银行资产托管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银行资产托管机构在风险管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4.3 缺乏信任机制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可信赖的机制,确保委托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担忧,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资产托管业务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环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8年,我国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资管新规明确了资产托管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求资产托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实力和专业能力。
资管新规还加强了对资产托管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控,要求资产托管机构在托管资金的安全性、资产评估、资金流转等方面做出更为细致全面的监管。
这些严格的监管措施,提高了资产托管业务的风控水平和运营能力,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资产托管业务在资管新规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类机构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运用。
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很多资产管理机构选择将资产托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资产托管机构。
这种外包模式有效降低了机构自身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
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更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资管新规对创新型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产品必须符合监管要求,同时要兼顾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资产托管机构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例如私募基金托管、企业年金托管等,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与此资产托管机构还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资管新规在严格监管的也给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方面,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机构的运营成本和资金流动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要求的提升。
资产托管业务还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1. 引言1.1 资管新规背景介绍资管新规是指中国银监会颁布的《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
这一新规出台的背景是为了解决我国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遏制影子银行规模扩张过快、资金池风险暴露等风险隐患,促进资管业务健康发展。
根据新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允许以资管产品规模膨胀和过度杠杆为目的,要求严格监管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单一客户持有比例、募集与存续期,以及规范资产托管业务的运作模式。
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资管行业将进入更规范、透明度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托管业务在这一背景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2 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和作用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或专业的托管公司接受委托,代理客户管理和保管资产的一种服务。
在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资产托管业务有助于资产的安全保障。
作为资产的保管人,资产托管机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妥善保管客户的资产,确保资产不被挪用或损失。
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资产托管业务有利于提升资产管理的专业性。
资产托管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在资产交易、清算等方面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建议。
资产托管业务也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
通过资产托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监督资产管理人的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增强市场信任度。
资产托管业务在资管新规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投资者权益,提升市场效率,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资管新规的出台,加强了对资产托管业务监管的力度,规范了资产托管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要求更加细化和严格,要求资产托管机构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加强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
2024年资产托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述资产托管行业是指金融机构或专门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对客户资产进行统一监管、核算、结算、报告等服务,保护客户资产安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的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托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4年,资产托管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资产托管公司将继续拓展服务范围,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与信托、基金销售等行业进行合作,推出综合金融服务。
2.技术创新:资产托管公司将加强信息技术投入,推进业务流程自动化、数字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风险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安全性。
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4.国际化发展:资产托管公司将加强对外合作,与国际资产托管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跨境投资管理服务。
三、市场规模2024年,资产托管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资产托管行业规模已达到10万亿。
受益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繁荣,预计2024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
四、竞争格局2024年,资产托管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目前,我国资产托管行业主要由大型金融机构和国有银行垄断,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民营资产托管公司将进一步崛起,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五、风险挑战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资产托管行业将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
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资产托管公司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六、政策环境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资产托管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资产托管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监管,提高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水平。
七、投资机会在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投资机会。
主要包括:1.资产托管公司:大型金融机构和国有银行的资产托管子公司具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较高的竞争优势。
2.IT技术公司:资产托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IT技术支持,IT技术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机会。
3.中小型资产托管公司: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小型资产托管公司通过特色化服务或专业化服务,有望获得更多客户。
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分析报告

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银行以信托等形式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和托管服务的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报告将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业务概述、市场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通过对该市场的全面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描述,例如提到文章将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织,每个部分又分别包括具体的内容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说明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以及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和脉络。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资产托管业务的概述、市场现状分析以及发展趋势展望,我们旨在为银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进行深入研究,为银行业务提供参考,促进其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1.4 总结总结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重点强调文章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同时,可以对主要发现和建议进行简要概述,强调本报告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展望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动向,指出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对于银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正文2.1 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概述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银行作为托管人,接受委托人(一般是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的资产委托,进行资产保管、结算、交割、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服务的业务。
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主要包括资产托管业务和基金托管业务两大类。
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银行承担委托人的资产保管、交易结算、资金划转指令执行、资产监管等职责,并向委托人提供资产保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对基金公司进行基金资产的保管、清算、支付、交割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本文的创新
本文的创新在于选题领域比较新颖。资产托管业务是属于我国金融业务比较新的领域,在国际上也正蓬勃的发展着。规范的资产托管业在中国开展的时间有十几年,但对其研究还不是很多。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阐述的内容结构安排大致是:首先,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资产托管的概念,详细说明其业务分类、发展及现状,并提出发展中的问题。其次,大致描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成果,分析落后于国际商业银行的大致原因。第三,分析资产托管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贡献度,从直接受益和无形收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资产托管案例分析,以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为例,分析其组织架构、产品、优势及未来发展战略。第五,结合全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资产托管
China'sbankingassetsmanagedbusiness development,research and analysis-ICBC,for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experie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vigorously develop intermediary business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commercialbanks, all the commercialbanks have business as their business strategy amo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ake away the key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refore,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middle business present a rapid development, product rapid business growth, income, the scale of the increase in a good situation.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assets into custody busines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ustody was born ten years,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banks quickly.On one hand, custody business service areas quickly expanded and from early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dustrial fund, and gradually began to social security funds, pension, enterprise annuity in March.With the opening of QFII, QDII, services range from gradually extending to domestic and mercial Banks from custody business fund custody monolith, gradually to diversification custody direction.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beginning to provide general accounting and the safety of the security mechanism, to a later provid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value-added service.The asset custody as the bank in the future market has great potential and high comprehensive income among the business, complete with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rategy, change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income growth mode.This paper will to bank asset custody for a full thi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now asset custod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asset custody in the commercial bank middle business the contributions of analysis, and to adop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banks in the custody of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with China's curr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suggestions, and finally to industry and commerce bank as an example for analysis, and concluded.
在国内,胡贺军(2007)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起源与发展简介[1]。甄燕(2004)研究了商业银行发展资产托管业务的重要意义,提出商业银行开展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2]。张烈军(2008)研究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的现状,从法规制度、运营架构、人资队伍以及业务品种、规模和收入进行分析,描述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及趋势,针对托管业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市场定位、体制定位、业务创新和优化服务等四条对策建议[3]。陈 汝(2009)以托管人角度出发,从核算、清算和监管三个环节分析具体的风险环节以及应对的措施并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4]。周月秋(2004)认为,基金托管人能够有效解决基金治理结构中原本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5]。许金铭(2004)以道富银行(全球最大的托管人之一)为例,介绍了国际托管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6]。司徒珑瑜(2007)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总结出国际托管银行的发展的特征,认为资产托管业务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觉得资产托管业务与理财业务的发展相辅相成,认为资产托管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创造了很大空间,并由国际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托管的启示[7]。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有关资产托管的概念进行分析总结之后,按照理论结合业务实践的研究方法,结合工商银行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的发展,介绍我国现在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在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首先、提出资产托管业务的概念。然后分析比较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类别资产托管业务的现状规模,分析资产托管业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贡献。通过观察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进一步说明资产托管业务的潜力;接着分析影响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商业银行整体架构中,资产托管的定位、作用是什么,以及资产托管业务的重要性,适当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提出发展建议。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研究分析
--以工商银行为例
姓名林添喜
学号070802222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学
年级2008级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6月
我国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研究分析
——以工商银行为例
摘要
近年来,在国际先进同业经验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共识,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将中间业务视为自己经营战略转型、夺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呈现出业务迅猛发展、产品日新月异、规模高速增长、收入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引入于20世纪后期,资产托管诞生十余年来,各家银行的发展步伐都很快。一方面,托管业务的服务领域迅速拓宽,从早期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产业基金,逐步开始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多领域进军;随着QFII、QDII的开办,服务范围也从境内逐步延伸至境外。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从基金托管的一枝独秀,逐渐向多元化资产托管方向前进。另一方面,从最开始的提供一般核算和安全保障机制,到后来发展成为客户提供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增值性服务。资产托管业务作为银行在未来市场中具有巨大潜力及较高的综合收益的中间业务,完全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转型,逐步转变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增长模式。本文将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进行全面的理论阐述,分析我国现在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资产托管业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贡献度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在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最后以工商银行为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Key words:commercialbanks,intermediarybusiness,asset c0年代,随着投资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资产托管业务逐步发展,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当前低利差时代比较重要的收入来源,是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我国规范的资产托管业务从1998年才开始,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托管首批发行的封闭式基金,是国内第一家托管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由于正式的资产托管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不长,资产托管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社会所认识。21世纪,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壮大,安全保管、运营核算、评估监督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资产托管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如今我国委托资产管理业务和特殊交易活动的领域中得以广泛地运用。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相关的托管业务种类和规模都在攀升;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的理财需求增强,国内理财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尚需以经营效益为核心,以专业化运作为枢纽,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进一步提升服务内涵、改善管理方式、升级管理系统、改进业务模式,努力发展争取跻身国际托管银行的领头阵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