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

合集下载

北洋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简介

北洋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简介

北洋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简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北洋光绪34年七钱二分银币别名钱币【承制钱局】: 北洋银圆局【钱局地址】: 天津【纪重】: 26.82克(下图)【铸币简介】:北洋是现在天津地区的旧称。

北洋机器局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

光绪13年(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建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机器铸钱局(宝津局),铸造机制铜钱,铸币设备部分来自北洋机器局,部分从英国进口。

光绪21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北洋机器局于光绪22年、23年和24年间各铸造了一套以圆为单位的银币。

其中光绪22年(1896年)七月铸造的一套主币以圆为单位的银币,打破了中国历代以两钱纪重的习惯,是我国第一套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

光绪25年(1899年)四月,清廷下令除保留广东、湖北两地造币厂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同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筹办“京局”(即中央造币厂)。

经荣禄极力保留,清廷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币,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银元局,其后铸造的银币铭文改为“北洋造”。

光绪26年、光绪29年、光绪33年。

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

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25、26、29年、33年(有大小字之分)”,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

光绪34年北洋光绪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系光绪34年(1908年)北洋银元局(旧称北洋机器局)铸行。

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

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34年”(有大小字之分)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

金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金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金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典质:市产生于南北朝的专门经营放款的金融机构.典质由寺庙经营,办理抵押放款和质押放款。

2、钱庄:产生于明代,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的信用机构,叫钱庄.钱庄的业务经营除了从事货币兑换外,还办理存款、放款和汇兑.3、票号:产生于清代,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也兼营存、放款业务,多为山西人经营,故亦称“山西票号”。

4、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远期庄票到期付现。

5、袁头币:币面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实行银本位制,当年十二月及次年二月先后由天津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每枚重7钱2分,原订成色为纯银九成,后改为八九成.二、判断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贝。

2、(√)环钱是铜钱的原型.3、(×)布币起源于手工业区,布含有布匹的意思。

4、(√)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铜钱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5、(×)“文”和“贯”是我国古代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1枚铜钱称1文,100文为1贯。

6、(√)我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真宗年的四川,名曰“交子”。

7、(√)泉府是周朝时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的赊贷是中国最早的政府信用。

8、(√)在钱庄出现之前,唐朝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是金银铺。

9、(√)唐朝在一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有柜坊。

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10、(√)清代的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的信用机构,为山西人首创.11、(√)库平是政府征税时使用的标准。

12、(√)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13、(√)清朝,各地铸造银锭的机构是银炉,又叫炉房。

14、(√)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银元的铸造权收归中央,开始铸造“大清银币”,称为国币。

15、(√)“汇划”就是钱庄业的票据清算。

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

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

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走向虞和平辛亥革命的起源可以推溯到1894年。

是年既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年,也是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反清革命之年,其直接动因便是甲午战争失败而带来的民族危机,也使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的民族和民主革命性质。

在1895~1911年孙中山组织和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的17年间,也是清政府,特别是资产阶级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激发下,大力进行实业救国和振兴实业活动,力图通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抗衡。

由此形成了这17年间的反清革命和实业救国这两股救国救民的潮流。

这两股潮流虽然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但是在实业救国潮流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载体——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逐渐壮大而日益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他们不仅与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上下呼应,而且成为辛亥革命的经济和阶级基础。

作为辛亥革命阶级基础的资产阶级已多有论述,而且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基础则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认识1895~1911年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走向,有利于理解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必要性和历史作用。

一、官办工业的新方向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开始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掀起了一股攫夺中国的铁路修築权、矿产开采权和投资设厂的狂潮,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潮流。

面临这种外患和内忧,清政府把“振兴实业”摆在了挽救自己生存危机的“切要之途”的位置上,并要求各级官员劝工兴商,号召民间兴办实业。

为了适应振兴实业的需要,中央政府于1898年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于1903年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

除了这些政策和机构改革之外,清政府还各方筹集资金,扩充旧有官办企业,开办新设企业;并进行企业制度改革,把有些官办企业改为官督商办企业,把官督商办企业改归商办,推广公司制度,试图以此改变旧有企业的亏损局面,缓解政府的财政困境,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

中外历史编年对照及钱币史年表 DM

中外历史编年对照及钱币史年表 DM

中外历史编年对照及钱币史年表DM中华钱币历史大事年表时间大事件约21世纪贝壳开始从装饰品发展成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约14 世纪铸行铜贝。

实物货币开始向金属货币过渡约800—70O 早期空首布产生约700-600 小亚细亚和希腊铸造金银币, 这是西方铸币之始631—591 传说楚庄王改小钱为大钱, 叔敖谏止524 传说周景王铸大钱480 战国开始403 晋分裂为韩、赵、孙魏三国386 田和称齐公,齐造邦刀或铸于此时336 秦惠文王行钱。

(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铸金币) 284—279 燕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 齐明刀应铸于此时241—223 楚迁都寿春, 铸邹麦等金币221 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 推行方孔半两钱, 黄金以锚为单位206 西汉政权建立,半两钱减重, 黄金以斤为单位。

许民铸钱186 半两减为八铢。

禁民铸钱。

182 半两减为二铢四累, 称为五分钱。

175 铸四株半两。

又许民铸钱。

14O 汉武帝铸三铢。

136 废三铢, 复行半两。

三朱、朱方形和圆形小钱当铸于此时。

119 发行白金三品和皮币。

118 铸五铢。

115 四行赤侧五铢113 废赤侧五铢当五制, 集中全国铸币权于上林三宫。

公元7 王莽第一次改革币制:铸错刀、契刀和大泉。

国宝金匮值万或铸于此时。

9 王莽第二次改革币制:废刀币,专用大小泉。

10 王莽第三次改革币制:采用宝货制。

14 王莽第四次改革币制:铸货泉、布泉和货布。

调整金银价格。

24 刘玄( 淮阳王)铸五铢。

30 公孙述铸铁钱。

40 东汉光武帝恢复五铢。

186 灵帝铸四出五铢。

190—193 董卓铸小钱。

208 曹操为丞相,恢复五。

214 刘备在益州铸直百五铢。

236 孙权在江东铸大泉五百。

238 孙权铸大泉当千。

338 李寿铸“汉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钱。

376 太元货泉或铸于此时。

43O 刘宋铸四铢。

454 刘宋铸孝建四铢。

465 刘宋铸永光和景和。

495 北魏铸太和五铢。

502 萧梁铸五铢和公式女钱。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发展史》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题库及答案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发展史》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题库及答案

(2019秋更新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发展史》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题库及答案100%通过2019秋开始电大把《金融发展史》纳入“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单选题1.两晋时期出现“文”和“贯”两个货币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1.00分)D. 1贯 = 1000 文2.最早铸造年号钱的朝代是()代。

(1.00分)B. 唐3.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下列出现最早的是()信用。

(1.00分)A. 政府4.我国汇兑业务最早的发生是()。

(1.00分)D. 唐朝的飞钱5.“称提之术”是宋代有关()的管理办法。

(1.00分)B. 纸币发行和流通6.汉代的五铢钱由()统一铸造。

(1.00分)D. 上林三官7.开元钱在流通时间、流通范围和影响上甚至超过了五铢钱,共流通超过了约()年,流通范围远及中亚、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区。

(1.00分)D. 13008.隋朝时政府放款是在各府县拨付一些钱叫()。

(1.00分)A. 公廨钱9.公元前3000年,长江流域一些粮食商人在运输中常采用“分舟运米”的办法,这是()起源的最早实例。

(1.00分)B. 水险10.货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的需要。

(1.00分)B. 交换11.通宝钱是以通宝(或元宝、重宝)为钱名的钱币,改变了过去的旧制,而以()为主要标志,在流通中取代了五铢钱。

(1.00分)C. 帝王年号12.“宝货制”是王莽推行的货币制度改革措施之一,以币制()闻名于史。

(1.00分)A. 繁琐13.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沿用()钱。

站洋的介绍

站洋的介绍

站洋的介绍站洋的介绍这是一枚清末流行于中国的外国银元,英国"站人"(或称为之站洋)贸易银元,由于当时英国禁止本国钱币出口,所以流入中国的英国银元一般都是在印度孟买和中国香港铸造的.你所持的是应该是孟买铸造的银元,图案为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持叉杖的站像,右手执戟,左手提盾,所以被称为“站洋”,左右为马来文“壹圆”,重量26。

95克,成色90%。

从1895年以后开铸制造。

发行后最初流通于粤、桂两省,1900年以后北方开始使用,特别在京津地区更为盛行,占领了我国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区,换取了大量的白银.从市地情况看,一般品每枚在500元。

原光(未流通好品象)币极少,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英国”站洋”,据史料记载和存世实物版别统计,现已知:(1)无暗记版,有五年,即1895,1897,1900,1925,1930年;(2)1902年"站洋”从现有版式上看,已知的均为有暗记版;暗记分为阴文"B"和阴文"C",铸造量分别为30404499枚(B)和1266618枚(C);(3) ”站洋"1902年无暗记版。

数量稀少。

站洋的不同版别多寡数量极其不均,个别稀少年号、稀少暗记是名副其实的珍品,如1935、1921、1934等年号极少,1904、1913、1925、1929、1930等年号也属稀少品,其它年号则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了;在暗记版中,则根据不同年号情况以“B"版和无字版较为常见,当然不同年号情况各异绝非能够一言以蔽之,从普遍情况看“C"版属于稀缺品,其它暗记版别更加不可得见了。

暗记版的,最普通的是“B"字版,主要是在枪戟的叉尖上有阴文“B”字,一般肉眼便可观察,借用放大镜效果更好,“B”版非常普遍,在该币有发行的23个年头中,除了1925年未发现有暗记版式外,其它年号均有暗记版站洋,而且以普通“B”字版最为常见;据载还有“2B"、“6B”、“0B”等阴文者;另有“C"版者,此暗记在站人正面盾牌与裤裙交界的下方三角内,船下波浪也与其它有别。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正文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正文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简史而中国官办银行的历史则应从1905年成立的户部银行算起。

户部银行是经清朝军机大臣王奕劻奏请,慈溪太后批准成立的。

清政府授予了其铸造银元、发行纸币和经管国库的权利,成为清末实质上的中央银行。

1908年,户部银行更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历史驶入中华民国时代,大清银行也更名为中国银行,并继续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责,直至1928年。

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跟中国银行一起承担中央银行职责的还有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的历史同样可以上翻到清朝末年。

1908年,由清政府邮传部牵头组建,为官商合股,初期目的是借款赎回被列强控制的铁路,故名交通银行。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其地位进一步上升,与中国银行一起承担共同承担发行货币、调节币制、兑换外币和代理国库收支的中央银行职责。

二、第一个繁荣时代1927年至1928年,北伐军革了北洋军阀的命,历史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受江浙财团资助的蒋介石政府,也十分重视银行体系的建设。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另组建中央银行,授予其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理公债、管理外汇等特权。

同时,将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外汇兑换专业银行,交通银行改组为辅助工农商矿的专职银行。

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组建中国农民银行,作为供给农业信用、发展农村经济的专职银行。

至此,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的银行体系。

国民党统治后期,形成了宋子文家族控制中国银行,孔祥熙家族控制交通银行,陈果夫家族控制农民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的局面。

在清末和北洋军阀时代,除了官立银行之外,众多私营银行也百花齐放,并在1920-1930年代进入快速成长期,成就了中国金融业历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代,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稀罕的晚清绝版《北洋33年·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珍赏

稀罕的晚清绝版《北洋33年·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珍赏

稀罕的晚清绝版《北洋33年·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珍赏此币雕模深峻,架构平衡,书法流畅。

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缘环镌满文(光绪元宝)四字,下缘环镌“库平一两”四字;左右分别镌铸“北·洋”二字。

二字上方各镌一园点。

币背面中镌一“坐龙图”,“龙图”四周环镌“祥云纹”;上下缘环镌英文及阿拉伯数字“33RD YEAR OF KUANG HSü PEI YANG,(中译为:北洋·光绪第33年)”。

下缘英文“PEI YANG(北洋)”左右上两側各镌一园点。

背景:“北洋”在历史上,有几种解说。

一说“北洋”是泛指我国“河北”及“山东”等沿海各省。

二说“北洋”是现在的“河北省”。

其因是由于历届“北洋大臣”驻地都在“天津”,加之历届“北洋大臣”又兼任“直隶总督”之职,故实际上的“北洋”,亦即是现在的“河北省”。

三说“北洋”是现在“天津市”的旧称,在清代被称为“直隶省”,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

“北洋机器局”历经多次更名。

先是“北洋机器局”又称(军火制造总局)或(天津军火机器制造局),是清代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

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铸钱局(宝津局)。

初始铸钱设备部分由“北洋机器局(军火制造总局)”提供,一部分从英国进口,致此开始铸造机制钱币(铜币)。

1903年至1908年“北洋铸钱局”又先后更名为“(北洋直隶户部造币北分厂);(北洋铸造银元总局);(天津机器铸钱局);(度支部造币津厂);(天津造币总厂)”等。

当时,清政府在西方先进工业的影响下,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

当时,广东省(1889年))率先行之。

而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也不甘落后,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令其(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

(北洋机器局)接令后,于当年(1896年)七月铸造了一套以“圆”为单位的银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
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但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刻。

从秦朝开始,延续近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土崩瓦解,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

没落的封建残余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互相交织、勾结、攻击,斗争还在不断的进行,金融货币的变化真实地记录并反映了这一历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铸“光绪元宝”,获得了成功,之后,湖北、江南、北洋、云南、四川、安徽、东三省等地纷纷设厂,仿广东版“光绪元宝”鼓铸银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户部拟裁撤各省造币厂,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但因庚子国变而流产。

后来,全国流通的银元逐渐以北洋、南洋(江南)、湖北、广东四省铸币为主,而其中“北洋造”银元流通更为广泛。

民国成立前后,流通较广的本国银元大致有以下几种:
1、北洋造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北)
2、宣统三年曲须龙大清银币
3、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南)
4、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小头(作为过渡,发行时间约3个月,数量1000万元)
5、民国三年袁大头
另外,墨西哥鹰洋、西班牙本洋、日本龙洋及流通于华北的英国站洋和两广云南的七角坐洋等外国银币也为数甚多。

我国的辽宁,河北及山东等沿海各省,泛称为“北洋”,自广东,湖北自铸龙银后, 广受欢迎,朝廷亦鼓励各省仿铸,以便扺制墨洋。

于是在光绪二十二年起,由当时以制造军火为主的北洋机器局附铸银元,其所铸之银元,打破了我国历代以來以两钱计重制,而改为以枚数计算的
元角制之开路先锋。

遗憾的是铸造期间仅短短三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就未再续铸,这或许是直隶总督由慈禧太后的情人荣禄,接替王文紹有关,又或许是国民对于元角制为单位的银元未能习惯,导致北洋当局不得不随俗。

自光绪二十五起,其所铸之龙银,改为计重制,并将“大清北洋机器局造”改为“北洋造”三字,背面改为蟠龙图,这种开倒车以求适应的作法,颇令人感叹。

“北洋造”银元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改版铸造,有25年、26年、29年、31年、33年、34年共6个年份版别,其中北洋34年分为长尾小字版(小字普通版),长尾大字版(大字普通版)和短尾大字版3种。

1、小字普通版:简单说是“34”两个字比较小,从龙上来说,就是29年龙。

总的来说,龙面比后来的大字版别浅,龙鳞比较朦胧,不够深峻。

“34”两字字体比较小些,龙头比较平坦,不如大字的凸出,大龙角下的小龙角,头部比较宽厚,龙珠右侧的云朵明显不同,龙尾、龙脚两处的云朵不同,以上几点看和普通29年龙是一模一样,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它是光绪34年直接承接29个年的产品,是34年的初版。

34年小字艺术字体,比如卷三旗四,卷三高低脚4,大卷三异四等等,其中汇集了34年的各种名誉版别,但是所有的艺术字体都完全符合29年龙面的特点,所以就统一归在一类了。

而且从比较少的数量和比较厉害的磨损程度来看,应该是34年小字的各种修模的产品,有没有可能是宣统年间比较动荡,没有制造新的磨具,就在老的上面修修改改呢。

2、34年大字普通版,是34年的最普通最常见的版式,这个版很漂亮,龙鳞非常的深峻,34字体比较大,龙头饱满,大龙角下边的小龙角头部,比较的细,明显的不一样,龙珠右边的,云朵纹理不同,龙眼,以两个小圆点生动的刻画出了龙睛,以及龙尾,龙脚处的云
朵差异。

3、34年大字短尾版:云朵的纹理和普通34年不同,短尾修模的痕迹十分的明显,是有力的明证,34年短尾是34年普通长尾的修模板,
宣统三年(1911年)曲须龙大清银币,从1911年开始铸造,因龙须稍短而弯曲得名,津厂(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宁厂(南京造币厂)、鄂厂(武昌造币厂)制造。

该厂设于天津,铸造了多个版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曲须龙”版别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正式铸造并流通,其他版别的就属于试铸样币,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民间见到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为数不多“曲须龙”的版别。

壹圆正面中文“大清银币”,外圈围上4个同义满文,下有“宣统三年”,左右分列长枝大花饰。

背面“壹圆”,外围龙纹,下有英文“ONE DOLLAR”。

曲须龙背面英文后有一点的,俗称“有点宣三”。

武昌起义后,津、鄂两厂所铸银币作为军饷发出,而宁厂铸币则流通市面。

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

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这种新银币,式样新颖,形制划一,重量、成色与法定重量均不逾3‰。

所以发行以后,人民乐于使用,不论通商口岸及内地,均能顺利通行。

关于其铸造年份,经版别对比和考证,有如下结论:
1、1908年铸造的应为长尾小字版。

因在此之前的北洋造系列(如北洋造29年)均为长尾小字版,34年长尾小字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30%。

另有一部分为“造币总厂光绪元宝”。

2、1909-1911年5月,期间试铸“宣统年造大清银币”,但并未发行流通,市面上铸造流通的仍然以北洋造34年为主。

宣统朝取代光绪朝,版别上也相应有所改变,由长尾小字版改为长尾大字版,34年长尾大字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60%左右。

3、1911年5月-1911年底,铸造发行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流通不广,以宁厂版稍多。

市面上铸造流通的仍然以北洋造34年长尾大字版为主。

4、1912年—1914年2月,有民国元年南京造币厂铸造的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小头)1000万元,但随着孙中山让位,元年版小头流通不广。

元年版小头承前启后,对于从英文珠圈钱两单位的龙洋,过渡到有年号以元为单位的大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后,因政局动荡,新币未铸,北洋造34年光绪元宝长尾大字版和江南甲辰仍是主要铸行流通的银币。

5、1914年2月-1914年12月,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新币铸行前,财政部发文,仍以北洋造34年光绪元宝为主,但版别改为短尾大字版,该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10%。

6、1914年12月以后,民国三年袁大头作为国币发行,一个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币种诞生,中国货币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大头时代。

此后,连续发行时间长达15年,数量逾10
亿枚之巨。

因其图案简洁明快,面貌焕然一新,且版别繁多,至今仍为银币收藏爱好者所津津乐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