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合集下载

翻译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

翻译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

翻译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蛋白质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大分子,它们在细胞中发挥着各种不同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是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核心之一,而翻译过程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翻译的主要步骤和涉及的重要分子。

一、转录蛋白质翻译的第一步是转录,指的是将DNA中的基因信息转录成RNA分子。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水解酶作用分离出特定的部分,形成信使RNA(mRNA)。

这个过程称为转录。

二、RNA剪接在转录过程中,一个基因可能包含多个外显子和内含子。

RNA剪接是将转录得到的前体mRNA(pre-mRNA)分子中内含子剪接掉,并将外显子连接在一起。

这一过程由剪接体(spliceosome)和其他辅助因子共同完成。

三、mRNA运输与修饰经过剪接后的成熟mRNA分子将被带到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参与翻译。

同时,在细胞质中的mRNA还会受到一系列修饰,如5'端端修饰和3'端聚腺苷酸修饰等,这些修饰有助于有效的蛋白质合成。

四、翻译前期翻译前期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步骤,它包括翻译起始复合体的组装、扫描和翻译起始的选择等过程。

首先,导致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AUG被识别并用特定的氨基酸甲硫氨酸(methionine)起始翻译。

接着,核糖体依次沿mRNA扫描直至找到一个完整的起始复合体。

最后,翻译起始位点被选择,肽链的合成正式开始。

五、肽链延伸翻译的核心阶段是肽链的延伸,它涉及到多个涉及到多个重要分子和生物化学反应。

根据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核糖体从5'端向3'端逐个读取,每读取一个密码子就将对应的氨基酸加入到肽链中,同时合成高能化合物ATP供能。

这个过程将持续进行,直到遇到终止密码子,肽链的合成才结束。

六、蛋白质后修饰蛋白质合成完成后,通常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后修饰过程,以使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最终化。

这些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甲基化、葡萄糖基化等多种化学修饰形式,它们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活性、定位和相互作用等。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单位。

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构成酶、激素、抗体等功能蛋白,参与代谢、传导、免疫等生物过程。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机制和开发新药有着重要意义。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转录、剪接和翻译。

首先是转录过程,即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这个过程是由RNA聚合酶酶依赖的。

RNA聚合酶会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区域,将DNA解旋并在模板链上合成RNA。

合成的RNA称为信使RNA(mRNA),它负责携带DNA信息到核糖体。

接下来是剪接过程。

在真核生物中,一条mRNA分子可以编码多个蛋白质,这是通过剪接过程实现的。

剪接是指在转录后,通过去除某些剪接位点上的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形成连续的编码区域。

内含子是不直接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剪接过程能够使不同的外显子产生不同的编码序列,从而获得多个蛋白质的变异。

最后是翻译过程,即将mRNA上的信息转译成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分子。

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核糖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当两个亚基结合时,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核糖体。

翻译开始时,小亚基与启动子上的mRNA结合,并移动到A位上。

接下来,tRNA带着特定的氨基酸进入A位。

tRNA的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形成一个新的肽键。

之后,核糖体移动,tRNA从A位转移到P位,原来的tRNA从P位释放出来。

随着mRNA的移动和新的tRNA的加入,肽链不断延伸,直到终止密码子出现,核糖体释放蛋白质并分离。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其中包括了许多调控机制。

例如,在转录过程中,转录因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能够调控转录的发生。

在剪接过程中,剪接因子可以选择性地认知剪接位点,从而影响剪接的结果。

在翻译过程中,启动子序列和转导RNA序列能够影响翻译的开始和终止。

这些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解析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掌握药物开发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翻译过程和控制

蛋白质翻译过程和控制

蛋白质翻译过程和控制生命物质丰富多彩,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特征表达方式。

翻译是生物信息学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指的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核糖核酸(RNA)序列,并进一步将该序列转换为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生化分子之一,控制了大量生物学过程,包括酶催化、运输和感应等。

蛋白质翻译的基本过程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翻译是由一个复杂的酶-酪-核酮(tRNA)体系完成的,该体系调节RNA序列和蛋白质的合成。

核酸序列由RNA聚合酶复制(或转录)成线性化的mRNA分子,该分子又称为信息RNA。

知道了RNA序列之后,翻译便可以开始了。

首先,一些特定类型的RNA,称为tRNA,将卡住RNA的某些特定部分。

tRNA携带有与RNA序列相匹配的氨基酸,如天冬氨酸或丙氨酸。

通过从A位移动到P位再移动到E位,tRNA可以将氨基酸一个接一个地添加到新的蛋白质链中。

连续添加氨基酸会产生蛋白质链的线性化构象,该构象会在翻译过程中折叠成独特的结构或亚结构。

蛋白质翻译控制蛋白质翻译在生物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过程,但翻译也受到严格的控制。

这种控制通常包括对翻译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的控制,以及对tRNA结构和蛋白质合成中心的控制。

这些控制可以使生物体产生特定的蛋白质和特定构形的蛋白质。

翻译调节因子是指控制mRNA翻译的蛋白质因子和RNA结合蛋白质。

这些因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5'末端毒死域和3'非翻译子,这些因子共同调节翻译过程。

启动子使小亚基和大亚基与mRNA结合,形成初始的多肽链。

终止子控制从mRNA流中Ran酶的转录,防止新的多肽链接入肽链中。

5'末端毒死域使多肽链的合成停止,从而防止mRNA剪辑或降解。

3'非翻译子可调节mRNA翻译的速度和效率。

tRNA结构是另一个重要的翻译控制。

虽然tRNA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结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影响转录和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蛋白质翻译过程

蛋白质翻译过程

蛋白质翻译过程
蛋白质翻译是核酸到蛋白质的转录-翻译过程,即将mRNA中的信息转录成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mRNA的扩增、起始密码子的检测、tRNA的折叠、tRNA的定位、引物的消耗、转录末端的处理、抗性的表达、表达子的结构变化和其他一些步骤。

1. mRNA的扩增:mRNA由转录机在DNA的模板上进行扩增,从而产生新的mRNA。

2. 起始密码子的检测: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被检测到,识别出蛋白质合成应开始的位置。

3. tRNA的折叠:tRNA被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使其能够被转录机识别。

4. tRNA的定位:折叠的tRNA被定位到转录机前端,它可以结合mRNA并且将配对的氨基酸送入到转录机上。

5. 引物的消耗:在翻译过程中,引物会被消耗掉。

6. 转录末端的处理:转录末端会被处理,以便进行蛋白质合成。

7. 抗性的表达:翻译过程中,抗性基因会被表达出来,使得细胞对抗性物质有抵抗力。

8. 表达子的结构变化:表达子的结构会随着翻译过程而变化,从而可以调节翻译速率。

基因转录与蛋白质翻译探索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

基因转录与蛋白质翻译探索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

基因转录与蛋白质翻译探索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基因转录与蛋白质翻译:探索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是生物体内实现基因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

基因转录指的是将DNA序列转录为RNA,而蛋白质翻译则是将RNA翻译成蛋白质。

这两个过程密切相关,不仅在分子机制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细胞功能和生命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索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具体过程和重要意义。

一、基因转录的过程基因转录是生物体内将DNA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

首先,转录起始复合物在DNA上结合,并开始“读取”DNA的编码信息。

DNA的双链被解开,其中的一条链成为模板链,通过互补对应的碱基配对,合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RNA 链,这个过程被称为链式生长。

RNA合成酶沿着DNA模板链滑动,持续合成RNA链,直到遇到终止信号。

最终产生的RNA被称为信使RNA(mRNA)。

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的调节。

在DNA 上,启动子是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结合位点,起到酵母RNA聚合酶在正确位置起始转录的作用。

而转录因子则能与启动子和RNA聚合酶相互作用,调节基因的转录活性。

基因转录的过程是复杂而精细的,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蛋白质翻译的结果。

无论是在表达特定基因的过程中,还是在调节基因表达中,基因转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蛋白质翻译的过程蛋白质翻译是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

蛋白质的合成是由三个连续的步骤组成:起始、延伸和终止。

首先,起始子复合物识别mRNA上与翻译起始相关的信号,并为翻译提供一个起始点。

在这个过程中,起始tRNA与mRNA的起始子相关区域结合,从而使氨基酸序列的构建可以开始。

在延伸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滑动,识别下一个密码子,并在tRNA的带领下将氨基酸连到已经合成的氨基酸链上。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终止信号出现。

蛋白质合成和翻译过程

蛋白质合成和翻译过程

蛋白质合成和翻译过程蛋白质合成和翻译是细胞中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它们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合成和翻译过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调控机制。

一、蛋白质合成的概述蛋白质合成是指通过翻译过程将基因中的密码子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的核糖体中,需要参与的重要组分包括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蛋白(r-protein)。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转录前改造、基因表达和剪接、mRNA的运输和翻译。

二、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1. 转录前改造:在真核生物中,基因中的DNA序列首先被转录为一段称为前体mRNA(pre-mRNA)的分子。

pre-mRNA在细胞核中经历剪接、加工修饰等一系列修饰过程,形成成熟mRNA,然后被送到细胞质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2. 基因表达和剪接:基因中的DNA序列会被RNA聚合酶复制为pre-mRNA分子,pre-mRNA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通过剪接机制的作用而被正确拼接,生成成熟mRNA。

剪接是蛋白质合成的一个重要调控途径,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成熟mRNA,从而扩大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3. mRNA的运输和翻译:成熟的mRNA被转运至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开始翻译过程。

核糖体是含有rRNA和r-protein的颗粒状结构,其功能是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配对tRNA上的氨基酸。

4. 翻译过程:翻译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主要阶段。

起始阶段是核糖体识别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AUG,并结合甲硫氨酸(methionine)氨基酸。

延伸阶段是核糖体识别并匹配mRNA上的密码子,通过tRNA上的氨基酸与新到的氨基酰-tRNA结合,形成肽键,扩大多肽链。

终止阶段是核糖体识别到终止密码子,结束翻译,完成多肽链的合成。

三、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翻译调控和蛋白质降解等。

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

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

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涉及到许多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该过程从DNA模板开始,经过转录过程产生mRNA,并通过翻译过程将mRNA转化成蛋白质。

本文将对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进行探讨。

1. 转录过程在蛋白质合成中,翻译过程之前的步骤是转录。

转录是将DNA模板信息转录成mRNA信息的过程。

mRNA是一种包含了蛋白质编码信息的核酸分子,它将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在转录过程中,DNA双链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被转录成RNA,这个转录过程是由RNA聚合酶完成的。

RNA聚合酶在DNA双链上的寻找起始点时,先绑定到RNA起始序列,然后扫描DNA链,找到物理上相邻的核苷酸,并根据它们的互补碱基配对合成RNA链。

2. 翻译过程翻译是将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该过程中需要多种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协同作用,其中最关键的是tRNA 和核糖体。

2.1 tRNAtRNA是一种能够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的RNA分子。

它是一个小分子,大约有74到95个核苷酸。

每个tRNA分子能够识别并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并通过反式转录把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

tRNA的结构很特殊,它的一端是氨基酸接收位点(A位点),另一端是抗密码位点(E位点)。

在tRNA的主干上还有一个反向回路区域,这个区域上通常有一个反向转录被称为“抗密码环”。

2.2 核糖体核糖体是进行翻译的主要基因组结构,它由大量蛋白质和RNA分子组成。

核糖体可以辨识mR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通过tRNA 上的氨基酸匹配这些核苷酸。

核糖体的核心是由两份RNA组成的,这种RNA被称为核糖体RNA(rRNA)。

rRNA具有催化酶活性,可以协助在核糖体内形成肽键。

3. 翻译过程的步骤翻译过程主要包含了三个步骤:tRNA的激活、互补匹配和肽键形成。

3.1 tRNA的激活tRNA的激活是指把氨基酸与tRNA连接起来的过程,这需要一种叫做tRNA合成酶的酶来完成。

蛋白质翻译过程

蛋白质翻译过程

蛋白质翻译过程蛋白质翻译是指将DNA或mRNA的基因信息转化为相应蛋白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通过核糖体机构完成。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将DNA中的基因编码信息转录为mRNA,而在翻译过程中,mRNA则被转化为蛋白质。

蛋白质翻译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在启动阶段,mRNA与小核仁RNA(rRNA)和特异RNA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落在大核仁亚基上,并与甲基鳞状核蛋白结合。

然后,小核仁rRNA识别起始密码子AUG,并与tRNA结合,tRNA引入到启动位点。

在延伸阶段,mRNA被移动到核糖体的P位点。

当mRNA位于P位点时,一个由天冬氨酸和tR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知名的接近复合物)被引入到A位点,使其氨基酸与P位点的蛋白链结合。

然后,mRNA移动到E位点,tRNA被释放出来,将蛋白链拓展到下一个氨基酸。

在终止阶段,一个停止密码子(例如UAA、UAG或UGA)到达A位点。

这些停止密码子不与tRNA匹配,而是由特异蛋白释放因子识别。

释放因子与核糖体结合,并导致酶催化蛋白链的断裂。

随后,核糖体和mRNA分离,蛋白链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

蛋白质翻译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结构支持、催化化学反应和信号传导。

通过翻译蛋白质,细胞可以利用基因信息来合成所需的特定蛋白质,以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错误或变异。

这些错误或变异可能导致异常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蛋白质翻译还受到许多调控因子的影响,例如转录因子、RNA剪接和表观遗传修饰等。

这些调控因素可以影响翻译速率和选择性,从而在细胞内实现差异化表达和生物调控。

总之,蛋白质翻译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通过蛋白质翻译,细胞可以合成所需要的功能性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错误或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始密码
➢肽链合成的起始
❖30s起始复合物形成
1.核糖体亚基的拆离
2.mRNA在小亚基上就位 3.fmet-tRNAfmet的结合
起始序列(SD 序列)
30S小亚基与mRNA识别、结 合
IF1、IF3协助 fmet-tRNAfmet -IF2-GTP 通 过
其反密码与mRNA上的起始密

AUG相配对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
复制 DNA
RNA复制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逆转录
2
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以氨基酸为原料
➢以mRNA为模板 ➢以tRNA为运载工具 ➢以核糖体为合成场所
➢起始、延长、终止各阶段蛋白因子 参与合成后加工成为有活性蛋白质
❖氨基酰tRNA合成 酶
❖催化反应
❖氨基酰tRNA
氨基酰tRNA合成酶
A.A+特异tRNA
氨基酰tRNA
ATP AMP+PPi
氨基酸 பைடு நூலகம் ATP-E 氨基酰-AMP-E + PPi
氨基酰-AMP-E+tRNA 氨基酰tRNA+AMP+E (-COOH) (3’-CCA-OH)
16
2 、氨基酰tRNA合成酶 的高度专一性
➢核糖体与特异蛋白质、mRNA、tRNA的反应 部位
➢新技术 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 中子散射技术
14
第二节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原核生物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 肽链合成的起始 肽链的延长 “核糖体循环” 肽链合成的终止 蛋白质的加工、修饰
15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特异tRNA的连接
1 、氨基酰tRNA合成酶
21
➢ mRNA 5’端的起始信号 ❖SD序列(shine-Dalgarno序列):---原核生物
1.位于起始密码上游25个核苷酸, 2.序列富含嘌呤(如AGGA /GAGG)的一段序列。 3.能和原核生物16s rRNA相应的富含嘧啶序列互补。
4.在IF3、IF1促进下和30S亚基结合。
22
SD序列
17
第一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 3’-CCA-OH
消耗2ATP
❖第二遗传密码子 氨基酰tRNA合成酶 识别
同类tRNA
同类tRNA
氨基酸的特异“搬运工具”
1A.A----2~6特异 tRNA 和mRNA摆动配对 tRNA具有同一性
tRNA具有同一元件
19
二、核糖体循环
(一)肽链合成的起始
➢所需的条件
20种氨基酸 mRNA tRNA 核糖体 酶及蛋白质因子 ATP、GTP
3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中三类RNA的作用
4
1、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
❖编码比例 3:1
❖64个遗传密码 ❖由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 ❖三联体= 一个密码子 一个氨基酸
起始密码:AUG 终止密码:UAA、UGA、UAG
一些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GUG 人类线粒体特有的密码子
7
2、蛋白质合成的“衔接子”-tRNA
❖衔接子
❖携带特异的氨基酸
(adapter molecules) ❖特异识别模板上的遗传密码
❖氨基酸的特异“搬运工具” ❖1A.A----2~6特异 tRNA
8
tRNA的构象
氨基酸臂
二级结构
反密码环
三级结构
❖摆动假设 (wobble hypothesis)
11
3、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装配机—核糖体
❖功能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分子结构
➢核糖体组成
原核生物
核糖体 (rRNA+r
P)
70S (30S小亚基) (50S大亚基)
rRNA
rP
大亚基 5S 23S 36种L1~ L36
小亚基
16S 21种S1~ S21
真核生物
80S (40S小亚基) (60S大亚基)
重叠性
读码框架移动1~2个碱基
(overlapping) 同一序列的模板
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病毒、噬菌体
6
❖阅读无间隔 ❖简并性
❖连续阅读从mRNA5’ 3’ ❖肽链合成N端 C端 ❖框移突变
❖61个密码子编码20个氨基酸 ❖一个A.A有多个密码 ❖密码第1、2位上碱基不变,第3位碱基可改变 ❖如:ACU ACC ACA ACG 都编码苏氨酸
❖氨基酰tRNA合成 ❖对底物氨基酸和tRNA都有高度特异性

❖具有校正活性
❖酶的两个位点
❖催化反应 活化1个氨基酸 消耗2个ATP
❖结合位点 结合正确的A.A 活化 ❖水解位点 保证A.A序列的正确性 氨基酸 + ATP-E 氨基酰-AMP-E + PPi
氨基酰-AMP-E+tRNA 氨基酰tRNA+AMP+E (-COOH) (3’-CCA-OH)
➢游离的核糖体大小亚基 ➢三种可溶性起始因子(IF) ➢mRNA 5’端的起始信号 ➢起始tRNA--tRNAimet ➢GTP
20
➢三种起始因子
❖IF1 ❖IF2
❖IF3
❖辅助IF3
❖有GTP酶活性 ❖特异识别fmet-tRNAimet ❖形成fmet-tRNAimet- IF2-GTP
❖促进30S小亚基结合mRNA ❖终止时:促使核糖体解离
密码子 标准编码
UGA
终止
AUA 异亮氨酸
线粒体编码 色氨酸
甲硫氨酸
密码子 标准编码 线粒体编码
AGA AGG
精氨酸 精氨酸
终止 终止
5
❖非重叠性和重叠性
非重叠性
模板上的碱基三联体在翻译中运用不发生重叠
(non
特点:读码框架固定,翻译成一种肽
overlapping) 例如:AUA CGA UCU
异亮-精-丝
24
❖70s起始复合物形成
70s起始复合物形成 1.IF3脱落
70s起始复合物组成 1.大小亚基
2.50S大亚基结合
2.mRNA
3.GTP GDP+Pi 4.IF2、IF1脱落
rRNA
rP
5S 5.8S 28S 49种L1~ L49
18S
33种S1~
S3312
➢核糖体结构 ➢RNA一级结构变化较大 ➢RNA二级结构具有相似性—二维柄-环结构 三维结构:三个结构域
➢体外实验
➢重建具有活性的核糖体 研究核糖体中不同的蛋白质与rRNA的相互关 系
➢研究核糖体结构的复杂性
➢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空间构象的改变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前二对 严格碱基配对 第三对 摆动配对
❖摆动配对的意义
❖适应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使蛋白质合成的准确性和速度达到平衡
10
密码 5’ 反密码 3’
1
2
3
G C UCA
3’ mRNA
CG I
5’ tRNA
3
2
1
自由度的大小由 tRNA反密码子第一 位碱基的种类决定
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摆动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