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题目积累

合集下载

2022全国新高考I卷素材作文10篇

2022全国新高考I卷素材作文10篇

2022全国新高考I卷素材作文10篇高考语文作文是一个占比很大的语文考试考题,那么写作部分的学习就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全国新高考I卷素材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作文题目】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全国新高考I卷素材作文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我喜爱蝴蝶,喜爱它的美丽,更爱她华丽羽翼下的坚持。

蝴蝶那从丑陋的青虫蜕变为美丽蝴蝶的过程,与我们的成长之路又何其相似!我曾经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老师让我做组长,我担心我会犯错误,让我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我害怕发挥不好,选优秀学生时,不敢自己给自己投票。

这一点一点的不自信积累起来,筑成了一个坚固的名叫自卑的蛹壳。

然而,那一次的比赛成了我褪去这层外壳的转折点。

那天,晴朗的天气是那样令人心情愉悦。

老师将我叫去她的办公室,高兴的告诉我,她选我代表全班去参加演讲比赛!我兴奋极了,这是我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啊。

在我处办公室没多久,我的心就冷却下来了,我的自卑却又来了,它使我禁不住的总是把事情往最坏的一面想,我演讲时若是没发挥好怎么办?万一我临场时忘词了呢?一个个可能发生的事让我灰心丧气,连下午的课也有些走神。

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她耐心地与我谈心,了解我的担忧后,她对我笑了笑道:“老师都相信你的实力,你怎么不相信自己呢?你应该多点自信心啊!加油!”她比了一个V的手势,那一刻,我的心里被阳光普照,那一直困着我的蛹壳有了突破的口子。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全国卷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全国卷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全国卷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全国卷篇一有为青年正当时中国共产党从嘉兴一艘红船艰难扬帆起航,以李大钊、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历经苦难,终使中国从过去的一穷二白、积贫积弱走到今日的百业兴旺、繁荣富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每个时代都“可为”,每个时代都需敢为、有为的青年发愤图强。

何为“可为”?往昔峥嵘岁月里,无数革命志士、拓荒勇士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国难当头,百姓生灵涂炭,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变法维新大业而不畏牺牲、视死如归;政权腐朽,国民麻木,鲁迅高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于是以笔为枪,永不休战;科技式微,国力薄弱,因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钱学森毅然回国,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洒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在祖国的上空升起震惊世界的蘑菇云。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敢作敢为,令人敬佩,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顺应时势,敢作敢为,让自己的青春绽放独特的光彩。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踏着先辈们指明的道路、我辈更应披荆斩棘、继往开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从不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新时代下,在广阔的农村,你会看到秦玥飞等青年的身影,他们脚踩黄土、俯首躬行,用汗水和热爱将阳光洒向大地,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在没有硝烟却依旧充满危险的抗疫一线,你会看见像甘如意、陶丽圆等一大批年轻的逆行者,以一袭白衣扛起了如山的重任。

不管是扶贫干部还是医护人员,他们都怀着“可为必当有为”的斗志,明知前方困难重重,却不顾一切迎难而上,或为谋取民生福祉,或为→←守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没有人不怕困难,但敢做有为的坚毅赋予他们对抗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生活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我辈青年更应胸怀壮志,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在时代洪流中劈波斩浪,乘风而行,做有为青年,青春方能自成芳华。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一、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

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2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素材10篇

2022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素材10篇

2022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素材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2022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素材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全国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满分作文素材七篇

全国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满分作文素材七篇

全国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满分作文素材七篇全国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满分作文素材篇1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下围棋的技巧于人生来说,同样具有教益。

一个“本手”都不够纯熟的人,就想下得“妙手”出奇制胜,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以拙劣的“俗手”尴尬收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任何事物都得遵循拾级而上的规律,想要投机取巧的人最终只会惹人笑柄。

还记得“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的故事吧。

传说宋朝有位“才子”,决心与欧阳修一较诗才,便专程前往拜访。

路遇一株大树便诗兴大发:“门前一棵树,两朵大丫杈。

”这时,背后有陌生人续吟:“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才子”欣然邀陌生人同路。

二人来至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才子”又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

”陌生人再续曰:“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

”最后俩人乘船过江,“才子”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原来,陌生人正是欧阳修。

这位“才子”之所以自取其辱,就在于其“本手”尚不够纯熟,却自以为已入“妙手”之境。

殊不知,只有腹中无物的稗子才会趾高气扬,而成熟的麦穗总是谦虚低调。

“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相反,技艺高超的人不用炫技,自然会有出奇制胜的妙招让人叹服。

翻阅史册,不难发现:卖油翁之所以能让油从铜钱孔入而不漏,得益于熟能生巧的反复实践;王羲之之所以能让《兰亭集序》碑帖流传至今并让爱好书法者争相模仿,得益于“墨池”的反复浸染……杨振宁先生说过,做科研要“宁拙勿巧”,其实做科研如此,为人为事又何尝不是这样?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拙”不是愚拙,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韧性,一种不达目的而不止的坚持。

达芬奇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与其开始时拙劣地反复画鸡蛋密不可分。

踏平坎坷成大道,这世界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平坦的大路尽头找到自己心仪的风景。

“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

全国高考作文素材题目_高中作文素材_

全国高考作文素材题目_高中作文素材_

全国高考作文素材题目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在素材的积累上可以选择全国各地的作文进行积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全国高考作文素材题目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全国高考作文素材题目1:亲近大海一直盼望着能够一览大海的壮阔,这次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海南。

海南之行的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了三亚大东海,终于可以一睹海的风采了。

刚下旅游车,还没看到大海,就清楚的听见了大海的声音。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海滩上,此时眼前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在柔软的金黄色的海滩上走着,三亚漫长的海岸,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海滩与那无边的大海组成了美丽的图景。

清凉的海风扑面而来,令人兴奋不已。

眺望远处的海面,温柔而有平静。

远处那一条细长的线把湛蓝的海面和蔚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

太阳挂在地平线上方,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在海面上,恰如流动的熔岩把海与天的交界处染成了一片金黄。

脱了鞋,我赤脚漫步在柔软的海滩上,尽情地享受清凉海风的抚摩,金色阳光的沐浴。

在内心深处我听到了生命之弦正在演奏着激昂奔放的青春舞曲。

“喂,斌斌!起浪了,我们一起去冲浪吧。

”不要打扰我,让我把眼前湛蓝色的海尽收眼底。

等等!冲浪?一想起海的壮阔,海的博大胸怀,不能不让人冲动。

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换了泳衣,带着泳圈,奔向大海,投入了海的怀抱,尽情地去享受大海赋予的乐趣。

我们手拉着手走到了不太深浪又较大的地方。

十几个人牵着手,在海中拉成了一排。

望着远处的海面,溶身于大海之中,一切烦恼随之烟消云散。

在这漫长的人生之路,烦恼只不过是天边的云霞,生活中的点缀。

海面上荡漾着涟漪。

突然,她发了疯似的,借着海风,推着浪花向我们这儿涌来,越来越近了。

大家心里数着一,二,三,跳!一个浪刚刚过,等我刚回过神来,她又一次发作,借着清凉的海风,再一次卷“浪”重来,她扬着头向我们重来,一次不肯歇息。

在大海里冲浪,当然免不了呛几口海水。

海水咸咸的,涩涩的,有一丁点儿苦,其中也夹杂着一丝甜味。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卷)5篇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卷)5篇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卷)5篇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卷)篇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掩卷覃思,不由想到了毛泽东的江畔高歌。

再看“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之语,深以为然。

在到中流击水的途中,体魄上的强弱关系会因勤惰之行而转换,而这一道理又岂限于体育之中?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胜人者有力,自勤者强。

勤自锻造,助个人“直挂云帆济沧海”,搏击巨浪。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天赋高低之差无法避免,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自勤精神则可以帮助起始的弱者迎澜直上,逆转命运。

正如西晋左思,本“貌寝,口讷”,天资平庸,但他从未放弃勤勉奋进,为赋三都,便“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反观年少成名的陆机,却从未动笔,只懂得嘲笑左思道:“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终于,左太冲《三都赋》出,洛阳纸贵,陆机也只能拜服搁笔了。

于个人,莫叹黄河冰塞川,且凭自勤济沧海。

勤自锻造,助集体“直向金刚水际行”,横跨怒涛。

众人聚为集体,或许在初始阶段尚显弱小,可只要拥有自勤精神,便拥有了“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的可能。

君不见东林学派,起于无锡书院,却凭自勤而对抗宦寺,终成“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君不见西南联大,组于昆明绝徼,却凭自勤而弦诵不绝,终兑“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之理想;君不见中国共产党,成于南湖红船,却凭自勤而筚路蓝缕,终领人民击破铁屋,走出“万家墨面墨蒿莱”的莽原。

于集体,莫叹出没风波里,且凭自勤水际行。

勤自锻造,助民族“舳舻千里旌蔽空”,撕裂狂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帮助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唯有不惧坎壈的自勤精神。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正是凭借着一代代华夏子孙的勤奋努力,民族之轮才最终啸傲万洋。

看,那是月球表面的悠悠倩影,是自勤让嫦娥五号在月桂树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听,那是137亿光年外的电磁之声,是自勤令中国天眼在贵州山谷中“南修窝凼落星辰”;触,那是横越55公里的跨海大桥,是自勤教港珠澳大桥在伶仃洋上“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2020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高考作文素材题目积累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

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

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
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

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憋了一个冬天
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

春耕开始了也有春分的说法。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

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种,讲究的就是一
个“次序”。

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经验的积淀与升华。

村中,要每家
每户地仔细叮嘱。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

这种发现,谈不上
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

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

待到乌猪子过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

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处荒田里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

奶奶年纪大了,却
不忌惮生死。

“七十二,八十四。

阎王不请自己去。

”耕作了一辈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
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

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
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

桑叶伸伸展展,桑葚清
清凉凉在底下荫着凉着偷乐。

小孩真馋!一个孩子像猫一样攀上树,吊弯树枝,底下的小
孩便忙着摘桑葚。

吃到嘴唇发紫,被妈妈拖着去河边洗。

小孩也不忘显摆自己的聪明。

夏至来了。

田里要浸水。

不大会儿,蚯蚓摇头晃脑地爬上田埂。

又不大会儿,你再回来看看,田
埂就满了。

这些蚯蚓也聪明得紧呢,这是一种本能。

水汽泱泱。

庄稼人将脚探入水中,凉丝丝的。

田里有些许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也不要紧,庄稼
人脚底的老茧厚着呢。

还有水蛙,我们这里称“蚂蝗”,不再多提。

傍晚,晚霞像火红的
枫林漫天舒卷。

这是怎样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浇粪。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的愚钝,我却不这么想。

二十四节气,吃桑葚的孩子,还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连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又何尝没有智慧?
真愿意做个庄稼人。

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道乱花钱,败家。

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

若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

几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

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户谈账目时几百万的数目也得精确到个位,如此
细致的人儿怎会连家中的存款、经济状况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外
精细了,对内就糊涂?我有些不明白。

不过细细想来,爸爸几次一意孤行决定买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点名堂。

譬如上小学
一二年级时,我家的房子择在镇中心,虽然位于中心,却拥有罕见的静谧,大概是与喧嚣
马路隔着几幢楼房和一片树林的缘故吧。

看着远处人来车往纷杂不已,耳畔却时常闻见群
鸟啁啾似在欢腾。

年纪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隐隐于市”,却在这明媚的阳光中领略到静
的美好,收敛了顽皮和野性。

上初中时,爸爸看上了一处邻近学校的房子。

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价格却出奇地高。

大概把家里百十平米的老房子卖了,再垫点钱,才换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

那关口,爸
爸打开家里的存折算了一下,又带着笑容对外借了点钱,就轻飘飘地将钱交给了房主,全
然不顾一旁闪着噬人目光的妈妈。

后来的日子,我们一家度着有史以来最难熬的时光。


多亏了这一决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风中赶远路,缠人的支气管炎不再发作,平安地
度过了初中三年。

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让我不满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时代的房子。

为了延续初中的传统,父亲仍在
学校旁边找了间房。

但我搬进去一看,却比初中的更狭小、更简陋,网络、电视全没有,
平日用来消磨时光的手机也只好交出。

高中三年的色调,变得乏善可陈。

听着我倾诉满腹
牢骚,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说:“现在啊,还是艰苦点吧。

”说来也怪,一些过去的
朋友遇见了我,却惊讶往日颇为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稳,啊,兴许真的长大了呢!
高中的生活,终于迎来尾声。

一日,我与爸爸闲聊:“爸,以后还搬家么?”爸爸意
味深长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

”我默然。

忽地明白,父亲的多次搬家或许仅仅是
为了我吧。

我想,妈妈评价爸爸“花钱发昏”,可能有些道理。

但是,这种行为如今看来却蕴有
某种智慧。

只不过,这智慧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里的某处罢了。

智慧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系苍生,积极入世;另一种则是超然物外,高蹈世界,潇洒出世。

但此两种,都要有“愚”。

这里的“愚”,并非愚钝,而是老子所言的“大智”,乃
是要求人们忘记一些东西,让智慧成其为智慧。

这几年来,网上涌现许多“大V”,粉丝也是动辄上百万。

其中有如孔庆东,时常与
人掀起骂战,粉丝皆叫好,称其为“犀利”、“智慧”。

要我说,这并非智慧,充其量不
过是“小聪明”罢了。

智慧者,首先着眼于大事,从不拘泥小事;其次,心中须无杂念。

像那些左顾右盼者,心中其实充满了“欲”,实在难以称之为智慧。

不免有人要说,要人心中无“欲”,岂不是个个都去当和尚吗?非也!我所谓的“无欲”,乃是专注心中所思,摒除杂念,笃定地行己,抑或是坚持人生的某种信念。

我们中国人历来是讲究中庸的,而当下却戾气不少。

于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争吵
乃至网络骂战时,若能平和以待,坚守“中庸”,这便是智慧。

这种智慧,本于我们对传
统道德的坚守。

智慧也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中的欲望。

这便是入世的智慧。


子一生风餐露宿,周游列国,只为传播“仁”,恢复礼制,乃至被农夫嘲笑“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愚吗?他确实有点愚,愚就愚在“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永远像箭一样,一往无前;愚就愚在明知会失败,却尽力一搏。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孔子
以他的失败,以他的智慧,丰富了人类精神,启示着我们民族的心灵远游。

智慧又是人生境界。

佛家有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智慧,是看破了俗
世纠葛的一种超脱。

王维正是有了这种智慧,才会在官至右丞后突然隐去,才有了“行到
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才有了“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的澄澈。

清人张潮也
是在看破物质喧嚣后才写出《幽梦录》,才有了“人生三境界”。

这时,智慧之愚便是对
于人间烦恼的忘却,对生命大自由的执着追求。

智慧的景象,其实是我们对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

能“愚”者,善“和”善“舍”,
无“欲”有“愿”,故能渐臻“三境”,智慧地生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