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梅尧臣赏析
《春寒》古诗词鉴赏

《春寒》古诗词鉴赏《春寒》古诗词鉴赏1春寒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翻译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
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注释青帘:指酒旗。
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
“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
“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
“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
“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
“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
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
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
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
倒春寒读音标准是什么

倒春寒读音标准是什么倒春寒读音标准是什么?dǎo chūn hán。
倒春寒是什么时候?倒春寒一般是指2月末至3月初初春之时。
在一年四季中,由于气流、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其经常白天的时候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但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倒春寒”。
通常,人们将进入2月末3月初作为春天的开始。
春季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多。
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至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倒春寒的诗句1、《春寒》宋·胡仔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
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涎香渐销。
2、《春寒》宋·杨万里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琖无? 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
3、《春寒》宋·张耒客舍逢桃李,清樽聊自欢。
梦中经夜雨,醉里度春寒。
草色远还绿,鸟声晴更繁。
预期多病眼,花发更辞看。
4、《春寒》明·张宇初好遁宁高尚,栖迟若去官。
扫云期晚霁,卧雨惜春寒。
张说文辞癖,陶潜水木宽。
故人书少慰,尘累了无干。
5、《春寒》唐·徐凝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
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
6、《春寒》宋·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7、《春寒》元·王冕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小村》阅读答案及翻译

《小村》阅读答案及翻译《小村》阅读答案及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村》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村》梅尧臣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②版籍③论④。
【注】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①仁宗八年,淮河地区惨遭水灾。
②王民:臣民。
③版籍:交租税的户籍。
④论:看待。
[1]棘篱:用荆棘编的.篱笆。
漫:轻易地,此处指草率地。
此联意为淮水泛滥之后,形成许多小州。
州上小村中人家的篱笆墙已破败了,草草地留个门,景象萧条。
[2]王民:臣民。
版籍:交纳租税的户籍。
论:看待。
[3]鸟翘:像鸟尾翘起的船头。
(1)这首诗描绘了小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3分)(2)第三句中的“寒”和第六句中的“啮”常为后世赏读者称道,试作赏析。
(4分)(3)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
末句婉而多风。
”请作具体分析(3分)参考答案:(1)水灾后,小村荒凉破败,一片萧条;百姓饥寒交迫,生活十分艰难。
评分建议:共3分。
答对1层给2分,答对2层给3分。
仅对诗句加以解说而未加概括的不给分。
(2)“寒”,生动地描摹了鸡子瑟缩的样子,巧妙地点明深秋这一季节;“啮”,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受灾时间之久、破坏程度之深。
评分建议:共4分。
生动描摹形象,1分;巧妙点明季节,1分;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写出内容,1分。
比拟,也可写成“拟人”。
(3)该诗看似无只言片语表示指责之意,实则婉转地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对小村贫苦百姓深深的同情。
评分建议:共3分。
看似未指责、谴责做法、寄予同情三层意思,各1分。
春寒梅尧臣古诗鉴赏颔联

春寒梅尧臣古诗鉴赏颔联
嘿,咱今儿来聊聊梅尧臣那首古诗的颔联哈!“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你瞧瞧,这写得多妙啊!就好像那蝴蝶感觉到冷了,哎呀,赶紧把翅膀给收起来了,这多形象啊!这不就跟咱冬天冷了会裹紧衣服一样嘛!那花儿呢,也是因为冷啊,都没办法开开心心地绽放了。
你说这花儿要是能说话,不得嘟囔着:“哎呀,这鬼天气,冷死我啦,都不让我好好开花!”
这颔联真的是把春寒给描写得淋漓尽致啊!就像有时候咱出门,一阵冷风吹过来,那感觉,嘶,真冷啊!诗人咋这么厉害呢,能用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让咱感同身受。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春寒,那蝴蝶肯定欢快地飞着,花儿也会尽情地开放,那该是多美的画面呀!
你说诗人是不是特别会观察生活呀?他能看到这些细微的东西,然后用诗句给记录下来。
这就好比一个画家,能把生活中的小细节用画笔完美地呈现出来。
这颔联就像是一幅画,让我们能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那蝴蝶敛翅、花儿不开心的样子。
我觉得呀,梅尧臣这首诗的颔联简直绝了!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寒的威力,还让我们对大自然的细微变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真的是太厉害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中考专题: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两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 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 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分) 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 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 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 种 怎样的氛围? 寂寞、苦闷、凄清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 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 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 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 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 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 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 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 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 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宋代经典五言律诗36首,每一首都值得一读

宋代经典五言律诗36首,每一首都值得一读宋诗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
下面这36首由宋代诗人创作的五言律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每一首都值得一读。
1.《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潘阆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是宋代诗人潘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首联写自己长久客居外地,终于可以回到桐庐;颔联写傍晚舟中所见;颈联写归途景物;尾联写自己只听见雁声而未见雁鸟,与“岁暮”相呼应。
这首诗明暗相衬,动静结合,绘声绘色,给人以清晰的立体状的画面感。
元·韦居安《梅硐诗话》:“阆工唐风,归自富春,有'渔浦风水急,钱塘灯火微’之句,人多称之。
”2.《书逸人俞太中屋壁》魏野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描写了诗人的友人的幽居生活和闲散安逸的心境,同时点明诗人自己与友人在心迹、志趣上的一致。
全诗语言虽然浅显,但意象清奇,境界高远,风格冲淡,笔致空灵。
宋末元初方回评此诗:“此'沈砚’、'烹茶’一联最佳”(《瀛奎律髓汇评》)。
3.《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春日登楼怀归》是北宋政治家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4.《小隐自题》林逋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梅尧臣诗词全集

梅尧臣诗词全集1、《春寒》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2、《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东溪》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4、《古意》宋·梅尧臣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5、《自咏》宋·梅尧臣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6、《雪》宋·梅尧臣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
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
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
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7、《咏怀》宋·梅尧臣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
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
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
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8、《夜坐》宋·梅尧臣夜久方虑寂,空堂灯烛明。
落叶有暂响,暗虫无停声。
力学不为己,甘贫且徇名。
聊为咏怀篇,还想阮步兵。
9、《梅花》宋·梅尧臣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
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10、《秋思》宋·梅尧臣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
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
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
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11、《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2、《睡意》宋·梅尧臣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夜吟朝诵无暂休,目胔生疮臂消肉。
今踰四十无所闻,又况丧妻仍独宿。
虚堂净扫焚清香,安寝都忘世间欲。
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叶落夜雨声满阶,雪下晓寒低压屋。
《春寒》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春寒》的阅读答案附赏析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风:这里泛指风雨。
未了:没有完结。
怯:害怕。
园公:指陈与义。
北宋“靖康之难”时,诗人避兵到巴陵,借居在一个小园里,自号园公。
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不惜:毫不可惜。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5分)2.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答案: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
(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3分)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
(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分)赏析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
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寒》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
“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
“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
“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
“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
“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范仲淹革新失败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诗人此时因改革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