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1.绝缘墙体: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绝缘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进
行保温,减少室内外温度传导。

同时,可以采用双层墙体结构,中间隔热
层阻挡冷热空气传导。

2.选择高隔热材料:在墙体、窗户和屋顶等部位使用高隔热材料,如
高绝热玻璃、高导热系数的材料等,减少能量的传导损失。

3.采用高效窗户: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最容易发生能量损失的部位,采用双层或三层隔热玻璃,增加窗户的隔热性能。

同时,可以添加窗户附
属装置如窗帘、遮阳板等,进一步提高窗户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使用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来控制建筑围护结构的通风、采光等,根据季节和使用需求,合理进行调节,降低能源的消耗。

5.优化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可以减少冷桥效应,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同时,选择合适的外保温材料和厚度,进一步提
高保温效果。

6.应用太阳能利用技术: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
电能,供热和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7.冷热负荷平衡设计: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进行冷热负荷
平衡设计,合理配置冷热负荷,减少能源消耗。

8.加强建筑节能监测: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能耗监测和分析,及时发
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优化节能措施。

9.气候适应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择建筑围护结构材料
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耐热、耐寒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10.建筑物整体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需要与整体建筑设计相结合。

要合理布局建筑的朝向、窗户的位置和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建筑工程管理)_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及动态模拟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_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及动态模拟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_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及动态模拟的应用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及动态模拟的应用山东方亚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有限X公司杨文斐,孙志田摘要: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当前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探讨了有关围护结构的节能环节及相应措施。

通过动态能耗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不同围护结构对建筑保温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节能;围护结构;动态模拟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而建筑能源消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节能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壹,也是当前乃至今后壹段时间我国建筑领域的壹项重要工作,而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计算是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内容。

2围护结构的节能环节和措施建筑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从而减少相关设备的容量。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每增大,在其他工况不变的条件下,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负荷增加约30%。

我国的建筑节能规范对影响外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作了各种限制[1][2][3],新建建筑大多数需要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节能材料,或者采用新型复合墙体。

保温材料的设置位置和厚度等都对节能效果有所影响。

由于保温材料壹般为蓄热能力小的轻质材料,所以利用围护结构的动态传热特性,采用不同的墙体内表面材料能够改善间歇供热(制冷)条件下的室内热舒适性,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例如采用内保温外墙时,把保温材料放在围护结构的内侧,能够使空调开启后的室温很快达到所需温度,而不至于将太多的能量用于改变密实的围护结构的温度,适于间歇供暖或间歇空调的房间或者冬季不太冷的地区。

其缺点之壹是内墙、楼板和外墙交接处无法铺设内保温材料,于是交接部位容易形成热桥,比周围墙面要多散失20%的热量。

目前多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其做法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用粘接材料固定壹层保温材料,再在保温材料外侧抹砂浆或作其它保护装饰。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探讨了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玻璃、门窗屋面、外墙节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明确了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使人们对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更加了解。

关键词:能源消耗节能技术外围护结构材料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筑能耗的剧增,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担,也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建筑设计时节能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

目前我国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外围护结构系统、太阳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等,在建筑节能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其外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

因为外围护结构的性能时建筑节能的基础。

门窗、外墙、屋面、地面构成建筑外围护结构,它们相互制约和影响,所以应在这几个方面具体应用节能技术,才能提高整体建筑的节能效果。

一、节能技术在外墙保温中的应用现在的建筑物很少设置保温材料。

特别是在冬夏季节,空调的使用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所以我国应该要求建筑外墙使用保温材料。

按保温层所在位置可以将建筑外墙保温分为三类: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外墙外保温。

1. 外墙内保温。

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保温层使外墙内保温。

主要有三种保温做法。

①在外墙内贴保温板,板材一般是聚合物砂浆类、增强石膏类、包括增强水泥类;②在外墙内墙上粘贴聚苯板,面层是粉刷的石膏;③墙内抹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也就是将墙体基层处理之后抹上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之后抹上抗裂砂浆。

外墙内保温的成本相对较低,有着比较完善的施工技术和检验标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能避免热桥、冷桥对墙体的影响,降低了保温性能,在热桥部位的外墙内表面较容易出现潮湿、霉变、结露现象;其次是内保温是设置在室内,占用室内空间,降低了室内的使用面积,如果对室内进行二次装修时也容易对保温层造成破坏,浪费资源;也对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护上造成一定困难,同时这种保温方式在墙体和保温层上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外观。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在当代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能源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果。

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的外部支撑体系,直接影响建筑的热阻性能,因此,在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采用节能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之一是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的作用是降低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传热量,在冬季保持建筑物内部温暖,在夏季避免外界高温对室内的影响。

常见的隔热材料包括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节能效果。

其次,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还包括采用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外温度差异,保持建筑物内部的稳定温度。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挤塑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发泡水泥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还包括采用透明隔热材料。

透明隔热材料是一种具有隔热性能的透明材料,可以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能,防止热能的传递。

常见的透明隔热材料有太阳能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透光性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总之,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对于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节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和透明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热传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在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能耗的减少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还能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通过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和透明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应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详解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详解

双层皮幕墙种类
按通风形式划分: 外循环、内循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外循环双层皮
内循环双层皮
宽通道双层皮幕墙间距 400mm以上时流动阻力可以忽略 • 对流换热集中在两侧玻璃周围, • 南方地区适宜采用热反射玻璃做外层玻璃,
采用较小的通道,利于增加烟囱相应 • 北方地区适宜采用中空LOW-E玻璃做内层
(4)调光玻璃
电控调光玻璃的原理:当电控产品 关闭电源时,电控调光玻璃里面的液晶 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光线 无法射入,让电控玻璃呈现不透明的外 观;通电后,里面的液晶分子呈现整齐 排列,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电控液 晶玻璃呈现透明状态。调节范围可达 15%~75%。
调光玻璃是利用现有的夹层玻璃制造方 法,将调光膜牢固粘结在两片普通浮法 玻璃之间构成。
– 如果幕墙上不能设置通风口,全年能耗将更高 – 高保温性能的双层皮幕墙造价远远高于双玻加内遮阳
的幕墙,占地面积也有所增加
3.1.2 透明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
• 对玻璃窗的要求,一方面要阻挡热损失。 一方面多得到太阳热
3.1.2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环境参数
围护结 构特性 参数
•当外界参数一定时(qt),K越大,太阳得热系数SHGC越小, 则累计总得热量越小。
3.1 智能围护结构的定义及特点
• 定义: • 智能围护结构是建筑构件的综合体,这些构件能
够执行各自功能,使建筑外围护构件独立或联合 作出调整,提前应对环境变化,以最小的能源消 耗维持建筑内部的健康、舒适环境。
• 智能围护结构的核心是:围护结构能够用对建筑 物内外环境的变化。
3.1 智能围护结构的定义及特点
(5)隔音隔热玻璃
将隔热玻璃夹层中的空气换成氦、氩或六氮化硫等气体并用 不同厚度的玻璃制成,它在很宽的频道范围内有优异的隔音性能 和隔热性能。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1)防水 、耐候 等性能均 良好 ,
对 内侧 墙 片 和 保 温 材 料 形 成 有 效 的 保
护。
腹丝 非穿透型E S P 钢丝 网架板 、 浆厚 砂
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 。
( 3)内抹 胶 粉 聚苯 颗 粒 保 温 浆 料 ,即在基层墙体上经界面处理后直接 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再 做抗 裂砂浆面
效途径。蓄水屋面要重点做好防水 ,控 制好水深 ,减少屋面荷载。
( 4)机 械 固 定 ,机 械 固 定 E S P 钢
21 .外墙 内保涅 外墙 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 的内部加 做保温层 ,目前常用的内保温做法 主要
有i 种 :
22 .外墙 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技术是将保温材料置 于同一外墙的内 、外侧墙 片之 间,内、 外侧墙 片均可采用传统的粘土砖 、混凝
3玻璃幕墙的节能技术 .
( 2)对 保 温材 料 的选 材 要 求 不
现 阶 段 提 高 框 材 隔 热 保 温 性 能 的 主要 措 施 有 :框 型材 断 面 设 计 和 材用 高
高 ,聚苯乙烯 、玻璃棉 、岩棉等各种材
7 2 0/ 中华建 6 081 2 设
热 阻材 料 阻 断热 桥 。提 高 玻 璃 幕 墙 隔 热
段 已应 用 较 广 。
大 量 水 层 中 的热 量 ,大 量 消 耗 掉 屋 面 的 太 阳 辐 射 热 ,从而 有 效 地 减 弱 了屋 面 的
传热量和降低屋 面温度 ,是一种较好的
隔 热 措 施 ,也 是改 善 屋 面热 工 性 能 的 有
53 .设计合理的窗框 比
窗 框 比是 窗 框 表 面 与窗 面 积 之 比。
料均可使用 。 ( 3)对施 工季节和施工 条件 的要 求不高 ,不影响冬季施工。 缺点是 :施工工艺较复杂 ,特殊位 置的构造较难处理 ,容易形成冷桥 ,保 温节能效率较低 。 23 .外墙外保沮 外保温是 目前 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 保温节能技术 ,将成 为墙体保温的主要 形式 。目前 常用 的外墙保温 系统有 : ( 1)E S 薄抹灰 外保 温系统 , P板 ES P 板薄抹 灰系统 由E S P 板保温层 、薄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4篇)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4篇)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改善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密封等性能,减少建筑物与外界能量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这一技术在建筑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又能改善室内环境,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建筑外墙的隔热、保温层的施工、外墙保温及隔热的工艺等方面。

首先,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核心。

传统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矿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耐久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如生态保温板、岩棉板等逐渐应用于围护结构,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和环保性能。

其次,建筑外墙的隔热是实现围护结构节能的重要手段。

建筑外墙通常采用双层墙体结构,通过在外墙体中构建保温层,形成空气隔离层,降低墙体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隔热的效果。

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墙体传导热量,保证建筑物内部温度的稳定,减少冷热桥的形成。

此外,围护结构节能还包括建筑外墙保温及隔热的工艺。

传统的外墙保温工艺主要包括抹面砂浆加强层、保温层、抹面砂浆面层等,这些工艺存在粘结强度低、开裂等问题。

现代的外墙保温工艺采用抹面砂浆加网格布、保温板粘贴、抹面砂浆饰面等工艺,具有粘结强度高、抗开裂性强等优点,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减少热能和冷能的损失,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根据统计数据,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后,可节约能源约30%以上。

另一方面,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还能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住宅和办公楼的舒适度。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能有效隔绝外界噪音,减少室内噪音污染,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质量。

然而,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材料选择的问题。

围护结构节能需要选用优质的保温隔热材料,而现在市场上选择的保温隔热材料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应用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应用

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发展,整个建筑业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采用的主要措施一下措施:外围护结构系统、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降低噪声的技术与构造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等。

其中外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是建筑节能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决定建筑能否节能的基础。

关键词:围护结构玻璃幕墙门窗保温节能技术1.外墙保温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1.1内侧保温技术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

内保温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内保温应用时间较长,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是比较完善的。

被大面积推广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

但内保温会多占用使用面积,“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容易引起开裂,还会影响施工速度,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

内保温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局限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温所替代。

1.2夹心层保温技术这种保温形式的优点为:(1)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

(2)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各种材料均可使用。

(3)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高,不影响冬季施工。

1.3外墙保温技术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同一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均可采用传统的粘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因此,1)这些传统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良好,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各种材料均可使用;2)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及其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而当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8%,另据建设部测算,2020-2030年左右,我国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30%-40%,超过工业,成为全社会第一能耗大户。

因此,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笔者主要是结合重庆市北碚区的体育馆这种围护结构的建筑的节能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字】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我国,公共建筑数量众多,建设规模大,耗能问题非常突出,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为推动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的发展,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7月1日颁布并执行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重大的进展。

围护结构的建筑是公共建筑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类型,它的空间特点和使用性质决定了其空调能耗非常高。

由此可见,围护结构的建筑对能源与环境的影响较大,围护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对能否实现公共建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非常关键。

这几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围护结构的建筑,国内不断大力新建了大量设施齐全而又先进的围护结
构的建筑。

因此,对围护结构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墙节能设计外墙在整个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也最大,50%的建筑节能中就有25%是通过建筑维护结构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实现的。

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甚至可达30℃~60℃以上,墙面传热造成的热损失非常可观。

因此,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现阶段,我国常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板、保温砂浆、聚氨酯(eps,xps)及墙体自保温四大体系。

其中,聚苯板和保温砂浆的市场占有率较大,但保温性能相对较差,阻燃性能较差,且聚苯板的施工工艺也较为繁琐。

聚氨酯保温性能较好,但传统的聚氨酯硬泡板材不适用于复杂立面的墙体保温。

市场上新出现的聚氨酯现场发泡喷涂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憎水性,施工方便,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外墙体保温设计和无接缝施工。

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传统的单一材料的墙体已经渐渐淡出市场,而新型的复合墙体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正提倡使用新型复合墙体自保温系统和外隔热保温技术。

新型复合墙体的主要原理为:用砖或钢筋砼做承重墙,并与聚苯板、矿棉、膨胀珍珠岩、加气砼等绝缘保温材料复合,以达到改善整个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目前,复合墙体有三种做法:①内保温,即将绝缘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

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是目前最为广泛的。

②夹心保温,即将绝缘
材料设在外墙与内墙中间,取得良好的保温性能,缺点是若无填充密实,则内部会出现空气对流现象。

③外保温,即将绝缘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外侧。

此种方法热稳定性好,但外保温材料要经得起日晒雨淋和冰冻的侵袭,从而对外保温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复合墙体良好地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而且保温效果良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已基本采用此种方法。

我国要达到节能设计50%的设计要求,除部分需采用加厚的加气砼单一墙体外,使用新型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

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保温材料,新型墙体的使用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特殊构造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如巴格达地区为了适应当地干燥气候条件在墙体中的风口设计,马来西亚槟榔屿州大厦的外墙则增加了一种“捕风墙”的特殊构造设计,从而有效地控制室内的通风。

或采用双层复合外皮等等这种措施,起到一个环境过滤器的作用。

三、外窗节能设计窗户为薄壁的轻质构体,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是耗能的薄弱环节。

据统计,普通单层玻璃窗的能量损耗约占建筑物夏季降温或冬季保温能耗的50%以上。

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严峻。

首先,我们要合理控制窗墙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来进行窗墙比的合理控制。

比如,在炎热干燥地区,由于白天太阳辐射强度大,夜间温度低,且建筑外墙体比较封闭,可采取较小的窗墙比,这样就可以减少白天透过窗户的太阳辐射热和夜间室内热量的流失,同时还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

而相反地,
在温热湿润的地区,建筑的窗墙比可适当设计大一些,则夏季可利用较大的南向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冬季则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热。

为了进一步减少窗户热能耗,除控制窗墙比外,还需要增加玻璃门窗的热工性能。

如设计时选用单层或多层中空或低辐射玻璃和经热断桥处理的门窗型材,同时加强窗墙间、框扇间的接缝气密性设计。

窗框部分还可以采用“热断桥”型材,像钢塑窗框、木塑窗框、塑料窗框等,节能效果都比较好。

当然,除了选用节能性能良好的窗和窗框外,增加外墙玻璃窗的遮阳设计,如在玻璃间层中设百叶或格栅,或设水平式外遮阳,垂直式外遮阳等措施,都可使窗户具有良好的遮阳隔热功能。

此外,退凹式开窗设计,设置窗帘等也可以提高遮阳的效果。

四、屋顶节能设计大量研究表明,屋顶耗热量约占整个建筑物耗热量的7%~8%。

有关数据表明,夏季顶层室内的温度要比其他层高3℃左右。

因此,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

节能屋面设计考虑因素较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是通过提高围护结构本身的热惰性和热阻指标来提高隔热能力,一般选用聚苯板或再生聚苯板作为保温层。

据统计,设计有隔热层的屋面比未设置隔热层的屋面表面温度要低7℃左右。

2.种植隔热屋面:种植屋面是在钢筋砼屋面板上铺土,然后种植作物,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来减少太阳辐射对屋面的影响。

同时,土层能保持一定的水
份,也有一定的蓄热能力,通过水分的蒸发吸热也能提高一定的隔热效果。

但是,种植屋面的植土不能太厚,植物扎根远不如地面,因此只适用与弱风环境。

如果屋顶不种植,也可设置花架,种植攀援植物等来进行遮阳。

虽然效果不如种植屋面,但也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3.蓄水屋面:利用水的比热大,在平屋顶上蓄一定厚度的水层(一般为3~5cm),这样不仅在白天多风,在气候干燥的地区能有效进行隔热,在湿热地区效果也同样明显。

4.架空型保温屋面:屋顶的最外层是遮阳板,下带通风空气间层,遮阳板拦截了直接照射在屋顶的太阳辐射热,并通过遮阳板与空气接触的上下两表面把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转移到空气中并随风带走,且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多,隔热的效果也就越好。

5.倒置式屋面:采用倒铺法,将吸水性小的保温材料放置在防水层的上方,使防水层不直接受日光暴晒,使其延缓衰老,使之耐久,遮阳对节能和建筑防水都有好处。

另外,还可以采用坡屋顶,利用阁楼层来进行通风散热,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

五.结束语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在现代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促进绿色节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信坤; 周玉琼; 张伟威; 吴永灿浅谈广西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诊断项目的内容及步骤广西城镇建设2012-10-25期刊
[2]李霞浅谈山西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1-05期刊
[3]卢海燕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浅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05期刊
[4]杨忠文某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实例分析与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