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家具结构-22
木家具常见结构及连接方式

• (2) 裁口法嵌板:是在木框内侧开出搭口,用木螺钉或 圆钉将成型木条固定嵌板,使嵌板跟木框密切接合。这 种结构易于更换嵌板,常用于玻璃、镜子的安装。
• 裁口嵌板结构仍较繁琐,也可用成型木条将镜子直接嵌 在柜门上。如图所示。
嵌板方法
2 箱框件结构
• 2.1 箱框的概念与基本构件
•
箱框结构指用板材构成的框架结构。箱框用至少由3
单肩斜角切
双肩斜角闭口榫
双肩斜角开口榫
斜角开口贯通双榫
插入三角榫
图 斜角接合的基本方法
插入圆棒榫
1.3 框架中撑接合的基本方法
•
框架中撑接合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直角明
(暗)榫、直角纵向明(暗)榫,插入圆榫、
直角槽榫、直角双向开口榫、燕尾榫、对开十
字槽、分段直角榫对接等多种方法。如图所示。
直角不贯通单榫
块或3块以上的木板构成。箱框中间可设有若干块中板
(隔板、搁板)。
• 2.2 箱框角的接合方法
•
根据箱框接合后其周边板的端面是否外露,可分为直
角接合与斜角接合两种,如图8所示。
•
(1) 直角接合:其周边板的端面外露,欠美观,但接
合强度大,加工简便。为一般箱框常用的接合方法,其接
合的基本方法如图7所示。
• ② 箱框角接合为燕尾榫:论外观,全隐榫接合其榫端都 不露,最为美观;半隐榫接合有一面的榫端不外露,能 保证一面美观;明燕尾榫接合其榫端都露,最不美观。 为此,全隐燕尾榫多用于包脚前角的接合;半隐燕尾榫 可用于抽屉前角及其包脚后角的接合;明燕尾榫可用于 要求接合强度较大的箱框角接合;
• ③ 接合强度要求较大的箱框角接合,可采用斜 形多榫、直角多榫接合;如较大的包装箱、抽 屉后角的接合;
认识红木家具的榫卯与部件结构,史上最全!

认识红木家具的榫卯与部件结构,史上最全!无榫卯,不红木 /书画-鉴赏03-31 07:02红木家具在一开始就把家具结构定位为纯木质结构,弃用其他任何非木质材料,能工巧匠们利用各种木联结来解决拼接、定向、移动、旋转等结构。
其巧妙的力学原理运用和结构学知识的驾驭令人惊叹。
明清时期,是红木家具的鼎盛期,研究这一时期的家具,最容易揭开中国古典家具的结构面纱。
明式家具的结构,是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结构合理、线条流畅、加工细腻。
明式家具以苏式为主,注重线条的使用,比例适度,整体性强,讲求一致性,“一木作联、上下贯通”。
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美,除了造型之外,就是结构的科学性。
只有完全了解中国古代家具最基本的制作方法,才能真正体会到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
(一)榫卯结构的特点1、榫卯结构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结实耐用。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的扭动。
而铁钉连接会产生转动或使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金属容易氧化锈蚀,如果用铁钉组合,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而使家具散架,而榫卯结构却可以使家具保存上千年。
2、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
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就做不到这一点。
3、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
无论什么家具,久了都会出现问题,都需要维修,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拆卸更换就不如榫卯结构家具容易。
4、由于红木木质坚硬,如果用钉子极易造成木材劈裂。
5、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能够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
(二)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有别于西方家具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采用榫卯结构将家具的各部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成为结实牢固的一个整体。
西方家具的部件则靠金属构件组合连接。
中国榫卯结构的优点就在于:榫本身即是家具部件的联体,材质一致,不会像西方家具那样,金属配件氧化锈蚀,部件自然损坏而使家具结构松动。
金属配件与家具材质不同,结合以后,软硬不一,易磨损,易移动,易散架,修缮也很困难。
第三章木家具结构

2、板件
按照材料和结构的不同,木质板件主要分为 整拼板、素面板、覆面板和框嵌板等四种。
(1)整拼板
它是将数块实木窄板通过一定的侧边拼接方 法拼合成所需要宽度的实木拼板。拼板构成 的拼接方法主要有平口拼(平拼、胶拼)、 企口拼、指形拼、穿条拼、搭口拼、插榫拼、 螺钉拼(明螺钉拼、暗螺钉拼)以及穿带拼、 吊带拼、嵌端拼和嵌条拼等多种形式。
平拼
企口螺钉拼
(2)素面板
它是指将未经饰(贴)面处理的木质人造板 基材直接裁切而成的板式部件,又称素板。 它可分成两类:一类为薄型素板,主要有胶 合板、薄型刨花板、薄型中密度纤维板等; 另一类为厚型素板,主要有厚型胶合板、厚 型刨花板、厚型中密度纤维板和多层板等。 素面板在直接裁切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 板式部件后,根据家具产品表面装饰的需要, 还应进行贴面或涂饰以及封边处理。
框嵌板的结构与种类 (a)~(c)裁口法嵌板 (d)~(g)槽口法嵌板
3、木框
木框通常是由四根以上的方材按一定的接合 方式纵横围合而成。随着用途不同,可以有 一至多根中档(撑档),或者没有中档。常 用的木框主要有门框、窗框、镜框、框架以 及脚架等。
1、榫接合
榫接合是由榫头嵌(插)人榫眼、榫孔或榫沟 所组成的接合。榫头与榫眼的各部分名称,如 图所示。
榫头的组成l.榫端 2.榫颊 3.榫肩4.榫眼 5.榫 槽
(1)榫接合的种类
按榫头基本形状分:直角榫、燕尾
榫、指榫、椭圆榫(长圆榫)、圆 榫和片榫等,如图所示。
图榫头的形状 1.直角榫 2.燕尾榫 3.指榫 4.椭圆榫 5.圆榫 6.片榫
④指榫
⑤燕尾榫
2、钉接合
钉子的种类很多,有金属、竹制、木制等三 种,其中常用金属钉。金属钉主要有T形圆 钉、其中常用金属钉。金属钉主要有T形圆 钉、“冂”形扒钉(骑马钉、气枪钉、装书 钉)、鞋钉、泡钉等。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1、方材丁字形接合之直肩榫,又称齐肩膀榫。
此种榫卯是最基本的榫卯,被广泛应用。
别的榫卯结构都是根据此种榫卯结构不断演变而来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方材丁字形接合2、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大格肩虚肩是格肩结构的最佳结构,做成虚肩的目的是使榫头接触面大,达到榫卯牢固的目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3、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榫头的肩是弧形的,肩的弧度大小和相交圆材的接触面弧度一致。
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4、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为使两根相交的料受力均匀,而且受力最大化,需要做成大进小出榫。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5、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两个面都不要明榫,还想让两根料受力比较均匀,而且把榫头做到最长,可采用此种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6、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7、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8、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这种格角攒边榫结构是最讲究的最牢固的榫卯,是家具制作中最精细的做法。
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9、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10、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这种双面格肩榫做成柜门后竖料上下端有横茬露出,待柜门装到柜子上时横茬就不明显了。
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11、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制作烟袋锅榫可以理解为正方形的方材直肩丁字接合,然后倒圆而成。
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12、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13、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14、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15、粽角榫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粽子角而得名。
家具零部件名称

家具零部件名称
关于家具的零件
1侧板(边板、旁板):柜体家具两侧的板件
2隔板:分隔柜内空间的垂直板件
3层板(搁板):分隔柜内空间的水平板件
4开门:沿着垂直轴线启闭的门
5翻门:沿着水平轴线启闭的门
6移门:横向移动的门
7卷门:能沿着弧形轨道置入柜体的帘状移门
8顶板:高于视平线(大于1500MM)的顶部板件
9中面板:由上、下二节或二节以上重叠柜体的下柜或中柜面板。
10面板:低于视平线的顶部板件
11底板:柜体底部的板件
12背板:封闭柜体背面的板件
13脚架:由脚和望板(或由板件)构成的用于支撑家具主体的部件14抽屉:柜体内可灵活抽出推入的盛放东西的匣形部件
15主柱(立挺):框架两边的直立零件
16上下横(帽头):框架上、下两端的水平零件
17竖档:框架中间的直立零件
18横档:框架中间的水平零件
19内板(装板):装嵌在框架槽中的薄板或人造板
20腿:直接支撑面板(或顶板)的着地零件
21脚:家具底部支承主体的落地零件
22望板:连接脚(或腿)和面板(或底板)的水平板件
23踢脚板:连接脚(或腿)和底板与地面之间的部件
24拉条(拉档):望板下面连接脚与脚(或腿与腿)的横档25挡条:挡住门或抽定位的板件
26背挂条:挂或锁在墙上的产品后面板件
27抽屉面板:抽屉的面板
28抽屉旁板:抽屉的侧板
29抽屉后板:抽屉的背板
30抽屉底板:抽屉的底板
31连接木(塞角):用于加固角部强度的零件
32挂衣棍:柜内挂衣架用的杆状零件。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浅谈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整理的本文内容带有一定专业性,主要是我国古典家具的结构知识,特别是明清中式家具的结构;在解放前,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铁钉都不能自己生产——叫洋铁钉,中式家具的结构普遍使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榫接结构在我国从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已经达到最高水平,不用一钉、不用一丝的金属连接,组装出的家具使用百年,这不能不感叹我国家具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
整理本篇以方便大家在欣赏中式古典家具时能看出门道,明白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了解中式古典家具的榫接结构也有益于大家对自家实木家具的保养,整理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也请大家谅解,苏方典/SU 先行谢过,有兴趣的朋友姑且观之。
.。
(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榫卯结构起源非常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中国木结构建筑和家具中榫卯一直在广泛应用,但二者技术层面上侧重不同,建筑上侧重结构稳定,因为榫卯结构在几个方向都可以开卯口,可以兼顾结合在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受力,合拢时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完美的整体。
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则成就了中国含蓄内敛的审美观,接合处由于有略微松动的余地,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平衡,除了木材延展力外,主要是由于一个个的榫卯富有韧性,不致发生断裂。
“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index.htm金艺尊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来源:名鼎檀红木家具网作者:名鼎檀红木专家发布时间:2010-07-19 查看次数:864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家具结构和工艺2011

杌凳
“杌”字见《玉篇》:“树无枝也”。从此义可以想到以 “杌”作为坐具知名,是专指没有靠背的一类,以区别于有 靠背的“椅”。
无束腰家具
无束腰家具的结构吸取了大木梁架的造法。圆材直足直枨是 它的基本结构,四足有“侧脚”,北京匠人称之为“挓”。
有束腰家具
有束腰家具来源于唐代流行的建筑须弥座,绝大多数用方才, 足端有马蹄。
夹头榫也是案形结体家具最常用的榫卯结构。外观与夹头榫不同, 但结构差别不大。它的腿足顶端出榫,和案面结合,上端也开口, 嵌夹牙条。上端外皮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 牙条与腿足拍合时,又将腿足的斜肩嵌夹进来,形成平齐的表面。 插肩榫的牙条在受重下压时,与腿足咬合更紧,这是与夹头榫不 同的地方。
弧形弯材接合:楔钉榫之二
捌·霸王枨
霸王枨上端托着面心的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待在腿足上。枨子 下端的榫头向上勾,造成半个银锭形,腿足上的榫眼下大上小,而且 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纳入,向上一推,便钩挂住了。下面 的空当再垫塞木楔,枨子就被关住。
霸王枨
作品名称: Superfolk桌子 设计师: Superfolk 设计说明:。桌子的材料是橡木和白腊木,小木 楔使用了胡桃木。橡木和白腊木都是产自爱尔兰 的可持续人工林。
平板明榫角接合
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
厚板暗榫角接合
柒·弧形弯材接合
楔钉榫基本上是两片榫头合掌式的交搭,但两片榫头尽头又各有小舌,小舌入槽后便 能紧贴在一起,管住他们不能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此后于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 断面为方形的头粗而尾稍细的楔钉贯穿过去,使两片榫头在左右方向上不能拉开。
弧形弯材接合:楔钉榫之一
伍·横竖材丁字形接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木或塑料贴面板封边法
实木封边:对于厚度<10mm的实木封边条可直接用胶接合 即可;实木封边条的厚度>10mm<15mm,则需用无头圆钉 与胶配合进行封边,如图所示。若实木封边条的厚度 >15mm,则需采用涂胶的榫槽、圆榫、或穿条进行封边 ,如图所示。实木条的成型面可以先铣出,亦可在封边 后再行铣出。
直角不贯通单榫
闭口燕尾榫
斜口燕尾榫
带企口直角明榫接合
对开十字槽接合
直角暗榫十字对接
插入圆棒榫接
大格肩榫
开口燕尾榫
小格肩榫
大格肩榫
夹头榫
插肩榫
楔钉榫
3、 框架嵌板结构
嵌板的概念 在框架内嵌入实木板、人造板、玻璃、镜子等,统称为 木框嵌板。 嵌板的方法 木框嵌板有槽榫嵌板和裁口嵌板两种基本方法。
1、 锯制弯曲件
(1)概念:用实木或木质人造板锯制而成的弯曲件。
(2)优、缺点:工艺简单,加工设备投资少,无论任何形状 、任何大小的弯曲件均能制造出来,应用广泛。但弯曲件 在锯制过程中,有大量的木材纤维被割断,因而弯曲部位 的强度较低,影响美观。对较大的弯曲件(如圆环形镜框 ),尚需由若干个弯曲零件拼接而成,工艺复杂,技术要 求高,材料消耗多,制造成本高 。
单肩斜角切
双肩斜角闭口榫
双肩斜角开口榫
斜角开口贯通双榫
插入三角榫
插入圆棒榫
全格肩穿鼻榫
半格肩穿鼻榫
2、 框架中撑接合的基本方法
框架中撑接合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直角明(暗)榫、直角纵向明(暗 )榫,插入圆榫、直角槽榫、直角双向开口榫、燕尾榫、对开十字槽、分
段直角榫对接等多种方法。如图所示。
直角闭口不贯通单(双)榫接合
•插入圆棒榫
直角半开口贯通单榫
直角半开口不贯通单榫
直角闭口不贯通榫
开口燕尾榫
(2)斜角接合的基本方法
斜角接合的概念:是指框架接合后,其立边与帽头的 端面都不外露。其特点是外表美观,但接合强度较低 。
斜角接合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双肩斜角暗榫接合、双肩斜角交叉暗榫接合,双肩斜 角开口榫(单、双)接合,单肩斜角明(暗)榫接合 ,插入暗榫接合,插入明榫接合,插入圆榫接合。如 图。
◇ 木条接合:在胶合件两端锯上槽榫,将木条施胶后 插入槽内。接合强度较高,加工方便,但欠美观。
◇ 塞角接合:加工简单,但木材端部显露在表面 ,适于做内部衬料,塞角可用木螺钉或圆榫加固。
◇ 格角榫接合:借助于桌脚的格角榫接合,再通过头颈线 进行巧妙的搭接,用木螺钉旋紧,使望板牢固地接合在一起 。外形美观,适于中、高级的圆桌,茶几等的锯制曲线形望 板的联接。
(6) 插入榫拼接
将被接合面刨平后 ,在其中心线上加工出 若干个圆孔;然后在被 接合面上及圆孔内涂上 胶,借助圆榫进行接合 。该结构能提高接合强 度,节约木材,材料消 耗与平拼的方法类似。
(7)
明螺钉拼接
即从一拼板的背面钻 出拼板侧面的螺杆孔 ,在另一拼板的拼接 面钻有螺钉孔,在两 拼板侧面涂胶后放平 、对齐,用木螺钉加 固即可。此法工艺简 单,接合强度高,并 能节约木材。但钻螺 杆孔时要破坏拼板的 背面的整体结构。
(1) 槽榫法嵌板: 是在木框立边与帽头的内侧开出槽 沟,在装配框架的同时将嵌板放入一次性装配好。其结构 特点不能拆更换嵌板。图中的a、b、c为槽榫法嵌板,三种 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木框内侧及嵌板周边所铣型面不同, 这三种结构在更换嵌板时都需将木框拆散。a结构能使嵌板 盖住嵌槽,防止灰尘进入嵌槽内。
图 箱框斜角接合的基本方法 1.全隐燕尾榫 2. 槽榫 3. 插入木条(斜角)4. 塞角
3、 隔板与搁板接合的基本方法
图 箱框中板接合的基本方法 1.直角槽榫接合 2.燕尾槽榫接合 3.半燕尾槽榫接合 4.穿入木条接合 5.插入圆榫接合 6.直角多榫接合 7.木条和螺钉接合 8.搁扦接合
3、 薄木胶合弯曲
(1) 薄木胶合弯曲的概念 就是将若涂了胶的薄板按零件厚度先配成板坯, 然后在压模(或滚筒)中加压弯曲,直到胶层固化, 从而制成弯曲件。
四、
弯曲件结构
各种曲线具有圆滑、柔和、变化、活泼、的动 态感,故弯曲件在家具中应用相当普遍用以提高家 具的美观性。如圆形台面、椭圆形镜框、曲线形扶 手等。为此,研究弯曲件的结构与接合方法有着重 要现实意义。 根据弯曲件的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锯制弯曲 件、实木加压弯曲件、薄木胶合弯曲件三大类型。 现介绍如下:
(2)阶梯面拼接,又称裁
口拼,是将被接合面刨削
成阶梯形的平直光滑的表 面,仅借助胶进行拼接。
这种拼板的接合强度比平
拼的要高,拼板表面的平 整度也较好。但材料消耗 也相应增加,比平拼多6一 8%。
(3) 槽榫拼接
亦称企口拼接,将拼 接面刨削成直角形的槽榫 或榫槽,借助胶接合。此 法拼板接合强度更高,表 面平整度高。材料消耗与 裁口拼接基本相同。当胶 缝开裂时,仍可掩盖住缝 隙,拼缝封闭性好,常用 于高级柜的面板、门板、 旁板以及桌、台、几的面 板等的拼接。
榫接法封边
薄木板夹角封边:用薄木对高级家具的门板、面板及旁
板等进行封边,不仅要求薄木的纹理清晰、漂亮,而且要
求封边薄木的端面不能外露,因而需采用夹角封边法。
(2)曲线封边法
不少家具的覆面板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有的方形覆面板具有圆角,需进行 曲线封边。其封边方法,有以下几种 : ◇ 实木镶角法:先在角上镶一块实木 ,可用胶料与无头圆钉接合。然后根 据圆角半径的尺寸,经细木工带锯出 圆角,再利用铣床上铣出合于规格的
木质家具常见结构及连接方式
第一节:实木家具结构与连接方式 第二节:板式家具结构与连接方式
在本章将要研究家具各种部件的内在结构与家 具的装配结构,是家具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实木家具结构类型与连接方式
一、 二、 框架结构 箱框结构
三、
四、 五、
板式部件结构
弯曲件结构 脚架结构
一、
框架结构
框架的概念与基本构件
(3)锯制弯曲件的接合方法
◇ 直角榫、燕尾榫、 槽榫接合:接合强度 高,但加工麻烦。应 用于曲线包脚、圆桌 面镶边及圆形望板等 。
◇ 圆榫接合:接合强度比直角榫低,但加工方便,应用较 广,如镜框、椅子扶手的圆角处等。
◇ 交叉搭接:在搭接处用胶钉或木螺钉接合,加工简单, 接合强度高,但接缝较长,不够美观,常用于内部衬料,表 面用薄木覆盖。
(8)暗螺钉拼接
在一被拼接面上开出若干 个钥匙形的槽孔,在另一 被拼接面上对应钥匙槽的 位置上拧上木螺钉,并让 螺钉杆外露。装配时,在 两被拼接面上涂胶后,将 螺钉杆插入钥匙槽中,再 向钥匙形窄槽方向推移, 螺钉头就卡于窄槽底部, 实现紧密连接。此法既能 节约木材,提高拼接强度 ,又不影响美观。它也用 于拆装的接合,但接合面 不能施胶。
3 、拼板镶端作用与方法
实木拼板部件,当木材含水率发生变化时,易产生 变形,尤其是两端面最易开裂、翘曲,并影响美观 。为此,需对拼板部件进行镶端处理,以避免其端 面外露,增加美观,防止或减少拼板发生翘曲的现 象。常用的镶端有以下几种:
(1)榫槽镶端法
(2)透榫镶端法
(3)斜角透榫镶端法
(4)矩形木条镶端法
5.横撑
6.立撑
1、框架角的接合方式
根据框架立边与帽头的端面是否外露,可分为直角接合直角接合的基本方法 直角接合的概念:是指框架接合后,其立边或帽头的端面外露 ,其特点接合强度较高,但外形欠美观。 常用的接合方法有:
直角开口贯通单(双)榫接合 直角开口不贯通单(双)榫接合
4、 箱框设计要点
① 箱框为实木板:其角部的接合宜用整体多榫。在整体 多榫接合中,又以明燕尾榫接合强度最高,斜形榫次之 ,直角榫最次。 ② 箱框角接合为燕尾榫:论外观,全隐榫接合其榫端都 不露,最为美观;半隐榫接合有一面的榫端不外露,能 保证一面美观;明燕尾榫接合其榫端都露,最不美观。 为此,全隐燕尾榫多用于包脚前角的接合;半隐燕尾榫 可用于抽屉前角及其包脚后角的接合;明燕尾榫可用于 要求接合强度较大的箱框角接合;
2、 实木加压弯曲件的结构
(1) 实木加压弯曲件的概念:利用经过软化处理表面表面平 整光滑的实木条,借助模具进行加压弯曲、干燥定型、切削加 工而成的弯曲件。 (2)实木加压弯曲件的特点:这种弯曲件外形美观,强度高 ,且省工、省料。但对木材材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制造弯曲度 小的零件时,毛料损坏率较高。因此,近年来已逐步被薄木胶 合弯曲工艺所代替。 (3)实木加压弯曲件的应用:实木加压弯曲往往应用于高级 家具中弯曲部件的生产,如明式圈椅的扶手、靠背等。
(2) 裁口法嵌板:是在木框内侧开出搭口,用木螺钉或 圆钉将成型木条固定嵌板,使嵌板跟木框密切接合。这 种结构易于更换嵌板,常用于玻璃、镜子的安装。 裁口嵌板结构仍较繁琐,也可用成型木条将镜子直接嵌 在柜门上。如图所示。
嵌板方法
二、 箱框件结构
1 、箱框的概念与基本构件 箱框结构指用板材构成的框架结构。箱框至少由3块 或3块以上的木板构成。箱框中间可设有若干块中板(隔 板、搁板)。 2 、箱框角的接合方法 根据箱框接合后其周边板的端面是否外露,可分为直 角接合与斜角接合两种,如图所示。 (1) 直角接合:其周边板的端面外露,欠美观,但接 合强度大,加工简便。为一般箱框常用的接合方法,其接 合的基本方法如图7所示。
图 箱框直角接合的基本方法 1.直角开口多榫 2.斜形开口多榫 3.明燕尾榫 4.半隐 燕尾榫 5.插入圆榫 6.插入木条 7.嵌木条 8. 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