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综述
揭秘欧洲教育:欧洲的中小学都教些什么?

揭秘欧洲教育:欧洲的中小学都教些什么?在全球的教育体系中,欧洲教育永远处于一种特殊的优越地位。
那么,欧洲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欧洲中小学教什么?欧洲人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训的”。
它体现在欧洲中小学的道德教学里,那即是不请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原则,但是,请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了解伦理道德。
欧洲中小校园里的道德教学不叫道德教学,而称“社会健康教学”,或称“社会化进程”,教人尊敬生命、公正、诚笃、守信。
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怎么自律以融入社会,变成社会的一份子。
欧洲校园通常会开设包括释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国际首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
这门课被以为是对孩子道德和良知培育十分主要的一门课。
不只如此,大多欧洲校园每周都安排班级评论,选择一些校园里或社会上发生的事,让孩子们发表看法,一起评论,自个去领悟和判别对与错。
团体游戏也是一种主要方法,让孩子懂得顾及与谅解他人,懂得怎么与同伴协作。
欧洲校园还遍及鼓舞孩子饲养小动物,安排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谈天、为贫困家庭安排募捐及参与别的公益或环保活动,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社会往来才能。
在欧洲教学者看来,诚笃不是一种孤立的道德,而是与自重和尊敬他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严密地联络在一起的。
欧洲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欧洲人普遍以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儿童期间家长迁就造成的,因此他们格外注重儿童期间的偏食、挑食状况,如果孩子只吃某种菜,而对别的菜嗤之以鼻时,家长通常会把此菜收起来。
他们还以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只会影响孩子摄入的营养,并且还会使孩子养成固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在欧洲,孩子们永远调皮或许说爸爸妈妈是花钱培育他们调皮。
每个周末都有活动,比如到某个兄弟家就餐,通常是全家一起去,爸爸妈妈辈的谈天,孩子辈的游玩。
总归,差不多即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呆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欧洲投资移民,前必读文章:/#wk【永铭国际】专注海外高端投资移民,想了解更多澳洲投资移民相关信息可拨打24小时全国免费电话,或登陆网址: 了解更多。
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师资培训评述——基于欧洲学校公民教育评估项

展等方式提升 中小学校长对于公 民教 育的理解,并帮助他们 明确 自身在 学校公 民教育 中所
承担 的责 任 。总体来 看 ,欧 洲 中小 学公 民教 育 师 资培 训 具 有 这样 三个 特 点 :一 是充 分 发 挥 非 官方组 织在 师资培 训 中的 积 极作 用 ; 二是 培 训 方 式 多样 化 ; 三是 加 强校 长 职 业培 训 以促
r o p e ,简称 E u r y d i c e 2 0 1 2 ) 为我们 回答 上述 问题 提供 了依据 。 ①
一
、
中小学公 民教育师资培训
加强对 中小 学公 民教 育相关 课程教 师 的培训 ,一 方面 能 够帮 助教 师 了解 中小 学 公 民教 育 的 主要 内容 和核 心任 务 ,另一方 面 帮助他们 掌握 相应 的教 学技 能 。 目前 来 看 ,欧洲 中小 学 公 民教育 相 关课 程 师 资 培 训方 式主要 包 括两类 :职前 教 师 教 育 ( i n i t i a l t e a c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持 续 职 业发 展 ( c o n t i n u i n g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教 育 内容 渗透 到一 些课 程之 中 ,如历 史 、地 理 、哲学 、伦 理 学 或宗 教 学 、社 会 科 学 或经 济 学 。此 外 ,有
些 国家还 规定 中学 准 教师 在 接受 职前 教育 时还 应 学 习 心 理学 、法 律 或 者 其 他 课 程 中涉 及 公 民教 育 的 内 容 。例 如 ,希腊 大学 生在 校期 间可 选修 政治 学 、社 会学 、社 会 学 、法 学 和经 济 学 等课 程 ,因此 学 生 毕业 后 能直 接从 事 中学公 民教 育工 作 。值得 注 意 的是 ,有些 欧 洲 国家 ( 如 丹 麦 ,爱 尔 兰和 英 国 ) 官方 机 构 并 未
浅析法国与中国学校的公民教育

浅析法国与中国学校的公民教育作者:刘天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6期摘要: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训练资产阶级政治需要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
公民教育在西方有着较长的历史。
而在实行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中国,公民教育不是传统的德育教育的替代,而是标志着国家传统德育教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
在当今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中,主要通过学校日常授课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逐级深入的公民教育。
比较中法两国学校公民教育,旨在对比不同政体国家公民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之差异。
关键词:学校公民教育;中法;基本内容及方法;比较[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183-01公民教育,是任何政体形式的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辞海》中,对公民教育是这样定义的:“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训练资产阶级政治需要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
显然,仅从定义上来理解,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德育教育一直有着深厚的传统优势和稳定的模式。
当中国的经济体系步入现代化,经济、文化在全球的视野中进行高层次对话时,传统的德育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0世纪以来,社会变革与发展使得公民教育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标志着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性转型。
由于不同的政体形式决定了不同的发展与变革,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要求,从而建立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
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接受公民教育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此,以法国与中国为例,对法中两国的公民教育进行浅显的剖析与讨论。
1、法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方法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公民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传统。
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从学前阶段就已开始,并且中小学生在校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甚至课程名称也各不相同。
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为公民教育,而高中阶段则称之为“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法国的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法国的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法国的公民教育对中国有一些启示。
首先,法国高度重视公民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这对中国提醒我们,培养公民意识应该从小学开始,通过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
其次,法国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意识。
在公民教育中,学生被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培养辩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提供了启示,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法国公民教育强调社会参与和自治能力的培养。
学生被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者工作,了解社会问题并积极改善社区环境。
这种社会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对中国而言,这提醒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法国的公民教育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重视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以及鼓励社会参与和自治能力,我们可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法国小学道德和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2、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包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 诚实守信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和判断。
3、加强实践与参与教育
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应加强实践与参与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 志愿者活动、模拟选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要鼓 励学生参与决策过程,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社会参与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开 展校内外实践
4、结合宗教教育。法国义务教育新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程将宗教教育纳入其 中,旨在通过宗教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公民意识。同时,课程也尊重学生 的宗教信仰自由,不会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宗教信仰。
三、法国义务教育新道德与公民 教育课程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道德和公民素质的前提。在中国的义务 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公民素质。
我国小学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 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道德和公民教育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 些教育活动,如家长志愿者活动、家庭学习小组等,以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 与感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家长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道 德和公民教育提供有力的家庭支持。
三、对我国小学道德和公民教育 的启示
1、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小学道德和公民教育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社会问题,理解社会规则,了解自己在 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如志愿者活动、 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德国的公民教育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德国的公民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商奉献学号:2013110103导师:唐克军2014年11月20日德国的公民教育摘要公民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民教育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
尤其是战后德国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塑造新一代德国公民,以此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工作实践的重点。
本文主要从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德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德国的公民教育,希望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字德国公民公民教育民主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公民教育,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政治教育(Politische Bildung),是一门有关政治科学的公民学科。
1945 年以后,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独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所谓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政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共识中达成以下三项重要原则。
第一,禁止灌输,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第二,保持争议;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
(二)德国公民教育发展历程1.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政治教育始终以培养“驯服的臣民”为最高目的在德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者把公民教育归结为“国民教育”,其始终把培养“驯服的臣民”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目标。
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及其特点

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及其特点作者:侯丹娟陈文旭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年第02期上世纪末期,随着政治上的巨大变革,东欧国家开始摆脱苏联式的“公民教育”,并在借鉴西欧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其国情发展的公民教育模式。
本文在综述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其公民教育具有这样三个特点:注重运用隐蔽性教育方式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
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政体的迅速瓦解,东欧国家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并纷纷加入欧盟组织,民主制政体在东欧国家逐渐建立并得到不断巩固。
此后,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怎样培养公民,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欧国家在积极借鉴西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形成了这样三个特点:注重运用隐蔽性教育方式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注:本文所指的东欧国家,主要是指先后加入欧盟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一、当代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东欧国家也逐渐着手公民教育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公民教育增强国家的一体化和社会团结,因此,东欧国家在公民教育改革中均强调法治、多样民主、包容和团结。
例如:捷克共和国制定了《国家教育发展计划》,该计划强调为了参与未来欧洲和全球合作,应通过发展教育来增强社会团结和民主;斯洛文尼亚于1989年后期的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民主、学校自治、学生和家庭权利,尊重非本国公民和人权。
在这些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东欧国家开展了中小学公民教育改革,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公民教育的目的。
培养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是东欧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任务,但对于什么是“负责任的公民”,东欧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法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教育方法

法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教育方法一、基本内容在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课程名称也不尽相同。
在小学和初中为公民教育,在高中则称“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一)小学公民教育。
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己开始,主要是使儿童接受集体的观念。
儿童在进入幼儿学校时,经常是家庭关注的中心。
而在幼儿学校,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儿童应当学会与其他儿童相处,学会理解成人的行为。
儿童要在新的有约束的环境中体会其行动的自由,构建与同伴和成人的新关系。
儿童还会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快乐。
班级生活还有利于发展语言交流的能力。
从小学起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要求儿童从其同伴那里认识其行为,认识到集体生活的约束是他们自由的保障,惩罚不是成人的裁决而是规则的实施。
他们要学习拒绝暴力、把握冲突、讨论遇到的问题。
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公民教育”课还为时尚旱,只是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基本概念:适应集体的规则、与同伴和成人对话、倾听他人讲话、合作。
教师也要引导儿童自治和启发创造能力。
“公民教育”课自小学三年级正式设置。
其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个性特点和独立性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班级与学校生活。
公民教育课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一)初中公民教育。
进入初中,公民教育的层次也更进一步,它以人的基本权利为核心目标,着眼于人与公民的培养。
其基本目标为:人与公民权利教育;个人与集体责任教育;判断力教育。
1985年课程大纲规定的公民教育曾围绕地方行政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际机构展开,而新的课程要求以人与公民的基本概念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逐步深入。
初中一年级要理解人的权利与义务,二年级和三年级学习平等、团结、自由、安全和公正等构成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四年级主要是认识法国公民身份的范畴。
在讲到人的权利与义务时课程大纲将权利与义务分别列出并加以对照,使学生清楚区分两者的不同与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 国旗 。 作规定 , 国、 德 斯洛文尼亚、 英格兰官方文件 中对中学 l 英 国的 国王 、 和 国歌 的学 习闭 法 国非 常重 视对
阶段的教育 目标有明确规定 , 意大利 、 荷兰的高 中阶 : 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在国家认 同教育 中, 强调六
个 即 国旗 、 国歌 、 国家 座右 段未将“ 学生积极参与” 作为公民教育的 目标。 与此同 『 国家标 志 的教 育 , 国庆 日、 时 , 国家重点强调学校公 民教育 中某一个或其他 I 、 几亚 帽 、 丽安 ( 和 的象 征 ) 这些 标志 代表 一些 弗里 铭 玛 共 。
一
二 、 民教 育 内容 公
依据公民教育 目标, 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政治素质培育。 () 这主要涉及国
家 历史 和 地 位 知识 、 会 的基 本 原 则 、 治 系 统 的构 议 政
、
公 民教 育 目标
欧洲 中小学公民教育的 目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 成以及运行方式等政治知识的教育。() 2 价值观和态 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 , 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和态度以 度教育。主要涉及社会共享的价值体系方面的教育。 成为负责任 的公民 ,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校 、 区以 ( ) 社 3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主要是为学生提供
拉脱维亚、 陶宛、 立 葡萄牙 、 罗马尼亚仅在初中阶段设 生会或者学生议会代表全体学生利益与校方进行沟
一
置专 门公 民教育课 。奥 地 利 、 挪威 在 高 中阶段 设 置专 通 ; I 三是学生代表与教师和家长代表共 同参与学校管 门公 民教育课 。欧洲 其他 国家 的 中学 阶段 , 民教育 理机构的工作 , 公 l 如校委会 、 管理委员会 ; 四是最高级别
育课程 , 如爱脱尼亚 、 希腊 、 塞浦路斯 、 卢森堡 、 波兰 、 个班委会( l s ers ti s代表整个班级与教师 1 Ca p e av ) sr e n te
I 二是所有来 自于一个学校的班委会组成学 斯洛文尼亚 、 瑞典和英国的英格兰 , 而捷克 、 爱尔兰 、 进行沟通 ;
学开始设置 , 而在不 同联邦 中, 民教育课的名称不 极参与校 园文化建设 , 公 I 比如在冰 岛, 学校提供学生相
同 。按 照联 邦 、 校类 型 , 学 以及年 级 的不 同 , 民教 育 互合作以参与校园公共生活的机会 , 公 l 以此锻炼学生的 课可 被称 为 “ 政治 学 ”“ 区学 习” “ 会研 究 ”“ l 任感 。在 捷克 学 校教 育 中 , 学科 课 程— — 民主公 、社 、社 、历 责 跨 史社 会 世 界研 究 ” “ 民教 育 ” “ 会 科学 ” 者 “ l 、公 、社 或 政 民教 育 (dctnoa e oric i n , 图使 小 学 euao m cac i e )力 i fd t t z 治科 学 ” 目前来 看 , 有 比利 时 的德语 区 、 马尼 亚 和初中阶段的校园文化 , 。 仅 罗 l 包括校 园氛围、 学校实践 、 教 在小学 阶段 设 置专 门的公 民教 育课 。 爱脱 尼 亚 、 国 、 学风格 、 法 l 教师教育等对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和其他 希腊 、 萄牙 和瑞 典将 公 民教 育课 程 渗透 于其 他课 程 公 共生 活具有 积极 的影 响作 用 。 葡 I
调鼓励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人 。 国学校公 儿 童权 益 日 (on N tn e e m td E n) 德 Ju e aoM s i e ’ ̄at 6 i d D s l
民教育对于学生的政治素养方面有 明确的要求 , 相对 l 的方式 ,提升人们对于联合国 18 年发布的儿童权 99
的类型的教育 目标。相对于对政治素养 , 芬兰学校公 - 法国的共同的国家价值观。 这些国家象征的标志的教
民教育非常强调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 , 鼓励学生 J 育从小学便开始 ,并在三年级时进行重复教育。 自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 冰岛初中阶段的公 民教育重点强 f9 6 9 年始 , 1 每年 1 2月 2 0日, 国学校通过庆祝 国家 法
四年级学习《 人权宣言》 。
三、 民教 育课 程设 置 公
l 还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生活 , 的, 以帮助
: 他们逐渐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经验 , 这对于培
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三种形式 : 养未来积极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异常重要。 l 欧洲许多国 专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eaa ad a n)渗透性 家的法律或者官方文件中,均强调提升参与性教育、 Spr e t — oe , ts n l l
渗透性课程、 跨学科教育课程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 l 班委会 , 每所小学设有学生会 , 该学生会 由 5 7 ~ 年级 四、 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l 81 和 -0年级 的每个班级选出的一个学生代表组成 ,
欧洲国家普遍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开展 在高 中阶段 , l 学生会 由学生代表组成 , 2 个学生选 每 0 中小学公 民教育 , 正式教育( r aeua o) f m ldctn 主要是 出一名代表。此外 , o i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正在逐步成为
往往以渗透性课程 的方式存在 , 民教育 的内容被广 的学生联合会代表所有学生参与地区 , 公 : 甚至是国家事
泛 渗 透 于历 史 、 社会 研 究 、 地理 、 教 和道 德 教 育 、 I 宗 伦 务。比如在西班牙 , 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三年开 理学、 哲学 、 外语 等课 程教 学 中 。实 际 上 , 多 国家公 始可以参与学校委员会 , 大 l 但他们 的参 与会受到学校领 民教育课 以混合 的形式存在 ,即综合运 用专 门性课程 、I 的严 格控 制 。在 挪威 , 导 小学 阶段 的 每个班 级 均设 有
之中, 或者以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存在 。其他国家小学 l
同时, 大部分欧洲国家 中小学非常重视鼓励学生
阶段 的公 民教 育 以跨学 科或 渗透性 课程 方式 存在 。 I 大 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 学生参与的方式按照级别主要 多数 欧 洲 国家在 初 中和高 中阶段 设 立 专 门 的公 民教 分 为 四种类 型 : 每个 班 级或 年级 选举 一 个或 者 多 一是
《 教学与管理 》
21 2 1 02 月 日
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综述
⑩北京大 学马克 思主义 学院 侯丹 娟
欧洲大多国家认为公 民教育在培养未来积极的 东欧国家, 如波兰、 罗马尼亚 、 捷克、 斯洛文尼亚 , 除了 和负责任的公民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 , 强调上述三类公 民教育 目标外, 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 他们非常重视中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 并通过多种途 爱 国主 义教育 。 径和方式, 力图提高学校公 民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将 围绕欧洲学校公民教育 目标 、 内容、 教育途径和方法、 课程设置、 教育评估 、 教师培训六个方面进行综述 。
及 国家公共事务。以英 国为例 , 0 自2 世纪 9 年代开 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 , 0 以鼓励他们将 已习得的政治知
始, 英国政治环境发生 了很大变化 : 青年普遍存在政 识和态度运用于具体 的行为之 中。以英 国和法国为 治冷漠现象 , 他们不愿参与政治活动 , 英国人认为这 例 ,英 国 公 民 教 育 基 于 19 9 8年 的 克 里 克 报 告 是对民主的极大威胁 , 此时 , 民教育受到议会的高 ( C 6 k eo ) 公 Q MC c pt 。自20 年 9 R 02 月起 , 民” “ 公 成为国 度重视, 并着手进行公民教育改革 , 改革 的目标在于强 民课 中一 门法 定课 程 在英 格 兰 1~ 6 的 学生 中开 11 岁 化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民主认 同。 始实行。 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三类 :成为知情公 民所 “
欧 洲 大 多数 国家官 方 文 件 或者 法 律 对 于 学 校各 1 应具备 的知识 和理解力 ; 问询和沟通的技巧 ; 与能 参
个阶段的公民教育的 目 标均有明确的规定 , 但德 国、I 力和负责人的行为”。其 中,6岁的学生应该懂得英 『 l 1 l 芬兰 、 瑞典 、 英格兰和冰岛对于小学阶段的公 民教育 I 国议会 的变更 , 两院之间的关系 , 英格兰 、 苏格兰、 威
向家长发送学校公开信(col e s tr)教师与家 l shonwl ts 、 ee 这种教育方式的评估 。 长就学生个体情况开展咨询会 ( d i acnu ao i id loslt nl n vu ti 就 目前欧洲 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估来看 , 民教育 公
m ens。 etg) 欧洲很多国家 , i 均有校级的家长委员会 , l 在 、 评估标准和方式 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制定。 在一小部分
轻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公民参与能力。 利的认识。从 中学开始 , I 国家强调学校向学生教授有
・
RS ・
侯丹娟 : 欧洲中J 学公民教育综述 J \
关 法 国 国籍 的知识 , 细 介 绍 当前 法 国法 律 , 详 以及 一 隐 眭 l 课程或者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 , 这是
因为在欧洲很多人 通过课程教育( 必修课或者选修课 ) 开展公 民教育 , { 如 欧洲学校教育 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卢森堡 、 英格兰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课为选修课 。爱 看来家长有责任将适 当的公 民行为和价值观传播给 l
: 因此家长参与学校生活 , 一方面能为学生树立 尔兰高中阶段和卢森堡初 中阶段公 民教育课被设 置 学生 , 为选修课。 非正式教育( f aeuao ) io l dctn 主要是通过 榜样 ;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和巩 固学生 的公 民参与能 nr m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