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方法之心态史学共17页
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内容提要: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态各异,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如何才能吸引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历史教学是一门学门,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修养,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一定的艺术修养。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钻研、总结、提高,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使历史教学达到如期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常见心态原因吸引创新提高“新课改”的号角早已吹响,新理念、新教材、新的评价体系,一切都是全新的东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对于历史教育质量影响较大,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正确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不断学习、钻研、总结、提高,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使历史教学达到如期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常见心态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常见心态有三种。
第一种是喜欢学习历史,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
据调查,具备这一心态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三到四成。
第二种心态是排斥历史。
具有这一心态的同学超过半数。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课程设置和教材本身的问题,也有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准问题,更多的是各级考试中的设置与否的问题。
尽管这一比例甚高,但明显具有不平衡性。
学校之间的不平衡和年级之间的不平衡。
这些不平衡现象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跟外在背景有关。
第三种心态认为历史课可有可无,既不喜欢也不排斥,跟着感觉走。
这一心态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一到二成。
细致观察分析,这些学生对待其它学科的态度也是如此,实际上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差,完全被学校计划牵制,上进心普遍不强。
二、中学生学习历史心态的成因分析学生喜欢学习历史的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历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不仅有非常强的故事性,更能从历史的兴衰中悟出无穷的哲理来。
具备了良好的历史知识,对于个体人文素养的积淀大有益处。
二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影响。
同样的历史内容,不同的教师上课,有的让人如饮甘霖,有的则味同嚼蜡。
《史学方法论》课件

特点
考据法强调对史料的细致分析和严谨考证,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归纳法
定义
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通过收集和 整理大量历史事实,概括出一般规律和结
论的研究方法。
应用
归纳法在史学中常用于总结历史发展的一 般规律和趋势,例如通过研究多个国家的
现代化过程来总结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步骤
归纳法的步骤包括收集资料、整理事实、 概括结论等。
VS
史料的鉴别
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 环节。通过对比不同史料、考察史料的来 源和形成过程,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 行鉴定,可以确定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史料的收集与整理
史料的收集
史料的收集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考察、采访当事 人等途径获取史料。同时,要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全面反映历史事件或现
理论框架的作用
理论框架的作用在于指导研究者的思维和研究方向,提供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同时帮助研究者发现 新的问题和提出新的观点。
理论框架的建立
建立理论框架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同时需要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框架。
史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方法
特点
归纳法注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所 得结论具有普遍性。
演绎法
定义
演绎法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或规律 ,推导出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研究方法。
步骤
演绎法的步骤包括确定一般规律、推导个别事件等。
应用
在史学研究中,演绎法常用于根据已知的理论或模式来分 析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例如用已知的政治理论来分析历 史上的政治事件。
心理史学

应当看到它的缺陷:西方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和心 理学上特别是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到的价值,但用它来研究整个历史领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脱离了社会关系总的结构,脱离了社会历史环境,仅仅从人的本能和 心理活动去概括解释历史,就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史学在西方的发展也限制了史学家 的眼界,许多史学家只盯着人的内心活动,而不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存在,这显然背离了心理史学应有 的发展方向;心理史学还导致了不顾事实,随意解释历史的主观主义倾向。
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
心理史学的提出,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弗洛伊德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直接的联系。弗氏等认为,运用 该学说的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人格学说和性的理论等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历史认识的视野。1910年, 弗洛伊德撰有《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是一部体现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人物传记。一些 人认为,这是西方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完美结合,是心理史学一次成功的尝试。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在 普及精神分析理论,而不是历史。
谢谢观看
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与术语
比如“犯罪感”就是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除此之外,还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同一性、心理暂停状态、唤 起代理、男性自我陶醉等;
用精神分析法研究集体心理
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在《1789年的大恐慌》中认为1789年谷物的涨价、农村的饥荒、乞丐、暴徒、 土匪的骚扰、领主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贵族和宫廷的阴谋,这一切使整个法国陷人心理上的大恐慌之中,农民由 于恐惧而作出了防御反应,恐惧消失后又产生了惩罚的愿望,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这场农民革命构 成了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群众革命心理的三个方面:恐惧、防御反应和惩罚愿望是解释法国大 革命的关键;第四,扩大了史料应用的范围。除了传统的文献著作外,心理史学还运用了其它有助于心理分析的 资料:回忆录、私人信件、日记等。另外,生活习惯和个人痛好也被心理史学所注意。
心态史学探微

心态史学探微——读《心态:一种模糊史学》有感06历史郭进萍摘要:心态史学伴随着传统史学的危机和年鉴学派的诞生而兴起,是新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雅克•勒戈夫在《心态:一种模糊史学》一文中就心态史学的特征﹑渊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危险和挑战等作了详尽的阐述。
作为一门十分流行的学科,心态史学正处在史学的十字路口。
它既拓展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史学的科学性,使史学出现“非科学化”的倾向。
本文试图从心态史学产生的背景﹑理论探讨,实践中的因应和困扰以及前景等方面入手,力求对心态史做一个较客观的认知和定位。
关键词:心态史学;年鉴学派;模糊性;跨学科心态史是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但因其自身的特性使人们对它的科学性提出了怀疑。
第三代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克•勒戈夫在《心态:一种模糊史学》一文中开篇就指出:“心态史最吸引人的地方为其模糊性:可用之于研究别人置之不顾的资料,即史学研究分析中由于难以阐明其含义而置之不顾的资料。
”应该说,这样做比常规历史研究要困难的多,它需要历史学家具备更多的睿智和机敏,需要他们从大量日常重复出现的现象中捕捉其隐含的象征意义。
16世纪以后,西方诞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它也被认为是新的劳动观念和新的货币观念的产物,即一种心态的产物:马克斯•韦伯认为这种心态与新教的伦理道德有关。
因此,“心态”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已超出了史学范畴。
这一概念的作用在于满足史学家们“深入一步”的愿望,从而与其他人文学科发生了联系,如社会学﹑计量史学,人类文化学等。
在勒戈夫看来,心态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的个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因为心态史所揭示的是他们思想中非个人的内容。
心态史同思想史的关系,犹如物质文明史同经济史的关系。
因而心态史有助于思想史的研究。
他认为无意识的举动和随意而发的意见似乎没有来由,而实际上是深深扎根于长期交混的思想体系之中的。
在他看来,心态的变化比什么都慢:其历史表明了历史的缓慢发展过程。
历史高考史学范式:心态史学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历史史观与素养培养【高考热点】:心态史学(观)心态史学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西班牙,当时称为心理史学。
分析人物心理是我国史学传统,如《史记·项羽本纪》对“鸿门宴”中樊哙和项羽的心理的刻画,至今为人乐道。
但20世纪初史界革命中一度传入我国的心理史学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深入发展,受美国心理史学和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产生了我国的心态史学。
心态史学具有方法论和理论思维的双重含义,它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融合的产物,从方法论说,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研究方法,从理论思维来说,心态史学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阶层..................................以及个人的心理活动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心态史学研究在与社会学和文化学相结合后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心态史学向高考渗透,形成心态类历史试题,是心态史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种渗透的具体体现如下。
1、心态史学所使用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等引入心态类历史试题。
心态史学经常使用的术语:情感与情绪、想象、观念与意识、愿望与动机、性格、气质、态度、信仰、压力、气氛、社会心态等及描述它们状态的傲慢、猜疑、恐惧、谨慎、平静、喜怒哀乐、虔诚等,成为高考试题的关键词或提示语。
2、心态史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为心态类试题的内容选择依据。
目前我国心态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态状况。
可以分为稳定时期、危机时期和变革时期。
我国学者更侧重于从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他们的心态,和北美心态史学从个体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心理状况分析有明显差异的。
这样的内容选择同样也成为了心态类历史试题的内容来源。
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一、比较史学二、口述史学三、心态史学四、社会史学一、比较史学(一)比较史学概说1、定义比较史学是现代史学中一个主要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派别。
所谓历史比较研究,就是历史学家在研究中使用比较的方法,即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它往往要求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比较史学存在的基础是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类历史的发展既表现出某种有序的和规律性的东西,同时又表现出某种复杂性和不平衡性,从而使历史学家选择不同层面上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比较史学的功能1、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从宏观上把握历史,避免历史研究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如中国文化中的外来因素:玉米、翁仲,有翼神兽。
中国文化的西传。
2、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发现人类历史的普遍性。
如部落为国家形成的必经阶段。
3、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揭示历史现象的特殊性如自1808年禁止奴隶贸易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奴隶人数自然增长了三倍。
只有同大多数新大陆国家奴隶人口并无变化的情况相比较,这一事实才值得注意。
“一个人如果首先没有对法国整体的大致了解,又怎么坑内抓住法国各个地区发展的独特性呢?同样,法国的运动只有放在欧洲这样一个大范围内来观察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
”——《法国农村历史特点起因》4、比较史学有助于为历史研究提出问题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法国南部也存在过圈地运动。
(1)两个国家有着相似的农业组织形式。
(2)英国圈地运动的诸因素,在法国也可以找到,如庄园主在急剧的通货膨胀期间体会到维持收入的困难,为市场生产谷物以谋取巨大利润的可能性、技术革新的出现。
问题史学:“一份文献如同一个见证人,正像大多数见证人那样,只有面对提问,他们才会予以说明。
难点在于提出一份系统的问题清单。
而比较给予历史学家这个永久的审判官最珍贵的帮助恰恰就在这里。
”5、历史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检验或修正某种历史认识。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心态史自个儿整理版

心态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礼乐制度 B 社会大变革 C 百家争鸣 B从“无为”到“有为”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孔孟之道 C儒学的经学化 B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B儒家文化的传播辐射东亚 A远播西方 A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产生(春秋,百家争鸣,孔子)↓发展(战国,孟子)↓摧残(秦,焚书坑儒)↓确立(汉,无为有为,董仲舒,经学化)↓糅合(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进一步发展(宋,程朱理学)(辐射东亚)↓(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托古改制)→冲击(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衰退(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废除(20世纪中期,马克思思想传播)→毁灭性打击(文革)→提升(改革开放)西周礼乐制度(B)社会政治关系与人际血缘关系完全被束缚在这张美丽的礼乐之网中1.周公制礼作乐制,将礼的规范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2.周公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团结。
3.礼乐相辅相成。
周公把礼从神事转到人事,把遵礼视为统治者“德治”的内容。
这套“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说和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东周)(B)1.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阶段○1经济:犁耕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发展→)新兴阶级产生→井田制崩溃○2政治: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进行改革以自强,推行奖励农耕军功政策(当事国力竞争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分封制崩溃○3思想:文化下移,士阶层兴起,提出治世主张,形成百家争鸣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局面学派代表主要思想评价儒家孔子以仁礼为核心孟子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性恶论法家韩非法治,提出中央集权的理论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第七分册导言儒家学说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
《史学方法论》课件

史学研究的逻辑方法
历史事实:研究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历史解释: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 历史比较:将不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 历史因果: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找出因果关系 历史规律: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历史评价: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总结,得出历史教训和启示
03
史学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历史资料:通过查阅文献、档案、文物等途径获取历史资料 整理历史资料:对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历史资料库 鉴别历史资料的真伪:通过比较、考证、分析等方法鉴别历史资料的真伪 利用历史资料:在史学研究中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
05
史学方法论的应用与实践
史学方法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运 用史学方法论 进行历史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运 用史学方法论 进行教学方法 创新,提高教
学效果
历史研究:运 用史学方法论 进行历史研究, 提高研究水平
历史教育:运 用史学方法论 进行历史教育, 提高学生的历
史素养
史学方法论在历史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史学研究中的量化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得出历史规律和趋势
历史计量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对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计量史学:运用数学、统计学等 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运用GIS技 术,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 析,揭示历史地理规律
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研究的多元性和相对性,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多元解 释和相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