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03
第4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和万圣节的由来和起源;•掌握绘制中秋元素和万圣节元素的基本技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节日图案。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认同感;•通过美术表现,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1)历史渊源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周朝时期,始于商代,成为一个家庭与亲人团聚、崇拜月神的重要节日,最初的月饼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团圆”。
后来,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一个民间庆祝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燃香、猜谜等。
(2)绘制中秋元素•月亮:画出圆形月亮的轮廓,用淡黄色调涂满整个月亮,最后用白色画出月球上的阴影和云雾。
•月饼:先画出一个圆形,然后用各种颜色填充不同图案或写上祝福语。
•花灯:选好花灯的基础形状,然后用颜色或贴纸制作成各种可爱的形状。
•猜谜:以圆形为基础,绘制各种谜语或谜底。
2. 万圣节(1)历史渊源万圣节英文名Halloween,有“万圣夜”之意。
它起源于西方的传统节日,并于19世纪初被引进到美国。
万圣节南起墨西哥,北至加拿大,全球范围内的庆祝方式各异,但最为流行的是盛装穿梭、面具游行、幽灵吓唬以及糖果大派送。
(2)绘制万圣节元素•南瓜灯:这是个半圆形的形状,底部平场,眼睛和嘴巴部分用黑色填充,其他部分用黄色。
制作完成后,放入小蜡烛,则整个南瓜灯就能发出熠熠光芒。
•骷髅头:先画出大概的形状,用灰色填充。
骷髅头的眼窝、口鼻等地方可以用黑色深挖一下,然后用白色填充出光亮的效果。
•幽灵:选一块白色的纸张,在上面画出不规则的形状,用白色涂满整个白纸,用黑色填充眼睛,就可以发出可怕的效果了。
人美版美术四上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设计

3、用木笔或牙签在黑底色上刮刻。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说出各个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通过欣赏临摹动作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欣赏学习刮蜡画的方法掌握刮蜡画的制作并创作作品。
课后作业
采用线描的方法创作一幅快乐的节日。
板书设计
在快乐的节日里
儿童节、泼水节、春节、国庆节等等。
刮蜡画的方法:
1、用油画棒在卡纸上画出鲜艳的颜色底。
2、在颜色底上覆盖一层黑色。
3、用木笔或牙签在黑底色上刮刻。
教学反思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设计
课题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2、将搏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制作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画。
教学重点
了解节日民俗文化,体验节日的热闹,欢快.结合自己的生 活经验,自主选择创作方法,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 用,开拓创造性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刮画纸、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刮画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视频:扭秧歌引入。观看视频,说一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节日的场景?
二、新课探究
(一)、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日和习俗?
特点:需要制作刮蜡画底色和顶层颜色,然后才能进行创作。
不同:创作只能使用竹签或牙签在纸上创作,画错了不能更改。
欣赏欢乐的人们。小提示:在我们涂色时颜色要先浅后深;刮蜡画创作时要注意刮、刻的力度轻重要适中。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节日的场景和元素,如圣诞节、春节、国庆节等。
2. 学习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3. 创作属于自己的节日场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背景和氛围,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节日场景,以及如何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节日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彩泥材料和工具。
3. 准备作品展示的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节日的背景和特点,介绍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泥制作节日场景,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彩泥创作属于自己的节日场景作品。
5.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节日的快乐氛围和彩泥创作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彩泥技巧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作品展示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3. 开展节日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节日的感受。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2. 确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安全使用彩泥工具。
3.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建议,用于改进教学方法。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3-人美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3-人美版本次教学设计以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3》为基础,以欣赏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翻糖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色彩和形状的搭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课程目标本课时的主要目标如下:1.通过欣赏和学习翻糖艺术,了解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魅力;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3.通过色彩和形状的搭配练习,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本课时所需要的教学用具包括:1.PPT和投影仪;2.五颜六色的糖果(可以选择果冻、蜜饯等易于加工的食品);3.蜡纸、剪刀、胶水;4.学生手工工具(擀面杖、刀、模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些游戏或者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翻糖艺术。
可以在PPT上展示或播放有关翻糖艺术的图片或视频,简要地介绍翻糖艺术的历史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了解翻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2. 欣赏和分析(15分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快速了解翻糖艺术的核心内容和技巧,我们可以在PPT上放置一些翻糖艺术的范例,带领学生欣赏其中的色彩和形状。
然后向学生介绍和分析每一种颜色和形状是如何组合的,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翻糖艺术基本的构成手法。
3. 创作实践(45分钟)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参考翻糖艺术的基本构成手法、需求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创意设计,提供自由创作空间,安排学生尝试手工制作翻糖艺术,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和创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向学生发放到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引导学生通过擀面杖将糖果切成适宜的大小,然后按照自己的创意选取相应的颜色和形状,制作翻糖;3.鼓励学生尝试模具等多种方式将翻糖艺术制作出来;4.提供胶水和蜡纸,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注意事项:1.为了提供集中的创作空间和时间,我们需要积极调度课堂用时,安排合理的学生分组,以便小组间相互促进与借鉴;2.建议课堂用时45分钟以上,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制作时间,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在快乐的节日里美术教案

在快乐的节日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在快乐的节日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2. 发展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审美意识。
教学资源:1. PPT或图片展示不同节日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3. 学生自带的节日相关图片或物品。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份包含多个节日名称的海报,并展示给学生。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节日,并询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探究:1. 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节日的主题和特点,以及与美术创作的关联。
实践:1. 分发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给学生。
2. 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节日,并鼓励他们表达对这个节日的情感和理解。
3.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来创作与选定节日相关的作品。
展示与分享:1.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让他们总结自己在美术创作中的收获和成长。
2. 鼓励学生思考美术创作与节日文化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社区中发现和收集与不同节日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并与同学分享。
2. 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探索和应用与节日相关的美术创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班级或学校的美术展览,与其他同学和家长分享。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节日庆祝活动,并运用美术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2.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方式。
第四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四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在快乐的节日里》,属于美术四年级上册课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同时学会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节日的快乐氛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节日的深层含义,并能够用美术的手法表现出来。
2.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颜色、形状和构图来表达节日的快乐氛围。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3. 节日装饰品,如彩球、彩带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节日的美术表现手法,如颜色、形状、构图等,并给出示范。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表达出节日的快乐氛围。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日的意义和美术表现手法。
板书设计1. 《在快乐的节日里》2. 内容:节日的意义、庆祝方式、美术表现手法等。
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描述节日的快乐氛围。
2. 收集有关节日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并学会了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节日的快乐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引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人美四年级上册在快乐的节日里《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认知目标:将搏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
制作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画。
教学重点:了解节日民俗文化,体验节日的热闹、欢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选择创作方法,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用,开拓创造性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到这段音乐后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场景?什么样的日子里才会有这样的音乐呢?二、课程新授1 .同学们来看几张图片,通过人物和场景我们来猜猜分别是什么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少数民族节日: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
外国节日:圣诞节、万圣节。
2 .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等)3 .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春节)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坂”又叫年夜板,吃团年饭时,桌上一道菜不能少,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菜吗?对是鱼。
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的意思,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节日里的知识和故事,这都是在为我们一会的创作收集珍贵的资料,下面老师就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式一一刮画。
刮画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
除了用竹笔在刮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以外,我们还可以配合其它工具进行作画来丰富画面效果。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节日的庆祝方式3. 节日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2. 欣赏法:欣赏节日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解节日的起源和意义讲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
3. 欣赏节日美术作品欣赏不同节日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创作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信心。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日的重要性和美术创作的乐趣。
8. 布置作业布置与节日相关的美术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美术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上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并简单描述。
2.用刮刻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用刮刻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画。
难点:在刮画过程中怎样使下一层的颜色清晰地显现出来。
三、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资料、油画棒、刮刀。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油画棒、刮刀、制若干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一段反映过节的音乐。
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时候的音乐?
2.你都知道哪些节日,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学生互相交流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
3.欣赏课件中的世界各地的节日照片。
(简单讲述人物的衣着打扮、背景色彩及构图。
)
4.揭示课题。
(二)技法探究
1.欣赏油画棒刮画作品。
介绍新的绘画技法——油画棒刮画。
2.尝试练习:在10厘米左右的纸张范围内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演示画人物或乐器,学生跟着做)
①在白纸上涂上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颜色
②用刮刀刮去刚涂上的颜色
③用黑色油画棒涂盖住原来的颜色
④用刮刀在上面进行刮画
3.学生作品交流:(介绍创作心得)
①你觉得自己完成得怎样?是否满意?
②如果不满意,请说一说为什么?
③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4.小结:选用恰当的颜色来表现节日气氛,涂色时确保下一层的颜色能清晰的显现出来。
5.欣赏部分例画。
6.尝试创作:完成一幅完整的奇妙的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三)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
2.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喜欢哪种色彩效果的作品,交流自己对画面表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