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L学习者朗读口语中错误停顿位置的定性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独白中不自然停顿的界定方法(1)

判断除以上两类的停顿是否自然, 要考察停顿时间的长 短。 恰当的位置出现的停顿时长,如超过一定的时间界限值, 也被外籍人士认定为不自然。 由于不同的语法单位间的结构 松散度不一, 不同语法单位界限处的不自然停顿的时间界限 值也差异巨大。 各语法单位界限处非自然停顿的时长界限值 点见附录一。
313停顿时长判断除以上两类的停顿是否然要考察停顿时间的长恰当的位置出现的停顿时长如超过一定的时间界限值也被外籍人士认定为不自然由于不同的语法单位间的结构松散度不一不同语法单位界限处的不自然停顿的时间界限值也差异巨大各语法单位界限处非自然停顿的时长界限值点见附录一1句子间句子间达到秒及以上时长的停顿两位外籍人士均认定为不自然如
1 停顿的定义
对停顿的定义必须考虑停顿的分类及时间限定两个方 面。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1999) 将 停顿分为无填充的停顿和有填充的停顿。 无填充的停顿指两 段连续的语流间完全不发音的时间段。 有填充的停顿指的是 两段连续语流间伴随有 “er, ah, erm” 等没有意义的发声时间
表 6 系动词前的停顿
2010 年 10 月
实意动词前的停顿,除了少数起强调语意作用的,均被认 定为非自然。 3.1.4 语意
在某些传递重要信息, 并且说话者也在语调中有所加强 的短语前,会出现短暂的自然的停顿。
表 7 语调加强用来突出语意的短语前的停顿
3.1.5 相邻位置的停顿时长
相邻位置是否有过长的停顿也是判断该停顿是否自然的 因素之一。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并列从句,状语从句中连接词的 后面。 外籍人士认为如果在这些连接词前有停顿,并且时长超 过一定的限度, 连接词后的可接受的停顿时长不能过长。 因 此,该位置的不自然停顿的时间界限值也较低。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发展,英语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而为了更好地掌握英语语音,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会选择朗读篇章来提高自己的语音素质。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朗读过程中,中停顿的语音现象往往被误解或者忽略。
本文旨在通过语音学研究,探讨在朗读篇章中中停顿的语音现象。
一、中停顿的概念与分类所谓中停顿,就是在朗读过程中,读者在某些位置做出的停顿。
中停顿的位置通常是在句子中的主要停顿位置(如逗号、感叹号、疑问号等),也可以在非主要停顿位置上(如定语从句、插入语等)。
中停顿还可分为词内停顿和词间停顿。
词内停顿是指读者在一个单词中停顿,而词间停顿则是指读者在两个单词之间停顿。
二、中停顿的表现形式在英语朗读中,中停顿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声音停顿或者继续发声。
在声音停顿的情况下,读者会停下来,一段时间内没有声音。
而在继续发声的情况下,读者会短暂地停顿一下,但不会完全停止发声。
此外,中停顿的长度也有所不同,长度可以是短暂的(如词间停顿),也可以是较长的(如逗号停顿)。
三、中停顿的影响中停顿的正确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适当的位置使用中停顿可以有效地改变语句的意思和语调,使得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但如果中停顿使用错误,就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误解和语调上的错误。
此外,中停顿的使用也与朗读速度有关。
如果中停顿使用不当,就可能导致朗读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语音表达的流畅度。
四、中停顿的训练方法在提高英语语音素质的过程中,正确使用中停顿是很重要的一环。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中停顿能力。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中停顿训练方法:1.积极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对句子中停顿位置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2.录音比较:录制自己的朗读音频并与原版音频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和纠正自己中停顿上的错误。
3.口语练习:在进行口语练习时,特别关注自己的中停顿使用,注意让自己的语音表达更加流畅和准确。
efl学习者错误词义猜测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分析

efl学习者错误词义猜测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分析大学外语学习者在掌握学习内容时,容易出现词义猜测和理解错误的情况,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EF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解释不熟悉词义时所采用的典型行为,以提高词义理解的准确性。
EFL学习者的词义猜测过程可以归结为三个环节:词义猜测、词义控制和后续评估。
词义猜测是指当学习者在阅读英语语句或句子时,根据上下文甚至无语境条件下猜测某些不熟悉单词的词义。
在词义控制中,学习者会根据自身水平决定是否接受猜测的词义,即否决或接受此词义。
接下来,学习者会采用后续评估,以客观性、灵活性为基础,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其他单词来评估自己的词义理解是否正确。
在词义猜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典型行为有四种:正确猜测、近义词猜测、词形猜测和类比猜测。
正确猜测是指学习者正确猜测出不熟悉词义的表现,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最终评估的基础。
近义词猜测是指学习者因为不熟悉某个词而用近义词来替代此词义,经常出现在词义控制阶段。
词形猜测是指学习者会根据单词的字形推断他们的词义,而类比猜测则是利用自己已知的词汇与之相关联,以便猜测不熟悉词义的行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EFL学习者在词义猜测过程中,有时会采用正确的猜测行为,这取决于他们的词汇量和水平,然而当学习者缺乏词汇积累时,他们会采用近义词猜测、词形猜测和类比猜测等方式来补充自己的理解。
此外,他们会采用后续评估,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其他单词来评估自己的词义理解是否正确。
因此,EFL学习者在词义猜测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控制和理解不熟悉的词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这些词义猜测机制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习者运用这些行为来提高英语能力。
同时,词义教学应重点引导学习者增加诟言量,拓展课文的理解,不断拓展词的积累,以便熟练掌握词义。
从本文所述可以看出,EFL学习者在解释不熟悉词义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词义教学也应当重视学习者在猜测词义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并结合实际,将这些行为作为教学工具,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从而提高英语能力。
EFL教学中的纠错问题_学习者的看法和要求

EFL教学中的纠错问题———学习者的看法和要求青岛大学 邱兆杰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历来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研究讨论并存有争议的问题。
争议的一方认为:教师必须全面地、随时地纠正学习者的错误,这样才不至于让这些错误成为他们的习惯。
正如Brook(1960,p.58)所说:“错误如同罪过,必须避免,其影响必须消除。
但其出现是可料想到的。
”争议的另一方则强调语言的流利程度,主张教师应努力使学生运用目标语言来进行交际,不再坚持不出错误。
正如Chas2 tain(1971,p.249)所说:“创造一种学生想讲话的气氛,比要求说话不出错误更为重要。
”当前,许多外语/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趋向是:虽然对语言学习者的错误不再持否定的观点,虽然现在已把重点放在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上,但正如Wieczorek(1991,p. 498)所评论的那样,仍然存在把纠正错误作为对学生反馈的主要来源的倾向。
许多语言教师一方面承认在学习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又很少放过学生的错误。
实际上,纠错和外语/第二语言课堂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
如果说任何语言教学都是试图干预语言学习的过程,以加速这个过程,那么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必须提出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为学习者的利益而很好地实行这一干预。
更具体地说,在纠正错误方面,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纠错才能增强而不是阻碍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言的潜力。
按照纠正错误研究的全面观点,Hen2 drickson(1978)试图对以下五个有关的问题提供答案:(1)Should learner errors be corrected?(2)If so,when should learner errors be correct2ed?(3)Which learner errors should be corrected?(4)How should learner errors be corrected?(5)Who should correct learner errors?但是,正如Hendrickson自己所指出的:教师和语言学家对这些问题提供的大多数答案是推测性的和非经验性的。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

语学习者正确习得停顿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 (一)停顿的定义 停顿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实验语
音学的兴起,停顿逐渐成为语篇分析的重要指标, 但目前对于停顿的定义尚无定论。O’Connell D. C. &Kowal S(. 1983)将停顿定义为“暂时的声音信号 缺失”,Simone(1990)认为停顿是“语言单位间各种 时长的无声间断”,而袁兰(2009)则认为停顿是“语 流中各种时长的无声间断,并可能伴有呼吸声和吞 咽声”。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停顿有不同的定义,但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时间是停顿的重要属性,并在研 究时都设定了不同的研究切点,将大于或等于某一 时间切点的无声段定义为停顿。Boomer &Dittmann (1962)研究发现,时长在 200 毫秒以上的停顿能被 75%的听者识别,Raupach(1980)认为停顿门槛应设 为 300 毫秒,Riggenbach(1991)将等于或少于 200 毫 秒的停顿定义为“短停顿”,300 毫秒至 400 毫秒的停 顿定义为“犹豫”,500 毫秒至 3000 毫秒的停顿定义 为“无填充停顿”。
收稿日期:2019—04—06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机制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5ZDB103)的系列论文,吉林省
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中国东北英语学习者语音偏误类型和训练策略研究”(编号 JJKH20190219SK)的系列论文。 作者简介:唐 颖(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摘要:停顿是二语学习者口语流利程度的重要指标,不恰当的停顿会影响理解和交流。为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习得停
顿,从而更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本研究利用 Cool edit pro 以及 Praat 等声学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
重铸式纠错与EFL学习者口语准确性发展_一项针对时态一致性的实验研究

57
重铸式纠错的概念 源自 母语研 究。 20 世纪六 七十 年代 的研究发现 , 在儿 童与其 照顾 者 ( care takers) 的 言语 交互 中 , 后者常常会重复 ( repea t) 、 变换 ( paraphrase ) 全部 或者部 分前 者的言语 , 还 会将 其说 出的 不 完整 的句 子 扩充 完整 ( expan sio n) 。照顾者的这些语言行为被称为 重铸 ! , 这种纠错方式 被证明有助于儿童 习 得母 语。 Farrar( 1990: 90) 给出 以下 定 义 : 重铸式纠错是通过对 儿童语言补充 语法和语 义信息 从而 隐性地纠正儿童 语言的 一种 方式。他 还指 出 重铸 为儿 童提 供了正确的表述方式 , 因 而为儿童的语 法假设提 供隐性 的负 向证据 ( i m p lic it nega tiv e ev idence) 。研究者 们认为重铸 作为 一种否定反馈 ( nega tive feedback ) 不仅 为学 语者提 供负 向证 据 , 使其注意到错误 , 还能 使对应 的正确 形式得 以凸 显 ( sa li ence) 。 重铸式纠错在母 语习得 研究 中的 成果 为 二语 习得 研究 提供了重要基础。在 二语 研 究中 , D oug hty ( 1994) 将 重铸 式 纠错定义为 : 对话者对学 习者含有错误 语言形式 的言语 所做 的全部或 部 分的 重 新正 确 表 述。 L ong ( 1996: 434) 的 定 义 是 : 重铸式纠错是 指在 保持中 心意 思不 变的 同时 , 通过 改变 一个或多个句子成 分 ( 主语、 动 词或 宾语 ) 对 学习 者言 语所 做的重新表 述。 L ong 等 人 ( 1998) 还指 出 , 重铸 式纠 错是 对 学习者作出的这样 的反应 : 会 话仍 然以 交际 导向、 以意 义而 非以形式为中心 , 但 附带地 !对学习者原 话进行全部 或部分 重新表述 , 从而在保持原 中心意思的同 时为他提 供本应 该在 其话语中出现但 未出现 或错 误出 现的 词素 和句 法信 息。如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习者往往面临着语音学习的挑战,其中包括英语篇章朗读中停顿的使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篇章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并分析这种停顿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一、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停顿习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篇章朗读中,停顿的使用存在一些特点。
中国学习者往往会在错误的地方停顿,导致句子的语音节奏不自然。
中国学习者在篇章朗读中停顿的时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停顿过长,有些停顿过短。
这些停顿的不恰当使用不仅影响了句子的语音流畅度,还可能会影响句子的语意表达。
二、停顿对语音学习的影响停顿的不当使用会对中国学习者的语音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不恰当的停顿会影响句子的语音节奏,使得句子听起来不自然。
停顿的过长或过短会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使得语音表达不准确。
过多的停顿会影响句子的整体连贯性,降低语音表达的流畅度。
三、改进建议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篇章朗读中停顿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强化语音训练。
通过大量的篇章朗读练习,帮助学习者提高语音节奏的掌握能力,培养自然流畅的语音表达。
2. 注重语音模仿。
通过模仿地道的英语篇章朗读,帮助学习者熟悉英语停顿的使用规律,提高停顿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3. 引导语义理解。
通过分析篇章朗读的语义内容,帮助学习者理解停顿的合适位置,使其在篇章朗读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语义意思。
结语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篇章朗读中停顿的使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不仅影响了句子的语音流畅度,还可能对语音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停顿的语音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引导,帮助学习者提高停顿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从而提高英语篇章朗读的语音表达水平。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一、停顿的定义和类型停顿是指在语音流中出现的停顿点,通常是因为说话者需要做出思考、换气或是做出语调调整。
停顿分为两种类型:语法停顿和语气停顿。
语法停顿是根据语法规则决定的停顿,如句子结构、单词边界等。
语气停顿则是根据语音调的需要产生的停顿,通常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或者让句子听起来更加自然流畅。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中的停顿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英语时常常会出现停顿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受汉语语音节奏的影响,导致英语停顿点位置不准确。
2. 对英语语法规则不熟悉,导致语法停顿出现错误。
3. 不熟悉英语语气停顿的需要,导致语调不自然,句子断续。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流利程度和表达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解决方案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中的停顿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1. 训练语音节奏通过训练英语的语音节奏,使学习者逐渐摆脱汉语语音节奏的影响,准确把握英语停顿点的位置。
可以通过朗读练习和模仿外国人的语音来进行训练,让学习者逐渐获得英语语音的感觉,形成正确的语音习惯。
2. 学习英语语法规则加强学习者对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特别是句子成分的组织和句子结构的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停顿点的位置,避免因不熟悉语法规则而导致的停顿错误。
3. 训练语气停顿培养学习者对语气停顿的敏感度,让他们能够准确捕捉语音调需要产生停顿的位置。
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训练学习者对语气停顿的感觉,让他们能够自然地在语音流中产生正确的停顿。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训练和规范,可以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解决在朗读中的停顿问题,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流畅度。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英语停顿习惯。
学习者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语音素养,逐渐摆脱汉语语音的束缚,掌握准确的英语停顿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F L学 习者 朗 读 口语 中 错 误 停 顿 位 置 的 定 性 研 究
陈 静
徐州 2 2 1 l 1 6 )
( 江苏 师 范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江 苏
[ 摘 要 ] 朗 读 是 研 究二 语 口语 韵 律 产 出的 突破 口, 是 最 简 化 的 口语 产 出 。停 顿 是 口语 的 必要 组 成 部 分 ,
顿 可定 义 为 “ 语 流 中各 种 时 长 的无 声 间断 , 并 可 能 伴 有 呼 吸
声 或 吞 咽声 ” 。
2 . 停 顿 位 置 的 研 究
1 9 9 6 ; S e h f ‘ t z e , 1 9 9 4 ) 同时 , 停 顿 是 自然 言 语 中普 遍 存 在 的
现象 , 停 顿 之 于 口语 犹 如 标 点 符 号 之 于 书 面 语 。在 自主 话
扰 。朗 读 者 往 往 产 出 相 似 的 语 篇 调 组 , 这 使 得 二 语 学 习 者 之 间 以及 二 语 学 习者 和 母 语 产 出 者 之 间 的 比较 成 为 可 能 。 其二 , 停 顿 是 朗 读 口语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时 间 概 念 和 必 要 组 成 部 分 。Z e l l e r ( 1 9 9 4 ) 指 出, 错 误 的停 顿 会 阻 碍 听 者 的 理 解 ,
( 2 0 0 5 ) 指 出, 停顿指“ 暂 时 的声 音 信 号 缺 失 , 当指 自然 话 语
时, 可定义 为话 语 中暂 时 的无 声 犹 豫 或 停 顿 ” 。S i mo n e ( 1 9 9 0 ) 将停顿定义为“ 语 言 单 位 间 的 各 种 时 长 的无 声 间 断 , 这 些 间 断 可 以作 为超 音 段 特 征 ” 。袁 兰 ( 2 0 0 9 ) 指 出, 静 默 停
段话语 , 一段连续语流 。( C e l i k ,2 0 0 4 : 3 ) 前 人 研 究 也 论 述 了停 顿 位 置 与 语 调 短 语 边 界 的 紧 密 关 系 。 ( B o s k o v i c ,
2 0 0 1 ;Ne s p o r & Vo g e l , 1 9 8 6 ;Ra d a n o v i c 一 Ko c i c , 1 9 8 8,
它反 映 了说 话 者 在 言 语 计 划 过 程 中 的 内部 活 动 。错 误 的 停 顿 或 不 合 适 的 停 顿 会 造 成 言语 产 出 时语 义 上 的歧 义 , 从 而 阻 碍 听 者 的 理 解 。通 过 对 比 英语 本 族 语 者 和 E F L 学 习者 朗 读 同 一 篇 英 语 故 事 的 语 料 , 从 而 对 学 习 者 的 错 误 停 顿位 置进 行 定 性 分 析 。分 析 结果 发 现 , E F L 学 习 者 朗 读 口语 中的 错 误 停 顿 位 置 主 要 集 中在 与 t h a t 、 wh a t 从
一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3 ) 0 3 — 0 0 3 3 — 0 3
有“ 嗯” ( u m/ mm) “ 哦” ( e r ) 等 出 现 的 间 歇 。本 文 主 要 聚 焦
、
引 言
将 较 长 话 语 语 流 切 分 成 与 句 法 相 关 的 片 断是 语 调 的 功 能之一 。( O’ C o n n o r 8 L Ar n o l d ,1 9 7 3 : 4 ) 连 续 话 语 语 流 被 切 分 的部 分 称 为 调 群 、 语调组 、 语 调 单 位 或 是 语 调 短 语 。调 群 划 分 标 准 中最 常 提 及 的 就 是 停 顿 。 ( C r u t t e n d e n ,1 9 9 7 : 3 0 ) 在 一些 有 关 调 群 的 定 义 中也 提 到 了 停 顿 在 调 群 切 分 中 的 重 要 性 。调 群 或 语 调 单 位 是 指 被 可 感 知 的停 顿 隔 开 的 一
2 0 1 3年第 3 期 ( 总第 1 3 9 期)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OL I EGE OF EDUCATI ON
N o.3,2 0 1 3
S e r i a 1 No . 1 3 9
有 关 停 顿 的 研究 在 近 几 十 年 有 了 一 些 成 果 。静 默 停 顿 研 究 主要 在 母 语 者 中展 开 。 其 中 , 部 分 研 究 是 围 绕 句 法 因
素展开 ( ( Co o p e r & Pa c c i a— C o o p e r ,1 9 8 0;S t r a n g e r t ,
于 朗读 口语 中 的静 默 停 顿 。不 同 的 研 究 者 对 静 默 停 顿 给 予 了 不 同 的操 作 性 定 义 。 停 顿 指 “ 一 个 人 言 语 语 流 中 的 无 声
段” ( 0’ C o n n e l l , D.C. & Ko wa l , S, 1 9 8 3 :2 2 1 ) 。Bu r g e r
语 以及 准 备 更 加 充 分 的 朗 读 等 话 语 中 , 说 话 者 常 运 用 停 顿
策 略 来 标 识 其 结 构 。本 文 选 择 朗 读 口语 中的 停 顿 作 为 重 点 研究 , 其一 , 杨军 、 陈桦 ( 2 0 0 5 ) 指 出 朗 读 是 最 简 单 形 式 的 话 语, 选 择 朗 读作 为 口语 产 出 任 务 , 可 以 减 少 语 用 等 因素 的干
句, 句末 报 告 短 语 等 句 法 有 关 的错 误 停 顿 , 与a n d 、 b u t 功 能 连 接 词 有 关 的 意 群 内 的错 误 停 顿 , 与 wh 出 于 呼 吸换 气 等 生 理 有 关 的 错 误 停 顿 。 [ 关键词] 停顿 ; 错 误 停 顿位 置 ; 定性 研 究 [ 中图 分 类 号 ] H3 1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