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

孙平
1409
4
公司
23 2017YFB0604000 公共机构高效节能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宋业辉
1073
3
注:标*的项目实施 1 年后,需评估择优
浙江大学
王勤辉
2874
4
17 2017YFB0603400 膜法捕集 CO2 技术及工业示范
天津大学
王纪孝
2741
4
18 2017YFB0603500 高温固体散料余热梯级回收及品位提升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王秋旺
1927
3
19 2017YFB0603600 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重庆大学
朱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拟立项的 2017 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序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超高参数高效二氧化碳燃煤发电基础理论与关键技
1 2017YFB0601800
华北电力大学
术研究
2 2017YFB0601900 CO2 近零排放的煤气化发电技术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齐涛
*
14 2017YFB0603100 粉煤灰高值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山西大学程芳琴源自19163.515 2017YFB0603200 燃煤电厂新型高效除尘技术及工程示范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沈明忠
2307
3.5
16 2017YFB0603300 用于 CO2 捕集的高性能吸收剂/吸附材料及技术
2217
3
20 2017YFB0603700 高效节能气体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现有燃煤发电技术主要利用煤炭在空气中的燃烧放热,将煤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蒸汽用于做功-发电;常规煤气化技术主要利用煤炭在空气中的部分氧化-气化反应制取合成气。

上述两类转化利用过程中煤的能量品质损耗大,且不可避免地生成大量SOx、NOx、固体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物及低浓度温室气体等,减排成本高,急需研发一种全新的煤炭清洁高效发电及转化利用技术,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个重大难题。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的技术原理
图1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发电原理图
AA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独创性地提出一种以水相环境煤气化为核心的新型煤制氢及发电理论与技术[1],它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温度和压力达到或超过临界点374.3℃/22.1MPa)下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将超临界水用作煤气化的均相、高速反应媒介,将煤中的氢、碳元素气化转化成为H2和CO2,并将部分水分解为氢气,从而实现煤的高效、洁净转化利用(图1)。

过程中煤里所含的N、S、金属元素及各种无机矿物质在反应器内净化沉积于底部以灰渣形式间隙排出反应器;已溶解有H2和CO2等气体的超临界混合工质离开气化反应器后可以供热、供蒸汽并分离得到高纯H2和CO2等产品,也可以将其中的H2等可燃气体燃烧放热后生成H2O和CO2超临界混合工质引入轮机直接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获得清洁能源H2和电的同时,从源头上实现NOx、SOx的零排放和CO2的资源化利用,其发电和制氢效率远高于传统燃煤或煤气化技术,而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在大型化后也将低于传统技术。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2.05.30•【分类】问答正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财政部印发了《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财资环〔2022〕53号,以下简称《意见》)。

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意见》作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其中一项,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重大决策部署的顶层设计文件,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方案。

《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明确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指导各级财政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凝心聚力推进工作;有利于指导各级财政部门明确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点方向和领域,找准着力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税收、政府采购等多项政策协同作用,形成财政部门上下联动、财政与其他部门横向互动的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有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问:《意见》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意见》立足当前发展阶段,以支持实现碳达峰工作为侧重点,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具体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

主要阐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二是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

明确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等六大方面。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

附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部署的科技创新任务,根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现发布2020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全面实施节能战略为目标,进一步解决和突破制约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领域的工艺、系统、装备、材料、平台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并实现工业示范应用。

本重点专项按照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流程及装备节能、数据中心及公共机构节能等7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年)。

2016—2018年本重点专项在7个技术方向已启动实施60个项—1—目。

2020年,拟在“煤炭高效发电”和“煤炭清洁转化”两个技术方向定向部署2项研究任务,启动2~4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6688万元。

凡企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经费,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指南该方向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项目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10个,项目牵头单位承担主体责任,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科技部公布第二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_

科技部公布第二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_

2月19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高性能计算、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地球观测与导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和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个重点专项。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专项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6个方面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部署31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2020年。

2016年启动其中12个重点任务:高品质特殊钢、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大规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材料、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纺织材料制备与应用、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塑料轻量化与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水泥特种功能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等。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重点围绕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流程及装备节能、数据中心及公共机构节能7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

2016年首批在7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项目,其中煤炭清洁转化包括低变质煤直接转化反应和催化基础研究,煤热解气化分质转化制清洁燃气关键技术,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和资源化关键技术。

此前,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量子通信、纳米科技等9大专项入选。

(摘编自科技部网站和中国石化新闻网)2月23日,为落实国务院强制性标准改革任务,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召开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培训会,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

田世宏指出,要高度重视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

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是标准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3.18•【文号】国能发规划〔2024〕22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发规划〔2024〕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中核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煤集团、中广核: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4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局研究制定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开展工作,并将落实情况于2024年12月底前函告我局(发展规划司)。

国家能源局2024年3月18日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十分重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深化能源改革创新,着力提高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的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的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的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南京召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属牛的今年多大2018年11月2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煤的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项目牵头单位东南大学和高技术中心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在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东南大学领导、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牵头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代表、项目负责人和、专项总体专家组责任专家,以及专项办相关约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东南大学金保昇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学校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做好项目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会上,专项办相关负责人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介绍了专项总体情况,解读了重点研发计划过程管理相关文件,交流了管理实践经验和思考。

希望项目团队能够带着承担国家项目的高度荣誉感和感完成任务,并提出相关,一是细化组织管理机制,树立以项目团队管理为主的管理观念,推进项目研究工作;二是关注基础性研究在团队内的共享和交流,确保项目技术增量产出;三是突出关键技术难点,凝练关键核心技术,遇到困难不绕道、不回避,勇于迎难而上,多出原始性、创新性的。

该项目针对煤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研究加压下载氧体与煤的反应特性,拟开发满足工业应用的载氧体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拟建立3MWth煤化学链燃烧中试装置和1MWth煤化学链气化中试装置。

项目负责人从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工作、实施关键节点与具体实施计划、组织管理机制和形式及测评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实施方案报告,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充分研讨,在项目执行层面梳理了项目到课题到任务间的衔接关系、项目关键研究与项目整体进度接口关系;对化学链反应器匹配、载氧体循环特性、载氧体/煤灰颗粒的分离、煤种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和意见;同时项目团队加强研究到中试平台技术风险研究。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2.19•【文号】国科发资〔2016〕38号•【施行日期】2016.02.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

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高性能计算”等10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
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8YFB0604100
新型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关键技术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孙叶柱
2659
3年
2
2018YFB0604200
席光
2018
3年
注:标*的项目实施1年后,需评估择优
燃煤过程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浙江大学
陆胜勇
2667
3年
13
2018YFB0605300
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
华中科技大学
张立麒
1459
3年
14
2018YFB0605400
煤的化学链燃烧和气化技术
东南大学
沈来宏
1087
3年
15
2018YFB0605500
CO2驱油技术及地质封存安全监测
郑州大学
韩一帆
906
3年
6
2018YFB0604600
煤与重油或煤焦油共加氢及产品加工关键技术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扈广法
1783
3年
7
2018YFB0604700
合成气高效合成醇类化学品关键技术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张传江
1841
3年
8
2018YFB0604800
煤基甲醇制备芳烃和聚甲氧基二甲醚关键技术与示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张香平
1934
3年
19
2018YFB0605900
冶金、化工炉窑及系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姜泽毅
2579
3年
20
2018YFB0606000
电机及电机系统的高效节能技术
湖南大学
张越雷
893
3年
21
2018YFB0606100
流体机械新型节能与系统智能调控技术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骞伟中
*
9
2018YFB0604900
煤基甲醇制燃料和化学品新技术
天津大学
李鑫钢
*
10
2018YFB0605000
基于发电的煤炭热解燃烧多联产技术
浙江大学
方梦祥
2824
3年
11
2018YFB0605100
燃煤过程中砷、硒、铅等重金属的控制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姚洪
2741
3年
12
2018YFB06052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习森
1207
3年
16
2018YFB0605600
CO2驱煤层气关键技术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张守仁
1268
3年
17
2018YFB0605700
CO2矿化利用煤炭固废关键技术与万吨级工业试验
四川大学
梁斌
942
3年
18
2018YFB0605800
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
超低NOx煤粉燃烧技术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顾玉春
2625
2.5年
3
2018YFB0604300
燃煤发电机组水分高效低成本回收及处理
华北电力大学
陈海平
1764
3年
4
2018YFB0604400
700℃等级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孙宇明
2732
3年
5
2018YFB0604500
合成气/热解气单段等低温甲烷化技术及示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