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合集下载

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时巨噬细胞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时巨噬细胞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时巨噬细胞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近年来,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群体,参与了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病理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巨噬细胞的激活、吞噬、炎症因子释放等方面,探讨其在该病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一、巨噬细胞的激活过程巨噬细胞的激活是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中的关键环节。

在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通过感染信号通路的激活,而激活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受到感染信号的刺激后,会迅速发生形态学改变,并表面表达出多种识别受体,如TLR-2和TLR-4等。

这些受体的表达和激活将导致巨噬细胞的进一步激活,释放各种介质和炎症因子,从而参与病理过程。

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清除感染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中,巨噬细胞通过识别受体与病原微生物结合,启动吞噬作用,将病原体内吞至内部泡泡中。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得感染源被迅速清除,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及病变范围。

三、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巨噬细胞在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炎症因子的释放。

在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能够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

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对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过度释放也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重和组织损伤。

四、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凋亡巨噬细胞不仅参与了感染源的消除和炎症因子的释放,还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凋亡的方式调控病理过程。

有研究表明,在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时,一部分巨噬细胞会发生有丝分裂,增加其数量,以应对感染的需要。

另外,遗传学研究还发现,巨噬细胞凋亡与感染后的病程及预后密切相关。

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凋亡参与了病理过程的调节和恢复。

综上所述,衣原体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中,巨噬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

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IgG检测项目选择的若干分析

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IgG检测项目选择的若干分析

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IgG检测项目选择的若干分析目前,国内对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血清学的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侵入人体之后,IgM和IgG这两类抗体的变化比较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那么,IgM和IgG的检测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IgM和IgG产生以及变化的规律吧。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发病之后,首先出现的是IgM抗体,大约在发病一周出现,此后IgM抗体浓度逐渐升高,至大约2-4周,IgM抗体浓度达到最大;此后,IgM浓度逐渐减少,开始出现IgG类抗体(约在第6周的时候),然后IgG类抗体浓度逐渐升高到一定水平。

当然,如果是再次感染,一般一周内IgG出现,IgM不再出现。

知道了这两类抗体的产生以及变化规律,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抗体的水平呢?1.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及本身抵抗力弱的儿童可能体内抗体浓度较低;2.在检查之前自己服用过抗生素,这可能会降低抗体的浓度;3.服用过免疫球蛋白类药物可能会使抗体浓度有所不同。

了解了以上知识,那么我们在开展检测项目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

针对一般的门诊患儿,可以先检测IgM,因为大多数患儿病程不会超过一个月还不进行任何检查。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顽固性肺炎,时间较长的时候可以检测IgG,这时候是检测的后期感染。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影响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影响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临床诊治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具有难检出、假阴性率高、易反复等特点。

当检测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患了性病,觉得面上无光。

但事实上没有必要紧张过度,面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时,需冷静处理,正确全面地认识衣原体和支原体。

什么是衣原体和支原体?支原体跟衣原体都是致病微生物。

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

它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衣原体以及兽类衣原体。

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生殖器支原体等四种。

除肺炎支原体外,其它均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是什么表现?男方则会影响精子质量,导致男性不育,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道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体查可有尿道口充血红肿,可有少量黏液脓性分泌物:直肠炎:一般病情重者,可出现直肠疼痛、便血、腹泻或黏液性分泌物:眼结膜炎:出现眼睑肿胀,睑结膜充血及滤泡,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而泌尿系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绒毛膜羊膜炎及早产。

如何确诊?采取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做检查。

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如何治疗?1、抗生素治疗针对性用药。

2、中药治疗-利尿消炎药支原体、衣原体生殖系统感染属于中医“热淋病”的范畴,通过相关的症状进行辩证论治,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

预防1、强调生活方式咨询和性健康教育如不能共用卫生洁具、分开清洗衣物等,避免夫妻之间交叉感染:2、可体检筛查,发现早期无症状感染者,提前预防:3、及时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支原体感染患者不适宜吃的食物1、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

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忌辛辣食物: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

抗生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抗生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抗生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引言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这两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虽然抗生素已被证明是治疗这两种疾病有效的药物,但它们在治疗中的疗效、剂量和疗程等方面仍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分析抗生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疗效,并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提高疗效的建议。

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目前对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存在较大分歧。

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支原体疾病病变程度较轻,因此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是不必要的。

相反,单用一种合适的抗生素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

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

研究表明,口服红霉素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口服抗生素,治愈率可达到80%以上。

但是,红霉素使用副作用较多,常常引起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不适用于胃肠道功能不良或者过敏者。

对于这些患者,可选择其他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金霉素及红霉素青霉素。

除了口服抗生素,静脉注射抗生素也是治疗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

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效果显著。

衣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衣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抗生素治疗和联合抗生素治疗。

然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别受到了学者们的争议。

单一抗生素治疗采用单种抗生素结合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澳大利亚研究学者发现,单一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治愈率达到了84%以上。

其主要优点在于,一种抗生素治疗即可。

此外,单一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较少,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

联合抗生素治疗则是采用两种或以上抗生素治疗衣原体感染。

目前,有部分学者主张使用联合抗生素治疗。

理由是,衣原体具有高度的抗药性,因此单一抗生素治疗常常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体。

由于衣原体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也可以减少耐药性。

疗效提高的建议尽管抗生素治疗已经被广泛采用,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一些关键性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合理使用抗生素。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诊断和病理鉴别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诊断和病理鉴别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诊断和病理鉴别支原体肺炎,又称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常见的有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诊断和鉴别是确诊该疾病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病理诊断和病理鉴别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诊断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点可以通过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支原体感染会引起肺泡炎症、间质炎症和支气管炎症等病变。

1. 肺泡炎症支原体感染后,在肺泡内产生病原体沉积,导致炎症反应。

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肺泡腔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肺泡腔内也可见病原体的包涵体,这些包涵体是支原体的病理特征之一。

2. 间质炎症支原体感染还可引起肺间质的炎症反应。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间质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

3. 支气管炎症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支气管炎症。

镜下观察可见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消失、上皮细胞水肿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可见到病原体的存在。

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鉴别支原体肺炎的病理鉴别是为了排除其他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感染。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病理切片观察、特殊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1. 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切片观察是病理鉴别的基础。

在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切片中,可以通过炎性细胞的类型、病原体的包涵体等特征来鉴别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例如,嗜肺军团菌感染所致肺炎,病理切片中可见到特征性的军团菌集群。

2. 特殊染色特殊染色是常用的病理鉴别方法之一。

常用的特殊染色包括肺炎链球菌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等。

通过这些特殊染色可以观察到特定病原体的存在与排除。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一种高效且敏感的病理鉴别方法。

通过检测支原体DNA或RNA的存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支原体的感染。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对于一些病原体,由于我们对其不了解不了解,所以对这些病毒的区分也不是很了解,有的名字都比较相似的,那么区分的难度就更大了,比如说衣原体和支原体。

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相信比较好奇的人都会想要知道,下面就来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1、首先是支原体,这种细胞也叫霉形体,是现在发现最小的一种细胞,结构很简单,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细胞中唯一可见的就是核糖体。

2、然后是衣原体,衣原体和支原体一样是属于原核细胞,但是这种微生物和细菌不一样,也和病毒不一样,因为他的细胞内是没有形成核膜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广泛的存在人体中,一般没有致病性。

3、最后我们说一下感染支原体会染上支原体肺炎,还有一些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等等,对于感染衣原体会染上沙眼,还有就是包涵体包膜炎,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等。

治疗支原体感染,可以服用中药妇炎丸,能在三个月左右杀死病毒,且不会产生抗药性耐药性。

免疫性衣原体感染后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型异性细胞。

但时间短暂,保护性不强,所以衣原体的感染常表现为持续感染,反复感染或隐形感染。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H1N1等)12页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H1N1等)12页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一、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10 %。

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但季节性差异并不显著。

【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人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引起散发呼吸道感染或小流行。

支原体肺炎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婴儿间质性肺炎亦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

病原体通常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不侵人肺实质,通过细胞膜上神经氨酸受体位点,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

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病理】肺部病变呈片状或融合成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和细支气管炎。

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

肺泡壁与间隔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支气管黏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形成,有坏死和脱落。

胸腔可有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渗出液。

【临床表现】潜伏期约2~3周,通常起病较缓慢。

症状主要为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肌痛、耳痛等。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

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

偶伴有胸骨后疼痛。

肺外表现更为常见,如皮炎(斑丘疹和多形红斑)等。

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颈淋巴结肿大。

胸部体格检查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相称,可无明显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

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肺炎 衣原 体 ( c h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m i a ,C P ) 和肺
炎 支原体 ( m y c o p l a s ma p n e u m o n i a ,MP )均是 儿童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呼吸道感 染 的重 要 病 原 体 ,在各 个 年 龄组 均 可致 病 ,C P和 MP混 合感染 较单 纯性 C P或 M P感 染病 情 重且 病 程 长 ,更 容 易 导 致 重 症 肺 炎 ,及 时准 确 地 了解本 地 区不 同季 节及 不 同年龄 段儿 童 C P感染 合并 M P感染 的流 行病学 特征 对 于临床 医生 的诊 断 有重要参 考 价值 。本 文从 临 床 实验 室 的 角度 回顾
抗体 阳性 的 同一 份 血 清 进 行 MP检 测 ,试 验 前 3 0 m i n用规定 量 的血清 稀释 液复溶 致敏 粒子 和 未致 敏 粒子 ,取血 清 2 5 l ,用 血清 稀 释 液依 次 倍 比稀 释 成1 : 2 0—1 : 1 2 8 0 ,滴加 2 5 致敏粒 子 ,并用平板 混合器 彻 底 混 匀 ,给 反 应 板 加 盖 ,室 温 ( 1 5~ 3 0 ℃ )静置 3 h ,设 置 阴阳对照 ,滴 度 ≥1 : 8 O为 阳性 ,
表 2。
表2 9 7 0例 C P抗体 ( I g M) 阳性患儿各年龄组合并感染率情况
组别 年龄组 c P阳性例数 合并感染例数 合并感染率 ( %)
盒 由欧 盟公 司提供 ;血 清 MP抗 体检测 采用 日本 富
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 一 麦克 1 I( S E — R O D I A — M Y C 0 n)试 剂 盒 ( 被 动凝集 法 ) 。用 C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
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替出现。
幼婴易发生惊厥,多由于高热或缺钙所致。如惊厥之同 时有明显嗜睡或烦躁,和持续性昏迷,甚至发生强直性 肌痉挛、偏瘫或其他脑征,则可能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 变如脑膜脑炎、中毒性或缺氧性脑病。
21 21
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DIC。
概述
• 儿科住院:肺炎占25%~65%
• 好发季节:四季均发,尤见于寒冷季或季节变换之际 • 好发年龄:婴幼儿期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上的特 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 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 少,肺含气少等,加之此年龄阶段免疫学发育亦不完善,使得 婴幼儿不仅容易发生肺炎,并且一旦发生大多比较严重。
11
迁延1-3月 急性<1月 慢性>3月
病程分类
12 12
病情分类 轻:无呼吸衰竭或其他系统受累轻,无中
毒征 重:出现呼吸衰竭或其他系统受累, 中
毒征
13 13
其他命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典型肺炎
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
各种细菌性肺炎
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性肺炎
非典型肺炎
小儿肺炎的防治
安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丁学星 主任医师
1
1
定义
肺炎是各种病原体和其他因素(如吸入、过敏等)等导 致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的炎性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固定的细湿啰 音
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循环 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 2
10 10
病因分类特点
• 出生~生后20 d
B 族链球菌、G- 肠道细菌 、巨细胞病毒
• 3周~3个月
沙眼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肺炎 链球菌、百日咳博德特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
• 4 个月~5岁
呼吸道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属、肺炎支 原体、肺炎衣原体
• 5~青少年
11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肺炎链球菌
血清抗体检测有:免疫荧 光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补体结合抗体检测等
使用PCR或PCR结合核酸杂 交技术进行基因检测27
27
胸片改变
①早期肺纹理增强,透亮度降低 ②之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点状和 ③斑片状影,可融合 ④可有肺气肿、肺不张
28 28
• 症状 • 发热 • 咳嗽 • 气促 • 细湿罗音 • 胸片改变
3 3
• 病理分类 • 病因分类 • 病程分类 • 病情分类
分类
4 4
Hale Waihona Puke 病理分类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5 5
病理分类
6 6
病理分类
7 7
病理分类
8 8
病因分类
感染性肺炎 细菌性:肺链、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病毒性:RSV 、Adv、流感v、副流感等 支原体:人肺炎支原体 原虫体:卡氏肺囊虫(真菌) 真菌性: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19 19
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循环系统症状:较重肺炎患儿可出现脉搏加速,每分钟
160~200次/分或以上,与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不相称, 肝脏显著增大或在短时间内加大,面色苍白,唇发绀, 或颜面、四肢浮肿,尿少,则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 有时四肢发凉、口周灰白、脉搏微弱,则为末梢循环衰 竭。
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
医院获得性肺炎
原体、军团菌、冠状病毒、禽流
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感病毒
不明原因肺炎
14 14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多
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 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
临床表现
• WHO推荐: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标准要考虑肺炎
<2月
>60次/分
2~12月
>50次/分
>12月
>40次/分
18 18
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患肺炎时,常伴发呕吐、腹泻、腹
痛等消化道症状。呕吐常发生在强烈的咳嗽之后。腹胀 严重时致膈肌上升,压迫胸部,更加重呼吸困难。 有时下叶肺炎可引起急性腹痛,应与腹部外科痢疾鉴别。
速抗原检测,PCR 肺炎支原体:补体结合抗体检测,冷凝集试验
26 26
病原学检查
痰标本、鼻咽拭子等分 泌物培养
血培养肺穿刺:公认的 CAP病原学检查的金标准
纤维支气管镜采取灌洗 液培养
经气管抽吸分泌物
血清、唾液、尿和粪便标 本免疫学测定抗原检测方 法有:间接免疫荧光、免 疫酶和放射免疫法等
22 22
并发症
• 脓胸 • 脓气胸 • 肺大疱 • 其他:败血症、脑膜炎、肺不
张,支气管扩张等
23 23
并发症
24 24
并发症
25 25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例 急相期蛋白:CRP、PCT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和涂片,对流免疫电泳
法测抗原和抗体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双份血清测抗体,快
诊断
严重度评估 并发症 病原诊断
非感染性肺炎
9
9
病因分类特点
• 病毒病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起始阶段 • 细菌病原:在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常见细菌包
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卡它莫拉菌非典型微生物:近年来呈增加趋势 • 混合感染: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混合感染率为 8%~40%,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
16
16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胸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
以后可听到中、粗湿啰音,有轻微的叩诊浊音。数天后, 可闻细湿啰音或捻发音。病灶融事扩大时,可听到管状呼 吸音,并有叩诊浊音。如果发现一侧肺有叩诊实音或/和 呼吸音消失,则应考虑有无合并胸腔积液或脓胸。
17 17
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
15 15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的症状: 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早期就很明显。呼吸增快,每
分钟可达40~80次,使呼吸和脉搏的比例自1∶4上升为 1∶2左右。常见呼吸困难,严重者呼气时有呻吟声,鼻翼 扇动、三凹征、口周青紫。有些患儿头向后仰,以使呼吸 通畅。若患儿被动地向前屈颈时,抵抗很明显。这种现象 应和颈肌强直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