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

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复习导入1、口算卡片(略)2、填空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3)()÷()=20……19,除数最小是()4)322÷40的商写在()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练习内容1、计算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xx÷87 10332÷842、计算并验算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25÷38 ()76÷27()96÷82 ()04÷64解决问题;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3)探究题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4)竞赛题三、总结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作业91页5----8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笔算除法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笔算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除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以24÷3为例,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找出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
总结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乘法口诀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忘记将除数与被除数的每一位进行比较。
2. 乘法口诀不熟练,导致计算速度慢。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方面:1. 加强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2. 提高学生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可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训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仔细观察、认真检查等。
4. 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略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笔算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2笔算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6.2笔算除法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包括除数是整十数和除数不是整十数两种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笔算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难点是除数不是整十数时的笔算除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笔算除法,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答案,以及一些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实际情景,比如说,如果一件物品的价格是30元,现在要买5件这样的物品,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2. 例题讲解: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道例题,比如说,我们要计算250除以50的结果。
我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然后讲解了笔算除法的方法。
3. 随堂练习:然后我给了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试着进行笔算除法的运算。
4. 答案讲解:然后我给学生讲解了他们刚才做的练习题的答案,并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
5. 巩固练习:我给了学生们一些巩固练习题,让他们再次进行笔算除法的运算。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笔算除法的方法,包括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
七、作业设计我给了学生们一些作业题,让他们回家后进行笔算除法的运算,并且要求他们把答案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笔算除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对于除数不是整十数的情况还不太理解。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再次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并且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2 笔算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6.2 笔算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计算过程。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出问题:如果除数是两位数或者被除数是四位数,我们该如何进行计算呢?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a. 被除数的百位数字和除数进行比较,如果百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写在百位上;否则,商写在十位上。
b. 将商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c. 用除数乘以商,得到的结果写在被除数下面。
d. 将被除数减去上一步得到的结果,得到新的被除数。
e. 重复步骤a-d,直到被除数的数字小于除数为止。
2. 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提问:如果除数是两位数或者被除数是四位数,我们该如何进行计算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计算过程,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练习环节,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这个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讲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被除数的百位数字和除数进行比较,如果百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写在百位上;否则,商写在十位上。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p 81-82《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关键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今天我们到图书室去看一看,帮助一下老师解决问题吧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问题吗?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自主探索师;“想自已解决,还是老师直接告诉你。
”学生:自己解决。
师:“那你们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方法有:估算、竖式计算,摆小棒算等)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做,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有几种解决方法,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2、互动交流⑴小组交流师:“完成的怎么样?想不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与别人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你自己也在进步。
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小组内形成一致的意见。
⑵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
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价。
学生1:估算“把92看成90,90里有3个30 ,所以可以分给3个班。
(同意吗?同意)教师板书同步跟进:92≈90 92÷30≈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笔算)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学生2:让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竖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5课时《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5课时《笔算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5课时《笔算除法》主要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学会从高位开始除,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法的运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笔算除法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如除法的运算规则、试商的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笔算除法的运算规则。
2.试商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游戏等。
2.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卡片等。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除法概念,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到一个苹果,一共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如“320÷40”,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讲解笔算除法的运算规则,如从高位开始除、试商的方法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如“240÷30”、“480÷60”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操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笔算除法》》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材中,除法被描述为一种分割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
教材还提供了多种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笔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三种基本的运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除法作为一种新的运算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2.理解除法中的关键词,如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除法笔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
2.使用示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
3.运用练习法,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笔算除法的步骤和例子。
2.准备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示例进行演示。
例如,以12除以4为例,讲解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并能够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探究活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说整十数做口算除法一、导入部分1、口算复习:60÷30=250÷50=80÷40=560÷80=90÷30=150÷30=(左列提问:90÷30表示什么?右列提问:150÷30表示什么?)2、这是口算除法的知识,下面就一起来进入笔算除法的学习。
二、新课部分1、教学例1⑴课件出示例题,提问:怎样列式?指名回答:92÷30(师板书)提问:92÷30表示什么?(92里面有多少个30)(引出估算)请你估一估92本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你是怎样想的?(指明说说估算过程)⑵动手操作A、生独立操作小棒摆一摆。
B、展示汇报,怎样分的。
⑶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利用小棒图进行竖式书写,师板书)重点引导:3商在那一位上、90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⑷巩固练习(练习纸上练习一)64÷3085÷40(左图右竖式)2、教学例2⑴出示问题,列式:178÷30⑵独立思考应该商几?(利用格子、小棒图,左图右竖式)⑶小组交流⑷小组汇报,提醒:A、前2位不够要看前三位B、商的位置放在哪C、余数要小于除数⑸巩固练习练习纸的练习二:280÷50565÷80(只出示竖式没有图)练习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四(上)第9~10页例题、想想做做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81,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并能熟练实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协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定商,商的位置。
一、热身运动。
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60÷20 120÷30 80÷20 360÷40
180÷30 240÷40 420÷60 240÷30
2.括号里能填几?
30×()<280 20×()<82 40×()<278
70×()<165 30×()<182 90×()<620
3.笔算87÷3和427÷6。
4.反馈。
结合这两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师适当板书除法法则。
5.揭题。
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板书:能够分给几个班?92÷30,口算,估算。
(2)学生尝试笔算。
学生自练,师巡视收集学生的各种典型情况。
并实行板书。
反馈。
①判断对错。
你能告诉老师哪一个竖式是准确的?为什么?另外
三个竖式错在哪里?为什么?
②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③结合准确的竖式说说92÷30是怎么算的?提问:商为什么写在
个位上?
④做一做。
30÷10 40÷20 64÷30 85÷40。
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3)笔算192÷30。
学生列式笔算。
反馈。
结合准确的竖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在笔算192÷30和92÷30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280÷50 565÷80请三生上板演。
2.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
意哪些方面?
三、练习
1.选择其中一组完成计算。
A 82÷30 102÷30 280÷70
B 78÷20 197÷80 364÷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练习十四,第2题。
3.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
陈老师原来打算买12只足球,用这些钱现在能够买多少只足球?
你还能够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想:
1.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实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
的确,良
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体验。
《标准》也非常
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
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其实,新课前的复习铺垫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
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
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后者,有一些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人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
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
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
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