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教案与教学反思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八节《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二)作者及工作单位秦飞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李河小学教材分析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⑴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⑵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⑷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⑸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概括归纳就是⑴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⑵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⑷培养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本节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学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知识后,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本节内容的作用:⑴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初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发展学生利用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

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本班共有18名同学,学习基础较好,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学占到全班的33℅,学习基础薄弱,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学占到39℅,其他同学学习水平中等偏下。

2、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分析:大多数同学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对于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解答。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等量关系,学会解形如(a+x)b=c这样的新方程。

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先扶着学生走,再让学生试着走,最后让学生独立走”的教学策略。

3、学生认知的障碍点: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数量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然后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本文档将讨论小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问题。

解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帮助我们找到未知数的值。

在五年级上册,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形式,形如ax + b = c,其中a、b、c是已知数,x是要求解的未知数。

例如,解方程2x + 5 = 13: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式将方程化简为2x = 8;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4;所以,方程2x + 5 = 13的解为x = 4。

2. 两步解方程在五年级上册,我们将研究如何解两步方程。

这些方程需要进行两个逆运算以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解方程3x - 7 = 20: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式将方程化简为3x = 27;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 = 9;所以,方程3x - 7 = 20的解为x = 9。

3. 可逆运算在解复杂的方程时,我们要利用可逆运算来化简方程,使得求解过程更简单。

常用的可逆运算有加法逆运算和乘法逆运算。

例如,解方程2x + 3 = 17: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式将方程化简为2x = 14;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7;所以,方程2x + 3 = 17的解为x = 7。

4. 综合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复杂方程的解法,我们将给出一个综合实例。

例如,解方程4(x + 3) - 5 = 23: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配律展开方程,得到4x + 12 - 5 = 23;然后,将常数项合并,得到4x + 7 = 23;接下来,通过逆运算将方程化简,得到4x = 16;最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得到x = 4;所以,方程4(x + 3) - 5 = 23的解为x = 4。

以上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杂的解方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方程的方法。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数学.5 列方程解较复杂的应用题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数学.5 列方程解较复杂的应用题

解:设长颈鹿有x只。
你能试着用等 式的性质解这 种形式的方程 吗?
3χ + 2 = 38 3χ+ 2-2 = 38-2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3χ = 36 3χ÷3 = 36÷3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χ = 12
答:长颈鹿有12只。
探索新知
弄清题意 找等量关系
想一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复习导入
解方程。
χ+2.5=3.6 解:χ+2.5-2.5 = 3.6-2.5 χ = 1.1 5χ=20.2 解:5χ÷5 = 20.2÷5 χ = 4.04
情景导入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探索新知
有38只梅花鹿, 梅花鹿的只数比长 颈鹿的3倍多2只。 动物园中一共有东 北虎和白虎24只。 东北虎的只数是白 虎的7倍。
易错提醒
列方程。 2011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05578万辆,比2001 年保有量的58倍还多1062辆。2001年我国民用汽车 保有量是多少万辆?如果设2001年我国民用汽车保
有量是x万辆,请列出方程。
58x-1062=105578
易错提醒
错误分析:
方程错误,没有找准等量关系。
2001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58+多出的辆数=2011年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 58x+1062=105578
学以致用
1、解方程 16x-7x=27
解: (16-7)χ = 27
9χ = 27 9χ÷9 = 27÷9 χ=3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学以致用
2、解方程 5 χ – 8 = 3.2 解: 5 χ - 8 + 8 = 3.2 + 8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5 χ = 11.2 5 χ÷5 = 11.2 ÷5 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χ = 2.24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精选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精选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精选3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3教学目标: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设计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并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2、学校科技小组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4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人,男女生共()人。

3、学校图书组有女生x人,男生为女生的2.5倍,男生有()人,男女同学共()人。

4、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二、新授课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3。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

请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

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地球表面积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

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

3、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就为2.4x亿平方千米x + 2.4x = 5.1(1 + 2.4)x = 5.13.4x = 5.13.4x÷3.4 = 5.1÷3.4x=1.5提问:1.5表示什么?(1.5表示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一种:5.1-1.5=3.6(亿平方千米)另一种:2.4 x=2.4×1.5=3.6(亿平方千米)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三、巩固练习1、甲乙两堆货物共重60吨,乙的重量甲的3倍,甲乙两堆货物各种多少吨?2、苹果重量是梨子重量的4倍,梨子比苹果少600千克,梨子和苹果各重多少千克?3、练习13 (4、6、7题用方程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讲小结:今天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四、作业:练习十三(5 —10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69页例2教学目标:1、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数学解方程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

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例题中,“64÷x”、“7.2-x”和“6÷x”被看成新的未知数(y),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提取共同因数的方法确实计算量要少一些,不容易算错。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未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未知数的,只能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

难点:隐藏的因数或错看的未知数容易成为此类问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四、其它方程(方程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情况)要解决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方程,就必须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一边的未知数,成为我们熟悉的一般形式。

因此,常常要将若干个未知数看成整体,共同加上或者减去。

难点: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且未知数是除数(即非0),则可以同时乘以未知数(这时方程的两边都各看作一个整体,里面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未知数),再消去一边的未知数。

五、总结既然“解方程”是要得到形如“x=9”这样的“方程的解”,因此就应当将方程中多余的、不想要的部分去掉(通过同时同样的逆运算),而其关键就在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只要保证方程两边的同时同样的变化,哪怕绕了大弯,“方程”最终也一定能被解决!附:方程的检验方程的检验作为一种格式存在,只需要记忆即可,平时一般口算代入检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

主要讨论x+a=b,ax=b的方程的解法。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1、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天平、小球、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最简单的方程——简易方程。

板书:解简易方程。

(学生齐读课题)(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教学例1 师:请看挂图,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

(盒子里有x个小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小球。

)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师:同学们根据加法的意义的到方程X+3=9,(板书:X+3=9)那么X是多少?(异口同声说6)- 1X+3=9 解: X+3-3=9-3 X=6 提问书写解方程的过程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书写格式,①、先写方程X+3=9。

②、接下来写“解:”。

③、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

④方程的左边只剩下未知数X。

方程的右边9-3是6。

得到方程的解是X=6。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5.4《解方程》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5.4《解方程》课件

20-x=9 解:20-x-20x==99--2200

当遇到解形如a-x=b 的方程时,要根 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x,而 不是a。
20-x=9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x-1.8=4 解:x-1.8+1.8=4+1.8
x=5.8
20xx9x209x9x209x9209根据等式的性质1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0x9x209x11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为了突出利用等式的性质所以我们要采用方法一
5.4
5 简易方程
解方程—方程的解
下面哪个式子是方程?
1.4x=9.8


16+y<30


3x-8y=14 (

21÷7=3
x=20
=28+20
=48
=方程右边
所以,x=20是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1.2=2.5 解:x+1.2-1.2=2.5-1.2 检验:方程左边=x+1.2
x=1.3
=1.3+1.2
=2.5
=方程右边
所以,x=1.3是方程的解。
1.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运用等式的性质1, 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a,可得到方程的解。
小试牛刀
1. x=2是方程5x=15的解吗?x=3呢?
(选题源于教材P67做一做第2题)
方程左边=5x =5×2 =10 ≠方程右边
所以,x=2不是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2.判断。
(1)等式就是方程。
()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应用题解方程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应用题解方程解决问题

列方程应用题1.乐乐买了2支同款钢笔和5支同款签字笔,共付了54元。

其中钢笔的单价是19.5元,那么每支签字笔的单价是多少元?(用方程解答)解:设每支签字笔的单价是x元。

2×19.5+5x=5439+5x=545x=54-395x=15x=15÷5x=3答:每支签字笔的单价是3元。

2.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它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

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解:设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x千米。

4.5x+25=34004.5x=3400-254.5x=3375x=3375÷4.5x=750答: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750千米。

3.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从相距112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6小时相遇。

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km,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设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x千米。

(54+x)×1.6=11254+x=112÷1.6x=70-54x=16答: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

4.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目前,北京400平方米以上的湿地总面积约为5.88万公顷,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面积是天然湿地的1.1倍。

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万公顷?(用方程解答)解:设天然湿地的面积是x公顷,则人工湿地的面积是1.1x公顷。

x+1.1x=5.882.1x=5.88x=5.88÷2.1x=2.81.1x=1.1×2.8=3.08答:天然湿地的面积是2.8公顷,人工湿地的面积是3.08公顷。

5.10月份参观科技馆的观众人数有7.2万人,比9月份参观人数的2倍少1.8万人,9月份有多少万人参观科技馆?(用方程解)解:设9月份有x万人参观科技馆2x-1.8=7.22x-1.8+1.8=7.2+1.82x=92x÷2=9÷2x=4.5答:9月份有4.5万人参观科技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