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网络新世界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网络新世界》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网络新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网络新世界》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两面性,学会安全、文明、理性地使用网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网络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网络的两面性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认识网络,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认识到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学会安全、文明、理性地使用网络。
3.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的两面性2.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网络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网络的两面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情景剧表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网络使用模拟演练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情景剧的剧本和角色分配。
4.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网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困扰。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网络是好的还是坏的?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网络的两面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网络成瘾、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模拟演练,让学生学会安全、文明、理性地使用网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网络新世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讲解网络的起源、发展以及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对网络的思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网络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网络的利弊认识不全面。
此外,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培养他们健康上网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的起源、发展,认识网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网络的起源、发展,网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网络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起源,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网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网络的利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4.情景模拟:设置网络购物、网络安全等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6.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便捷的交通工具2.丰富的信息资源3.便捷的沟通交流4.沉迷于网络5.个人隐私泄露6.网络欺诈正确使用网络:1.合理安排上网时间2.保护个人隐私3.学会辨别网络信息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8《网络新世界》(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上册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网络的基本用途、常用网络工具等。他们可能也听说过网络中存在一些风险,但可能并不清楚具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网络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网络相关的内容可能感兴趣。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学习。
1. 网络的两面性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和娱乐方式,如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等。另一方面,网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网络谣言、网络安全问题等。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 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在网络世界中,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 回顾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网络的两面性和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网络保护个人隐私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网络的两面性、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以及在网络世界中文明上网的规范。下面将详细梳理这些知识点。
-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网络的看法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欲望。
- 引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两面性,引发对网络利与弊的探讨,为后续课程内容做铺垫。
2. 讲授新课(15分钟)
- 网络的利与弊:讲解网络的两面性,包括网络的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网络谣言、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8.网络新世界 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8网络新世界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新世界很精彩”“新世界有规章”“网络玩耍的是与非”。
“新世界很精彩”这个话题介绍了网路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现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新的体验。
“新世界有规章”这个话题强调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跟现实世界一样有自己的规章,由此教育同学要遵守规章,在网络交往中爱护自己,同时留意不要损害别人。
“网络玩耍的是与非”这个话题引导同学要正确生疏网络玩耍,发挥网络玩耍所长,避开网络玩耍所短。
这三个板块旨在引导同学正确看待网络玩耍,扬长避短,生疏网络世界的是与非,学会爱护自己,做到不损害他人,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
二、学情分析互联网的普及使青少年们更早地接触到网络玩耍,因此,沉迷网络玩耍成为当今学校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课目的是使同学明白网络玩耍有利有弊,我们要扬长避短,通过全面生疏网络玩耍的作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玩耍,自我抵制其危害,避开沉迷于网络玩耍。
三、教学目标1.生疏沉迷于网络玩耍的危害。
2.全面生疏网络玩耍的作用,学会选择合适自己的网络玩耍。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析网络玩耍的是与非,增加网络媒介素养。
【教学难点】如何摆脱网络玩耍的诱惑,不沉迷于网络玩耍。
五、教学过程教学预备:老师预备:关于沉迷网络玩耍导致恶果的视频、有关电子竞技的视频等。
同学预备:想想自己假如当网络玩耍设计师,会设计哪些功能避开青少年沉迷网络玩耍。
一、新课导入1.话题激趣:出示网络热门玩耍图片。
老师:你玩过这些玩耍吗?还玩过哪些其他的玩耍?2.新课导入:提问:网络玩耍都是有益的吗?我们要如何健康合理地玩网络玩耍?引出话题:网络玩耍的是与非二、辩论是非1.共享探讨:是否宠爱网络玩耍。
提问:你宠爱玩网络玩耍吗?说说理由。
有人说,网络玩耍利大于弊,你同意吗?网络玩耍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你的经受说一说。
2.小组沟通:有人认为玩网络玩耍弊大于利,请阅读教材第62页,看看这位同学的患病。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8、网络新世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8、网络新世界教案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新事物。
在本课中,我们将了解网络新世界,并认识到网络世界也有自己的规则和游戏的利与弊。
导入新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探索网络世界。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你们是否接触过互联网并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呢?请完成课本58页的“互联网生活小调查”,并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
活动一:新世界,很精彩接着,让我们深入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神奇的世界,它让身在远方的人们变得仿佛近在眼前,因此被称为“地球村”。
请看一下课本上的“地球村”图片,你对这个称呼有什么理解吗?互联网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服务,你们一般会利用它来干些什么呢?请看一下课本59页的插图,了解一下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服务。
活动二:学会遵守规则虽然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它也有自己的规则,我们需要学会遵守这些规则,保护自己,不伤害他人。
请看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了解一下网络世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活动三: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网络游戏是网络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带来乐趣和放松,但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请看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了解一下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结语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认识到了网络新世界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了网络世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了解了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在今后的网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遵守规则,保护自己,不伤害他人,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没有柜台的商场——网上购物。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购,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家电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以轻松地在网上购买。
没有围墙的学校——远程教育。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能远程控制的厨房——智能厨房。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如洗衣机、电饭锅、空调等等,即使身处远方也能轻松操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 网络新世界》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 网络新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络新世界》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自我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
3.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网络使用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课堂问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网络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网络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3.操练(10分钟)设置网络使用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网络新世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网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念,使学生明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优点,避免网络的缺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利与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展示网络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网络的利与弊,强调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5.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网络的两面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2篇)

8.《网络新世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网络新世界》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 共有三个话题, 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话题《新世界, 很精彩》和《新世界, 有规则》, 主要是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对生活的价值,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旨在引导学生安全、文明地过网络生活。
二、学情分析互联网是个虚拟、神奇的世界, 它能够让身在远方的人, 变得仿佛近在眼前。
互联网让辽阔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成为一个“地球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地球村”的“村民”们正在尽情地享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
与此同时, 网络安全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因此, 要通过有效的教学, 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安全、文明地过网络生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 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 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客观看待网络生活的价值。
2.学会遵守网络规则, 并保护自己。
3.在网络世界里, 自觉做到不伤害别人。
教学重点是: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旨在引导学生安全、文明地过网络生活。
难点是:在网络世界里, 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 还要做到不伤害别人。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 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张调查表: 一般每周上网多长时间?上网主要做什么?学生填写, 教师巡视后引导到有关网络的话题, 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网络新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头晕目眩,精神恍惚
•肩膀酸痛,脊变形
•沉迷虚拟,隔离现实,甚至导致犯罪
•……
(设计意图:对于提醒学生不要长时间上网很是必要,并且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师生观看一段青少年因为沉迷网络引起犯罪的视频,生说感受。
此时此刻我们心情是沉重的,对痴迷于网络的人们你想说些什么?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四)健康上网在行动
在家中和父母一同反思上网行为,制作家庭文明上网提醒卡。
(设计意图:认识、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课后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认识转化为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和家长在家庭中共同制作家庭上网提醒卡,真正使本课的效果落实到实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2.透过互联网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身边事、社会事、国家事、世界事。
3.通过网络,丰富我们的知识,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教材重点引导儿童畅谈网络新世界的各种精彩,感受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特别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如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便利,丰富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新世界,很精彩》和《新世界,有规则》,
教学准备
教材,PPT,黑板,投影仪
活动设计
板书设计
1.小组分享课前分组搜集的资料(商业、农业、医学、服务……),量规做评价。
(设计意图: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于网络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得更加深刻和深入。量规的评价促使学生知道主要应从搜集资料的准确、详实;整合资料的清楚、逻辑;共享资料的简练、大方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活动一:你接触过互联网吗?一般每周上网多长时间?请在空白处填空。(书本完成P58活动1)
2、用多媒体出示课前调查的网络带给学生便利的调查数据分析。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通过“问卷星”软件将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便利用统计图形象展示出来,并且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学业评价
课题
部编版四上第三单元第8课《网络新世界》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部编版新教材,教学理念更新颖,更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规划。本课《网络新世界》第三部分“网络游戏的是与非”。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习惯。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知道网络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巨大作用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更要让学生明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上存在诸如电脑病毒、垃圾信息、色情暴力、黑客等网络陷阱,要防止误入歧途,学会辨别网上信息,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小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运用网络,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同时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要痴迷于网络。做一名有道德、有责任、有文化的新一代文明少年。
课题
部编版四上第三单元第8课《网络新世界》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部编版新教材,教学理念更新颖,更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规划。本课《网络新世界》由“新世界,很精彩”和“新世界,有规则”,“网络游戏的是与非”三部分内容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懂得要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地上网。
活动三:思考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网络新事物呢?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书本完成P59)
4.新世界 有规则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它和现实世界一样有自己的规则。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快乐、安全的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遵守规则,并保护自己。
(讨论网络安全防护小技巧--书本P60)
5.知识窗:《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活动二:你上完主要做什么?请在方框内填写,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说一说。(书本完成P58活动2)
3、教师分享网络在生活上的广泛应用(网上购物、远程教育、智能厨房微博、微信、QQ群……)
(设计意图:网络带给生活许多便利,教师在本节课中就能用各种方式充分展示网络带给教育的便利,对于本节课却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及时利用好教师资源,这也是本节课设计的亮点所在)
学生简谈对网络陷阱的了解。
2、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或搜集的网络游戏的资料。(要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3、教师列举13岁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新闻资料,体会张星在以后生活中的不便。
(设计意图: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通过学生搜集、教师分享的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体会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得到惊醒。)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危害案例学生已经切实感受到网络带来的危害,此时悲伤音乐响起,升华孩子的情感,引发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通过真诚的劝说别人,同时也告诫自己不要沉迷于网络.)
师:既然网络带给我们这么多危害,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上网了?
(师生总结对网络的态度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国家为了我们青少年能正确的健康上网,特别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齐读一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要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 。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明白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3.学会辨别网上信息,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教学准备
教材,PPT,黑板,投影仪
活动设计
板书设计
1、警惕网络陷阱。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脑病毒、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网上黑客等网络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危害。